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貝迦出兵仙由國東部邊境的閻山,卻被紅將軍和賀靈川等大將擋住,未能逞威,后來更是因為仙由二王子之死而撤軍,心頭憋著一口老火。
所以貝迦不顧國內力量的牽扯,又一次“應西羅國之請”派出大軍,開赴玉衡城東線。
這種壓力,就是惹怒當世霸主必須付出的代價。
烽火將起,鐘勝光就得和靈山好好溝通。
辛乙把話題轉回孫茯苓身上:“夫子最近可好?”
“安穩。我這里雖忙,比起你們已是歲月靜好,不敢奢求更多。”生逢亂世,尤其在戰爭中的盤龍城,平凡人的生活竟能這般安穩,殊為不易。
賀靈川也順便插嘴:“聽說,疏抿學宮準備開設鼎山學院?”
“你消息倒是靈通。”孫茯苓食中二指拈起一子,手腕一翻,繞了半圈,但沒急著落盤,“鼎山學院籌備過半,生源三成來自本地,然后就要收納從仙由歸來的荒原平民。”
辛乙哦了一聲:“仙由國內原本有盤龍荒原的平民?”
“當然。直到八年前,仙由和拔陵還在侵吞盤龍荒原,他們占走的不僅是土地,還有土地上的人口。有些遺民被迫遷去仙由,但日夜思念故土。”孫茯苓輕聲道,“我們準備迎接他們的回歸。”
故鄉強大了,他們才有回歸的可能。
說完這幾句,孫茯苓也想好了,啪地落下一子,讓辛乙的眼睛猛地瞪圓。
哎呀,他方才怎么疏忽了,讓孫茯苓抓到可乘之機!
必須全神貫注了。
賀靈川就在邊上悠閑看棋。
他在現實和盤龍世界連軸轉,天天都是滿腹算計,眼下只想偷得浮生半日閑。
不過話雖如此,他面對辛乙時還是忍不住想起顛倒海內的見聞。
在顛倒海,千幻曾說過,盤龍城滅之后,紅將軍的武器被賜給了貝迦大將兀幾,而兀幾又在幾年后死于沙河流域鐵柳林,殺他的是大名鼎鼎的無患真人辛無患。
但賀靈川依稀記得,自己看過的鹿家族史可不是這么寫的。
嚴謹起見,他一回到閃金平原,就叫人找來沙河流域地區的官方史料,終于確認了自己沒有記錯,因為這簿子上黃紙黑字寫著——
牟高祖辛海平,斬兀幾于沙河流域鐵柳林。
難道是千幻撒謊?
那時千幻正在求賀靈川網開一面,放祂一條生路,賀靈川不認為祂會在這種于己無關的事情上撒謊。
沒必要啊。
所以斬殺兀幾的到底是誰,辛無患還是辛海平?
有沒有一種可能,這二者根本就是同一個人?
賀靈川立刻想起了明燈盞。
每過三十多年,牟帝都會派影牙衛去逍遙宗,收取明燈盞。但影牙衛頭子也不知道,這明燈盞到底有什么作用。
并且牟國每一代君王都會這么做,不僅是開國高祖,也不僅是當代牟帝。
賀靈川已知明燈盞的作用,是勘破胎中之謎,讓靈魂投生后還記得前世記憶。
他心里一動,突然記起千幻對他的質問:
“你是不是盤龍城的鬼魂!”
哪怕知道賀靈川與大方壺、與盤龍城有關,正常人也不會這樣聯想和提問。
或許,千幻也認得這種人,可以不斷奪舍別人的身體——
在明燈盞的幫助下!
所謂記憶就是人格,如果能帶著所有記憶一次又一次轉生,哪怕軀體不同,他就還是那個他。
這個人,是上古真仙無患老祖吧?
賀靈川有個詭異的猜想:
如果牟國的開國高祖辛海平,就是辛無患奪舍的后輩身軀;
如果利用明燈盞就能自在奪舍、無損記憶,那么——
辛無患會只奪舍這一次嗎?
細思極恐啊。
大概這就能解釋,為什么牟帝那么在乎明燈盞,每過幾十年必定要派心腹影牙衛遠赴重洋,去逍遙宗收取。
那么,辛乙和無患真仙又是什么關系呢?
他正思忖間,孫茯苓敲了敲桌子:“栗子。”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賀靈川立刻給她剝了一枚熱乎乎的炒栗子,一邊問辛乙:“我聽說,靈山也曾嘗試著效仿貝迦建立人國,但失敗了七十多次?”
辛乙眉毛一挑:“七十多次?你聽誰說的?”
“不對?”這可是白子蘄給出的數據,應該很官方,“我們抓到的一個神使說的。”
辛乙摘了顆葡萄:“那你知道天魔失敗了多少次?”
賀靈川搖頭,這是要對賬了嗎?很好很好。
“不下二三百次!”辛乙撇嘴,“世人只瞧見了祂們最成功的一次。”
但這一次就夠了。
孫茯苓也驚訝:“二三百次,竟有這么多?”
“均以失敗告終。”辛乙接著道,“就算天魔成功扶起了貝迦,可也就這么一個正面案例。后面的諸多嘗試同樣失敗,貝迦的成功看起來是不可復制。”
盡管他這句話聽起來有挽尊之嫌,但賀靈川作為后來歷史走向的知情者,忍不住就要多問一句:“那么在辛先生看來,貝迦立國成功的關鍵在哪里?”
辛乙笑道:“你這是在考我啊?”
“不敢,但我想,靈山必定總結了經驗。”賀靈川有一句話沒說,失敗那么多次,也該是很有經驗了。
“此言差矣。”辛乙微微一哂,“成功的原因可能只有一兩個,但失敗的道理卻有千百條,你想找便有,想總結便有。所以,你從失敗里只能學到失敗的辦法,根本學不到成功的經驗!”
他一字一句:“只有成功,才能帶給你成功的經驗。”
賀靈川趕緊給他斟茶:“消消氣,消消氣。”
一提到這個話題,辛乙好像就有點過激。
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他也是跟賀靈川混熟了,否則像雙方初見面時,誰都不動聲色。
賀靈川早就發現,辛乙也是隱藏情緒的高手。
辛乙喝了茶,果然氣就消了,搖頭道:“見笑了,關于這個話題,靈山內部已經爭論了好幾百年。有些老頑固,唉,食古不化愁煞人也。”
“別人的意見不重要,我真想知道辛先生的看法。”這是真話。靈山其他執掌人的想法,在賀靈川這里都沒有辛乙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