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一六二九  二七一 “大捷”(上)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迷失在一六二九 | 陸雙鶴   作者:陸雙鶴  書名:迷失在一六二九  更新時間:2023-02-08
 
二七一“大捷”(上)

北京,紫禁城,大明帝國的核心中樞所在。

已是深夜,皇宮規矩森嚴,各宮大門緊閉不說,就是火燭也大都熄滅,紫禁城中黑壓壓一片,唯有乾清宮一帶依然燈火通明。

這里便是明朝皇帝日常辦公和起居的地方,當今天子朱由檢極其勤政,像這樣批閱奏折干到深更半夜乃是常事。雖是中夜露重,卻仍有許多太監侍衛昂首站立于宮室外廊兩側,隨時等待里面一聲呼喚,馬上為之四處奔走。

此時的崇禎皇帝朱由檢虛歲剛剛過二十二歲,登基卻已有四年,雖然在后世的歷史書中他是個悲劇人物,但在當時,尤其是剛剛登基為帝那幾年,朱由檢在朝堂和民間的聲望都非常高,以至于被稱為“圣人出”。

——想想看,從他的曾祖父嘉靖……甚至更早一點的正德開始,明帝國連續若干代皇帝居然沒一個正常的:要么是酷愛游山玩水外帶封自己做大將軍;要么一心修道求長生;要么就是幾十年不上朝,還專門跟大臣對著干;再或者就是個短命鬼;到上一代的天啟更夸張:居然不管朝政,把一切委于太監之手,自己專愛做木匠!

相比之下朱由檢不好色,不懈怠,每每處理國事到深夜,雖然成效如何短時間內還看不出來,可光是這份勤勉姿態,也足以讓受夠了懶惰皇帝的大臣們激動不已了——熬了好幾十年,總算攤著一個“敬業”的皇帝啦!

更何況崇禎上臺不久便無聲無息解決掉了權勢滔天的九千歲魏忠賢,手段干凈利落,怎么看都像是個有能力,有魄力的中興之主。雖然兩年前的己巳之變,被東虜打到北京城下,給皇帝的聲望帶來一定影響。但所有罪責都被指責為通敵賣國的薊遼督師袁崇煥所承擔,在活剮了袁之后,皇帝的“英主”光環總算得以保全。

所以這一時期的崇禎,還不象后面幾年那么愁苦。雖然作為一個才二十多歲的青年人,他的鬢角邊上竟然已經出現了幾絲白發。但總體而言,此時的大明皇帝依然是銳氣十足,對未來還充滿了信心。

此刻,朱由檢才剛剛批閱完一疊奏折,示意旁邊小太監抱下去,明日一早就要發往內閣副署。他本人則有些輕松的伸了個懶腰,喝了一口茶水。旁邊立即有人端上來一碟桂花糕,說是皇后娘娘知道萬歲爺每每操勞國事到深夜,親手制作了這些小點心,企盼萬歲爺多多保重龍體……

崇禎用了幾塊,眼睛卻又落到桌岸旁另外一疊高高奏章上。批閱奏章對于很多皇帝屬于辛苦活兒,但崇禎登基時間還不算太久,對于這項工作還沒有產生厭煩感。現在的朱由檢還好像一個勤勞老農民,見不得地里有雜草。每日奏章,不管多累,必定要處理完畢才肯休息。所以只略微休息了一下,這位年輕的大明皇帝又開始投身于無窮無盡的工作中去。

……照例是先翻看“引黃”和“貼黃”,那是通政司預覽官員們寫的關于奏折內容的介紹以及綱要,皇帝根據這些內容來判斷哪些奏章屬于緊急事務,要盡快做出回應,而哪些不過常例,可以不理會或是拖一拖。

其中有關軍事方面的“塘報”歷來都是政府重點關注目標,凡有關軍務,下面總是以最快速度報上來的,崇禎以前在批閱時也總是優先尋找塘報。只是最近他有點怕看見這方面的東西——報上來的總是戰敗,戰敗……幾乎每一份塘報都是一個窟窿,需要朝廷拿出大批錢糧物資去彌補,還未必能補得上。

麻煩歸麻煩,事情總還要做——當朱由檢看到奏折中有一份標注來自福建的軍務塘報時,他依然拿了起來,眼睛隨便瞄了一眼,然后,便愣住了。

——大捷?居然是大捷?

