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再興此人無論是在源世界的歷史中還是眾多虛幻世界中,都是同時代最為頂尖的猛將,和岳飛相比也是相差仿佛。
岳飛號稱武圣,在訓練兵卒和臨陣指揮上面的能力同時代無出其右,與此同時他的個人武力,也是同時代頂尖層次,即便是和整個歷史的猛將相比,都能排在前列。
在真正的歷史中,他單槍匹馬就能沖破千人軍陣,
兒子岳云繼承了他的武力,三百兵就能大破金兵上萬。
也就是帶兵能力過于出眾,再加上成為大帥之后很少親自沖鋒陷陣,才掩蓋了岳飛武力上的名聲。
而楊再興,帶兵能力一般般,
但他的個人實力是真的強橫,岳飛親自出手短時間內都無法將之降服。
在原歷史中,楊再興在小商河以少敵多,戰績驚人,只可惜他終究是肉體凡胎,又遭到地形限制,不然的話就算有數千金兵也難以擋住他突圍。
這種純粹的戰陣無雙猛將,整個歷史中也沒有幾個。
楊再興身為岳家軍麾下知名的大將之一,若是顯露名聲,相信趙杳和虞允文肯定會主動的延請,請他加入宋軍成為高層大將。
但現在,宋軍連番戰敗,連臨安都被迫舍棄,楊再興居然也沒有成為宋軍的一員。
這不免讓王景有些驚訝。
韋睿說道:“這一點,臣在知道楊再興的名字后,派了不少探子搜集他的消息,探子說楊再興如今以打獵為生,趙宋似乎也知道他出現,曾派人邀請,不過楊再興一直避而不見!”
“避而不見?那就是不想為趙宋效力,對趙宋心有怨言了!”
高頻面上出現一絲笑意。
作為大隋的開國丞相,輔佐楊堅成就開國之君的頂尖人才,他除了領兵和治政之外,心機手段和謀略一個不缺,是最頂尖的聰明人。
他身旁的謝晦、劉伯溫、張居正的神色也和他相似。都猜測到了楊再興的想法。
像是楊再興這樣的情況,非常容易理解。
按照后世某人的話,一個人不想繼續為你效力只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錢不夠,另一個原因就是受委屈了,心里不舒服
楊再興的所思所想,實際上和傅友德、費聚這些對朱元璋心有怨言的大將一樣。
他是楊家將,也就是楊六郎的后代,楊家將號稱忠肝義膽,是忠臣良將的代名詞但楊家原本是北漢降將,前期根本得不到宋朝的信任。
所以楊業和他的七個兒子在戰場上不免受到孤立,雖然沒有故意陷害,但戰場上消息通知的慢一點就能造成嚴重后果,最后楊家男丁戰死大半,只剩下大批寡婦。
這個下場可不算好。
而楊再興身為楊家將的后人,最后只能落草為寇,單憑這點,就能判斷出楊再興對于宋朝沒有多少忠心,所以跟著曹成造反沒有半點心理負擔。
后來成為宋軍大將,只要是被岳飛所折服,對岳飛十分的欽佩愿意為他效力。
如果楊再興沒有在小商河戰死,等岳飛遭遇風波亭冤案的時候,楊再興肯定不會無動于衷,至少不會像王貴那樣維持岳家軍的兵馬,坐視主將被害。
“楊再興因為岳飛,才愿意為宋軍效力,岳將軍被趙構所害,他肯定對趙宋沒有多少好感,即便趙杏為岳將軍,也改變不了他的心思!”
