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三十章 帝妃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作者:雁九  書名:我的公公叫康熙  更新時間:2022-11-13
 
相對于皇子阿哥的分例,皇子福晉的分例要豐富的多。

每天里只豬肉就二十斤,白面八斤,陳粳米一升二合,老米六合,鮮菜五斤,剩下幾十種調料副食,都精確到幾兩幾錢,每月還有羊肉十五盤。

實際上,這些就是單供應給皇子福晉一個人的。

至于舒舒帶進來的陪嫁嬤嬤、丫鬟,上了宮冊,飲食也按照等級供應食材。

不過嬤嬤的分例還好,還有豬肉,家下女子就只有菜與米。

因此舒舒的皇子福晉分例,還要貼補給身邊人。

按照規矩,實際上是主子們先用,剩下的菜再賞人。

不過舒舒沒有那樣的習慣,也不想養成賞菜的慣例,就沒有再開口。

兩人“食不言、寢不語”的將晚膳用了。

宮里的菜尋常,點心卻算是精致,舒舒就用了半碟子包子、半碟子花卷。

九阿哥依舊是吃藥似的,就著半碗菠菜湯吃了一個金絲花卷,就撂下筷子。

舒舒將口中的飯菜吞咽完畢,也撂下筷子:“爺每頓都這么多?不是昨兒吃酒的緣故才用的少?”

九阿哥道:“少嗎?這不是正附和養生之道?倒是你的食量,怎么回事?每頓吃這么多不怕積食……”

“我正長身體呢,吃的飯量也不算多……”

舒舒說著,不由皺眉:“倒是爺的飯量,比我家小六還少……怪不得爺身上摸著都硌手,吃這幾口,跟貓食兒似的,身體可不是虧了……”

“渾說什么?”

九阿哥翻了個白眼,并不承認自己體弱:“宮里習慣素來如此,并不重口腹之欲……日常也是七分飽……”

舒舒只想要“呵呵”,想要重“口腹之欲”也重不起來呀,就那樣幾樣食材,可不是例菜也是固定的,早膩煩了,厭食都是情理之中。

九阿哥顯然也是有厭食的傾向,胃口也餓的小了。

這個飲食習慣倒不好直接大改,否則身體受不住,還得慢慢增加,讓胃口適應了。

舒舒想著,心中覺得好笑。

這哪里是當弟弟看?

怕是連當娘的心也操了!

*

乾清宮,西暖閣。

膳桌已經撤了下去,今日的御膳總共八品,都是豬肉,只因為康熙飲食尚簡樸,每餐只食一味肉。

今天晚膳是豬肉,一應菜品就都是豬肉。

除了二所的新婚夫婦,毓慶宮的太子、延禧宮的惠妃、翊坤宮的宜妃,都得了賞菜。

別的還好,二所專門打發梁九功過去,康熙也想要曉得這小兩口是否和睦。

之前點了董鄂氏,是因為人選合適,也因為這個女子聰敏,與老九有些“歡喜冤家”的意思。

等回過頭來,康熙這當阿瑪的,少不得擔心起來,這兩人要是“歡喜”還好,要是真成了“冤家”,也叫人操心。

“奴才過去時,九爺與九福晉都在書房呢,小兩口臉對臉坐著……聽著那話頭,是九爺教九福晉洋文,九爺還夸九福晉,說是跟九爺似的有天分……”

梁九功跟皇帝描述起二所見聞,面上也帶了笑:“九福晉學的也仔細,一句一句的跟著九爺學,神態恭敬著……”

康熙笑著點頭,心中也多了得意。

這人選換的好。

老九素來慵懶,沒有上進心,這娶了媳婦到底不同……

不管是為了面子,還是其他,能有教導媳婦這份心也是上進……

董鄂氏又是通律法、明事理的性子,小夫妻教學相長,彼此影響,只有越來越好的。

總算是又完成一樁兒女大事。

倒是老八那面……

康熙的好心情立時散了。

郭絡羅氏倒不愧是安和親王的親外孫女,脾氣秉性倒是與那一支的女人一脈相傳,跋扈無禮。

這宮里的磚都長著耳朵,哪里有什么能瞞過御前?

八福晉嫁進來不足月,各種不當之處早就露出來。

上不能孝敬母嬪,中不能友愛妯娌,下不能寬待侍妾,至今還沒有喝侍妾的敬茶。

不過是自欺欺人,難道那樣人就不在了?

康熙的太陽穴隱隱作痛,對八阿哥莫名生出幾分愧疚……

*

翊坤宮。

宜妃也用完了晚膳,正在院子里溜達,一邊消食兒,一邊逗十七阿哥說話。

“蛋羹好不好吃?”

“好吃……謝娘娘……”

十七阿哥奶聲奶氣的說著。

宜妃稀罕的不行,彎腰抱了十七阿哥:“那明兒還過來陪宜額娘吃飯,好不好……”

“好……”

奶娃娃應著,口水都出來了。

宜妃也不嫌棄,拿了帕子擦了。

一個淺綠色服侍宮女近前,猶豫了一下,小聲道:“主子……剛才二所那邊有人傳話……說是阿哥爺一下晌沒有出屋子……”

宜妃的臉立時耷拉下來。

旁邊跟著的皇子奶嬤嬤知趣,立時上前,接了小阿哥過去。

宜妃臉色鐵青,轉身進了正殿。

那宮女跟了進去。

“哪個奴才嚼舌?盯著主子?”

