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朱棣問:“有結果嗎?”
“有。”劉寬道:“這沈家乃是積善之家,歷來循規蹈矩,這叫沈靜的人,也向來老實,與人為善,耕讀在家,往年又修橋補路,接濟周遭的窮苦百姓,為人所稱善,人們都稱其為沈善人。”
頓了一頓,劉寬又道:“這沈善人知書達理,確實乃是良人。”
似乎劉寬并沒有注意到,朱棣的臉已經拉了下來。
朱棣沉聲道:“他家的莊子這般大,錢糧從何處來?”
劉寬道:“沈家本就有良田兩千余畝,且有數世家業,沈家數代,又是勤儉持家,這才攢下了錢糧,修建了這么一處莊子,只是……”
后頭的話,他沒有繼續說,但意思很明顯了……只是好端端的,被人給炸了,無妄之災,實在慘痛啊!
朱棣抿了抿唇,似乎也沒有挑出毛病來,只是隱隱的,他覺得有些不對。
不過他卻不露聲色,只淡淡地道:“朕知道了。”
等到屏退了大臣。
朱棣這才抬頭看一眼亦失哈,道:“沈家那邊的情狀,錦衣衛可有核查嗎?”
亦失哈連忙恭謹道:“稟陛下,錦衣衛對這沒有上報。畢竟沈家乃是尋常百姓,并無官職,而錦衣衛的職責……”
不用說下去,朱棣就明白亦失哈的意思了。
錦衣衛指揮使紀綱是個懂規矩的人,該管的才管,不該管的絕對不會插手。
朱棣想了想,道:“紀綱是對的,不能開了這樣的先例,此例一開,后患無窮。”
一旦讓錦衣衛插手這樣普通的案件,那么錦衣衛將取代三法司,權力將會無窮大。
這時候,朱棣似乎又想到了一件事情,便又道:“張安世幾個,可還老實?”
“倒還老實,每日湊一起,鼓搗東西。”
朱棣皺眉:“沒讀書?”
“沒去。”
朱棣的眉頭顯然皺的更深了:“為何?”
亦失哈如實道:“倒是去過了,可國子監祭酒說他們已出師了,不必再去。”
朱棣怒道:“胡儼此人,這是何意?”
亦失哈微微笑了笑道:“胡公無欲也。”
朱棣聽了這句話,先是一愣,隨即不由得失笑了。
這倒是沒錯,胡儼乃是科舉狀元出身,這在明初,可是了不起的資歷。
可是相比于文淵閣這些進士出身的閣臣,胡儼之所以還是國子監祭酒,就是因為他對功名利祿不太熱衷。
這樣的人,你還真拿他沒辦法,無欲則剛,難不成你還能用刀架在他的脖子上求他上進嗎?
朱棣便道:“這知道了。”
正說著,有宦官進來稟報道:“陛下,漢王殿下求見。”
朱棣聽罷,頷首:“叫進來。”
不多久,朱高煦便踩著輕快的步伐,喜滋滋地走了進來,先是行禮道:“父皇……”
朱棣闔目,看著朱高煦:“怎么了,今日這樣高興?”
朱高煦便笑著道:“兒臣有一個朋友,此人德才兼備,兒臣覓此良友,喜不自勝。”
朱棣卻道:“是嗎?難得你心思還放在這上頭,不過知己難求,倒也沒錯。只是,你的皇兄剛剛遇刺,你還高興得起來?”
朱高煦:“……”
遇刺的事,東宮已經奏報,朱棣已命錦衣衛去查實了。
朱高煦腦子轉得快,干笑道:“兒臣其實也擔心皇兄,不過聽說皇兄并無大礙,所以也就沒放在心上,當初靖難的時候,生死總在一線之間,這算不得什么。”
朱高煦的話,朱棣居然是認同的。
朱棣覺得兒子不能懦弱,行刺也不算啥,倒是太子反殺,讓人刮目相看。
朱高煦又道:“陛下,兒臣方才還去見了母后。”
朱棣聽罷,倒是關心起來,道:“見你母后做什么?”