劉伯溫說道。
趙眘對趙構十分孝順,至少表面非常孝順,因為他的皇位是趙構給的,還是對方沒有死之前就禪讓給他的。
他的皇帝法統在趙構身上,就算對趙構心中不滿,也絕對不敢表達出來。楊再興可管不了那么多,反正在他看來趙杳這個明君,也和宋朝的其他皇帝沒有太大的差別。
在宋朝皇帝手下當將軍,只能說懂得都懂。
楊再興在趙宋除了岳飛之外
沒有羈絆,自然對宋軍十分的冷漠。
”若陛下想要招攬楊再興,不妨御駕親往展現誠意,還有,牛皋將軍和楊再興將軍有一些交情,可以讓牛皋隨行……“
劉伯溫建議道。
王景緩緩點頭,想要折服楊再興可沒有那么容易,除了親自前往展現誠意之外,說不定還要和他切磋交手,展現硬實力。
“劉伯溫、傅友德、甘寧、牛皋隨行,朕親自邀請楊再興……”
王景做出決定。
除了楊再興之外,韋睿所言的張九齡,就在臨安城內,王景準備先趕到臨安和張九齡見一面,然后再去找楊再興。
臨安。
這個被南宋當做都城的大城,在落入夏軍手中大半年之后,和以前有著非常明顯的改變。
當初的臨安十分繁,城內街道百姓摩肩擦踵,城池周圍也是人眼稠密,看起來好生熱鬧,過節的時候花燈飛起,燈火輝煌,仿佛人道樂土。
但實際上,看似繁的城市藏著許許多多的污濁,城外看似田園牧歌的田莊農莊都是豪族官吏的產業,真正的百姓都是田莊上的農奴.
城內燈火輝煌的黑暗中,藏著的是一個個拐賣小孩的團伙,為虎作悵,欺壓百姓的打手混混。
越是看起來像盛世,地下就越是陰暗。
現在經過大夏的軍管,整個城池變得肅然整潔,街道上時常出現一隊隊兵卒,任何作女干犯科的人都會被抽出來扔到湖州軍屯。
屢教不改者,直接以軍法斬殺。
如此強有力的手段,硬生生把號稱煙雨江南,輕歌曼舞的臨安城,變成了氣息肅然冷酷,帶著明顯軍隊氣氛的城池。
也只有這樣的手段,才能讓趙宋的都城,在極短的時間內做出改變,廢掉趙宋在臨安遺留的各種隱患,以及潛藏起來的眾多密探。
夏軍的主力暫時留在湖州。
王景則帶著傅友德、劉伯溫等人先行來到臨安。
入城之后,王景不斷的打量這座城池,眼中帶著一絲好奇。
這座城池雖然是他的,但他還是第一次前來,臨安、杭州,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話,王景一直記在心里,對杭州十分的好奇。
不過臨安建立也就五六年時間,還沒有發展到歷史上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的程度。
“張九齡現在在什么地方?直接帶朕去拜訪!”
王景沒有先去臨安城內趙宋留下的皇宮,而是讓前來迎接的陳慶之帶路,直接了當的去找張九齡。
陳慶之立刻領命。
御攆在街道兩側比較稀疏的行人眼中,開始朝著西湖方向出發。
張九齡所在的地方,位于西湖的邊緣。
這位唐玄宗時期的名相似乎是從嶺南萬里跋涉而來,來到臨安的時候,正值大夏兵臨城下,這段時間他在城內深居簡出。
杭州西湖,此時還沒有源世界岳飛的廟宇,也沒有聳立的雷峰塔。
浩渺的水波,一眼望不到邊。比源世界西湖大十倍的水域,不知道滋養了多少生靈,水域之中,魚蝦稠密,有不少漁夫打漁為生。
在湖岸有許多趙宋官吏修建的院落,許多商人也喜歡在這里安家。所以臨安盡管受到軍管,西湖附近也比其他地方多熱鬧幾分。
岸邊,幾個文士正在涼亭內說話,不遠處還有兩個帶著斗笠的人在釣魚。
討論的便是眼下臨安的形勢,以及大夏和趙宋劍拔弩張,即將大戰的情況。
“真是沒想到,夏軍和大宋才締結盟約不到一年,就再次興兵而來,簡直沒有一點信譽,著實讓人不齒!“
其中一個文人語氣中帶著一絲忿恨,顯然,他心中更傾向于趙宋,對大夏有著抵觸。
“唉,大宋不得天時啊,明明上有明君,下有賢臣良將,
卻慢了一步,被夏軍如此欺辱!”
