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消息傳來的時候,穿越眾們剛剛忙完春耕。他們最近一段時間的工作重點都是放在了農業上。陽歷3月20日,農歷二月初七這天是春分,春天的到來意味著農業組的工作將成為今后重點。
關于農場的利用,吳南海已經制定了很多計劃。他自己的專業研究方向本來就是雜交水稻,而在這次發生意外時,他剛剛從全國著名的三亞南繁育種基地作完畢業考察回程,隨身攜帶了大量珍貴的農作物種子標本。其中很多都是這個時代的瓊州島還沒有,卻又完全可以在本地種植生產的。
例如在這個時代被西方人視作與黃金等價的香料作物胡椒,歷史上是要到1947年,才由華僑王裕文從新加坡引進,但現在吳南海手頭就已經有了一小袋胡椒種子。此外還有來自非洲和阿拉伯地區的藥用蘆薈,來自印尼爪哇島的香茅,來自巴西的油料作物腰果以及同樣來自美洲的煙草與可可豆……等等,都是極適合本地種植的經濟作物。
而這僅僅是“吳南海寶藏”中的一小部分,除了這些適合在本地生長的作物,他手頭還有許多從全國各地收集來的優良種子——要知道現代中國在其他方面可能弱勢一些,但在農業方面的綜合技術水平絕對是世界頂尖。而三亞的南繁育種基地則素有“中國的種子硅谷”之稱!
每年的9月份至次年5月份,全國各地的農業工作者都要聚集到這里來,利用海南典型的熱帶氣候條件進行農作物種子的繁殖、制種、加代、鑒定等科研生產活動。吳南海之所以把畢業考察報告放到這邊來寫,就是因為這個基地里匯集過全國農業科技方面的頂尖技術和人員,光院士就有好幾位。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甜瓜大王”吳明珠院士、水稻分子育種專家張啟發院士、“玉米大王”李澄海教授、棉花專家郭三堆、陳正華、趙國忠……這些人留在基地里的什么袁式雜交稻、掖單系列高產優質玉米、雙價抗蟲棉、“綠寶石”甜瓜……等等,無一不是在現代中國也大力推廣的頂級品種。
因為自己是行業內人士,導師在圈子里也頗有名氣,吳南海很幸運的得到了不少優質品種的種子標本,用來充實他的畢業報告內容。他上船時隨身行李就一個手提袋,卻托運了兩個超級大的標本箱,后來在統計行李時也曾有人對他的大箱子感興趣,但打開后卻看到里面全是各種各樣的雜糧粒兒,馬上就沒人再注意了。
直到這時候,當吳南海如數家珍一般給大家一一介紹他那兩個超級大標本箱時,龐雨等人面面相覷,這才意識到他們先前犯了多大一個錯誤——光顧著船上那些工業器材了,卻沒人發現這兩個箱子里的東西才是無價之寶啊。
“哎,南海,咋不早點說呢。居然讓這些寶貝隨隨便便放在城外這么久……還好沒遭到破壞,否則那損失可慘了。”
看著農場周圍一圈單薄的竹籬笆,解席等人大感后怕。農業組長期以來一直單獨駐扎于外,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吳南海那兩個大箱子就隨隨便便放在他睡覺的茅草屋床頭,一把小鎖頭用石頭都能砸開,誰能想到這里面卻濃縮了現代中國農業的精華?!
