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洪康的堅持,書中仙勸導一番無果,便聽之任之。
說實話,他心里倒也想看看,這發行后,會出現什么樣的反響。
而且,那位太平道主擁書千城,不把它們看完,書中仙簡直如鯁在喉。
洪康在了解到書中仙的閱覽方式后,稍稍驚異。
他竟然是一頁一頁翻看的!
書中仙鄭重道:“動用神通,一目千萬行,不過囫圇吞棗罷了!這豈是真正的讀書人?!”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在精品中得余味。對待讀書,要有“入山問樵”“入水問漁”的求知精神。”
“讀書,是將所學轉化為所得,將知識轉化為智慧,而精讀,無疑是最有效的學習方法。”
這一刻的書中仙,莊重肅穆,正氣凜然。
“現在的書冊多了,無論是編寫還是印刷都遠超以前,可我還記得我最初求學時,就只有兩本書。”
“條件雖然受限,難以遍覽群書,但讀一部就是一部,必須讀到口吐珠璣,咀嚼爛熟,透入身心。書海且無涯,粗讀嚼不爛。”
言語間,那種皓首窮經研治一經的景象,仿佛躍然出現。
洪康心中生起敬意,贊道:
“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將讀書看作品茗。精品之,才愈發得其醇香。”
書中仙搖首嘆息道:“可惜,我觀這些年的讀書人,甚少有這些品性堅守。”
“現如今,人心不古,追名逐利者如過江之鯽,越來越多的人為讀書而讀書,以此作為晉升之階。”
“沽名釣譽,急功近利,冒進浮躁,讀而不思、讀而不悟,難以體會古人讀書過程中所蘊含著的學而不厭、觸類旁通的大智慧。”
書中仙長吟道:“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啊!”
洪康深以為然。
前幾個世界,世界已經進入“知識大爆炸”的階段,獲取知識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能夠沉下心來做學問的人反而比例變得極少。
在“知識快餐”的時代,一些人抱怨精讀耗時太長、單位時間內獲取知識量太少,實則不然。
只有真正內化于心的知識才會有助于一個人的成長,而只追求學習數量、不追求學習質量的人,即使擁有那些“匆匆掠過”卻未消化吸收的知識,也對個人成長沒有任何促進作用,雖“快”卻是“慢”了。
唯懷有潛心鉆研的工匠精神,下足“細功夫”讀書,對妙語珠字精摳細品,方能萬千筆墨胸中藏,讀有所思、讀有所感、讀有所獲。
思念至此,洪康陡然一驚。
他想起了自己在前幾個世界的狀態,不也是花在雜學上太多時間了嗎?!
感覺對修行武道有用的知識,一股腦兒的給記下了。
所幸,后來開始精修。
一成立,書中仙就找了個助手,自然就是諸葛臥龍了。
可是諸葛臥龍還要總管六縣百萬人的民生內政,沒多少時間寫稿子,只能夠一月提供一篇文章,這自然讓書中仙覺得不夠。
他是先打算弄個半月刊,之后再是一旬發行一次,若是將來條件允許,發行的間隔時間或能更短!
好在諸葛臥龍以前著書良多,可以先拿來湊湊數。
但是諸葛臥龍介紹了一個人來幫忙。
辦事處。
書中仙看著面前這個相貌威猛的大胡子,嘴角微微抽搐。
他能夠感受到這個大胡子的確有幾分才學,可這副模樣,和自己理想中的風度翩翩的讀書人大相徑庭。
“你叫燕赤霞?!”
這個名字,書中仙當然聽過,但燕赤霞的那些懲奸除惡的壯舉,在他心中也就那樣,要是燕赤霞寫出過傳世名篇,書中仙或許會高看他一眼。
燕赤霞是受諸葛臥龍相邀而來,書中仙的身份他也提前知曉。
說實話,他已經很多年沒碰過筆桿子的生活了。
書中仙問道:“老夫負責文選理論、歷史評論、人物故事、農桑知識,你打算寫哪方面的內容?”
那個農桑之術,書中仙本是不愿意寫的,可是洪康再三提議。
燕赤霞思索道:“那我就寫一些以前辦過的案子吧,這都是真人真事。”
書中仙建議道:“你既然辦案經歷豐富,何不專門總結一下你做捕頭時候的經驗,刊登上去也好教導同行。”
燕赤霞沉思片刻。
他明白這個世道不寧,但總還有些忠肝義膽、剛正不阿的好官,哪怕少之又少,若是自己的經驗,能讓世間少一些冤假錯案,亦是功德一件了!
