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副主任,您好——”
上官琪敲響了辦公室的門,見李學武抬起頭,便主動打了聲招呼。
李學武點點頭,隨手點了對面的位置,道:“進來,坐。”
彭曉力跟在她的身后走了進來,兩人錯身的時候還點頭示以微笑。
剛剛就是他打電話把上官琪叫過來的,理由很簡單,領導找她。
看樣子并不是長談,也不是敘舊,因為彭曉力都沒給他準備茶水。
“我看了一下,你們打了個15萬的申請。”
李學武正在處理其他文件,彭曉力走進來就是幫忙的。
他已經習慣了一心多用,手里忙活著,嘴里招呼了剛剛坐下的上官琪。
上官琪也是打起了精神,主動匯報道:“是這樣的,領導,我們一季度打算……”
“直接說目的就行了。”
李學武沒等她按部就班地匯報,頭也沒抬地擺了擺手,說道:“我的時間很緊,撈干的說,好吧。”
“是,我們想買計算機。”
上官琪剩余的話都憋在了嘴里,能說的目的就只有這一個了。
她的心情是很忐忑的,因為飛行器研究所成立至今,一個項目成果都沒拿出來呢。
不僅項目研發上沒有進步,研究經費的申請還一筆接著一筆的打。
她是負責這個項目的總工,打申請要錢都有點不好意思了,尤其是面對李學武。
這個從冰飛手里把她和全家都要過來的領導,對飛行器研究的是讓她很受感動的。
去年才幾個月的時間,飛行器研究所就已經吃掉了30萬的研究經費,開年沒幾天,她又來要錢了。
上官琪必須得承認,李副主任對她本人的也是絕對的。
這些費用申請對比其他單位,甚至是科研單位也算是出奇的高了。
但李副主任從未刁難于她,更沒有卡過科研經費。
只是領導越是如此,她越覺得有壓力。
即便李副主任已經說了,無人機的研發必須走出一條成熟的道路,十年、二十年也可以等的。
領導能等得了,她可等不了。
甭說這十年、二十年會有多少變化和因素,她只知道這么大的科研經費投入,如果沒有李學武在前面頂著,她們的項目組早就被停費用了。
必須給李副主任以信心和交代,才能讓其繼續批復研究經費。
荷包蛋都能三五年研究出來,無人機憑什么研究不出來?
現在紅星廠并不缺少科研人才,在科研所甚至會有科研力量富余。
原因很簡單,大學復課的風波一過,看清楚形勢本質的那些教授們又都回來了。
復課,復的根本就不是課。
教授和研究員們徹底死了心,帶著學生回來紅星廠繼續搞科研和創新。
上官琪的工作倒是很好做,因為她們全家都在這個項目組。
只是她爹不愿意扛大旗,只能是她站出來做管理。
最為難的便是跟李學武要錢了。
領導越是慷慨,她越是為難。
這一次李學武安排秘書打電話叫她過來,她已經想到了最不好的結局。
紅星廠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任憑他們專注于飛行器的實驗。
只看李副主任以往的,哪怕現在他說經費沒有了,讓他們項目組解散,上官琪也不會埋怨他的。
能他們到現在,殊為不易。
所以,懷著忐忑的心,上官琪只等著李副主任用什么理由來取締飛行器項目組了。
“計算機啊——”
李學武聽了她的匯報,從文件中翻找出了她提交上來的那份申請看了看。
“是小型計算機,”很怕李學武會顧忌花費太多而拒絕她,上官琪主動解釋道:“今年剛剛上市的一款獨立計算的儀器。”
“你覺得我不懂計算機?”
李學武的目光從申請上抬起,直視對面的上官琪說道:“雖然我沒去過阿美莉卡,但我不是文盲,會看書。”
“我不是那個意思——”
上官琪知道自己說錯話了,連連擺手想要解釋,卻是被李學武接下來的話給打斷了。
“獨立個人計算機?”
李學武看著隨申請提交上來的宣傳頁問道:“是應該叫個人計算機對吧?”
Personaputer,宣傳頁上清晰地寫著這個詞匯,李學武讀得懂英文。
“是可以這么說,因為它的功能相對簡單,并不如大型計算機具有那么大的計算容量。”
上官琪見李學武問的仔細,便主動介紹道:“我們更愿意稱它為科學計算器,是作為一種計算工具來計劃采購的。”
“嗯,二極管和三極管?”
