我的系統不正經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術業有專攻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瘋神狂想  書名:我的系統不正經  更新時間:2023-02-22
 
蒜頭瓶,因口若蒜頭而得名,始于戰國晚期,流行于秦漢,有銅制與陶瓷制之別。

官窯主要燒制青瓷,大觀年間,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綠三種顏色最為流行。

官瓷胎體較厚,天青色釉略帶粉紅顏色,釉面開大紋片。

這是因胎、釉受熱后膨脹系數不同產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無釉,燒成后是鐵黑色,口部釉薄,微顯胎骨,即通常所說的“紫口鐵足“。

這是北宋官窯瓷器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窯瓷器傳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貴,就是因為這種種特征。

而現在,陳文哲已經可以隨意的掌控這些特征。

可以說,他現在想要把瓷器燒制成什么樣,就可以燒制成什么樣。

做完這三件純正的官窯瓷器,這一次做官窯瓷也就可以收尾了。

系統的彷了一遍官窯,這讓陳文哲對于宋代的五大名窯,認識更加深刻。

而隨著他的技術提升,一念堂之中所有匠人的技術,都在提升。

“咦?這是紫金土?你們從哪里找來的?這做的是鈞窯瓷?”

加工是鈞陶瓷生產的第一道工序,而原料則是首當其沖。

沒有原料的話,泥和釉就加工不出來。

這就像常言說的“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看來他手下的這些人,已經把整條陶瓷生產線的各個關節,都打通了。

好像這也正常,要不然他也不會做任何瓷器,都能順利完成。

這要是沒有一個強大的后勤,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對于手下現在使用的這些陶土,陳文哲還是很感興趣的,因為他發現,這些人表現的居然比他還要專業。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時間。

而他想起一出是一出,時間太短,手下就算是再能干,也沒法短時間內找到更加適合的原材料。

但是,只要他提出了要求,現在就有無數人幫著陳文哲完成。

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完成度會越來越高。

就像現在,這里的鈞窯瓷土,已經比他用的時候更好。

土料是鈞陶瓷當中運用最多的一種原料,主要用于配制拉坯泥和注漿料。

一般的土料,都是有鈞陶瓷廠家,自己上山去找的,也有打土的送到廠里來的。

不管是哪一種方法得到瓷土,都很不簡單。

一般是一些專業的老師傅們,去山上找礦看土,并帶回一些進行試驗。

若試驗后成功可用,就可讓人多送些過來。

比如鈞窯瓷土,需要去大劉山上尋找,那里有黃矸土、山腳下的紫金土等。

這幾種土都是裸露于地表,故而易于找到和開采。

關于找土,師傅們曾總結出一條規律,就是“陽坡出軟土,陰坡出硬土”。

而各種土的品質也不同。

比如黃矸土,外觀呈深黃色,有的夾雜有灰色,含鐵質較多。

陳文哲現在越來越專業,了解的行內情況越來越多,就是因為他肯舍得花錢。

現在整個陶瓷業,都知道陳文哲是大金主。

所以他的一些手下,不管去到哪里,都會受到熱情招待。

就不如現在看到的優質紫金土,就是這樣得到的產物。

想要得到這些優質紫金土,當然不是單純花錢就能得到的。

他手下的采購員,經常受打土的邀請出去看土。

一般是打土的人,先送來些樣品,經燒制試驗后覺得有價值能用,廠里就會派人去看。

由廠供應科、技術科、試驗室、加工車間等有關部門人員組成,聯合去土礦考察。

看土主要是看其質量和儲藏量,一般送來的土料樣品質量都很好。

但若是大批量生產,不知是否能供應得上,質量是否能夠保證,而去實地查看主要就是解決這些問題。

這就是現代人的便利性,做什么都可以用錢買到。

而這一點在古代,就很難做到。

比如找土人,他們打土礦的一般都在山區。

一般優質的瓷土,在地下幾十米深處,需要打個礦洞挖土,俗稱打土井。

土井有直著下去后,再往一邊開挖的,稱之為直井。

也有斜著有一定坡度往下挖的,這種叫步井。

直井往上取土時,先在井下把土裝滿荊籃或筐,并用繩子把籃筐綁緊,上面用個轆轤把土絞上來。

步井則是把土裝入籃筐中,放到特制的拖車上,人拉著拖車拉到地面來。

后來步井通電用上了爬坡器,用一個小礦車,車里裝滿土,用鋼絲繩牽引,一推電閘把土從礦坑里拉出來,這樣人就省勁多了。

土井開采開始都用人工挖刨,后來也有的用雷管炸藥采礦。

打土井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保證安全就顯得很重要。

一般來說土井上邊的天棚都要固定支好,以免發生塌方。

土井還要有一個配風筒,即與礦井有透氣通風的地方,以防地底下空氣稀薄而使人窒息。

俗話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所以看土時也要親自下到土井里邊去看。

這樣才能知道土有多厚,儲藏量如何,估計能用多少年,方可保證產品質量長期的穩定性。

術業有專攻,比如陳文哲善于整合優勢資源,做出更好的瓷器。

而他做瓷器的各種工序當中,卻有人做的更加專業。

就比如選土,這在哪里都是一個十分專業的行業。

就像他現在看到的更加優質的紫金土,絕對不是簡單的上山挖土就能得到的。

而他現在看到的這些土,其中一部分最優質的,都陳化了三四十年。

這一些優質的瓷土,都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存下來的。

那時候汽車、拖拉機很少,制作鈞瓷的神垕街里邊,往瓷廠送土或送煤,一般都用人工架子車。

架子車前邊都套有一頭毛驢,這樣可省不少人力。

神垕本地送的土主要有火石坡土、東坡土、槐樹灣土、羅王土、西寺土等。

磨街那邊往神垕送土,則都是由馬幫用牲口馱運。

當時神垕的三個大廠除生產鈞瓷、彩釉瓷外,還大量生產其他陶瓷品種。

如國營瓷廠生產精陶,鈞瓷一廠生產炻瓷,鈞瓷二廠生產釉面磚。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