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秦落衡早已醒來。
他木然的坐在榻上,腦中努力回想著,但再也記不起。
枯坐了一會,他便直接起床,在一旁侍女服侍下,洗漱一番,便開始穿戴。
秦朝,依舊遵循三代古制,參加重大典禮,戴冕冠著冕服之規章,秦冕服以玄衣纁裳組成。
其中中帶素紗,紅羅襞積,革帶佩玉,大帶素表朱里,兩邊圍綠,上朱錦,下綠錦,大綬有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小綬有白、玄、綠三色;三玉環,黑組綬,白玉雙佩,佩劍,朱襪,赤九、赤舄,組成一套完整的服飾。
皇帝冕冠用十二旒,質為白玉,衣裳十二章;三公諸侯是七旒,質為青玉,衣裳九章;卿大夫為五旒,質為黑玉,衣裳七章;
秦落衡雖為公子,規格卻只是卿大夫,即用五旒,衣裳七章。
等冕冠、衣裳、鞋履、佩綬等冕服穿戴完畢后,秦落衡已是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繪有七章紋,此外還有蔽膝、佩綬、赤舄等。
只不過與尋常卿大夫所佩戴的冕冠不同,秦落衡的冕冠兩側,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以與發髻拴結,并在笄的兩側系上絲帶,而后在頜下系結,絲帶上的兩耳處,各垂一顆珠玉,名叫“充耳”,并不塞入耳內,只是系掛耳旁,以提醒戴冠者切記聽信讒言。
成語‘充耳不聞’便來自于此。
望著銅鏡中的自己,秦落衡也不由多看了幾眼。
他五官本就端正,長期讀書,通曉經義,整個人也多了幾分雋秀氣,高挑的身材,配上這威嚴的冕服,更襯出幾分儒雅和威儀,駐足觀看良久,秦落衡也是笑了笑。
等穿戴完畢,并未有進食,便被宦官帶去了太廟。
太廟外。
早有朝臣佇立。
扶蘇、公子高、胡亥等公子,也竟皆穿冕服、戴冕冠,候在一旁,只是大禮尚未開始,四周依稀還能傳出怯怯私語。
近幾日,朝中失眠的人很多。
公子高和公子將閭站在隊列中,望著前方空出來的一個位置,眼中不禁露出一抹羨嫉,他們當年及冠,何曾有這個排場和規格?百官竟皆到場,其他公子則隨之等候,雖然他們心中也清楚,這次大禮之所以這么隆重,主要是因秦落衡已‘遺失’了十二年。
但依舊讓他們很是羨嫉。
不過。
對于秦落衡,準備說是嬴斯年,他們其實心緒很復雜。
一方面嫉妒嬴斯年擁有的一切,明明已經失去了所有,一朝歸來,卻能輕易重新獲得一切,這種待遇,天下何人能及?
但另一方面他們也不得不承認,嬴斯年的確比他們更出色,也更為優異,嬴斯年遺失的那十年,正值天下最為板蕩之時,就連尋常人家都難以活命,嬴斯年一個幾歲孩童,卻能在那種亂世茍活十載,而且還茁壯成才。
這或許便是命數!
有的人或許天生就注定不凡!
公子高和公子將閭對視一眼,期間并無任何言語,但眼神交匯中,卻仿佛道盡了千言萬語,然兩人并沒有太多眼神交流,很快便轉移了視線,老實木訥的站在隊列中,靜等著秦落衡的到來。
與他們不同。
其余公子卻有些激動和好奇。
他們對這個‘十哥’并無什么印象,甚至無所顧忌的在一旁互相詢問著,問著這個十哥長什么樣子,又是怎樣的性格,為何以前沒怎么聽說過,場中的喧雜,主要便來自于這些公子。
然而沒人替他們作答。
知道、見過秦落衡的不愿多說。
不知道的也無從說起。
不知過了多久。
四周響起了陣陣腳步聲。
到場眾人下意識側目相望,只見一個威儀青年,朝著眾人走了過來,他面色肅然,沒有露出一絲輕佻,更不敢有任何東張西望,姿態儀表十分端正,他就在眾目睽睽之下,去到了早已在心中不知走了多少遍的位置。
等他站定。
四周也傳來陣陣騷動。
華寄、楊端和等人眼中露出狂喜。
他們等這一刻,已經等了很久了,而今終于實現了。
姚賈、馮去疾等人眉頭微蹙,目光深邃的看著秦落衡,雖早已知道秦落衡的身份,但真的見到秦落衡站在那里,心中依舊掀起了陣陣漣漪。
扶蘇雙眼緊緊盯著秦落衡,眼中不由露出了一抹悵惋。
至于其他公子,則更加肆無忌憚,甚至還在一旁小聲說著,似乎對秦落衡極為好奇,但又不敢當面問秦落衡,只能在一旁望來望去,儀態極為的跳脫和急躁。
秦落衡面無表情。