李學武看著手里的宣傳頁講道:“兩千八百多個晶體管塞進這么小的體積內,是挺科學的。”
“額——”上官琪愣了一下,她沒跟上李副主任的思路,科學計算器好像不是這個意思。
“說它是科學計算器,是因為它自帶了強大的編程功能。”
上官琪不自禁地站了起來,走到了李學武的身邊,指著宣傳頁給他介紹道:“編程您知道吧?”
李學武扭頭瞅了她一眼,再次提醒道:“不要懷疑我的認知。”
“你懂的我不一定懂,但我懂的,你也不一定懂。”
“那我就不給您解釋了。”
上官琪雖然很懷疑他到底懂不懂計算機,但現在也沒有其他辦法了,只能硬講。
她性格里帶著科研人員的執拗和直白,絲毫沒有發現彭曉力目光中的詫異和意外。
一個女同志,側身趴在領導的辦公桌上滔滔不絕地講著他聽不懂的話。
彭曉力也有點懷疑領導聽不聽的懂了。
這么一漂亮大姑娘倚在自己身邊,他自覺地沒有那份定力把人給推開。
所以上官琪在這,他是萬萬不敢離開的,甚至都不敢離開辦公桌左近。
為什么?
只要他在這,就算有人進來了,也不會想歪了。
“這臺機器可以儲存196步程序,”上官琪介紹道:“自帶了2208bit的磁芯存儲器,可以外接打印機、繪圖儀、讀卡器等各種外圍設備。”
“或者是連接儀器作為數據處理終端,甚至可以使用外置內存極大地擴展機器的存儲空間。”
她看著近在咫尺的李學武側臉強調道:“這是一臺可以計算三角函數和對數函數的計算器。”
“售價僅僅為4900美刀。”
“僅僅——?”
彭曉力聽到這話便不由的驚訝出聲道:“換算下來那就是一萬七千多元了?”
他給李學武做秘書工作,因為涉及到不少對外貿易項目,所以對匯率還是有一定了解的。
李學武抬起頭看了他一眼,倒是沒責備他的突然插話,而是點了點圖片道:“是不是有點小了?”
“啊?小……小……小了?”
上官琪在心里預想了他所有的回答,唯獨沒有想到他會這么說。
“領導,我不明白您的意思。”
“計算機嘛,搞飛行器設計。”
李學武放下頁,手指在上面敲了敲,問道:“你們只需要這種簡單的程序運算嗎?”
“難道就不需要大型計算機嗎?”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淡淡地說道:“搞科研工作,小氣了可不成啊。”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我還是懂的。”
“啊——”
上官琪徹底懵了,她都做好了項目被砍,或者申請被拒的心理準備了。
現在領導是什么意思,嫌她花錢太小氣了?
“李副主任,您說的那種大型計算機……”她猶豫了一下提醒道:“如果您說的是IBM360那樣的話。”
“嗯,是應該叫System/360吧?”
李學武點了點頭,從抽屜里掏出了一份英文版的介紹文件,遞給了身邊站著的上官琪。
“這是……還真是……您!”
上官琪震驚了,看著手里的文件不敢置信地問道:“您是打算給我們購置這種大型計算機嗎?”
“想啥呢?”李學武從她手里抽回了文件,放在了桌子上拍了拍,道:“你真當我不懂計算機啊?”
“這玩意兒一臺就要兩百五到三百萬美刀,”他好笑地說道:“就算把十年內的科研預算都撥給你們也不夠用啊。”
“別著急,聽我說。”
李學武點了點對面的位置示意她過去坐,待她坐好了,這才講道:“你應該知道廠里投建了聯合儲蓄銀行。”
“是,我知道,”上官琪很聰明,只聽李學武講了這個,便瞬間反應了過來,“您是說,聯合儲蓄銀行要采購這種大型計算機?”
“嗯,沒錯,就是你想的那樣。”
李學武點了點頭,講道:“因為有著港城銀行業的先進管理經驗,為了實現建立銀行跨行交易系統。”
他的手指在空中轉了一圈,道:“我們將會委托港城的東方時代銀行代為采購一臺IBM360。”
“真的!能不能借給我們用?”
