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恐怕還要從長計議啊。”
連錢謙益這樣的最直接受益者都抱著不太安心的感覺,大明官場中其他那些并非跟短毛立場一致,沒撈到短毛什么好處的官僚自然更是如此。于是,在稍后,諸位閣老們就此事專門進行的討論會上,大家眾口一詞,都認為這一次朝廷應該謹慎從事,不能貿然承認這次“大捷”——他們倒不是想要否認瓊海軍的勝利。那伙短毛縱使飛揚跋扈,可迄今為止卻還從沒虛報過戰功。但恰恰是這一點卻更讓那些朝廷大員們感到不安——當初平定登州之亂時瓊海軍初次在大明軍界中亮相,便僅以數千兵擊潰數萬叛軍,當時總覺得是叛軍實力差,不足為據,為此大明自己的平叛軍隊也沒撈著多少戰功。
而現在他們跟后金軍交手,竟然表現得更加剽悍——六百人擊敗對方一萬,還干掉了對方一個貝勒爺!如果瓊海軍當真可以連續不斷立下如此恢宏的戰功,那很快朝廷便將陷入沒辦法去獎勵他們的地步——“功高不賞”這句話同時出現在幾個文官大佬心中,但他們很快又強迫自己將這個念頭驅除掉——那伙短毛可不是戲文中能夠被一杯毒酒解決掉的忠臣良將。人家本身就是反賊出身,而且從來都是把對朝廷的戒心擺在明處。朝廷真要逼得狠了,把那幫家伙再給逼反的話,對大明朝是否有利不知道,可如今主事的這一批人肯定全要倒霉。
“先派人去核實吧,若是核下來瓊鎮確實立下如此大功,該賞的還是要賞。否則賞罰不明,日后也難以服眾。”
說出這番話的居然不是瓊海軍的代言人錢謙益,而是向來和他們不怎么對付的首輔周延儒——歷史上這位狀元首輔早在一年前就該被溫體仁拱下臺。不過在這個時空,由于瓊海軍的蝴蝶翅膀大扇而特扇,改變了很多人的命運。這位大明首輔也是其中之一。
周延儒在明史中評價不算高,主要是私心太重,看人的眼光也有問題。但他畢竟是個極其聰明的人,否則也不可能成為大明歷史上極其罕見的“連中兩元”者。而且既然坐在首輔這個位置上,哪怕別人都可以不管不顧胡說八道,他卻總要考慮一下“大局”——否則局面崩潰起來首先倒霉的就是他。所以就在這一幫人都正琢磨著該如何壓制短毛的時候,這位周首輔卻總算說了句“公道話”。
而錢閣老也立刻想起自己的立場,于是趕緊表示支持:
“沒錯,他們這回可是損折了一員大將的,若是朝廷還象上回登州平叛那樣不聞不問。未免太也讓人心寒。下次再要他們幫朝廷做事,恐怕就難了。”
談起這一回短毛軍的損失,一眾大佬們臉上也都顯示出某種會心的表情,他們甚至還彼此之間心領神會的互相看了看,臉上都是那種“我很高興但是我不方便公開表達出來,原因你懂得”那種姿態。
“確實,聽聞瓊鎮那百余人,這幾年南征北戰無往不利,迄今似乎還未曾有過折損啊。這一次他們若當真折去一員大將,豈不就成了宋江征方臘的故事么。”
溫體仁如此搖頭晃腦的評價道——民間把瓊海軍比作梁山好漢的說法已經深入人心,就連內閣成員中也大都是如此想法。當然,私下想想沒問題。可以說在座這些大明高官內心深處其實巴不得那幫短毛人人落得個宋江盧俊義的下場,可這樣公開說出來畢竟“不太合適”。溫某人可以無所顧忌,他反正早就跟短毛撕破臉了,其他人卻還不想得罪瓊海鎮呢。
所以溫體仁的言論并沒有得到任何附和。連聲評價都沒有,完全被徹底忽略了,按理說這是很丟面子的事情。但溫體仁毫不在意——他說出這番話本也沒指望得到什么贊同。只是為了在周延儒面前體現出自己仍然保持著“反對瓊海軍與錢某人”的立場不變而已——這正是前者保留他在內閣的最主要原因。
會議最后做出的決定,就是讓兵部尚書張鳳翼派遣人手,前往旅順口核實這次戰事的真假,并且查驗那位被打死的后金貝勒是否屬實。在措辭上,周延儒對張鳳翼說了一句要“盡快從速”辦理,但卻意味深長的又看了對方一眼,而后者卻也心領神會的點點頭——這事兒不用著急,拖延一段時間方為上策,老官僚都懂的。
在內閣會議之后,錢閣老居然親自去找了陳濤一趟,換了從前他可不會如此降尊紆貴,每次有什么事只是派個親隨去傳達一下,就算需要親自交談也肯定是把陳濤喊上門去,而絕不會主動去找他——這是身為尚書閣老的派頭,決不能丟。
