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感》在看片會之后,迅速展開了點映!
在好萊塢,點映再擴大上映,這種模式,并不是說適用于任何一部電影。
有些電影是因為本身電影存在極大的不確定性,所以利用點映來收集這部電影的評價和口碑,以此來確定發行規模。
而有些電影則不同,有些電影完全是因為,對影片有信心,希望借用點映來擴散口碑,積攢人氣,等到上映的時候,實現票房的集中爆發。
《第六感》無疑是后者。
因為雖然首場看片會也是為了確定上映的規模,但是這部電影可是李易和迪恩影業合作的影片,雖然投資沒有達到A級,但是待遇絕對是A級的。
很快地,在迪恩影業的公關下,好萊塢的影評人,媒體就開始紛紛對這部電影進行解讀和評價。
好萊塢老牌影評人泰勒在個人專欄上對《第六感》有著極高的評價。
“這是一部最特別的溫情驚悚片!”
“驚悚片,血漿片,靈異片,這些類型的影片,往往都是打著視覺沖擊的賣點,但是《第六感》卻給給帶來了巨大的驚喜!
事實上,好萊塢從來不乏驚悚懸疑恐怖片的,每年出產的大量水平參差不齊的作品讓人眼花繚亂,但是能稱得上經典能考驗智商的細數起來著實沒有幾部。
在續集充斥著大銀幕,在原創電影幾乎銷聲匿跡,在創新影片,仿佛陷入了魔咒的好萊塢,如今可以說能被稱得上經典的影片,越來越少,我曾經說過,好萊塢需要新元素,好萊塢需要一個敢于打破常規的人。
無疑,這個來自華國的導演,李,他就是這樣的人。
《第六感》就是一部打破常規的影片!
《第六感》同時更是一部經典的驚悚懸疑電影,也是一部典型的結局式影片。
結局式影片是我自定義的一類影片的稱謂,它們大多集中在恐怖,驚悚和懸念這些類型電影中,而且往往三者是結合在一起的。
它們有一個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結局。
這些影片的節奏往往都是層層遞進的,因為導演為了講好這個故事從一開始就步步為營的設局,鋪墊氣氛,為最后一刻引爆結局做好了一切的準備。經典的結局式影片都是讓人回味無窮的,在你急切的猜測著結局時一個震撼的瞬間突然降臨,當經歷過這個暴風驟雨猝不及防的高潮洗禮后,之前的種種細節會不自覺的浮現在你的腦海之中,然后你會發現這些細節和結局之間契合的是如此的巧妙。然后你會仰天長嘆,感慨自己又遇到一部如此的佳作,細細品味著期間的無限的特殊快感。
一部好的結局式影片對觀眾層層遞進的心理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說提前知道了結局再觀看的話無疑是對此類影片的最大戕害,而那種觀賞快感也注定會大大降低。所以在影迷中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在沒有看過的人面前透露一部結局式影片的情節或者結局實乃影迷之大忌。不但不可挽回的毀損了他人的觀賞快感,也給自己落下了不厚道的名聲,害人害己。
那么為什么經典的結局式影片總是會讓我們無法忘懷呢?
讓我們試想一下,為什么一個叫做科爾的不到十歲的小男孩,與媽媽相依為命的他,卻有著本不應該屬于他這個年紀的漠然而敏感的眼神。他漠然是因為他被同齡人所排斥,他敏感是因為他內心深處不斷涌出的恐懼。
科爾是個堅強的孩子。可我甚至都不忍心去說出這個看似平常的詞語,他幼小的心靈在這后面承受著多大的痛苦和恐懼。
“我可以看見死人……”當科爾蜷縮在被子里,用顫抖的聲音向他信任的麥克醫生說出這個秘密時,晶瑩的眸子里充滿了不可抑制的淚水。他終于能夠釋放自己,卸下心頭一部分本不該負著的重擔,因為他終于找到了一個信任自己的人。
他這個年紀的男孩,本來該天真的無邪的享受著快樂時光,本該在父母的呵護下不怎么明白死亡的意思,本該和同齡的小伙伴們打成一片。可是,這些不屬于科爾。我不知道他從何時開始發現自己與眾不同的,但是不可否認的,這是個殘忍的過程。
當他突然有一天意識到,自己從小到大看到的那些奇怪的情景,讓他越來越讓他覺得不安乃至恐懼的時候。
當他突然有一天發現,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看見那些不知何時就會出現的可怕的形形色色“人物”的時候。
當他突然有一天發現,向周圍的任何人去訴說這些恐懼都會得到同樣異樣的眼神的時候。
他開始沉默了,他不再對任何人敞開心扉,甚至包括自己的媽媽。強忍著心中的恐懼獨自一人去面對這些他也無法解釋的恐怖的事情。當然他愛自己的媽媽,他知道媽媽也愛他。可即便如此,他明白媽媽也不會明白真正令他害怕的原因。他無法克服那些恐懼,可他也不想讓媽媽擔心,所以他會求自己并不喜歡的同學假裝每天親熱的和他一起上學。
他是個懂事的孩子,父親的過早逝世讓他更多的時候會為媽媽去著想,甚至在面對內心恐懼的時候也不忘記換位思考。
可是,再堅強,再懂事,他畢竟只是個不到十歲的孩子啊!