“當然是問安,不過兒臣向母后提了一個不情之請。”
朱棣道:“有話就說。”
朱高煦喜滋滋地道:“兒臣的靜怡妹子不是還未嫁嗎?現在也到了出嫁的年齡了,兒臣在想,得給他尋個德才兼備的賢夫婿才成。”
朱棣一下子打起了精神。
朱高煦口里所說的靜怡妹子,其實是他的表妹。
也就是徐皇后的兄弟魏國公徐輝祖的女兒,是徐皇后的外甥女。
這徐輝祖在靖難的過程之中,雖然是朱棣的大舅哥,卻是堅定地站在建文皇帝一邊,反對朱棣靖難。
直到朱棣殺到了南京城,徐輝祖也不改初衷,認為朱棣不忠不孝。
面對這么個頑固得跟茅坑里石頭一般的大舅哥,朱棣也拿他沒有辦法,只好令人將他軟禁起來。
可話是這樣說,這畢竟是徐皇后的兄長,而且徐家其實除了這個長兄徐輝祖之外,其余之人都在靖難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
所以朱棣對徐輝祖的心思是又愛又恨,既希望徐輝祖能夠回心轉意,又氣惱他不念親情。
如今徐輝祖被軟禁,可是魏國公這一系的子侄,無論是朱棣,還是徐皇后,都是很看重的。
畢竟這是徐達的嫡系后人,朱棣已軟禁了人家父親了,而對于這些徐輝祖的兒女們,朱棣卻多有關照。
朱棣的親情范圍很狹隘,雖有后宮無數,可真正的家人,也不過是徐皇后和三個兒子以及幾個女兒,再多一些,就是徐家人了。
魏國公府的幾個子女,朱棣都很憐憫,畢竟人家父親獲罪,朱棣害怕他們恐懼,所以每一次宮里有什么賞賜,魏國公府反而得到的賞賜最多。
至于這徐靜怡,自然格外受到朱棣和徐皇后的寵溺。
朱棣慢悠悠地道:“靜怡確實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若非他父親獲罪,只怕家里早該操心了,倒是朕……竟沒有想到這個,真是糊涂啊。”
朱高煦抖擻精神,驚喜地道:“是啊,是啊,男大當婚,女大當嫁,父皇,兒臣為了靜怡妹子的事,急的頭發都要白了,我這兒正好有一人……”
朱棣便上心起來,道:“是何家世?”
朱高煦不在乎的樣子,道:“家世門楣算什么,反正無論是什么家世,誰家能有咱們朱家和魏國公府家的門第高?兒臣以為,靜怡妹子賢良淑德,最緊要的是給她尋一個德才兼備之人。”
朱棣道:“你和你母后說了?”
“說了。”朱高煦樂呵呵地道:“母后聽聞有這么一個人,也大為驚異,說是會讓宦官親去看看,過幾日就是良辰吉日,讓宦官一看便知良莠。”
朱棣一臉認真地道:“靜怡是你妹子,你將她的婚嫁之事放在心上,足見你是有良心的人,不過……此事還是要慎重,朕要親自過問的,你不要犯糊涂。”
朱高煦心里嘿嘿笑,心里已經在想象著,父皇若是知道他那兄弟,還有靜怡妹子未來的夫婿就是郭德剛,哈哈……不知該高興成什么樣子呢!
當然,他現在是不能說的,一旦說了,就違反了父皇不得探究郭德剛身份的鐵律了。
反正只要父皇喜歡的人,本王什么都給他最好的,父皇這才會知道,真正能傳承父皇衣缽者,只有本王。
朱高煦慎重地應下,道:“兒臣曉得了。對啦,父皇,兒臣還聽說,許多人對張安世敢怒不敢言。”
聽到這個,朱棣頓時臉色微怒:“你又瞎打聽了什么?”
朱高煦道:“前些日子,這郭德剛不是把沈家莊子炸了嗎?好家伙,就算是兒臣也沒有這樣大的膽子,百官們都說,這沈家是良善人家,連他們都朝夕不保,隨意被這皇親國戚欺壓,想來有不少人兔死狐悲。”
朱棣頓時豎眉,氣咻咻地道:“你一藩王,何以又管家國大事?你他你娘的就不能安分幾日,給朕滾,立即滾出去!”
朱高煦的好心情一下子沒了,心里萬千的委屈。
父皇現在對他的皇兄,已經寵溺到了這個地步,連皇兄的妻弟,都不能非議了。
等著瞧吧,等父皇曉得郭德剛是本王的好兄弟,保管教父皇大吃一驚,這才知道本王的厲害。
還有那郭德剛,真的神了,他可是母后的救命恩人啊!非要下一點血本,才能將他的心拴住才好。
近來京城里氣氛頗為詭譎。
事情還是那沈家莊上頭。
沈家遭了無妄之災,鬧得動靜也極大,很快這事就在京城里傳開了。
此后,朝廷居然派人去查沈家,頗有幾分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的意味。
好在刑部頂住了壓力,沒有找到什么罪證,而且連刑部給事中,也為沈家說了不少的好話,否則,這沈善人真要被那些皇親國戚給逼死了。
不過……大明歷來不缺敢言之人。
聽聞許多御史已經摩拳擦掌,要為沈家伸冤,目標直指京城三兇了。
那沈靜忐忑了幾日后,見風向逆轉,于是一面讓人休憩莊子,一面怒火中燒。
真是豈有此理,我沈靜也是有名有姓之人,怎能平白受此屈辱?
當初建文皇帝在的時候,對我等士紳何等禮遇!
退一萬步,哪怕是當初蒙古人入主中原,那蒙元的天子,照樣對沈家的家祖們也是禮敬有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