但這一次,卻是首輔周延儒在會后私下和他聯絡,向其詢問關于瓊海鎮那支進京隊伍的行程問題——既然短毛號稱有可以在數天內就能從瓊州抵達遼東的快船,他們的北上隊伍應該也不至于拖延那么久才對。以前周延儒對這伙狂妄自大,竟然膽敢號稱要跟大明朝廷面對面談經濟問題的家伙是很不感冒的。但現在,他卻覺得有必要跟對方好好談一談了——不是什么鹽稅或鑄幣問題,而是在軍事上,瓊海軍所展現出的戰斗力已經為他們的談判隊伍贏得了足夠尊重。
周延儒表現得很客氣,但錢謙益卻是從中感受到了某種威脅——長期以來他一直是作為瓊海鎮在朝廷中的代言人形象出現。他早就考慮過:那群短毛雖然實力強勁,可行事莽撞,想法簡單,對于大明官場來說顯得非常稚嫩,這一點從陳濤身上就能很明顯的看出來。他們需要一個熟悉朝廷內情,本身地位也足夠高的人來為他們說話。錢謙益一直認為這個位置非自己莫屬,畢竟當初是他一手促成的招安。
但如今看周首輔的態度,卻似乎隱隱有想要跟短毛改善關系的意思,這樣一來自己這個中間人豈不是作用大減?雖然僅僅不久之前,錢謙益還在為那些短毛的思想體系與行事作風與大明傳統截然不同而感到憂慮,但如今一涉及到自身利益問題上,為國家為朝廷的擔憂就全被拋到九霄云外去了,還是趕緊先把短毛拉攏好為妙。
錢閣老找到陳濤的時候,后者與陳大雷正在南城的一處倉庫中視察,在場的還有另外幾位人物。見到錢謙益本人出現,那兩人都頗為驚訝,不知道是什么重要事情要閣老大人親自出面的。
但錢謙益則更為驚訝,因為他在這里竟然看到了幾名太監,為首一人乃是皇帝身邊的王承恩。王承恩的資歷很深,也是當初天子在潛邸時便伺候的老人。不過他為人比較低調,不怎么會攬事,因此便不如同出于潛邸的高起潛,曹化淳等人那么風光,但卻也恰恰因為他不多事,在天子面前反而比較受到信任。
有這位王公公在這里,錢謙益當然不敢擺什么譜兒,所以當二陳上來向他問好并且詢問他的來意時,他很客氣地表示并沒什么大事。王公公此來必然是為了宮中事務,那才是要事,我這邊等等也行。
于是那兩位還真沒跟他客氣,又繼續掉頭和王公公及其帶來的幾位隨從討論起來。錢謙益站在旁邊聽了片刻,這才發現自己剛才那番話還真說對了——王承恩此來確實是為了宮中事務。而且還真是和皇帝有關,若不是直接和天子有關系,也不可能需要這位宮中的大貂鐺出馬。
——冬天又到了,冬天的北京城照例是沒什么吃的,就算是為皇帝服務的御膳房,在食材選擇上的余地也很有限。葷菜倒不受影響,無非多宰幾口豬多殺幾腔羊,可蔬菜水果這類東西,自古以來就是跟著時令走的,最多只有些窖藏起來的大白菜,腌蘿卜之類,水果方面無非凍柿子凍梨之類,加上大棗核桃之類能擺得起的干果,年節時才勉強能湊出十幾個碟子來。
本來千百年來都是如此,也沒人會多想。可偏偏去年冬天陳濤弄了一批南方果蔬到京城里來,頓時將人心給攪動了起來——在這之前京師里頭雖然早知道南方廣州福建一帶四季如春,即使一二月份,北方天寒地凍時,南方也照樣能享受到頗為豐富的新鮮蔬果。但人們只是將其當作地域特色,卻從沒想過南邊的蔬果可以被運到北方來享用——距離那么遠,路上肯定早就壞掉了。即使不計成本的強行運輸,其數量也極少。就算是至高無上的皇帝,歷史上也只有唐玄宗為了他的愛妃這么奢侈過一把,然后就被作為導致亡國的昏庸之舉聲討了上千年……
故此去年冬天,當短毛奇跡般的做到了這一點之后,京師之中一下子就沸騰了許久。從元宵節一直鬧到開春——但當時已經遲了點,錯過了春節。而且陳濤等人當時出于謹慎考慮,并沒有第一時間向宮里提供果蔬。這件事情讓主持中饋的周皇后挺不高興,覺得堂堂皇宮御宴連大臣家里都比不上,太丟面子,一年來每次提起都要念叨幾回。
于是今年冬季,天子親信,王承恩王公公從一開始便介入此事,親自前來跟陳濤等人商談,務必要求保障年節期間宮中的果蔬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