崇禎帝有些驚奇的又看了一眼那道奏折首頁,沒錯——“臣巡撫福建地方兼右金都御史熊文燦報捷瓊州大勝,兼議南海平定折”——是報捷文書沒錯,報上來的還是大勝。

可憐的崇禎皇帝,最近日常看到的壞消息太多,好消息太少,以至于看到這份報捷文書都有點不敢相信。而且他感覺有些奇怪——上次朝廷收到這樣的大捷消息,還是在西南夷叛軍頭目授首,“奢安之亂”被平定的時候。那一回通政司剛收到捷報就馬上疾傳入宮,路上傳遞文書的侍衛太監都是一路小跑,送奏折上來的秉筆太監還特地將其放在第一本最醒目的位置……總之就是一片喜氣洋洋,恨不得馬上傳遍天下知曉。哪會像現在這樣,隨隨便便和其它雜事奏折放在一起,一副無關緊要架勢。

崇禎想了想,圣天子日理萬機,但有些事情終歸還是有印象的,他回過頭在另一堆奏折中翻翻找找,果然又找到一份來自廣東的塘報,是兩廣總督發來的——“臣總督兩廣軍務兼巡撫廣東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王尊德報瓊州大捷折”……又是大捷?

望著這兩份奏捷文報,朱由檢面露疑惑之色。關于瓊州府的事情他已經沒多少概念了,畢竟那地方太遠。不過當皇帝的目光落到案頭一面小鏡子上時,馬上就回想起來——那島子好像是被一伙海外來客占了去?那幫人還進貢過一套極好的大玻璃鏡子屏風,只可惜在某次內宮寵妃們的爭執中被自己一怒打碎了。

在平靜下來以后心底也曾頗有悔意,畢竟那么好的大玻璃鏡天下難尋,但皇帝的威嚴讓他不能顯出絲毫動搖。后來有巧手匠人從碎片中挑選了比較大的,又重新打磨出幾面小圓鏡,分發給了各宮嬪妃,自己也留下一面。映照人像倒依然很清晰很完美,可惜只能在洗臉時候用用了。

“對于那些……髡人,兩廣和福建還是決定出兵剿滅啦?”

崇禎隨口問道,被詢問對象乃是站在桌岸旁的秉筆太監。本來按照大明朝規,嬪妃及太監是嚴禁干涉政務的,連談論都不行,違者立即杖斃。但秉筆太監有些特殊——設立這個職位本就是在天子疲勞時代為閱讀奏章,以及替天子代筆寫詔書,因此在這個職位上肯定難免接觸到朝政。

皇帝也是人,肯定會受到身邊人影響,有時候秉筆太監一句話,或者哪怕僅僅是調整下放置奏章的順序,都可能影響到某項政策的成敗,或是某位官員的前途命運。當年魏忠賢就是在這個位置上發跡起來,不過最后也因此而喪命。

有九千歲的例子在前面不遠,眼下這位秉筆太監豈敢多說一句話。雖然皇帝的問話不能不答,他卻只敢用最簡單的詞句應了一聲:“是”。

崇禎搖搖頭,他也知道對方的顧慮。不過話說回來,他用這個人也正是因為此人平素膽小謹慎,決計不敢多嘴多舌。只是難得收到捷報,心情不錯,卻沒人能夠與自己分享談論下,未免略感郁悶。

“既是地方上決定剿滅,也就罷了,回頭讓他們送幾個制鏡工匠過來。王德化,批紅時記得提醒朕。”

“……是,皇爺。”

秉筆太監王德化的嘴角禁不住抽了抽,他是看過這兩本奏折的,自然知道通政司為何輕描淡寫處理過去,而自己也不敢主動介入的原因之所在——能討皇帝歡心的機會可不好找,如果那兩份“報捷”文書沒問題,早就大鳴大放報上來了,怎么還可能等到皇帝自己發現?

果然,崇禎帝在翻看了幾頁奏折之后,眉頭就微微蹙了起來。不等奏折看完,他又馬上翻開另外一份,對照著再看一遍,方才皺眉道:

“不是說要從髡人手中收復失地么?怎么是聯同髡人,反把西洋夷人給剿了?”

年輕的大明皇帝眉頭緊鎖,登基數年,親歷政務那么久,朱由檢對于朝臣們欺上瞞下的把戲早就有所覺察。在發現這兩份捷報明顯不對勁之后,朱由檢今晚原本很好的心情開始慢慢變化了。

想了想,崇禎帝把兩份奏折都予以留中,他需要從更多渠道了解信息。

明王朝的情報消息來源還是比較廣的,短短幾天以后,另外一條渠道關于瓊州府之戰的詳細報告就送到了崇禎帝面前——在錦衣衛這個組織還能正常發揮作用的時候,只要皇帝愿意去了解,地方上想要隱瞞訊息并不容易。

“欺君!他們這是欺君之罪!”

終于了解到事實真相的大明皇帝怒不可遏,接連砸碎了好幾個貢品陶瓷鎮紙——地方督撫擅自勾聯外番西夷已經讓他極度不爽了,到頭來還是打敗仗當然讓他更不高興。

至于那幫老官油子在戰敗后想出來推卸責任的方式,倒是沒讓崇禎帝太過惱怒——他對于西洋夷人本就沒什么好感,一點都不為他們感到委屈。真正讓崇禎感到極度惱火的,還是一種被欺騙后的挫敗感。

這位崇禎皇帝生平,最討厭就是手下官員欺騙他。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