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已至,大劫初現,古老將有圖謀。大劫即將來臨,古老者的超脫博弈,也將徹底步入最后!此時此刻,我的渡劫救世之法,也是時候告知于世間了!”
玉虛宮太清殿,陳休輕聲呢喃,雙眸幽暗深邃,恍若最古老之宇宙,寂靜而肅殺。
此刻,他的眼眸之中浮現的,是三十三重天外的紫霄宮,是碧游宮,是佛國琉璃凈土,亦是佛國智慧凈土,更是妖皇殿和東極妙嚴宮。
曾經,諸位古老者都只覺得是末劫來臨,靈寶天尊即將超脫。
如今,三清的布局,已然呈現于祂們的眸間。
三清圣尊,須得同時超脫。
靈寶天尊妄圖在末劫之時超脫的布局,怕是也會被諸位古老者所阻攔。
“我的行動,也得提前了。畢竟,我雖為此世之原始,但終究不是最初的那一位。”
陳休輕聲呢喃。
言語之中,他的右手于虛空之中握住,一抹渾沌之意于掌心衍化。
古老而幽深,足以包容億萬凈土,縱橫萬劫世界的琉璃輝煌孤舟,悄然浮現。
此時,天地轟鳴,宇宙震蕩!
孤舟駛向于虛空,浩瀚的無垠宇宙,無盡的諸天萬界,似是皆于此間被一刀斬開!
一切的法理,一切的大道,一切的災劫,一切阻擋于孤舟前方的概念和意向,皆是隨著孤舟的遠航而寂滅。
末日的氣息,災劫的氣息,甚至是毀滅的氣息,都為孤舟所牽扯!
“那是什么?”
李世民遙望著天際,眸間充斥著震撼之意。
不僅是他,所有的造化境大神通者,皆是心神戰栗,無比驚悚地望著天際。
這艘無垠遼闊,堪比億萬萬劫凈土之世的神秘孤舟,它的位格居然凌駕于造化境大神通者之上!
咚!!
曠古久遠,回蕩三界六道的鐘聲響起,彷佛源于古老的過去,又似是響徹渺遠的未來。
輝煌而神圣的古老之鐘,高懸于孤舟之上,轟鳴作響,諸天可聞。
那是,混沌鐘!
“四大萬神之祖之一的混沌鐘!如今的祂,是為玉虛宮原始大天尊所執掌!那就代表著,這艘無垠之舟的主人,是玉虛宮的那位。”孫悟空眼眸微凝,眸光幽深,話語低沉。
玉虛宮的那位?
祂又要做什么?
這是無數造化境大神通者心中的不解。
孤舟駛于虛空,掠過萬界,停泊于九幽。
這時,有著嘹亮而圣潔的佛號響徹寰宇。
十二品蓮臺之上,慈悲而清凈,圣潔而恢弘的地藏王菩薩之影顯化。
祂雙手合十,無比誠懇,無比鄭重地道:“謹遵天尊法旨,昔日所囑,盡數達成。三千世界之凈土,盡數容納!”
“大師,您做的很好。”
淡漠之語響徹虛空,寰宇深處,一只縈繞著混沌之力,無垠無量無邊的神明之手衍化,緩緩張開,將那清凈而神圣的地藏凈土徹底包容,而后放入那艘神秘莫測的孤舟之上!
剎那間,金輝涌動,火光絢爛,億萬琉璃光芒迸發,無盡的菩提之影閃爍,千萬佛陀之影相融于孤舟。
此刻,縱橫萬劫宇宙,包容億萬萬世界的地藏凈土,徹底被孤舟連同化。
霎時,這艘孤舟變得更為龐大,首尾橫跨億萬劫,縈繞著混沌之意,通體琉璃金輝閃爍,綻放著清凈的蓮花,既有歸宿之意,又有超渡之感。
浩瀚的孤舟在這一刻,變得無比清凈,似是徹底遁出了萬丈紅塵!
作為當世地藏王菩薩的玄苦大師,結跏趺坐于甲板之上,周身有著億萬盞金色蓮花綻放。
四方虛空之間,無盡的鬼魂皆是茫然迷惑。
他們俯首望去,那船艙的內部,是堪稱無盡的世界。
每一方世界,皆是以凈土衍化,足以包容當世所有的生靈之屬!
“祂,居然將地藏凈土給徹底煉化了?”菩提古佛的眸間有著萬般光影掠過,似有明悟般道:“原來,這便是祂渡劫末日的法門!這家伙,還真是膽大!”
末日孤舟,包容無量之世,可容納眾生,足以駛向未來,以渡終末大劫。
即使是阿彌陀佛,此刻的眸中都有著幾分震撼。
祂沒有想到,陳休的救世渡劫之法,居然如此瘋狂!
“原始天尊,還是當年的那個狂刀啊!祂的狂妄,祂的自負,還是一如既往。這么多年,祂一直沒有變呢!”孔雀明王宗玄遙望著天際,遠望著那駛行于虛空的無量之舟,話語間唯有感慨:“以一人之力,造末日孤舟,行向未來,以此守護萬界眾生,庇護諸天生靈。如此想法,實在太瘋狂了!”
末劫將至,作為昔日人皇的陳休,祂不但沒有放棄眾生,更是要拯救諸天萬界的一切生靈!
此舉,實在亙古唯一!
“這,就是你的救世之法嗎?”陳五遠望著天際,輕聲呢喃,神情復雜和歡喜。
當然。
淡然之語響起,依舊平靜,依舊清寒。
“末劫將至,天地將隕。縱然是婆娑凈土,琉璃世界,亦將歸于空無!又何況是森羅凈土乎?在末劫之下,天地重開,法理重塑,大道歸元!彼時,無論是凈土之世,還是陰土黃泉,都將不復存在!這意味著,眾生無處可以安身,注定隕落于大劫之下!”
“但,我不相信命運。”
“因為,我已經掌握了命運。”
“所以,我借助了混沌鐘的力量,煉制出了這么一艘末日之舟。內蘊萬劫凈土,可容諸天萬界之生靈;外以混沌守護,可渡終末之劫!以混沌鐘為末日之舟的核心,抵御法理,抗衡災劫,守護一切!再以佛國凈土和陰土之世為內天地,包容萬古生靈!”
“終末大劫確實無解,因為紀元內的一切,都將隨之而歸于空無!但終末大劫,也是有解的!只要如我輩古老者這般,超脫于諸天萬界,凌駕于天道之上,那就足以躲過!”
“這,就是我的渡劫救世之法——煉制末日之舟,包容諸天萬界一切之凈土,駛向未來,以渡災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