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十章遼湯公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作者:花非花月夜  書名:從武王伐紂開始建立千年世家  更新時間:2024-05-21
 
浩浩蕩蕩的隊伍,從巍峨的泰山上離開,大軍行走不過百里,卻突然一陣天搖地晃,晃得人頭暈惡心,這搖晃只是十幾息,整個封禪隊伍卻驚慌失措。

“地龍翻身!”

第一道聲音驚叫起來,而后便是無數道聲音,數萬人的隊伍,幾乎在瞬間就有不少人在恐懼的驅使下,四處亂竄。

洛玄凌等人幾乎在瞬間就意識到這其中的危險,他迅速地跨上馬對洛玄云道:“七弟,你保護陛下和天后,為兄去安撫諸軍。”

說罷不等洛玄云說話,就已經將大旗支起,一手擎著大旗,一邊大聲吼著安撫諸軍。

好在大軍已經離開了泰山范圍,在平地上并沒有那么恐怖,況且回過頭來看,泰山并沒有發生垮塌,這地龍翻身不知道是發生在何處。

幾乎所有人心頭都產生了這個疑問。

齊州半島靠近大海的村莊在今日迎來了滅頂之災,滔天的海嘯幾乎在瞬間將靠近海邊的所有漁村都夷為平地,滔天的海嘯將正行駛在海中的大唐戰艦也瞬間吞滅。

封禪的隊伍在惶恐中速度趕回洛陽,而后才開始向四方派出使者,看看到底是哪里發生了大事,幸好世上沒有天人感應,否則現在李治就要準備罪己詔了。

派出東方諸州的使者以及靠海諸州的使者,面對這等天災自然不敢隱瞞,況且還要朝廷賑災。

但提上來的結果,卻讓一眾宰相以及李治武曌都瞠目結舌。

這似乎是一場純粹的海嘯,而不是地龍翻身,因為沒有任何州縣,有地龍翻身的癥狀。

但什么海嘯會讓中原也跟著一晃,當日那晃動可是數萬人都經歷過的。

正在天授殿中眾人沉默的時候,洛君薇站起身厲聲道:“地龍翻身雖然稱之為地龍,但卻不只是發生在陸地上,洛氏的典籍中有記載,海中也會發生地龍翻身,那大海深處就是土地,和我們腳下的土地一樣。

洛氏典籍中還記載著,大海中的地龍翻身威力更大,只不過一般大海中的地龍翻身因為不影響人煙,所以無人知曉而已。

此番極有可能就是海中的地龍翻身。”

洛君薇此言一出,頓時讓眾人恍然,但沒想到洛君薇卻又說道:“這只不是本官的猜測而已,也有可能不是海中,根據當初遣唐使的講述,蓬萊三島上多有地龍翻身之事,或許是那里也說不準。”

不過殿中諸宰相已經不是特別在意,只要不是發生在中原,那問題就不是特別大。

蓬萊島上,一片狼藉,大地開裂,山峰崩塌,河川斷流。

“父親!”

洛君駿艱難的從地上站起來,望著那山峰崩塌的景象,只覺渾身冰冷,他的父親,大唐遼國公洛玄星,以及齊王李泰,都埋在了那斷裂的山峰之下。

太恐怖了,洛君駿從未聽說過有這么恐怖的地龍翻身,千峰崩塌,道路斷絕,數萬大軍在天地之力面前,就像是紙糊的一樣,幾乎瞬間就化為齏粉。

無數的慘叫聲在山谷中此起彼伏,真是一片人間煉獄。

無力。

這便是洛君駿唯一的意識,面對這樣的慘烈景象,除了各自逃生,他不知道還能做什么。

靈兵將他攙扶起來,緊接著又是連續的晃動以及轟然倒塌的山峰和裂開的地面,地震之后還有余震,這場驚天動地的地震,所產生的余震,也遠遠超過人的想象。

“出去,然后上報朝廷。”

這便是洛君駿此刻腦海中唯一的想法。

實際上在洛玄星出事的那一刻,坐在長安的洛蘇就已經感受到了,他立刻讓人送信去洛陽,至于具體發生了什么,還是要等待最后的結果。

洛君駿從蓬萊撤回到方丈島上,而后立刻派信使前往中原匯報,而他則整肅境中的兵馬,準備應付可能到來的土著反擊,大軍覆滅在地震中,土著不可能放棄這個上好的機會。

洛陽,天授殿。

天子李治頗無力的半躺在御座上,天后武曌肅然的望著手中軍情,諸宰相也一個個都是神情凝重,這件事實在是讓人猝不及防。

東征大軍竟然葬身在一場地震中,雖然這種事在歷史上并不是沒有,當初關中發生的地震,導致三河斷流,造成了嚴重的后果,但事情真的發生在眼前,還是讓人有些不敢置信。

更不要提齊王李泰和遼國公洛玄星,竟然在這一場天災中遇難,簡直如同玩笑一樣。

“諸卿,說說這件事應當怎么辦,齊國,齊國的事情該怎么處理?”