“書公言之有理,是燕某淺薄了。”
這句話恭維的書中仙微微自喜。
受此啟發,燕赤霞想到了很多可以刊登的內容。
像是人體解剖、檢驗尸體、勘察現場、鑒定死傷原因、自殺或謀殺的各種現象、各種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廣泛的內容;以及如何區別溺死、自縊與假自縊、自刑與殺傷、火死與假火死的方法。
還有各種洗尸法、迎日隔傘驗傷、銀針驗毒………等等。
這時候,燕赤霞腦海里忽地閃過朱丹溪的影子,論及醫道知識,他可是自己拍馬不及的存在。
“書公,我有一友人,也可助拳,他乃是杏林妙手,一些常見的頭疼腦熱毛病,可以邀請他寫些解決之道。”
燕赤霞可是知曉,大多平頭百姓遭逢病痛,甚少去找大夫。
因為身上無錢,找大夫診斷、抓藥的花費良多,而平頭百姓認識藥材的極少極少,甚至黑心一點的庸醫,開了藥把人吃死的也不在少數。
故而,常規情況就是硬撐,聽天由命。
撐過去,便是福大命大;撐不過去,那便是天要收你。
書中仙應允。
燕赤霞當下便修書一封,交于太平軍的軍卒。
“不知書公的文選,打算以何篇入題?”
書中仙想了想,露出一絲莫名的笑意。
“就以“心即理”來開篇。”
燕赤霞雖非博學之士,可亦通曉文義。
“這怕是會掀起罵戰!!”
書中仙哼哼道:“就是要引爆文壇才好!”
“怕什么?!那家伙扛得住的。”
說干就干,動作飛快。
幾篇稿子兩天就趕出來了,拿到書局去印刷,第一次的話就先印個二十萬份。
書中仙和燕赤霞有點擔心這么多數量有人買嗎?
諸葛臥龍笑了:“無須憂慮,六縣之地百萬人口,現在識文斷字的人至少接近兩成,就算外面無人購買,內部也能夠消化掉。”
至于需要的大量運送人手,也好解決。
諸葛臥龍聯系上了太平軍以前淘汰下去的部分軍卒,召集起來,立刻就可以組織成千上萬的好手。
他們雖然被淘汰了,可是比起普通人,仍然是強出許多。
要把帶到其他州府去開拓市場,這些人還得接受一番培訓。
金華府地。
聶明成憤怒的一拍桌面,“啪”的一聲茶盞摔碎。
“心即理?”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哼!妖言惑眾、離經叛道之言………!”
聶明成拿著一本書冊,上書,他面目漲紅,胸膛氣的一起一伏。
他原本看這書冊制作精美,料想內容應該不錯,但是翻開一看,卻是滿滿的荒唐之話,一派胡言。
“不行,如此邪門歪道之書,不能讓其泛濫成災,我去找知府大人,一定要查抄那家書鋪!”
說著,拿起,臉色陰沉的去了知府那兒。
其他衙役見了,偷偷低聲討論。
“聶通判這是怎么啦?誰惹到他了?”
“不知道啊!”
“這是………知府大人的房間方向,難道是兩人要反目了?!”
“去去去,會不會說話……”
“就是!知府大人多好的人,體恤下屬,從來不克扣我們的薪俸,還偶爾帶弟兄們開開葷,這樣的好官誰不愛戴……!”
“估計是聶通判的倔脾氣又犯了,唉………”
“知府大人日夜操勞,聶通判總是沒事找事……”
然后,幾人統統閉嘴。
因為聶明成黑著一張臉走出來,仿佛和人有著不共戴天之仇一般。
他去找了知府大人,可是毫無作用,還斥責他做好自己通判的分內事就好。
等其走后,那些衙役典吏們又開始嘰嘰喳喳起來。
回了家后的聶明成臉色沒有好轉,反而越發惱怒。
他想著一定要聯絡同窗、座師,共同把這股歪風邪氣打下去。
“爹,娘喊您吃飯了。”
一個約莫十歲的小姑娘過來喊聶明成,小姑娘明眸善睞,氣質淑婉,已經可以看出是個美人胚子了。
“小倩,你和娘一起吃吧,爹還有點事兒要出去。”
說完,聶明成風風火火的離去。
小姑娘張了張嘴,但只有一道背影余留,正欲走開,眼角余光瞥到桌上有一精美的書冊。
“難道是爹落下的?!”
