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仙注意到洪康看向匾額,微微抬頭。
問道:「君上覺得這「明倫」二字如何?」
洪康自己找了個地方坐下,贊道:「此二字極佳!」
「《尚書引義·說命上》里記載:知之曰明哲,明哲實作則。」
「明,是智慧的通義,曉天下之理者,曉天下至道者謂「明」。」
「而在《冬官考工記》里說:析干必倫,析角無邪,斫目必荼。」
「倫,理也,道也,萬物存在必有其理,得其倫必得其大道。」
「故而,明倫者,便是——明天下道法之精要,曉宇宙萬物之大倫。」
書中仙撫掌贊道:「哈哈哈……君上此言,甚得我心!」
龐青羊感受著書中仙身上的氣息似乎與以往有所不同,有一種智慧玄妙的意味在其中,心生好奇。
問道:「書公,我瞧你氣息神異,莫非那儒道修行法已經成功了?!」
洪康亦是看去,他也感應到了書中仙生命氣場的微變,感覺中和諸葛臥龍有點相似了。
書中仙聽到這個頓時精神抖擻起來,喜滋滋道:「帝后好眼力。」
「不過,成功還不敢說,但是,我和諸葛已經找到了方向門檻………」
然后,立即閉口不言。
雙目微瞇,開始盯著手中書冊,似乎全神貫注,可洪康和龐青羊都能夠感應到他的注意力根本不在書冊上,那樣子,就在等別人快點來問他。
洪康知道書中仙有點愛顯擺的性子,是以不中他的套路,就這么無聲的看著他,仿佛在欣賞書中仙「全神貫注」的看書儀態。
書中仙神色不變,目光亦沒有流轉,可是那精神上那種迫不及待的波動,卻被洪康兩人準確捕捉到。
龐青羊略帶無奈的看著兩人,兩個男人都幾百歲了,還這么「幼稚」!
她率先打破寂靜:「我聽說書公和諸葛先生想創出的儒道修行法有別于目前各家各派的法門,是不從精、氣、神三寶入門,如今竟然有了方向,不知書公可否講講?!」
書中仙立即放下手中書冊,笑呵呵道:「既然帝后開口了,那我自然不會藏私。」
「而且帝后亦是境界通玄之輩,是劍道魁首,還要請帝后看看是否有缺漏之處?」
嘴里說著有缺漏,可是那表情卻是看看我的法門有多完美的樣子。
但是能夠讓其信心滿滿的樣子,洪康倒也對其口中的法門產生了興趣。
書中仙清了清嗓子,道:「眾所周知,無論是佛道修法,還是大玄武道,亦或是祭祀神道、鬼仙之道等等,都是從精、氣、神三寶入手,但是這并不適用于所有人,有的需要某種資質,有的需要根骨不凡,有的需要血脈神異………」
「比如說,若是一個人先天體弱,他就不適合修行武道,哪怕是后天經過調養,他比起其他人,也是沒什么優勢;再比如說,武道修行,入門筑基需要肉身,可有的生靈不具備肉身,比如說鬼怪之流………」
不單單是鬼怪一流,大玄頒布的武道九品,其實是為天下人族創立的。
妖族倒不是不能夠修煉,可至少也得等他們化形后,因為,化形前的妖族本體各不相同。而且,就算是化形后,若是沒有相應的武道見識素養,也是很難修煉成功的。
如今,聽書中仙的意思,似乎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但是,萬物有靈!」
書中仙語氣稍微高昂起來。
「無論是人、神、妖、鬼、精、怪……等等,都是有意識的生命體,都能夠進行模彷、思考、學習,區別只是在于先天靈慧的差異和后天教育的培
養。」
「而「儒」是什么?」
儒」者,人之所需也;「人」者,世間生靈也。」
「而儒道修行法,應該是面向于萬靈萬類,因此,當從「心」入手!」
「而想要開發心海,只有通過讀書,正心誠意,必須沉迷進去,這樣才能夠與各家典籍中的文字進行一場對話,仿佛穿越時空聆聽各個時代古圣大賢們的教誨。」
「當然,時過境遷,因時制宜,先賢們的見識受限于時代,不一定完全正確,這個時候,就需要讀書人自己去蕪存菁,只有這樣,才能夠安撫心神,培養道德,增長智慧,孕養心力,養氣修身。」
看著書中仙泛泛而談,洪康和龐青羊一對視,皆是為之一驚。
按照其所言,這種從「心」之一道入門的法子,是能夠適用于各個種族的!
而書中仙剛才所言的武道缺點,那也是明明白白的,連實質的肉身都沒有,那還談什么武道修行。
「書公好氣魄啊!」
洪康由衷贊道。
若是真的功成,這儒道的受眾可是一下子就超越了他的武道了。
洪康又想到,若是真的開創出儒道修行法,其實,還是人族占了優勢,畢竟,人族小孩四五歲便可以開始啟蒙,而其他種族四五歲,嘖嘖嘖………
不過,像妖族的靈慧增長緩慢,若是能夠加快智慧的開發,恐怕這些個妖族妖類對于儒道修行無比上心。
如此一來的話,
像是那種狐妖伴讀的場面,或許將來不是少數……
書中仙狀若謙虛道:「君上謬贊了!」
「我和諸葛目前也只是敲定了儒道的前幾個階段而已!」
「而且,說實話,就算這些讀書人完成了這幾個階段,在我和諸葛的推斷中,相比于其他體系的修行者,除了本人的智慧更高、思維更快、悟性更好外,個體并沒有多少超凡力量。」
這下子,就連洪康都不禁驚嘆了。
而書中仙的這副模樣,在他看來就有點凡爾賽了。
聽起來,書中仙的話好像沒什么問題,然而,這可是能夠直接讓普通人變成天才的修行法。
「書公這話可是妄自菲薄了。」
「當一個人的思維、悟性、智慧都得到增長后,無論修行什么法門都會比常人快很多倍,甚至一日千里也說不定。」
「不知這前幾個階段是何景象?」
為學之道,莫先于窮理。窮理之要,必在于讀書。
博學篤志,切問近思。
《修學記》
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