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公公叫康熙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失望

類別: 歷史 | 清史民國 | 我的公公叫康熙   作者:雁九  書名:我的公公叫康熙  更新時間:2024-03-20
 
太子出了御帳,就往太后的帳子請見。

太后聽了,帶了幾分無奈,對白嬤嬤道:“快請太子進來吧!”

她已經知曉了早上行在膳房的人受責罰之事。

白嬤嬤過去問膳單安排之事,撞了個正著。

白嬤嬤氣得夠嗆,絲毫不同情那些人,連帶著對太子也有些遷怒。

但凡太子平日里表現得對太后尊崇些,那些奴才也不敢私自做主。

不過她曉得規矩,并不在太后跟前拱火,出去見了太子,也依舊是恭敬。

太子進來,甩了袖子,就要跪:“皇祖母,孫兒請罪來了!”

太后忙吩咐白嬤嬤道:“快扶太子起來……”

白嬤嬤聽著吩咐,上前扶了太子起來。

等太子起身,太后依舊和藹道:“下頭奴才的過,與太子有什么相干……”

太子眼見著太后寬容,越發羞慚。

“孫兒本只想著要幾個的佐酒小菜,下頭的奴才會錯了意。”

太后搖頭,道:“都是小事,不必放在心上,叫傳話的人當心就是。”

太子點了點頭,道:“嗯,嗯,孫兒往后指定好好管教下頭的奴才。”

眼見著太后沒有惱,待他依舊如常,太子并不意外。

太后素來脾氣好,在宮里與宮妃也好,孫輩也好,鮮少有計較的時候。

太子松了一口氣,決定將這次在熱河收到的古董珍玩挑出幾件好的,給太后充中秋節禮。

祖孫兩個又和和氣氣地說了一刻鐘的話,眼見著太后面帶疲憊,太子就起身告退。

“代我送送太子……”

太后吩咐白嬤嬤。

白嬤嬤應著,送了太子出去。

太后揉了揉胸口,覺得心里堵得慌。

少一時,白嬤嬤送了人回來。

主仆對視一眼,面色都帶出些憂色來。

太后提了太子的奴才,也是在點太子。

皇上既沒有瞞著,這次的事情少不得要傳開。

到時候太后也好,太子也好,都在局中,少不得被人嚼舌頭。

太子直接將傳話的奴才發作了,了結此事,一個“失察”就翻篇,省得外頭猜測太子跟太后關系不好之類的。

可是太子沒有接話,還搪塞,推到以后。

太后是真不高興了。

白嬤嬤也難受。

主辱奴憂。

太子要是真心認錯,就該想個兩全的法子,而不是這樣輕飄飄地賠不是。

太后想著太子的行事,素來傲慢,嘆了口氣,道:“活得久了,真是什么都能見到……”

白嬤嬤怕太后郁結,只能寬慰道:“太子爺應該是一時沒想到這個。”

太后自嘲地搖了搖頭,輕聲道:“我是個有福氣的人,不用想那么長遠……”

所以佛祖保佑皇帝健康長壽,保佑她走在皇上前頭,不必看著孫輩的臉色過日子才好。

白嬤嬤明白太后的意思,心里發酸。

這宮里的主子都不容易,太后也是。

之前太后多方照顧太子妃,太子妃也孝順體貼,祖孫早有了默契。

可是太子妃再孝順賢良,這往后宮里做主的終是太子……

太子回了自己的帳子,才露出幾分恍惚來。

他不是傲慢,而是不想真成了瞎子、聾子。

三十五年毓慶宮的人換了一茬,三十九年又換了一茬。

如今身邊的老人不多了。

明升又不是尋常奴才,還是他舅舅的內侄,也是他這幾年的心腹跟耳目。

明升本忐忑著,結果在帳子門口候了半天,也不見太子發作,也是松了一口氣。

真要挨板子,打多少是?

打二十顯得太輕了,打四十明升也害怕。

人都有私心,明升再是忠心太子,也不會拿自己的性命去給主子背黑鍋……

明升能打聽到的消息,旁人也能曉得。

等到晚飯前后,大阿哥、四阿哥與十三阿哥就曉得了早上那一場大戲的原因。

大阿哥半晌沒有說話,也不知該說什么。

以他跟太子的關系,這個時候該幸災樂禍的,可是卻笑不出來。

太子沒有大過,可是這樣小錯疊加,那后來會如何?

太子的名聲本就不好聽,這回要添一條“不孝”了。

要知道,朝堂之上,擁護太子的,除了索黨舊人,就是那些漢官。

那些漢官再是擁護嫡子繼位,可德行有失的嫡子呢?

立嫡也好,立長也好,立賢也好,前頭的朝代都有過,可見這嫡子繼位,并不是一成不變。

這是不是有人故意害太子?