上官琪很是激動地雙手按著辦公桌,隨時都要站起來的樣子。
李學武卻是好笑地看了看她,在她所提交的申請上簽署了意見和名字。
“您這是……”
上官琪被他左右拉扯的已經迷糊了,剛開始說小,又說大,現在又給批了小的……
到底給,還是不給啊?
“可以借給你們使用,但不是獨立使用。”
李學武敲了敲剛剛簽署的文件解釋道:“叫你來就是想告訴你,科研不要因為資金限制了進度。”
“這種計算機我們也看到了,科研所、銀行以及貿易管理中心也在匯報采購需要。”
他將簽署的文件遞給了彭曉力,說道:“登記吧,等著其他單位把采購數量匯總上來再一起看。”
“領導,如果有了IBM360,”上官琪提醒道:“我們對HP9100A要求就沒有那么高了。”
“沒關系,買了也不會浪費。”
李學武很是隨意地說道:“剛剛跟東城信用社簽署了投資補充協議,咱們的科研經費還算富足。”
從領導辦公室里出來,上官琪的腦袋還是懵的,她有點沒理解領導最后幾句話的意思。
“彭秘書,咱們的科研經費。”
她站住了腳步,問了同行的彭曉力道:“是由東城信用社提供的嗎?”
“當然不是,”彭曉力言辭很堅定地否認了這一點。
“這件事有點復雜。”
不過彭曉力說完,他自己也有點含糊了,撓了撓下巴,道:“你可能不知道,東城信用社投資了咱們廠的幾個業務和項目。”
“不是汽車和摩托車嗎?”
上官琪挑了挑眉毛,道:“我從廠報上看過相關的新聞介紹。”
“額——不止,還有飛行器。”
彭曉力扯了扯嘴角,介紹道:“東城信用社在摩托車工業和轎車工業上的投資得到了預期性的回報。”
“所以他們對咱們廠的飛行器工業也抱有絕對的希望,一、二期投資了一千萬。”
“啊?原來是這樣嗎?”
上官琪愣了一下,心里這才反應過來,為啥李副主任給她批復經費的時候這么痛快。
原來花的不是自己的錢啊!
“嗯,情況比較復雜。”
彭曉力再次強調了一句,道:“在新簽署的協議中,還包括了一些技術性的投資,你可能不懂。”
他頓了頓,這才說道:“你只要知道,飛行器研究暫時是不差錢就行了。”
“我看出來了,是不差錢。”
上官琪回頭看了一眼李學武的辦公室,她現在頗有一種荒誕的戲劇感。
東城信用社對飛行器項目有絕對的信心?
這份信心是哪來的?
作為該項目的負責人,就連她都沒有絕對的信心呢,錢已經到賬了,你說荒誕不荒誕。
她確定李副主任不是很懂飛行器設計和制造,但她能確定領導很懂項目管理啊。
就拿這次購買IBM360大型計算機為例,看起來三百萬美刀花的很心疼,但是架不住用的多啊。
銀行、貿易管理中心、科研所、數控研發中心等等機構都需要一定的算力。
如果把算力和節省下來的時間,以及生產和設計成本,再轉化為產品盈利,相信半年都不到,這三百萬就掙出來了。
體量大,就是牛嗶啊!
一萬塊賺一萬很難,一百萬賺一萬卻很簡單。
彭曉力可能不懂IBM360所代表的含義,但上官琪是了解的。
這種大型計算機協助阿美莉卡太空總署建立了阿波羅11號數據庫,完成航天員登陸月球計劃。
可以建立銀行跨行交易系統(ATM)以及航空業最大在線票務系統。
這是史上第一個指令集可兼容的計算機。
六五年開始生產,六六年開始銷售,每個月都以一千臺以上的銷量,可見世界正在發生信息化改變。
上官琪通過港城傳遞歸來的科技情報了解了世界前沿的科技,體會到了目前國內科學與世界先進領域的差距。
但她也忽略了有些技術的革新和并不會按部就班,按照客觀規律來實現追趕的。
就比如不按常理出牌,屢屢帶領科研所實現彎道超車的李副主任,他根本不在乎技術壁壘的存在。
能買就買,不能買就偷,偷不來就騙,騙不來就搶,搶不贏就打!
反正技術可以落后,但思路不能落后。
彭曉力送了上官琪到樓梯口,遲疑著問了一句:“那個……官工,我能問您個問題嗎?”