當同學們惡作劇把他一個人困在黑暗的閣樓中時,他看到了他最不愿意面對的東西,他的竭力想隱藏的恐懼讓他歇斯底里的瘋狂哭喊到暈厥。
當他在受盡周圍人的奚落和異樣的眼神后,那種幾乎無法的抵制的接踵而至的自卑心理讓他對自己也產生了懷疑。他已經明白了自己的不同,可他也無法解釋這一切都是為什么。
“難道自己真是怪物嗎?”這個念頭令他無法承受,也不寒而栗。
還好他遇到了麥克醫生,這個和以往任何一個把他當成怪物的人都不一樣。他看他時沒有那種讓他討厭的異樣眼神,他像個朋友一樣和他交談,教他蹩腳的小魔術,最重要的是,他會認真的去聽他說的每一句話。冥冥之中他感覺到了,這個人便是唯一能夠幫助自己的人。
其實麥克一開始也并不相信這個自閉的孩子,他以一個醫生的慣性思維分析著他患了何種精神疾病。可他不想傷害他,他小心翼翼的試圖窺探他內心秘密,他想用一種婉轉的方式來回避信任這個問題,可他失敗了。妻子對他的疏遠讓他心煩意亂,科爾的表現讓他覺得他無法醫治他,他決定放棄。
我曾經說過,我最害怕看到的,就是孩子失望受傷的表情,就像金剛在島上倒在心愛的安面前那個無奈而無辜的眼神一樣。所以科爾哭著懇求醫生留下來幫幫他時候,我甚至可以感覺到他心里唯一升騰起的希望被一點點撕裂的聲音,殘酷至極。
幸虧,這是一個溫暖的故事。麥克醫生從治療病人時的錄音中聽出了異樣,追根糾底后他終于完全相信了科爾的話。正是這種之前從未有過的信任再一次感染了本已心死的科爾。
他抑制著內心的恐懼開始嘗試和不斷出現的鬼魂溝通,發現真如醫生所說,他們是要尋求幫助。于是,風云際變,科爾在醫生的陪伴下幫助了一個一直出現在他身邊的死去的小女孩。更重要的是,醫生終于幫他解開了心中的魔扣。他明白自己的特殊,他也明白了自己的使命。他克服了恐懼,他長大了。
其實這部影片出彩的地方,遠不止驚艷的結局部分,因為如果你尚未看過這部影片,我無法容許自己提前向你透露關于這個重要結局的細枝末節。而如果你已經欣賞過這部影片,相信你對這個結局仍然記憶猶新吧!
我想說的是一個小小的情節,科爾曾經兩次問過媽媽的一個問題,每次都是在他心中充滿了困惑和被拋棄的恐懼以至于無法忍受的時候提出來的。
他忐忑的看著媽媽,問她:“你覺得我真的是怪物嗎?”
然后,這個偉大的母親,用非常認真的語氣,對著她的寶貝,說出了足以讓我感動一輩子的一句話:
“寶貝,看著我的眼睛!從來沒有!明白了嗎?”
第一次,科爾像個孩子般的笑了,他的眼中滿是信任,他的眼神晶瑩剔透:“明白了!”
那一刻,我明白了,這部影片的精髓所在,也明白了,這真的是一部經典之作。
科爾是幸運的,他幸運的遇到了麥克醫生,遇到了一個哪怕他說出來的所謂的秘密再荒唐,可是他哪怕不相信也依然愿意耐心地去嘗試著治療他。
可是在我們的現實當中,父母和孩子之間實在太缺乏溝通了,我們總是不耐煩,總是覺得孩子在胡說八道,我們很多人甚至都不愿意認真地去傾聽!