四阿哥則是從十三阿哥這里得到的消息。

他也傻眼了,因為他也是昨晚那臨時酒席的親歷者。

他看著十三阿哥道:“到此為止,別再四處打聽。”

十三阿哥小聲道:“我沒去打聽,是下頭奴才聽說的。”

四阿哥道:“那就好,涉及御前,私下里探問犯忌諱,好好的別將自己牽扯進來。”

十三阿哥點頭道:“嗯,嗯,我曉得規矩……就是有些擔心四哥,太子爺會不會遷怒四哥?”

四阿哥想了想,道:“不必擔心,眼下太子會想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會再起波瀾。”

太子是皇父手把手教導出來的儲君,只是有時候傲慢蒙蔽了他的眼睛,外加上身邊人良莠混雜,才有不妥當的地方露在外頭。

十三阿哥忍不住抱怨道:“要是九哥還總理內務府,不知道此事會不會避免?”

四阿哥也不知道準確答案。

太后見太子的時候,帳子里只有白嬤嬤,沒有旁人。

所以康熙并不曉得祖孫兩個的對話,不過他也在看太子的反應。

結果太子去賠了一回罪,就沒有了后續,康熙很是失望。

他早年對太子多有憐惜,愛重遠勝其他兒子,就是因父子兩個都是親緣薄。

當時天花肆虐,宮里也亂,為了避痘,他落地就被送出宮撫養,到了皇父病重才被接回宮中,父子沒有怎么相處就天人永隔;等到繼位,生母又早早病故。

到了太子這里,生而喪母。

因親緣薄,康熙很重親情,對皇祖母、嫡母都親近孝順,對下頭的兒女也呵護有加。

他對兒女的要求,也是差不多,希望他們也看重親情。

書上說皇家沒有親情,那是扯淡,皇家跟尋常人家,壓根沒有什么區別,端看怎么想。

子不類父。

奈何奈何……

事情似乎悄無聲息地過去,只是被這件事打岔,康熙也沒有了暢游翁牛特部的興致。

兩日后,圣駕到了翁牛特部。

康熙抽出半天時間,看了小郡王打算墾荒的地域。

沿河兩岸,水脈豐富,泥土是紅色的。

只看著草木茂盛,就能看出這土地帶了肥力,是個墾荒的好地方。

小郡王之前的打算不算錯。

因圣駕到了,小郡王在郡王府設宴。

既是到了翁牛特部,康熙這個帝王少不得給部落恩典。

九阿哥還會以為他會當著翁牛特部王公的面提賜婚之事,結果并沒有,而是給小郡王的駐地賜了名字。

小郡王的駐地,名為營谷。

名字尋常,圣駕就給改了新名字,為巴顏鄂爾寨圖。

小郡王帶了一眾王公,跪謝恩典。

有此一件事,就足以刻碑紀念。

九阿哥看著小郡王春風得意的樣子,就有些看不順眼,私下里跟四阿哥念叨。

“汗阿瑪不是消息最靈通么?那應該也曉得小郡王送鹿不妥當之事吧,這賜婚的事情,就不再考慮考慮?”

這么愛鉆營的公主額駙好么?

到時候生事,為難的也是皇父跟朝廷。

四阿哥看著九阿哥,道:“在熱河召見的時候,汗阿瑪就金口玉言允了的,怎么會反復?別再說這樣的話了,叫十三阿哥聽了難受。”

九阿哥也曉得希望不大,可還是有些失望。

次日圣駕就從翁牛特部拔營,開始返程……

京城,眼見著就是中秋節,節日氣氛濃郁。

九貝勒府這里,舒舒回京后,出去轉了一圈,就安心養胎。

這一日,三福晉、四福晉跟五福晉還約好日子,過來探看了她一回。

既曉得舒舒懷孕,就不好當不知道。

如今三阿哥風頭正盛,三福晉也是滿臉春風的,早先的尖刻都去了幾分,很有郡王福晉的氣勢。

她看著舒舒寬松的衣裳,笑道:“這一年一年過得快,明年下半年秀女名單就要報到禮部,到時候這董鄂家格格宜子的話還得被人拿出來說嘴……”

四福晉道:“只看三嫂跟九弟妹,還有王叔家的嫂子,就曉得這話沒差!”

五福晉也點頭道:“少不得又說,就是下一波選秀,估計留不了那些人了。”

四十年選秀,宗室一個親王福晉、一個郡王福晉,皇家也選出來兩位皇子福晉、一位皇子繼福晉。

等到四十三年選秀,皇家這里,只有十四阿哥要選福晉,宗室里也只有一個平郡王訥爾蘇。

舒舒安靜聽著。

原本因毓慶宮那位董鄂格格遲遲沒有動靜,董鄂女宜子的傳言,都要散了,結果這回她遇喜的消息傳出去,就又有了這樣說法。

對于董鄂家的格格來說,好壞參半。

好的是,親事更上一層;不好的是,期望太大,如果落空,境遇怕是不大好。

妯娌湊到一起,說的除了家長里短,少不得也提了一嘴眼下京城大事。

“八貝勒到底怎么想?”

三福晉指了指東邊方向,道:“聽說是主動請旨,過了中秋節,就要開始挖墳了,真是不怕忌諱……”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