見上官琪看了過來,他便認真地詢問道:“無人機如果真的研究出來了,它真的很值錢嗎?”
“嗯?為什么這么問?”
上官琪打量了他一眼,認真地點點頭,說道:“如果按照李副主任的設想,較世界發達國家先一步研究出了這種無人機,它的價值是你我都不敢想象的。”
“這種價值不能用金錢來衡量。”
她強調道:“你可能覺得那臺大型計算機很貴重,但我敢說無人機的價值遠在其上。”
“哦,原來是這樣的。”
彭曉力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說道:“我還真是不了解這個,多謝您給我解惑了。”
“沒什么,我也有個問題想請教您呢。”
上官琪很是坦然地笑了笑,看著他問道:“您知道東城信用社投資飛行器工業的信心來源嗎?”
“也就是說,他們是如何確定咱們廠的飛行器項目一定會成功的原因。”
她太想知道這個了,連她都沒有信心的項目,投資單位是如何抱有絕對信心的。
“額——這個嘛——”
彭曉力臉色古怪地看了她一眼,遲疑了一下,還是小聲地解釋道:“摩托車工業賺錢了嘛。”
“就因為這個?”
上官琪驚訝地看著他,滿臉的錯愕表情。
她想過了李副主任還有其他研究力量,想到了投資單位有上面的核心消息,就是沒想到……
這原因也太簡單了!
投資摩托車工業賺了錢,就敢投汽車,汽車眼瞅著要賺錢了,就投資飛行器?
那她是知道的,如果不知道是不是應該這么想啊,飛行器也賺錢了,難道他們要投資搗蛋嗎?
上天了唄——
“這個不好說啊——”
李學武撓了撓眉毛,看著銷售處的處長茍自榮問道:“汽車銷售分公司的情況怎么樣?”
“就像您要求的那樣,”茍自榮捧著筆記本匯報道:“按照三級管理機制建設完善的經銷系統。”
“說點實在的,我還不知道這個?”
李學武點了點他,強調道:“我現在要知道汽車銷售分公司的建設情況,來對比醫藥銷售的建設難度。”
“現在的情況是判定咱們自己搞銷售,還是兼并一家藥業企業來完成業務擴張。”
他也不等茍自榮再說,轉頭看向了李懷德講道:“汽車跟醫藥行業雖然不搭噶,但面對的經銷形勢和貿易情況差不多。”
“自榮同志,你在籌建汽車銷售分公司的時候有沒有遇到特別的問題。”
李懷德聽著李學武的話點了點頭,看向茍自榮詢問道:“現在幾位同志的意見分歧比較大啊,你把核心問題講一講。”
“還是客戶的認同,和品牌的標識度吧。”
茍自榮遲疑了一下,匯報道:“汽車工業跟醫藥行業還是有區別的,至少現在廉價的摩托車沒有競爭對手。”
“呵呵呵——”
薛直夫忍不住笑出了聲,點了點他問道:“你怎么就知道醫藥行業建立不起來廉價中成藥呢?”
