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歷史,無非是過去發生過的很多事件的結合。有些事情無足輕重,而另一些,則會對整條歷史長河的流向起到關鍵作用。
“崇禎初年最大的歷史事件,莫過于公元一六二九年,明崇禎二年發生的“已巳之變”,滿洲八旗軍入關,明帝國經營多年的北方防線由此開始逐漸崩潰。不妨想象一下,如果那時候有一支裝備擊發槍和野戰炮的現代化軍隊忽然出現在北京城下……人數也不必太多,只要幾千人,那么現在中原王朝的格局又將是什么樣呢?”
龐雨繼續興致勃勃談論道,這番話終于引起另外幾人的興趣。
“只可惜那時候我們初來乍到,本身還立足未穩,還沒有能力對大陸上施加影響。不過,三年以后的崇禎五年,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這么快就要向大陸上伸手么,是不是有點太倉促了?我們的力量恐怕還不足吧。”
陳俊微微皺了皺眉頭————回到過去,改變歷史,本就是很多人內心都有的夢想。作為瓊海號上這群現代人,既然意外回到了這個年代,要說心里沒點什么想法,不打算改變些什么,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對于如何參與到這個大時代中去,團隊內部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形成一個統一的看法。在海南島上發展實力,首先確保自己生存無礙,這是大家都沒意見的。到目前為止,整個團體的方針路線也都是按照“保障生存無礙”的模式在進行。
但是接下來,關于何時介入大陸事務,以及用什么方式,什么身份去介入,在這方面大家都各有想法。有人主張先置身大陸之外,別去跟那個做事情顛三倒四的明朝政府糾纏不清,悶頭在海島上培植力量,等自身實力足以壯大之后,直接出兵解決一切。
其中甚至有些極端的同志提出來:直到一六四四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城之前,除了貿易和間諜網絡之外,決不涉足大陸本土。專心經營東南亞地區,以及開發澳洲,美洲等新大陸地區。等崇禎在煤山上了吊,明王朝的正朔斷絕以后,再以數十年積攢下的軍力揮師北上,管他闖軍清軍還是南明小朝廷,一概掃平!
龐雨的好朋友凌寧就是此類意見的代表人物,所以他才不辭勞苦往返于馬尼拉,就是打算以呂宋為跳板,一步一步實現他的澳洲夢想。而陳俊也是屬于這類“穩重派”的贊同者之一,雖然不像凌寧那么極端,但也總覺得在己方力量沒有達到絕對優勢之前,不該介入大陸那個爛泥潭。
事實上,對于大部分相信科學發展才是王道的技術人員們,自覺與古人斗心眼,比政治都未必是其對手,只有依靠全人類數百年來積累起來的技術優勢,堂堂正正以雷霆萬鈞之勢從正面壓垮對方,才是萬無一失之道。
不過以李明遠教授,龐雨等人為主的參謀組則是另有想法,他們從不認為現代人在頭腦策略方面會比古人差勁。玩陰謀詭計可能差一點,但若論對大局的判斷,情報消息的應用,以及對自身力量的把握和組織……現代人在這些社會學科方面同樣也是擁有數百年優勢的。
到目前為止,在和明政府的多次較量中,穿越眾一直占據著上風。這并不是說他們在計策謀略上如何高過對手,只是能充分發揮自身長處,牢牢把握住局面罷了。
故此參謀組的那批人大都希望盡早踏足大陸,早一天介入這明末亂世,就可以早一天避免產生更多的犧牲者。畢竟,他們這一船人大部分人都是來自全國各地,大陸才是他們的根。
關于對待大明王朝的態度,除了這兩種比較有代表性的主流意見外,團隊中還有些其它稀奇古怪的想法——比方說有人主張和農民起義軍聯手,一起推翻明朝的。還有人主張同時向明帝國,農民軍,甚至也向關外滿洲軍出售武器,讓他們互相殺個天翻地覆,然后再出面摘桃子……當然這些構思都屬于少數派,支持的人很少。
此外還有一種所謂“醬油派”成員也為數不少,他們不關心明王朝將來如何,也不在乎參謀組或委員會打算怎么搞,只要自身安全和團體內部生活水平能有保障,就一切都無所謂。
“……俺們啥也不管,只是打醬油的!”