小姑娘自小由父親教導,已經識文斷字,走上前一看。
“?挺奇怪的名字。”
說著,翻開。
金華府,郊外之地,山間一座堂院,亭臺樓閣,古色古香。
但很奇怪,為什么在這荒無人煙之處蓋房子?!
門房匾額,上書“辛府”。
房內傳來一陣陣嘻嘻哈哈的玩鬧聲,鶯歌燕語,光聽聲音便是酥軟人心。
“三姐,給我看看,給我看看嘛!”
“嗬嗬,就不給,就不給,要看啊,自己買去。”
“好三姐,嗯哼……!”
一聲嬌吟婉轉的呢喃,酥酥麻麻,撩人心弦。
“小丫頭,對你三姐我用這一招,沒用的。”
“看我撓你癢癢……嘻嘻嘻………”
“啊!哈哈哈…………”
“好啦,好啦,我出去能不給你們帶么?人人有份!”
“好啦,這下子大家可以自己看了。”
那個被叫“三姐”的艷麗女子帶著壞笑來到一處空地,有一白衣佳人正在打坐練氣。
“十四娘,整天練功枯不枯燥,別說做姐姐的不照顧你,我找到一本很有趣的讀物,里面講的故事可有意思啦!”
白衣佳人睜目,氣質清冷,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仙子。
“三姐,人間污濁,你我有幸開啟靈智,當以修煉得道為目標………”
“行行行,我不跟你說了,每次你都這樣。吶,東西我就給你放這兒了。”
看著白衣佳人不為所動的模樣,艷麗女子狀若無意說道:
“這里面,可是有你崇拜的那位諸葛臥龍的文章,要不要看,你自己決定吧!”
而后,搖著柔媚的腰肢離去。
聽到身后人的起身,艷麗女子笑得眼睛都瞇起來了,腰肢扭得幅度更大,那樣兒,得意的就像一只偷了腥的小狐貍。
禮部。
任職禮部尚書的傅天仇,看到了聶明成的信件和附帶的一冊書籍。
他以為是什么孤本善本,一看信件,頓時臉色一變,再細細看完后,心情陰晴不定。
那篇“心即理”在他看來,完全是一派胡言。
但是里面其他文章,倒是頗有用處。
拋卻那些人物故事什么的,以他的眼光來看,里面介紹的一些農桑之術的改良,若是真的,那大利于國家社稷,畢竟,這是國本。
而那些破案手段、醫術常識,不被傅天仇放在心中,奇技淫巧罷了。
他一看這著作人,頓時眉宇一皺。
“書中仙?燕赤霞?朱丹溪?………”
“這個燕赤霞,不是才辭官不久嗎?原來是想著書傳世!”
“哼!著書之事,何其莊重,需得微言大義,想靠一些旁門左道,不過貽笑大方耳!”
傅天仇思索后,覺得這還是有可取之處的,但開篇那種胡言亂語的東西,必須刪除,以正視聽。
“待本官書信一封,讓其明白何謂正統?!”
時間不斷流逝。
的影響力在迅速擴大。
當然,意料中的罵戰亦是如期而來。
所幸,這都是在預料之中,而且,下方還特地附了“歡迎各界人士投稿”的字樣。
甚至,若被其采用的話,一篇文章可得百兩紋銀。
如此消息傳開,頓時嘩然,如此得名又得利的好事,自認為有些才學的人,紛紛開動。
話說,當聶明成收到百兩紋銀的稿酬時,心情一陣糾結。
他是仁人君子,自己寫了一篇雄文對大罵特罵,可人家不僅給刊登出來,還如約送來稿酬,這可抵得上他好幾年的俸祿。
如此一來,聶明成也不禁佩服其氣度。
他有心不要,可是看著妻女之色,聶明成終究沒有這么做。
他心里想道:“哼!這是本官憑才華正當所得,又不是受賄,本官問心無愧!”
“別以為這樣,本官就會偏棄道統之爭,哼哼!”
此書者,包羅萬象,囊括大千。士農工商,閱之無不贊絕。聶姓官人猶甚,頻頻寄文相論,可謂知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