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并不是說淮軍治下什么世家豪族都要消滅,這是不現實的,因為無論在什么時代,都會有高低不同的階層。
在源世界的和平時代,照樣有許多人上人,和歷史上的世家豪族沒有太大區別。
雙方不同的是,新時代的世家豪族沒有那么霸道,沒有封鎖了所有下層百姓提升階層的渠道。
一個健康長壽的政權,最顯著的一個特點便是可以讓人不斷的提升階層,上下渠道比較通暢,吐故納新,尋循環往復。
而東吳治下的世家豪族,把持權柄,東吳朝中的文官武將,大半是世家豪族出身,寒門和鄉野出身的大將,基本上都是以勇力著稱,他們的身份便是打手。
憑著強大的武力,他們能短時間內在東吳擁有一定的地位。
但等到他們戰死和病逝,子孫后代立刻家門衰落,再也達不到父輩的高度,并且也不會被經書傳家的世家名門當成自己人。
這種將門家族只能存續兩三代,而世家豪族卻能五代甚至十代的延續。
這還不算,能和君主共治天下的世家豪族,名下的奴仆家丁,吞并的土地山林,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很少向官府交稅。
他們不交賦稅,官府統治天下的成本,就慢慢的轉移到了普通百姓身上,隨著普通百姓的土地被這些豪族兼并,王朝的國運也就慢慢的到了末尾……
王景不是不能容納世家名門的存在,而是無法容納這種近乎半割據,甚至能和君主掰掰手腕子的世家豪族。
這些世家豪族當中,肯定有與人為善的真正名門,但這種只是少數。
他們名下的數十萬畝的農田,連綿的茶山、礦場、不可能是別人主動送的……歷史上的名門豪族,剛開始或許還是好的,但第二代、第三代就會不滿足家業,踏上土地兼并、隱瞞戶口的道路。
高熲、岑文本、甚至陳慶之都明白王景的意思。
陳慶之這個剛投奔不久的名將,在淮軍的各個城池轉悠了一段時間,對于王景的治政理念,以及淮軍治下各府縣的治理效果,都非常認可。
淮軍治下,新興起的有好幾個名門豪族,其中有王后娘家的喬氏,步騭背后的步氏、蕭淵明所代表的的蘭陵蕭氏……
還有一些各個時代的名門豪族,但地位和名聲上面,遠不如這三者。
即便是這三家名門望族。
在經商的時候,也要照常納稅,唯一不用納稅的地方,是王景賜下的爵田。爵田都有定數,不用擔心詭寄之類的手段。
“不知王上,準備讓那位將軍領兵掃蕩東吳城池?”
高熲問道。
王景說道:“讓宇文將軍和張蠔將軍領兵吧,宇文成都和張蠔分別領中軍都督之位,各自領五萬精兵南下,宇文成都攻昆山,張蠔攻太倉……”
中軍一共有六十萬戰兵,不過其中一部分是水師,用來保證中軍的退路。
還有二十萬兵馬要留在常州大營,用來穩定正面戰場。
還能分出去將近二十萬兵馬。
淮軍的兵力十分雄厚,無論怎么分兵都留有余力。
不過宇文成都和張蠔個人實力不弱,但帶兵能力還有待考證。只能先給他們各自五萬兵馬,以免造成兵力浪擲。
對于兩個實力達到九階的武將,這些兵力足夠了。
“王上分十萬兵馬南下還好,臣一直擔心劉裕突然帶兵東進,若是臣的猜測當真,我軍還需要一支兵馬去抵擋對方的攻勢!”
高熲語氣之中,對劉裕有些不放心。
好在王景分出了十萬兵馬,還在常州大營留了大半主力。不怕劉裕突然襲擊。
“劉裕肯定會派兵!”
王景朝著西方的天空看了一眼,似乎能看到相隔很遠的丹陽城,“如果劉裕和劉穆之,真能眼睜睜的看著我們吞并東吳,那他們的眼光,就配不上在歷史上的名聲!”
“有蕭道成和傅友德分駐江陰、無錫,劉裕想來攻打我軍主力,沒有那么容易!”
高熲、岑文本、陳慶之聞言點頭贊同、
謝晦則是在聽到劉裕這兩個字的時候,有些沉默。
王景和眾文武除了做出分兵的決定,沒有其他的變化。
等到中午時分。
正值冬季的寒風,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不是那么刺骨。
大量的士卒開始伐木采石,修建云梯、耬車等攻城器械,淮軍的工匠不少,器械也堪稱精良。但攻城器械除了拋石車和破城弩之外,基本上都屬于消耗品。
淮軍的家底再厚實,也不會做出千里迢迢以云車來運輸攻城器械的決定。
所有的攻城兵馬,都是就近伐木采石,臨時準備攻城的工具。
按照王景的吩咐。
在攻城器械沒有打造完成之前,淮軍主力不會妄動,以淮軍的人力物力,把器械打造好需要一兩天時間。
這段時間之內,史萬歲需要排兵布陣,做好攻城兵馬的順序和計劃。
而宇文成都、張蠔這兩個大將,也要清點兵卒,等攻城開始便率軍南下。
一切都在準備之中。
常熟還沒有開戰的時候,無錫和常州已經陷入了戰火。
無錫城外。
天空轟鳴,風雷震蕩。
地面上,楊大眼親率騎兵,正朝著前方的軍陣沖殺,而對面同樣有一個手持大刀,身著錦衣,腰間還系著鈴鐺的魁梧大漢。
錦衣、銅鈴!
如此明顯的特征,顯然便是東吳方面的大將甘寧。
“放箭!”
甘寧親自擋在最前面,臨陣指揮,雙眸緊緊的盯著遠處沖擊而至的楊大眼。氣勢上絲毫不落下風。
他的實力,同樣達到了人境頂尖。
在軍陣的加持下,和楊大眼交鋒平分秋色。
在地境武將沒有出現之前,九階武將的實力差距,沒有想象中的那么大,因為即便是天境武將,此時也只能發揮出人境的實力。
而傅友德,除了留一部分兵馬屯駐無錫之外,正率另外一支精兵,正朝著常州方向奔馳。
因為常州傳來消息。
劉宋兵馬出現異動,劉牢之有率兵東進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