——很多十七八歲的年輕人都自稱是醬油派成員,不過在老李教授他們看來,這幫小家伙只是還沒準備好做出選擇而已,雖然年齡漸長,閱歷增加,他們終究會慢慢成熟起來。
“之所以選擇山東地區,是因為那里靠近海邊,以我們的海上優勢,介入起來比較方便。無論形勢好壞,來去都能自如。”
對于陳俊的疑惑,龐雨并沒有過多解釋,只是簡單敘述了一下其間利害關系。進軍大陸到目前為止并沒有成熟的行動計劃,只是參謀組內部互相通信時提出的某種可能性罷了。他們之所以如此熱心,完全是因為這場兵變給明王朝帶來的傷害太大,可以說完全不亞于三年前那場“已巳之變”。
——自崇禎二年“已巳之變”,滿洲軍攻至北京城下以后,崇禎五年的這次山東叛亂又給了風雨飄搖中的明帝國一次沉重打擊——孔有德于崇禎四年八月,在吳橋發動兵變時才不過區區數百人,可莫名其妙的,這數百亂兵卻在很短時間之內發展至數萬人,連續擊破明正規軍,更于五年初攻破登州府,俘虜巡撫孫元化及若干文武,繳獲大炮艦船無數,由此開始禍亂山東全省。
這場叛亂整整持續了一年,直到次年叛軍才被趕走——還不是剿滅,只是流竄了。和明末所有造反的人一樣,叛亂者們從來不組織生產,搶光了一地的物資人口,如果不想餓死就只有換地方。到其它地區繼續劫掠破壞,如果搶不到,那只有滅亡。
山東畢竟靠近京城,并不適合流竄作案,在明帝國調集大軍之后,這部叛軍就被圍困起來。不過孔有德利用繳獲來的明軍艦船成功突圍,跑去投奔了滿洲人。使得滿洲軍從此擁有正規炮兵和水師,實力大為增加。
山東地區原本一直是作為明東北部隊的后援基地,以及援遼物資和兵力的重要提供地,還是明軍北方水軍艦船的主要制造場,這場叛亂使得登萊地區徹底荒蕪,明軍先后損失數萬精兵,從此再也無力從海上支援東北戰場。
此消彼長,滿洲人則在短短數月以后,就憑借孔有德等人帶去的火炮與艦船,徹底擊潰一直依賴海島生存的明東江鎮殘部,解決了明朝水師對滿洲的最后牽制力量,從此再無后顧之憂。
這邊雖然和明帝國打了幾仗,從大明手中搶了一塊地盤。但在大部分穿越眾心目中,明王朝從來不是他們的敵人,他們并不希望明王朝的國力損耗太快,那樣就可以多抵擋滿洲人一陣子——后者才是穿越眾心目中真正的大敵。
“當然了,這事兒最終能不能成,還要看和明王朝談判的結果如何,要是大明還死咬著我們是叛逆不肯松口,那咱們也不必操這份閑心了”
這是參謀組對于介入明朝山東兵變事件的前提條件。明王朝處理山東事件的方式很蠢,造成的后果很糟糕,這邊如果介入肯定能得到一個歷史上好的結局。但穿越眾畢竟不是圣人,不會做那種拿熱臉去貼人家冷屁股的事情。
“對了,說起談判的事情,最近好像沒啥動靜了?”
林峰對于和大明談判倒是很感興趣的,談判越早成功,他們貿易公司的產品就越早可以正大光明打入內陸市場,而不必像現在這樣偷偷摸摸。自從瓊州府大戰結束后,說起來形勢一片大好,明王朝那邊也打算招安,可最近咋沒消息了呢?
“動靜是有的,只是現在消息不需要事無巨細回報海南島,直接在北路軍那邊談上了。”
——就在不久之前,福建巡撫熊文燦得到了來自北京城的命令,讓他主持對瓊島短毛的招安事宜。熊某人對這道命令自是很滿意——瓊州島是屬于兩廣轄區,朝廷讓他處理瓊州事務,本身就蘊含了一個信息:自己很快能正式管理兩廣事務了!
福建方面和短毛的接觸一向是通過鄭家進行,正好最近鄭氏在與短毛聯手攻取臺灣。短毛的北路軍出征陣容豪華,包括委員會主席李明遠,軍事組首腦唐健,參謀組重要成員趙立德,最近還加上了瓊州府大當家解席……既然這些擁有決定權的人士都在,雙方就沒必要再另找地方,在聯手進行軍事行動的同時,關于招安談判事宜也正在進行。
“不過最近談判好像不太順利,熊文燦這家伙既想撈到招撫我們的大功績,又不愿承擔責任,想讓大明王朝承認我們的地位,恐怕還有點麻煩……”
因為暫時沒什么好消息,北路軍方面就沒把談判細節往回傳,但龐雨還是知道一些的:雙方主要卡在了地盤問題上——穿越眾這邊自是理所當然要求合法擁有對海南島的控制權,而熊文燦卻絕對不肯擔當“割地”的罵名,于是就一時僵持住了。
明朝官僚別的不行,推卸責任絕對是一把好手,據說熊文燦已經把皮球往上踢,把這件事情給推到南京六部去了。南京六部尚書已經各自為此事上表。而且還有傳言說,大明朝廷中另外一股非常龐大的政治力量也開始關注此事,想要來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