“夏軍……其實也還不錯,有東晉名相謝安、隋唐名相高頫等名臣輔佐,夏主也是一個明君,但他對我等讀人壓制太甚了!天子當于士大夫共治天下,他卻讓我等讀人和小吏并列,有辱斯文啊!,
這幾個讀人年齡都不大,因為家業在臨安沒有跟著遷移,留在臨安之后,遭到軍管的限制,從身體到心靈,都感覺到自己十分不舒服。
像是被限制了自由一樣。
他們一直都是趙宋王朝的既得利益者,對于趙宋以文臣治國的體系十分擁護,不過這種擁護也只是表面而已,若是王景愿意改變根基,放寬對文人士子的壓制,這些人肯定什么話都不說,直接撲到王景的腳下阿諛奉承。
真正有脊梁的文臣,早就跟著趙杳去了寧波。
他們正在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不斷對大夏的各種政策進行激烈的批判,在他們口中,似乎大夏按照他們的建議進行改變,就能迅速一統南方。
遠處,正在釣魚的兩個人相互對視一眼,嘴角露出一絲笑意,微微搖頭。
這時。
釣魚的兩人神色一動,感應到了遠處的動靜。
一隊騎兵奔馳而來,跟在后面的則是豎著蓋的御攆。御攆周圍,還有充當儀仗的親兵。
“夏軍騎兵來了!“
“是陳慶之,他怎么來了?”
正對大夏指指點點,釋放心中不滿的幾個讀人也看到了遠處的景象,頓時間有些發抖,下意識的以為這些兵卒是沖著自己來的。
畢竟他們剛剛出言不遜,犯了夏軍的忌諱。
尤其是負責臨安鎮守的陳慶之出現,更讓他們心中憂懼。陳慶之這位南梁名將,歷史上好大的名聲,并且還是文臣領兵,更是得到后世許多文人的敬仰。
但實際上,陳慶之此人無論是在軍中還是鎮守城池,都極重軍紀。
臨安那些被清洗的豪族,還有被押送到湖州屯田的士族,足有數千人,手段極為狠厲,無論什么人求情都不為所動,一切按照軍法管束,這讓臨安城內剩下的文人士子,對他的印象有了極大的反轉。
“不對,是蓋龍旗!是夏主,不,是陛下到了!”
其中一個士子冷靜下來,看到了豎起來的蓋,露出震驚之色。
在他們的視線中。
御攆一直來到岸邊,然后一位氣勢高高在上,恍如九天之上神靈的俊美男子走出他的氣場,讓人情不自禁的想要跪下臣服。
幾個士子心中生出明悟,這就是統帥百萬銳橫掃八方,建立大夏的雄主王景了。
龍虎之姿,天日之表,用這句話形容都有些低。
“子壽先生,在下王景有禮了!“
遠處傳來的聲音,讓亭子內的幾人再次陷入了驚疑,子壽先生那是誰
這時,王景已經來到了岸邊,目光落在剛才垂釣的兩人身上。
這兩人,其中一人氣息和煦的同時不乏剛直,神力量十分強大,生命靈光匯聚成了一道剛正浩蕩的氣息,對方顯然把儒家的浩然正氣修行到了。
不用猜,這人就是王景要找的大才張九齡。
這位輔佐唐玄宗治理天下,也是玄宗任用的最后一位名相,看起來大約三十余歲雙眸似乎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已經起身,同樣看到了王景。
“原來是陛下駕臨……“
張九齡此時神色也有些動容。
畢竟,王景的名聲隨著大夏王朝的強盛,越來越大,早已傳遍八方,無論是想要爭霸天下的明主還是想要建立功業的名臣大將,都記住了他的名字。
尤其是在南方。
最為最有希望一統南方的君主,所有人都知道王景,也都或多或少的聽說了他的一些事跡。
張九齡心中,王景這些年的文治武功,和大唐的太宗皇帝李世民都有的一比。
這樣的明君,聽說了他的名字后,居然親自前來拜訪。
即便是身為九階名臣的張九齡,也下意識的有些受寵若驚,心中升起一絲感動。
士為知己者死,女兒悅己者容,這是東方古時所有臣子內心深處的想法。如果追隨的是一位明主,為了君主的大業,許多臣子不惜獻出自己的性命。
張九齡在臨安待了大半年,對于大夏的各種政策有著了解,本身就有投奔的想法。
如今王景親自前來。
不用王景多說什么,他心中就已經做出了投奔的決定。
王景在和張九齡打招呼的同時,目光也掃過了對方身邊的另一人,這人氣息同樣不弱,并且在儒家浩然之氣中還多了極為凌厲的氣息。
九階,并且還是兼修了兵家之法的九階強者。
他是誰?
王景心中浮現出一個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