齊國這件事很麻煩。

首先就是遇難的王公貴族以及高級官僚超過三十人,這些人都要追封以及上謚號,該上什么謚號,以及核算功勞,確定追封,還有爵位的襲封等,接下來六部有的忙了。

這些蓋棺論定的身后事,對于已故的人來說,就是世上最重要的事。

在這些事之外,最嚴峻的還是齊國的態勢,說句太好聽的,齊王李泰死在大軍中,不算大事,但遼國公洛玄星也死在了地震中,那就很嚴峻了。

遼東以及齊國的精銳死在地震中,那簡直是天翻地覆的大事,大唐投射在整個東部的力量,在一瞬間被削掉了七成。

軍事力量的失衡,將會引起恐怖的連鎖反應。

蓬萊三島的反抗是顯而易見的,洛君駿如果不快點逃回箕子半島的話,可能會死在方丈島上。

安東大都護府的力量被削弱之后,半島上的遼東舊部以及新羅等地也會反抗,大唐這些年一直都在打治安戰。

更讓人心焦的是,燕國會不會趁這個遼東空虛的機會,將勢力擴展過去,進而突破朝廷設下的藩籬。

如今的大唐帝國,就像是一具儀器精美的機器,一環扣一環來保持平衡,這都是為了降低成本,從貞觀年間開始,大唐就是盡力減少冗官和冗兵,這樣對于財政來說,自然是極好的,但也有缺點。

比如發生了現在這件事,帝國東北的局勢就有些難以收拾,造成了政治上以及軍事上的雙重危機。

一直對武曌懷有敵意的宰相劉仁軌當即出言道:“天子,臣以為當務之急是,派遣朝廷重臣,出鎮安東大都護府,就算是方丈島丟失,至少要保住半島的據點,以及防備某些人的陰謀。

雍國公洛玄凌,從先帝時就是久經戰陣的大將,可以作為大都護鎮守,陳國公洛玄云,亦可以率領朝廷禁軍出征蓬萊,穩固齊國國勢。”

直接把武曌作為依仗的兩大宰相都調出去,政事堂中只剩下洛君薇這一個偏向武曌的宰相,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

洛君薇在封禪之后,立刻就被加為同中書門下三品的宰相銜,已經正式拜相。

李治聞言有些猶豫,而后轉頭望向武曌,“天后,現在局勢嚴重,你覺得呢?”

現在蓬萊島和箕子半島上的情況如何,還不是特別清楚,齊王李泰和遼國公洛玄星是確認遇難了,還有哪些權貴死在上面,也不太清楚,這些人是否絕嗣,同樣不太清楚。

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

武曌冷冷掃過殿下,眼中有凜凜殺機,她可從來都不是一個好相與的人,當即厲聲呵斥道:“荒謬,區區齊國之事,難道就值得雍國公和陳國公出手嗎?

我大唐難道除了貞觀舊臣,就無人可用嗎?

況且雍國公和陳國公都已經逐漸年邁,又沒有大的戰爭,將二公派遣出去,是何居心?

太宗時,有一將名為薛仁貴,在征討遼東時立功,雍國公也稱贊他有能,這些年在邊境累功為將軍。

朕以為,召遼國公洛玄星嫡子洛君駿回返遼東,擔任安東大都護,繼承遼國公爵位,鎮守遼東。

再以薛仁貴加左青龍衛大將軍,為齊國道行軍大總管,平定叛亂,至于齊王爵位之事,先查看一下,齊王泰還有哪些子嗣在世。

待薛仁貴平定叛亂之后,將齊國諸王公繼承人,帶回洛陽,再行冊封。”

