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太孫  第333章 賦稅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我要做皇帝  書名:我要做太孫  更新時間:2022-07-25
 
“臣等參見殿下!”

“諸位不必拘禮,請坐吧。”

在戶部大堂之中,朱允熥召開了戶部會議。

戶部侍郎郁新、傅友文,郎中齊泰,還有商貿司的鐵鉉,以及各部主事后來參加。

等眾人按照次序落座之后,朱允熥這才說道:“今天召諸位前來,是想討論大明土地和人口的事,郁新,這次會議就由你來主持吧。”

“是,微臣遵命!”

當著眾人的面,郁新站起身來說道,“諸位同僚,國朝初立之時,北邊有蒙古元朝余孽,西南亦不穩定,朝廷都有征戰,由于長期戰亂,百業凋零,土地荒蕪,人口也急劇減少。”

“陛下大力推行休養生息,這些年來無論是人口,還是開墾出來的田畝,都大量增加,

到今年為止,大明共有人口六千領五十四萬,比元朝所記載的最高數字,也就是至元八年的五千九百余萬,增加了將近七十萬人!”

“天下耕地達到八百五十萬余萬頃,這比北宋耕地的最高數字,這就是開禧五年的五百二十四萬頃,足足增加了三百二十余萬頃!”

郁新感嘆的說道:“陛下實在乃是圣明君主!天佑大明!百姓承福!”

眾人也紛紛附和,這樣的數字一擺出來,誰還能說朱元璋干的不好?

齊泰有感而發的說道:“當年元朝最繁華的揚州,僅存十八戶人家,百姓流離失所,易子而食,何等凄慘……

如何養活百姓,就成為朝廷的頭等大事……短短二十余年時間,就能夠重現北宋之盛況,實在難得,陛下圣明啊!”

《明太祖實錄》卷五記載;“時兵革連年,道路皆榛塞,人煙斷絕。”

當年大明百姓的慘狀,真的無法用言語來表述!

朱允熥說道:“傅侍郎,陛下創業艱難,如何會有今天的盛況,你給大家說說。”

“是,微臣遵命。”

傅友文起身說道:“陛下為了大明和百姓,采取的第一項證明措施,就是勸課農桑,鼓勵百姓開墾荒地。

當年朱元璋首先采取的措施,就是勸課農桑,鼓勵開墾荒地。

洪武三年,國家規定;各處荒蕪的土地,不管數量多少,凡是有人開墾種植的,一律免稅三年。

戰爭后遺下的田土,“他人開墾成熟者,聽為己業。”這就否定了開墾前的土地所有權。

在洪武二十八年,為了保護拓荒者的利益,朱元璋還規定;如果地方官任意征稅,損害農民利益的,要嚴厲治罪。

從而有效地打擊了那些犯了紅眼病,心生嫉妒的人,保障百姓權益。

就算朱元璋在歷史上被人罵作殘暴,可絲毫不影響他的歷史功績。

“第二就是是移民屯種。洪武三年,僅江浙兩省向濠州移民就達四千多戶,第二年,將北平后山民三萬五千多戶遷至各府衛,又涉沙漠遺民三萬兩千多戶至北平大興,良鄉一帶屯田。”

“為了鼓勵移民,士卒退伍給衣糧,百姓給田地。以后,又進行過多次大規模的遷涉。朝廷都會免費發給移民耕牛和種子。”

“借著陛下所施行的這些政令,讓百姓感激不已、紛紛屯田耕種,使人口及耕地驟增。”

“耕者有其田,天下善政不外如此!”

所謂移民屯田,就是把人口從人多地少的地方遷往人少地多的地方去。

頓了頓,傅友文又說道:“而且陛下還實行軍屯和商屯,邊地守軍,三分守城,七分屯種,內地守軍,二分守城,八分屯種,能夠做到自給自足,實在難得!”

朱元璋說;“若使兵但坐食于農,農必受弊,非長治久安之術。”《典故紀文》卷五。

所謂軍屯,就是由軍隊生產自給,以此減輕朝廷和百姓的負擔。

明代的軍屯規模很大,養活了大量的兵馬和人口。

不等眾人高興,朱允熥就接著說道:“諸位,這是陛下取得的輝煌,我等除了恭賀陛下之外,也該想想如何抑制土地兼并,讓百姓始終有錢可耕種!”

