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李的女婿中,同李智云關系最好的,當屬趙慈景和柴紹兩個人。
這其中,趙慈景關系更親密一些。
無他,主要是趙慈皓是自己小弟。
他對長廣公主說的也不假,只要趙慈景恪盡職守,短時間內他是不會動趙慈景的。
聽他這么說,長廣公主放心不少,嗔怪道:“你小子,竟敢拿阿姐開玩笑,真是不同以往了。”
李智云抱著長廣公主肩膀,拍著她,說道:“不管到什么時候,我都是阿姐的弟弟,這一點是不會變的。阿姐不妨告訴姐夫,只要他勤于王事,其他的,不用擔心。”
“這可是你說的,不許騙阿姐。”長廣公主抬頭看著弟弟。
“我說的。”
長廣公主滿意一笑,擰了擰李智云臉頰。
“好啦,快放開阿姐吧,你現在是監國楚王,里里外外多少人看著呢,也不知道莊重點。”
“哈哈。”李智云笑著道:“我還記得,兒時阿姐不是最喜歡抱著小弟嗎?”
聞言,長廣公主一笑,“你也知道那是兒時呀,行了,不與你多說,我去看看你娘子,好些日子沒和她說話了。”
“好。”
送別長廣公主,李智云立在廊下,久久未言。
權力滋生帶來的,可能就是親情的物質化。前有母后,后有長廣公主。未來,可能還有更多的人。
想到這里,他長嘆一聲。
自己要做的還有很多,還遠沒到可以放松警惕的時候。
便在此時,李珍來報。
“殿下,李大亮與張鎮周已至長安。”
“知道了。”
王府后院。
楚王妃拿著長孫氏送過來的小鞋子看了又看,最后放下,對著眾女笑著說道:“我所見之人中,當屬韋妹妹與二嫂的手藝最是精巧仔細。此等女紅,我苦學不成,可見還是看天賦的。”
長廣公主掩嘴輕笑,“王妃這話可有些謙虛了,方才見吾弟之時,他身上的長衫可好看的緊。”
楚王妃微微一笑,“那也得多虧韋妹妹給我指點。”
韋珪含蓄一笑,顯得端莊沉靜。
長孫氏在旁亦是笑著聊天。
不遠處,寶娘帶著李麗質四下里撲蝴蝶,兩個小娘銀鈴般的笑聲引得眾女連連側目。
立政殿。
“臣李大亮,張鎮周,拜見楚王殿下。”
“兩位愛卿免禮,賜坐。”
“謝殿下。”
李智云在他們坐下后,先是贊賞他們掃平張善安謀反,接著又和他們聊了會兒洪州、安州、舒州等地的風俗人情。
一來一去,初次見面的生硬緩和許多。
同時,李智云也在觀察這倆人。
李大亮話語清晰,往往李智云拋出一個話題,他可以順著聊很多的東西,但是又不會故意附和,大多會利弊共說,陳清當地的好事與壞事。
張鎮周話較少,李智云問什么,他便答什么,言之有物,又不會故意展現自己。
到此,李智云基本上確認,這倆人都是干吏。
說起來,無論是李大亮還是張鎮周,此二人在歷史上都是主政一方的好官。
歷史上,李大亮文武雙全,清廉自守。他一開始不是李世民的人,所以李世民將他打發到交州擔任都督。后來李大亮做出成績,李世民又將他調去涼州,之后又隨李靖破吐谷渾。擔任靈州總管之時擊敗薛延陀。
房玄齡稱贊其有周勃之節,可倚大事。
后來李大亮故去,因其廉潔,家里拿不出珠玉給他含在嘴里。
而張鎮周史冊紀錄較少,并未單獨立傳,不過從地方府志可窺一二。
即,收復琉球之勐將,公私分明之好官。
聊了一會兒,雙方都對彼此有了初步的印象。在李大亮的眼中,楚王殿下無疑是年輕的,年輕的過分!
今年的楚王殿下只有二十歲!
弱冠之齡!
可他卻不敢小覷之位年輕的監國楚王,因為方才聊到地方的人口戶數,勞作細節,往年雨水變化,這位楚王居然能夠如數家珍的給他說出來。
這在李大亮看來簡直離譜!
他甚至想,即便是皇帝,恐怕也不可能對地方知道的如此仔細。
正因如此,他更不敢大意。面對李智云的問題,每一次都是認認真真的回答,不敢有絲毫欺瞞。
他不知道的是,這些數據看起來非常繁雜,但是在李智云的面前,一張表格,以及一串阿拉伯數字,加上各個后世單位,能夠輕而易舉的俱現化。
論內卷,誰卷的過曾在圓明園職業技術學院學習過的李智云呢?
相比較復雜的物理數學公式,這些基本的死數據,在李智云看來相當容易記住。
張鎮周則是小心侍奉,不敢大意。他倒是沒有李大亮那么多的心思,是故顯得較為輕松。
李智云道:“二位卿家皆有大功,本王向來有功必賞。”
旋即,李智云宣布,任命李大亮為涼州道行軍總管,柱國,領安州刺史銜。
涼州總管本是楊恭仁,李智云見他作為相國,諸事繁多,便幫其減負。
目下,長樂王是涼州都督,李智云不放心這個廢材,打算讓李大亮過去幫幫場子,以免西北不穩。
聞言,李大亮拜謝。
隨后,李智云又命人帶他下去領賞。
此刻,殿內僅剩下張鎮周與李智云。
“捷報上說,張卿在彭澤鐵鎖橫河,大敗反賊,想必張卿對水師有些了解,不知可否說一說?”
水師?
張鎮周有過出海掃平琉球的經驗,是故想了想,回答道:“臣見識淺陋,略通一二。”
“請試言。”
張鎮周道:“目前而言,我朝戰船承繼前隋,以運兵人數而言,當以五牙戰船為最,此船由前隋楊素打造,可納千人左右.......”
到底是行家,張鎮周很快給李智云普及了一遍目前天下最先進的戰船種類。
這其中自然是五牙戰船最強。
攻擊力強,載運人數還多。
聽完后,李智云思忖道:“張卿以為,此船可否遠航?”
“敢問殿下要去何處?”
李智云問道:“最遠能抵何處?”
張鎮周考慮片刻,說道:“臣曾聽聞,前隋煬帝曾派人乘五牙戰船改建的貨船,出使倭國。”
聞言,李智云一怔,那不就是裴世清么。
“可有更遠的地方?”李智云又問。
張鎮周搖搖頭,“恕臣淺陋,臣不知道。”
聞言,李智云也沒失望,而是繼續問道:“張卿,以你的經驗而言,你覺得何地可為造船之地?”
張鎮周道:“我朝水系發達,沿河、沿海、皆有多地,以東南之地為最。臣知道最多的,當是揚、湖、蘇、杭、越等地。”
果然么,李智云暗自頷首。作為后世人,他自然知道張鎮周說的這幾個地方都是建造渡口和船廠的最佳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