他手持笏板,靜靜站在隊列。
心中同樣難以鎮定。
他本以為自己能澹然處之,但真的到眼下場景,心中依舊緊張起來,手心甚至溢出了陣陣白毛汗,只不過,他掩飾的很好,并沒有表現出來,只是突然成為全場焦點,為上百人矚目,心中多少有些忐忑驚慌。
秦落衡深吸口氣。
讓自己重新保持鎮定。
他必須要適應,地位的轉變,身份的轉變。
從今以后,他將成為大秦公子,一言一行都代表著大秦,代表著皇室,以往他需要借外界之力來達成目標,而今也將不一樣了,他可以名正言順的用自己的身份地位,去索取一些東西,去施展自己的才華,以期達到自己的目的。
廟堂深不可測。
成為大秦公子,更需要謹言慎行。
最是無情帝王家。
華夏數千年的歷史,早已證明了這點。
但這些秦落衡自認都能克服,只不過有一點,對秦落衡而言,將會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他需要自己摸索,自己慢慢去改變,改變自己從前的一些行為習慣,讓自己從一個‘臣’,變成一個‘君’,他需要讓自己變得高高在上,更要從行為處事等各方面做出改變。
四周漸漸安靜下來。
這時,秦落衡微微移目,他所處位置極為靠前,一回頭,便能將大秦百官百態盡收眼底,但也只是一眼,便收回了目光,繼續默默站在殿外,等著始皇的到來,也等著大禮最終的開始。
“趨”
突然四周傳來謁者的高喊聲。
百官竟皆肅然,這時,由‘典客’安排的九名禮賓官,以‘臚傳’的方式接力傳呼,宣告著秦始皇的駕臨。
嬴政穿著袞冕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皇帝十二旒。
袞冕則為十二章,即日、月、星、山、龍、華蟲(雉雞)、火焰、宗彝(宗廟祭祀用的一種酒器,飾以虎紋和候紋‘蜼’)、藻、粉米、黼(f,黑白相間如斧形的花紋)、黻(f,黑青相間,如兩弓相背形的花紋)。
袞冕除了這些,還配有‘大珮’、蔽膝、垂紳、赤舄(x)、革帶、大帶、綬、圭等。
這是一套十分沉重的衣飾。
故天下一統之后,始皇便有意將其簡化。
即有了‘秦以戰國即天子位,滅去禮學,郊祀之服皆以袀玄。’
但這個規定,只是減少了皇帝穿戴袞冕的次數,即在郊外進行祭祀時,不用再穿袞冕,但在一些盛大典禮時,比如宗廟祭祀、天地祭祀時,依舊還是會穿袞冕,以表鄭重。
在這套袞冕的加持下,越發襯出嬴政的威儀和威嚴。
見狀。
百官當即高喝。
“臣等參加始皇陛下。”
“臣等參加始皇陛下。”
“臣等參加始皇陛下。”
百官執禮,齊聲高喝。
秦落衡同樣跟隨四周眾人高呼,他目光微微上揚,偷窺著受群臣頂禮膜拜的始皇,心中已然生出無限的澎湃和激動。
嬴政雙目如鷹隼般環顧群臣。
良久。
嬴政才開口道
“今日大典,只為一事。”
“諸卿恐已知曉。”
百官緘默不語,莫不敢應。
他們能位列朝堂,又如何不懂分寸?
秦落衡為大秦十公子之事,固然在外界傳的沸沸揚揚,但只要沒有始皇開口,那便當不得數,甚至他們必須裝作不知,不然聽信外界傳揚,這可是為臣者大忌。
他們何以敢在此時開聲?
不過。
關中氏族卻有些異樣。
他們此時心情已激動到了極點。
他們等著一天很久了。
此刻更是不加掩飾的看向了秦落衡,眼中充滿了親切和滿意。
但也僅限于此。
嬴政道
“十二年前,宮中事變,朕之十子,意外失蹤。“
“當時正值天下云譎波詭,大秦一統之勢已成,這是大秦歷代先君之大愿,朕豈敢負歷代先君?朕雖痛心,也不得不將此事掩下,終,秦國歷十載,橫掃天下,一掃,定鼎九州,開華夏之千古之國。”
“上天感念大秦之功德,讓朕之十子失而復還。”
“今于朝野,正式昭告天下。”
“大秦十公子歸國!”
沒有任何場面話,也沒有任何扇情,更沒有什么多余話語,只是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陳述,而后便直接宣告了嬴斯年之回歸。
同時。
嬴政把目光看向了秦落衡。
滿朝大臣同樣把目光看向了秦落衡。
秦落衡面色肅穆,他端然出列,而后跪倒在地,向嬴政叩首三禮,隨后高聲喊道“臣嬴斯年歸國!”
“父皇萬年,大秦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