“否則時日久遠,百姓的土地被富戶豪商吞并之后,依舊窮者無立錐之地,諸位,暢所欲言吧。”

鐵鉉助攻說道,“居安思危,乃是明君善政,殿下說的是,土地問題乃是大明的根基,

我等確實要想想,如何保障百姓土地。”

眾人也陷入沉思,畢竟土地的問題是歷史歷代的難題,而且牽連極大,不能輕易決策。

思索一番之后,暴昭這才說道:“殿下,之前山東、河南、兩淮地區人口凋零非常嚴重,為了使天下人口均衡,

地下采取移民政策,按照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的比例進行遷徙。”

暴昭所說的,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明初大移民,也叫做大槐樹移民,或者洪洞大槐樹移民。

指的是從洪武三年,到永樂十五年,明朝先后從山西的平陽、潞州、澤州、汾州等地,

中途經過山西洪洞縣的大槐樹處,在那里辦理手續,領取“憑照川資”后,向全國廣大地區移民。

大槐樹的移民名稱也由此而來。

明初經洪洞縣大槐樹處遷往全國各地的移民曾達百萬人之多,

其時間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深,世上罕見。

“殿下,雖然經過多次移民,但是這些地區的土地,仍然沒有經過充分開墾,依然有許多荒廢的土地。”

“微臣覺得朝廷應當出臺政令,把這些土地全部收歸朝廷,即便是以后再次移民開墾,所有權也在朝廷的手中,

百姓只能夠耕種,向朝廷繳納賦稅,卻沒有買賣的權利,不知殿下以為如何?”谷莧

朱允熥聽了之后,滿意的回答說道:“好,此乃善政!”

鐵鉉也點點頭說道:“土地掌握在朝廷的手中,豐年繳納田稅,如果遇上災荒年景,朝廷也可以減免一些稅收,無論如何總不至于讓百姓流離失所,淪為奴仆。”

傅友文也說道:“朝廷掌握的官田越多,百姓越是安穩,微臣同意此策。”

哪個朝廷都有自己的官田,掌握在朝廷的手中,眾人對此并不陌生。

郁新看了看眾人,試探著說道:“現在田畝比較多的,大多都是富戶豪紳,大多有功名在身,還有一些士子,對于這些人……”

郁新沒有再說下去,因為種人的臉色寫滿了憂慮……

暴昭卻沒有任何的忌諱,接過來說道:“這些人不用繳納田稅,長此以往必并導致財富積累,接下來他們就會侵吞土地,不利于大明穩定啊。”

“就拿讀書人來說,朝廷會讓他們一定數額的土地免交賦稅,可是百姓往往就會將田地掛靠在他們名下,這樣一來朝廷收到的田賦減少,

他們卻靠著投獻的土地奢侈享樂,只要遇上天災人禍,那些投線在他們名下的田畝,就會被鯨吞……”

暴昭所說的大家都明白,這是明鑒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百姓為了向官府少交一點糧食,就把土地掛靠在權貴門下,遇上有良心的還好一點,就當是增加收入了。

可要是心地不善的,就會落個家破人亡的下場!

畢竟天災和人禍,有些時候也是能夠掌控的!

想讓一些百姓破產,那還不是輕松便利!

方法太多了!

明朝秀才就有免稅賦的福利了,秀才可以免去八十畝的稅賦。

但是普通農民沒這個福利,往往遇上天災或者戰亂,賦稅沉重的時候,很多農民都把自己的田地寄居到秀才的名下。

這樣就不用交稅賦,但是要給秀才一些好處,相比于交稅賦,很多人都選擇寄居。

明朝舉人一般享有四百畝的免稅賦的福利,所以這更是農民來投奔的對象,爭著給送田產。

進士能免稅賦兩千畝,還能當官。

所以朱元璋給他們的俸祿雖然不多,可但凡做了官,這種隱形收入就不少!

就像后世有些單位,明面上的工資也不高,可架不住人家福利好啊!

工資是一張卡,各種福利就得好幾張卡!

富家不用賣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房不用架高梁,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隨人,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經勤向窗前讀。

這話不是說說而已呀……

齊泰說道:“還有寺廟、道觀,也是百姓投獻土地的對象。”

眾人看了看齊泰,沒有再說什么。

都明白齊泰的話題少了一種人,那就是大明的宗室,各地的藩王!

他們也是免稅階層啊!

而且不但免稅,還能夠從封地獲取田糧賦稅!

而他們所處的地方大多富饒!

“咚咚咚!”

朱允熥敲了敲桌子,把眾人的思緒拉回來,吩咐說道:“既然朝廷對這些人有免田賦的份額,那就還按照此例辦理吧。”

話風一轉,滿含威嚴的說道:“命令大明所有讀書人,還有官吏,僧、道,立刻將百姓掛靠在他們名下的土地,拆解出去!

“大明對他們黃恩厚重,他們也不能刨大明的根基!”

此話一出,眾人頓時有些面面相覷!

郁新擔憂的說道:“殿下,如此一來恐怕會招致許多官吏和讀書人反對……”

眾人也把目光投向朱允熥,面帶詢問之色……

天下人都逃不過一個利字,沒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利益割讓出去!

這條政令,會割許多人的肉啊!

朱允熥盯著眾人,目光如炬的問道:“諸位,他們是朝廷命官,是舉人進士,可以享受一定數額的田畝免賦,可那也是有數目的!如果管不住自己的手,非要從朝廷身上割肉……”

“哼!”

冷冷的道:“孤先割了他的腦袋!”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