所以這部電影想要表達的主題才是讓人如此的感人和深刻,盡管電影是一部驚悚片,但在恐怖的外衣下,探索的卻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孤獨、親情和交流充斥在電影的每一個鏡頭之中,我們會對電影中的孤獨所憂慮,會為親情所感染,會對交流的重要性有所感悟!
也許,在看完影片之后,我們都要問一句:我們都還在活著嗎?亦或是只在看到我們想看的?
真正需要幫助的究竟是自己還是別人呢?在麥克說也許他還在,是為了要幫助一個人的時候,他指的究竟是自己還是男孩呢?
“人們丟失東西的時候往往認為是被人偷了,而實際上,它只是被移動了位置……”
在這部電影中還有兩條副線也是不可遺漏的。一是科爾同他母親之間由于這怪異的世界所造成的不信任,不理解的隔閡;一是麥克與他妻子之間陷入的一種雖處同一屋檐,但相互間無言以對,視如無物的裂痕。
母子間的親情,夫妻間的愛意,都是人世間最重要,最深刻的情感。所以,當兒子說出外祖母未來得及說出口的遺言,當妻子在睡夢中遺落丈夫原本該戴在手上的婚戒,隔閡與裂痕在一個擁抱與一滴淚水中消弭無形。
好電影總是值得深思,這部溫暖的小電影囊括了真摯永恒的愛情,有遺憾但依舊感人至深的親情,跨年齡的友情,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不被理解,以及孤獨和救贖。”
影評人克里斯也對這部影片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這絕對不是一部普通意義上的鬼片或者驚悚片!
由開頭的驚栗片格局一轉再轉,中段鬼怪出沒而后段急轉直下成為溫情洋溢的家庭片,及致最后五分鐘的高潮揭謎底戲,真令人意料不到。即便是看過多部靈異片的我也不得不承認,這是最耐人尋味的一部。
如果你的眼睛看到的世界和別人都不一樣,你會不會有壓力?答案當然是會。很多人會為此承受沉重的壓力,只因為你不是家庭、社會所期望的所謂“正常人”,你必然不被理解和接受。
小科爾就面臨這樣與生俱來的困境,這個九歲的孩子能看見常人看不見的鬼魂,但是沒有人相信他,包括最愛他的母親。記憶最深的是科爾坐在餐桌前,媽媽質問他為什么要隨便動餐柜和抽屜,科爾否認,然后媽媽果然爆發了,命令他離開。
此時科爾眼中想要解釋,卻倔強地隱忍,孩子該有的恐懼、委屈和無奈……都表現得非常真實,讓人不僅感概:這個孩子承受了多少不該承受的痛苦!也正是這一幕,讓我想起這位小演員的經歷。或許正因為他曾經有過類似的經歷,所以才能夠演繹的如此令人動容。
羅杰斯的片中的表現同樣令人驚喜,他所飾演的心理醫生看上去平靜、沉穩,內心卻暗潮涌動。
他懷著對自己曾經輔導失敗的病人和被自己冷落的妻子的內疚,帶著救贖的心理接近科爾,試圖解開他的心結,幫助他面對內心的恐懼,敢于和那些來找他的靈魂對話……“也許,他們需要你的幫助!”沒錯,這正是影片一直隱藏在最深處的伏筆。麥克一語成讖,不僅是他自己,所有的觀眾都沒有想到,這才是麥克最終通過科爾獲得的救贖——究竟是誰成就了誰?誰又被誰救贖?
當你看到結局時,一切恍然大悟,原來一切早已在導演的鋪墊當中,的確高明。也是這部電影超越了其它靈異片最核心的所在,他披著鬼魂的外衣,講的卻始終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雖有不寒而栗,記住的卻是溫情。
片中每一個渴望被拯救的靈魂,不管他是活著,還是已經死去,包括科爾、科爾的母親,還有麥爾康,最終都得到了想要的答案。有些是通過旁人,有些則是自己發現了真相。畢竟,這個世界上所有的矛盾,都可以通過愛來化解,當科爾的母親聽到兒子轉告的外婆帶給她的那句“everyday”時,眼淚也潸然而下,多少年的心結終于得到釋放——雖然空間阻隔,但愛,永不缺席。
即便你已經看過這部片,或者已經知道了結局,還是不要放棄再看一遍吧!他會告訴你: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也許并不是全部。你一直所相信的未必就是真理,正確與錯誤,正常與異端,從來都是相對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