宜妃忍著怒火問道。

“是趙氏……”

宮女回道:“趙氏與白嬤嬤是表親,也出身正白旗內管領,是第八內管領……”

“黑了心肝的下作奴才……”

宜妃咬牙切齒,恨得不行。

她入宮多年,哪里不曉得宮人之間的貓膩?

“這是容不下正經主子,想要借著本宮壓著女主子!你記得此事,明兒尋個由子過去見九爺、九福晉,不用瞞著,原原本本的告訴九爺,讓他將院子料理干凈了,不要讓福晉為難!”

宜妃吩咐著:“白氏也放出去,再有人敢私下里勾連阿哥爺身邊的人,就是這個處置!”

宮女正色應了。

*

就算舒舒曉得宮里存不住秘密,也想不到二所的消息,這么快就傳到康熙與宜妃處。

夏日天長,即便用了晚膳,離天黑還早。

舒舒拉著九阿哥,逛了逛二所。

乾西五所,是五個相連的三進四合院。

以御花園為準,從東到西,為頭所、二所、三所、四所、五所。

如今八阿哥夫婦就住在頭所,三所住的是十阿哥、五所住的是十二阿哥。

這三進院子,一進二進格局差不多,都是五間正房,左右各三間廂房,第三進沒有廂房,有后罩房五間,東西各有兩間耳房。

前院的廂房,一側做了皇子膳房,一側都是明間,一間是崔公公在阿哥所的值房,另外兩間,一間是嬤嬤們的值房,一間是其他太監們的值房。

五間正房,之前是書房與客廳。

等到九阿哥指婚,要將二進的正房騰出來,前院就布置了簡單住處,東稍間添了鋪蓋。

舒舒看在眼中,就覺得這前院臥室不順眼。

夫妻分居沒什么,可要是想要在前院“紅袖添香”,那可得好好掂量掂量。

第二進正房廂房十一間,就都是舒舒的地盤。

她自己用了正房五間,東廂做了內庫房,裝著嫁妝之類的。

西廂房也都是三明間,一間周嬤嬤、齊嬤嬤住了,兩間是小椿她們四個,至于新來的四個,則暫時安置在后院耳房。

舒舒帶來的陪嫁,與內務府進宮當差的婦人不同,不是三班倒出宮安置。

因是近身服侍,在舒舒跟著九阿哥開府前,大家就只能都住在宮中。

九阿哥之前并不覺得這院子狹小,畢竟三進的院子,就算太監嬤嬤多,可都是輪值,更不要說能湊到他跟前的只有那么幾個。

真要說起來,這阿哥所比不得毓慶宮,也有三分之二個毓慶宮大小。

可眼下見舒舒溜溜達達,面上沒有嫌棄,可九阿哥停下腳步,莫名就覺得這院子不算寬敞。

要是能早點分府出去就好了!

要是像八哥那樣,十八歲封爵開府……

九阿哥面上帶了向往,隨即則是懊惱。

要是像大阿哥那樣,在宮里住到二十七歲……

舒舒眼見九阿哥停下,看了過去,就見他臉上一會兒笑一會兒惱的。

“爺想什么呢?”

舒舒有些好奇。

“八哥他們的貝勒府都修的差不多,年底就要出宮……爺想著自己什么時候能封爵開府……只盼著別拖太久……”

九阿哥這回沒有抬杠,說了所思所想。

舒舒不由覺得眼前發黑。

九阿哥什么時候封爵開府?

要是真要封爵才能開府,怕是要有得等!

康熙就封了兩次皇子,一次是今年,一次是一廢太子后,康熙四十八年。

這算下來,還有整整十一年。

“爺……宮里皇子都要封爵才能開府嗎?這成親了,人口滋生,阿哥所也不寬敞……再說了,往后當差,這出入內廷也不方便……”

舒舒沒有立時說話,而是小夫妻倆回了內室,才小聲的詢問。

九阿哥想了想這個可能,搖頭道:“沒有這樣的先河……汗阿瑪那一輩,伯王、兩位叔王都是大婚后封爵開府,除了王俸,主要還分人口……王屬佐領,還有王屬包衣管領……一個王府,比阿哥所大多少倍,上下執役的人多了,按照八旗規矩,都是王府屬人中遴選……”

舒舒依舊不覺得九阿哥、十阿哥等無爵皇子真的會等到康熙四十八年封爵才會出宮。

真要那樣的話,行動都在皇帝眼皮子底下,還摻和什么奪嫡?

咦?

舒舒眼睛一亮。

或許這是規避風險的法子?!

老實貓在宮里,只要不封爵就不張羅出去!

那樣外頭奪嫡再熱鬧,也是旁人的熱鬧,摻和不進去。

這樣想著,舒舒就笑了。

九阿哥只覺得莫名其妙,卻是心里酸酸軟軟的:“嫁進宮里,就這么歡喜?”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