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微微點頭,羊侃說的的確有道理,朱元章和劉裕一個是開創大一統王朝的太祖皇帝,一個是武功卓絕,差點橫掃天下的武皇帝。
兩人都有著極為深遠的眼光,他們不可能像之前那些被王景攻滅的諸侯一樣,明知道短時間內無法將強敵覆滅,偏要消耗大部分力量用來對峙。
如果知道對方無法在最短時間消滅,他們就會轉過來兼并其他容易解決的諸侯勢力。
大魚吃小魚,迅速的壯大。
在王景所知道的眾多江南諸侯中,朱元章和劉裕無疑是能力最強的君主。
如劉裕,若是他向東兼并了南齊蕭道成,以及東吳孫氏。
王景再想南下,難度上升十倍不止。
但凡是腦袋正常的人,都知道劉裕、蕭道成和孫堅、孫策、孫權父子的能力差距。
“你說的不無道理,不過我軍剛經歷一場大戰,需要一些時間整頓兵馬,并且江都行省也需要時間發展……”
王景隨口說道。
除了這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壽春之地。
在南下之前,王景必須先把這個地方拿下來,穩定西部和北部的邊境。
“不過,南下的事情,現在已經可以先行準備了!”
“范因!”
王景把習慣性站在角落的范因叫出,說道:“大爭之世,想要從諸侯中崛起,大的戰略無非是遠交近攻,接下來的時間,你要把一半的經歷放在打探江南其他諸侯的消息上!”
“如東吳孫氏更南面,占據蘇州、松江、杭州等地的勢力,將來南下,可以派使者和他們結盟,一共夾擊東吳……這需要更詳細的情報!”
范因恭敬說道:“臣明白,臣這就按照王上的吩咐辦!”
這次議事。
主要的目的有兩個,第一個便是系統性的了解一下江都行省和江南的情況,另外便是把高穎正式介紹給身邊文武。所以說完這些事情后,議事便很快結束了。
接下來的幾天時間。
王景南下來到揚州的消息也傳了出去,靈璧府、宿州府這些剛打下來的土地、受命統兵正在攻打定遠的裴邃、謝晦,還有三大行省送上的重要奏折。
都開始源源不斷的向揚州歸雁宮遞送而來。
高穎身為秘文監主事,職責便是梳理各地送上來的奏折,以重要程度的大小,向王景稟報。
這種職責看似沒有太大的權利,只是一個分揀奏折而已。
但在分揀梳理的過程中,高穎能夠通過各地送上來的大量信息,更加詳細立體的對整個淮軍有全面的了解。
很多時候,人能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往往取決于自己的眼界。
在這個位置上呆上大半年時間,就算是普通人,眼界也能超出尋常,有資格到各地府縣擔任地方官了。
所以秘文監內的尋常文書、小吏,每一個職位都能受到許多權貴、豪族的重點關注。
泗洪的許多豪族,做夢都想把自家的子弟送到秘文監,一方面能親近王上,若能得到重視便是簡在帝心,以后有極大的好處。
另外便是想要在秘文監鍛煉,提升能力。
高穎身為秘文監的主事,不過幾天時間,就深深體會到了這個職位的重要性。
在高穎習慣淮軍體系的時候。
王景則在歸雁宮時不時的去看望獨孤加羅,想要盡可能的和對方拉近關系,對方是一位絕色佳人,還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后。
既然把她送到了宮內,王景自然不會再把她放走。
不過因為獨孤加羅性格之中有些強硬,王景也不好和上次把李祖娥納入宮中時那樣霸道,只能先和對方熟悉一段時間。
除了后宮之外。
王景讓蘇威和一幫文吏準備好江都行省各府縣的資料,他既然說過要前往各地巡查,自然不會是虛言。
江都行省關系到以后進軍江南,是未來南下時的后勤基地,十分重要。
若是此地不穩,那王景就算南下之后,在軍事上占據優勢也要退回來。
這一日。
蘇威等人已經做好了準備。
王景正要帶著親衛、揚州府的一眾文吏巡視地方的時候,高穎拿著一封奏疏,送到了王景面前。
“王上,淮北行省都指揮使、兼兵部右侍郎朱武上奏,舉薦五位將才,這里是他們的詳細資料,請王上過目!”
王景眉頭一揚,是朱武的奏折?
這位出身梁山草莽的軍師,可是很早便跟隨自己的元老,只是因為能力有些跟不上淮軍的擴張速度,慢慢的掉隊了。
逐漸被步騭、韓熙載、謝晦等人取代。
不過朱武的能力還是有的,經過這幾年的鍛煉成長,雖然無法達到九階的高度,但擔任行省都指揮使,掌握行省各地衛所調動鎮守一方還是可以的。
淮軍的三大行省,名義上已經設立,但行省官員還未到位。
行省的大權被分成三份,掌管政務的是布政使,管理司法、監察、各種桉件審理的按察使,還有掌管行省各地衛所、民兵的都指揮使。
此時唯有朱武,成功踏入行省級別,成為掌管一省衛所的都指揮使,身上還掛著兵部侍郎的職銜,王景對他也算是委以重任了。
以后若是再立下功勞,進入中樞擔任六部侍郎、尚書也有一定的希望。
他這次上奏,主要是為了舉薦人才。
“五位將才……是他們!”
王景接過奏折,打開一眼,目光微微一動。
朱武舉薦的五個人,同樣是來自梁山的頭領,其中為首的便是外號豹子頭的林沖!還有一個赤發鬼劉唐,以及阮氏仨兄弟。
奏折上,簡單的概括了五個人降臨后的經歷。
林沖來自邳州以北的青徐之地,沒有再進入梁山,三四年時間,都在各地流浪游蕩,沒有輕易的投靠他人。
不久之前,北齊兵馬擊破梁山,不少梁山頭領戰死,青州大亂,林沖準備南下躲避戰亂,路上遇到了劉唐、阮氏三兄弟等人。
劉唐和阮氏三雄都是梁山破滅之后突圍。
這五個人在梁山關系還算不錯,所以便結伴南下,在進入淮軍地界后,看到淮軍地界沒有戰亂,百姓安定,并且還有朱武這位熟人身居高位。
所以他們就有了加入淮軍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