“我說過的呀,可你們誰都不在乎。”
眼鏡男感到很是憋屈——在這樣一個團體中,誰不希望自己能受到集體的尊敬和重視啊。而這是完全取決于個人能力。這方面王若彬就是個典型例子:一個在押犯人,卻受到所有人中的重視,不就是因為他有自造槍械的技術特長么。
吳南海也曾經試圖向別人介紹他的專業特長以及那兩箱子寶貝,只可惜他的專業過于偏門了,而且起不到立竿見影的起效果。大多數人只要聽到什么“子代親代”,“單倍體三倍體”之類的專業詞匯往往都落荒而逃,眼鏡男又不是一個善于推銷自己的人,空有一肚子學問卻無人賞識,只好灰溜溜待在農場悶騷了。
不過幸好,在這個穿越團體中有這么一條規矩——因為大家在各個專業各有特長,所以在需要的時候就“互為人師”。比方在興建水電站的時候工程專家林漢龍就要負責給全體施工人員上課;教導筑壩和電機安裝等知識,在造房子的時候龐雨和陳俊要給工程隊成員們介紹建筑常識;等到如今需要春播了,所有人就必須聚在一起聽吳南海和張茂花等人培訓農業知識了——這時候哪怕再怎么無聊發困,打哈欠挖鼻孔也不能離開,簡單說就跟在學校里上課一個樣。
而龐雨等人也終于知道,原來他們的農業組里還藏了這么個大寶藏。
在初聽到他們手里有如此巨大一筆農業資源時,所有人都禁不住歡呼雀躍。但在仔細聽吳南海介紹了那些寶貝種子的特性之后,大多數人的臉色又慢慢垮了下來。
東西都是好東西,但俗話說“十年樹木”,這些種子要真正成長起來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想要在數量上能滿足達到農業大生產的水平,更是需要長期穩定的育種工作。就拿眼鏡男最擅長的雜交稻來說:首先要建育種田,培養出至少兩系以上的育種用稻株,然后再用不同系的育種稻雜交產生種植用的稻種……
“整個過程需要多長時間?”
老解等人終究還是沒耐心聽吳南海上課,他們只關心這個,眼鏡男稍加考慮后很爽快的回答:
“要得到穩定的純合體至少需要五代到六代以上,海南這邊可以是一年三熟,所以……”
“兩年?我們要兩年以后才能得到雜交稻種?”
龐雨雖是外行卻還懂算術,一聽之下就禁不住失望起來。而吳南海卻是滿臉輕松:
“是啊,至少兩年,這已經是非常快了。要知道當年袁老他們培育最初三系稻種可是用將近十年時間的。而我手頭直接就有光溫敏不育系的稻種,海南島這邊氣候也合適,可以直接上兩系雜交法了,節約了大量時間呢……”
所以說眼鏡男這家伙不善于交流呢——只要一涉及到專業范疇就是一連串的專業名詞,別人連聽都聽不懂,更不用說提問質疑了,只好他說啥就是啥。
兩年以后才能獲得高產雜交稻,這兩年之內就先用本地稻種湊合著種吧。好在海南島這邊氣候良好,一年三熟,就算是普通稻種,如果用科學方法管理施肥,相信也能取得一個不錯收成。
考慮到保持土壤肥力和持續種植的因素,吳南海最終決定他們的田地每年只種兩輪稻米,中間輪種一次番薯,這樣可以保護耕地,避免地力損失過多。只是由于需要育種的作物較多,整片農場只有大約一小半的面積可以用來作為口糧田,其它都要用來育種。
“口糧田少了點,恐怕將來收獲不夠……”
眼鏡男剛剛說出這一句話,老解同仁厚重的手掌就直接拍在他的肩膀上。
“這個不用你操心,咱們回頭就找老程他們談判去,農場周圍土地你看中哪塊就直接圈起,搶也給你搶過來!”
“育種基地放在這里是否不太安全?能不能考慮搬到工業區那邊去?就近防御更方便一些,我們還能幫忙拉個電網什么。”
龐雨則對于農場周圍那圈薄薄的籬笆墻很不放心,不要說有人存心來破壞了,就是牛羊之類牲畜也沒準兒都能溜進來吃個幾口。這每一口都是命根子啊!
但吳南海毫不猶豫的拒絕了——開玩笑,工業區那地方本來就污染嚴重,跑那邊育種?等著變異么。龐雨想想也有道理,只好放棄了這個想法。打算回頭去跟林漢龍他們商量商量,看看還剩多少電線,最長能拉多遠……
到四月中旬的時候,穿越眾全部完成了第一批糧食和經濟作物的播種工作,普通水稻也就罷了,那些珍貴的經濟作物可是寄托了他們極大期望的。然而偏偏就在這時候,他們得到了瓊州明軍即將前來進攻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