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吧,不封不行。
有王號的那幾個,自然不用再封,李智云只是決定讓他們去什么地方養老。
在經過和百官商議過后決定;趙王李元景,加安州刺史銜,派往安州。魯王李元昌加隴州刺史銜,去隴州。剩下的幾個弟弟也是差不多一樣,加什么刺史銜,去什么地方,有老媽的帶著老媽,沒媽的自己滾過去。
當然,也有幾個還沒滿十歲的,只封王,暫時不去地方。分別是先帝十三子李鳳,封虢王。先帝十四子李元慶,封道王。
封完后,李叔良心滿意足的退了回去。
他才不管皇帝封什么王,他只是被那群親戚吵的不行。反正現在給你們封王了,至于你們滿不滿意,那就和我沒關系了。
現在宗室的糧食稅賦分配權握在皇帝手中,皇帝想給誰多少就給誰多少。
隨后,楊恭仁走出來,抱著笏板道:“陛下,臣以為幾位皇子都到了該封王的年紀了,請陛下冊封。”
聞言,不少大臣站出來附議。
自皇帝登基以來,皇子們可從來沒被冊封過,現在趁著皇帝給弟弟們冊封,正好讓皇帝也給皇子們冊封一下。
畢竟,皇帝的兒子可不少。
足足十二個!
最小的是貞觀四年八月出生的李承疆,生母是韋茗華。
李智云笑了笑,言道:“朕德薄,先帝托朕以江山社稷,朕絲毫不敢懈怠,朕之諸子尚且年幼,未知其賢與否,未知其才有否,故此事,待朕之諸子長成再議。”
當前,李智云可不打算給兒子們封王開府。因為一旦封王,勢必要讓兒子們出去開府,而一旦開府,則意味著奪嫡開始。
畢竟,這些個兒子背后,怎么可能沒人下注呢。
更關鍵的是,作為當今皇帝兒子,封的王,和先帝之子封的王可完全不同。
別看先帝兒子們都是一字王,但其實都是郡王,并不高貴,等他們死后,依例降爵,有的或許還是郡王,有的則會變成國公。
在大唐,王爵以‘秦晉齊楚’最貴,趙魏韓衛魯漢周等次之,再次的則是一些古國王號。
如果此番李智云答應給兒子們封王,那他的幾個兒子,少說也得封個秦王什么的。
可是那能封嗎?
顯然是不能的。
話說回來,李智云也拖不了多久,等兒子們十五歲,勢必是要放出去開府的。
不過,他還是想看看,幾個兒子的表現如何,再考慮給他們封王號。
他當然也可以先給兒子們封個普通的王號,讓他們出去開府,但是那樣只會加劇他們的爭斗。
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他一旦覺得某個兒子表現很好,給他封給晉王什么的,那可就好玩了。
大臣們會怎么想?
陛下看重晉王?
所以,這種事情,現在想想也就罷了,可不能真的去這么做。
大臣們聽見皇帝的話,面色十分古怪,他們還真是沒見過對自己兒子這么吝嗇的皇帝。先帝在位的時候,恨不得把姓李的全部封王封公。當今皇帝可倒好,自己兒子都不愿意冊封。
目前有王號的那幾位皇子,可都是先帝在位時候冊封的。他們有理由相信,如果不是先帝冊封,皇帝根本不會給皇子們冊封王號。
關于這一點,一向直來直往的魏征也覺得皇帝在此事上好像過于吝嗇了。
在他看來,皇子們封王,那是理所應當。
不過皇帝既然拒絕了,大臣們也不好強行逼迫皇帝給皇子們封王,反正那是皇帝自己兒子,有皇帝操心。
楊恭仁則略顯可惜,他是想幾位皇子出來開府的。
封王事畢,魏征開口道:“陛下,工部尚書之位空缺,還請陛下早做打算。”
這個事情是不能拖的,因為拖也沒意思,大臣們也不會同意。六部尚書,少一個都不利于朝廷運轉,何況還是搞基建的工部。現在鋪設水泥路就是工部負責,工部沒有主官怎么行呢。
“諸位愛卿什么看法?”李智云淡淡的問。
謙虛一下還是要的,先問問大臣們的意思,然后再說出自己的想法。
黃門侍郎韋挺道:“陛下,臣以為尚書左丞王珪盡忠職守,可掌工部。”
崔義玄走出來。
不少臣子先后附議。
人群中的王珪抿抿嘴,默默捏緊拳頭,有些緊張。
緊跟著,房玄齡道:“啟稟陛下,臣以為中書侍郎于志寧素有才干,可任工部。”
不少關隴系臣子站出來。
于志寧也深吸口氣,靜待事情發展。
除此之外,民部尚書戴胄推薦尚書右丞蘇世長擔任工部尚書,另外還有其他一些人選。
大致在心里給這些人歸類,李智云很快就發現推薦人與被推薦人曾經都有交情。
人果然都是抱團的生物。
“既然諸位愛卿有人選,那不妨說說理由,以及如何治理工部的計劃吧。”李智云淡淡的說。
想當工部老大,當然可以,但是你得給朕看看你有沒有這個能力勝任。
隨后,于志寧、王珪、蘇世長等人先后站出來,闡述工部的運作理念,以及他們上任之后,將會怎么去做。
這其中,蘇世長自然說法偏向皇帝的既定政策,即用草原奴隸鋪設水泥路,聯通中原各個大城之間的通道,除此之外還有關乎工部人員結構調整,以及吸納官員的衡量標準等等等。
嗯,這就相當于面試一樣。
于志寧、王珪的說法其實和蘇世長也大差不差,沒有多少地方存在很大的差異。
唯一不同的是,他們倆人都認為短時間內不可能快速聯通中原各地的通道,還需穩步慢來。
說來說去,沒什么新意,很多東西都是李智云和政事堂相國們早就議定的東西。
這讓他不免失望,這幾個人,只是要那個位置,根本沒想過要怎么去讓工部變得更好。換而言之,他們只是想要工部尚書的權位。
是故,李智云在聽完他們的話后,直接排除了于志寧和王珪。剩下的蘇世長是自己人,暫時觀察一二。
除卻他們三人之外,還有一些各部侍郎都有出來秀理解,包括工部的也是。
聽了一個多時辰,李智云有些昏昏欲睡。
這時候,一直覺得和自己沒關系的宋州刺史崔民干忽然被崔敦禮給輕輕推出去。
“你?”崔民干愣愣的看著族兄弟。
崔敦禮小聲道:“試試吧,不妨事。”
聞言,崔民干頓時無語,這東西還能試試的?
不過,他轉念一想也是,試試就試試,行不行無所謂,就當在皇帝面前露個臉了。
眾人見崔民干走出來也沒什么反應,因為剛剛也有幾個述職的刺史跳出來碰機會的。
他走出去,躬身道:“啟稟陛下,臣以為,工部負責道路、宮殿等修繕工作,應當以最小的代價,獲得最大的成功,最好是......”
反正就是說嘛,崔民干以自己的理解說了一番。
文學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