政治危機可不僅僅在外部,也在內部,如果將洛玄凌和洛玄云調出洛陽,那朝廷內部就會開啟新一輪的倒武行動。

而這次的進攻者,不是李治,而是太子,這些宰相以及很多大臣,都是太子宮中的人,無論愿不愿意承認,李弘現在和武曌是政治上的對手,這母子間的執政理念是不一樣的。

武曌自然能看到這一點,所以她不會讓洛陽的政治勢力失衡,洛玄凌和洛玄云留在洛陽所發揮的作用,比去當個將軍大的多。

軍事終究是為政治服務的,政治才是這個世界的核心。

至于洛玄凌和洛玄云為什么會成為武曌的支撐,而不是太子的,這甚至不由洛玄凌和洛玄云來決定。

洛玄云不必說,他和李唐皇族的關系并沒有那么親近。

洛玄凌雖然是堅定的保皇黨,但這不代表他就站在李弘的一邊,換句話說,現在最能代表李唐皇族的不一定是李弘和李治。

這說起來雖然很是別扭,畢竟天子和太子竟然都不能代表李唐皇族,似乎很奇怪,但在政治上,這實際上是成立的。

因為國朝社稷、李唐皇族、天子本人,這三者的利益,實際上并不是一致的。

朕即國家是一種非常落后且可笑的理論。

現在維持著天下局勢,大唐安穩的,是武曌,只要武曌不謀朝篡位,那和她作對的反而是不顧及天下。

正如那句名言,“假使天下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維持漢朝框架的是誰呢?

在邦周時期就有霸主政治,對于天子而言,霸主可以說是相當的僭越了,幾乎奪走了天子的權威和權力,但霸主最終所維護的反而是邦周的秩序,是天子的分封制度,等到霸主制度沒人玩了,天子徹底走下了神壇,諸侯相王開始了。

這都是一樣的道理。

武曌的話說罷之后,當即洛玄凌等人就躬身道:“臣附議!”

見到攻擊被武曌輕而易舉化解,其余幾人也說不出其他話來,這件事便按照武曌的安排去做。

諸宰相離開后,洛君薇卻沒有走,而是跟著武曌走進了后殿中,她是宰相兼任禮部尚書,此番襲封以及追封事宜,幾乎都是她禮部和理藩院的工作,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她是一定會很忙的。

武曌給二人倒上茶后,輕聲道:“薇薇,接下來禮部會很忙,為了給你減少一些工作量,一些比較重大的事宜,我們就在這里商量掉吧,齊王和遼國公的封賞等事,就不要一次次的上奏,駁回,再上奏了。”

如果是其他人擔任禮部尚書的話,那基本上就要經歷幾輪商議,最終才能確定結果,但武曌并不希望洛君薇在這些事情上白白花費太多的時間。

“關于齊王的追封,他本就是齊王,爵位上就沒什么可追封的了,給他加揚州大都督,幽州牧,追贈太傅,謚號的話,他既然是死在了出征的路上,這些年開拓也相當有功勞,爵位又是齊,那就謚號桓吧。”

齊桓公是歷史上的第一個霸主,現在給李泰謚號為齊桓王,也算是對得起他了。

大都督以及幽州牧的加封,都屬于比較常規的皇族。

太傅才是這其中的核心,三師之一,這算是真正的榮譽了,目前為止,在大唐還沒有人生前得到過三師,都是死后追封,比如洛玄夜,大多數人即便是魏征和房玄齡這些人,死后也只不過是追封三公而已。

“關于遼國公的謚號,定為湯吧,朕記得遼國公是當初手刃隋煬帝楊廣的人,這個謚號再合適不過了。”

“湯?!!”

洛君薇都震驚了,萬萬沒想到武曌竟然會把這個謚號給拿出來。

謚法解里面,對于湯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除虐去殘”,從這個解釋中,就能看得出來湯的確是很合適,但“湯”之所以會是這個,是因為“堯舜禹湯”這四位,商湯的功績就是推翻夏桀的統治。

“陛下,其實如果要表彰伯父殺死獨夫的功勞,‘武’就可以了,‘除奸靖難’,當初殺死漢戾帝劉旦的靖難諸侯,都是這個謚號。”

武曌微微笑道:“薇薇,你錯了,遼國公可從來都不是隋朝的臣子,他可不是靖難啊。”

洛君薇無言。

“就‘湯’,這是朕對遼國公的蓋棺定論,這是遼國公應該得到的,數遍史冊,像遼國公這樣親手殺死獨夫的人,都不多。

遼湯公。

讓這個獨一無二的謚號,伴隨著洛氏世世代代的傳下去。”

“陛下。”

洛君薇不再出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