“便宜的摩托車我敢騎,便宜的中成藥我可不敢吃——”
茍自榮開了個玩笑,又看向了李懷德匯報道:“如果問我對比汽車銷售分公司的經驗,我還是建議咱們廠收購一家藥業銷售企業來的合適。”
“很麻煩的,藥不是摩托車啊。”
景玉農皺了皺眉頭,用鉛筆敲著桌子提醒道:“中醫藥栽培技術取得了新突破是好事。”
“但把好事變成自己的事,還是需要技術活啊。”
“我倒是有個意見。”
李學武用大拇指扣了扣腦門,講道:“五豐行和東方時代銀行去年年底兼并了一家藥妝零售企業。”
“如果能夠實現部分藥妝的代工生產,同時將中成藥完成出口貿易運作,我覺得是一種很好的補充。”
他看向會議室眾人說道:“回過頭來講,如果要實現這一代工目標,并且很好地利用現有的資源。”
“我覺得茍處長的意見可行,兼并一家百年老店,或者收購幾個信得過的老牌子,也有利于中成藥出口。”
“嗯,港城那邊比較認這個。”
景玉農點點頭,難得地在會議上附和了李學武的意見,道:“從資料上來看,只有港城能接受的藥物品牌,才能為東南亞其他華人市場所接受。”
“那就定下來,”李懷德點了點景玉農的方向交代道:“考察一下京城的醫藥銷售市場,下來咱們跟京城商業那邊再談。”
“好,下來我跟銷售看一下。”
景玉農痛快地應下了這個工作,隨后又點了茍自榮說道:“你再說說汽車銷售分公司的事。”
她對李懷德等人解釋道:“這也算是集團化進程中專業分公司建設的一個試水項目了,問題頗多啊。”
領導們在會議室里開大會,謀劃紅星廠在新的一年里要怎么干。
機關的職工在辦公室里開小會,議論著他們在新的領導來之前要怎么辦。
都說無風不起浪,空穴不來風,還真是這樣。
管委會的辦公會議剛剛結束,風就吹到了機關里的各個角落。
甚至在總廠有關系的,分廠那邊也同步了解到了。
除了飛機制造廠二期項目敲定,東城信用社追投,發電廠項目規劃審核通過等等內容外,還多了汽車工業的新車型立項。
預示著在晉級之前,廠里便要開始籌備相關產業的布局和調整工作了。
最準確,也是最讓人意外的一則消息是,廠里在新一年的干部調整中將大手筆地外放所有組長級干部。
紅星廠有保衛組、后勤組、經濟組、生產組、正治組五個組級單位。
如果算上辦公室和工人聯合會就是七個。
除了保衛組組長是鋼城煉鋼廠主任董文學兼任以外,其他幾個組的組長均在這一次的干部調整之列。
也就是鄺玉生、韋再可、丁自貴、呂源深、馮行可等人,要在今年全部下放到分廠一級,主持籌備專業廠和專業分公司。
這對于有些人來說是好事,因為組級單位本來就是管委會籌備過程中的過度產物。
現在要實現晉級和集團化目標,未來要建設大部門小處室的結構,組長的崗位會越來越尷尬。
這個時候外放比到時候退二線實在的多,有機會主管一方,也算是給閱歷增添了一份成績。
組長級的干部都是正處級,下去籌建專業廠和專業分公司,有些人順理成章的便會在接下來的晉級工作中隨著所負責的重要分支機構一同進步一級。
他們走了,也給年輕一代副處級,或者年輕的正處級干部騰出了上升的空間。
整體進步一茬,中層干部替換一茬,這池子水就算是活了。
李懷德如此安排,在給個別組長執行組織談話的時候就講到了信任的問題。
以現有的紅星工業、三產工業、聯合工業等為基礎,籌備和劃分建設專業廠以及專業分公司。
在紅星廠目前因為兼并過多企業,而干部隊伍良莠不齊的大環境下,只有這些組長級的同志可堪一用。
李懷德在談話中態度是很懇切的,希望他們要端正態度,立足根本,抓好生產,做好管理。
晉級了,進步了,可不能掉鏈子。
話說的很漂亮,但也很實在,你說這些組長級的干部是高興啊,還是不高興?
有的人就很高興,因為外放一任,一直都是他們謀求的目標。
從去年紅星廠規劃集團組織結構的時候他們就看出來了,這個時間必定會有一劫。
去分廠主持工作,比在總廠博弈要強得多。
但也有人不高興,因為他們的年齡已經到了,這個時候就是不進則退。
去了分廠籌備組織建設,至少三年回不來,等他們再回來,那就真的只能退二線了。
如果這個時候再進一步呢?
原地起步參加集團化的進程,少說也能鬧個大部室的副手,也有機會往上再進一步不是。
在很多人看來,隨著干部年輕化、組織規范化、崗位專業化的大背景下,現有的管理層級都在更迭替換之列。
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給年輕干部騰出位置,緩和學習和鍛煉的時間罷了。
所以說一時之間,機關里的氣氛詭異到了極點,誰也不知道今天誰走,明天誰來。
尤其是各部門的科員們,更是翹首以盼,等待著新領導的到來,好看看今年應該怎么干。
其他組長級干部調整的消息還沒確定,管委辦主任丁自貴外調的消息通報了出來。
“總算是塵埃落定,我這心里也算是踏實了。”
看著李學武走進辦公室,丁自貴笑著從辦公桌后面走出來與他握了握手。
“回來的匆忙,還沒來得及去你那跟你說一聲謝謝。”
“謝就免了吧,我也是剛聽到信,來送送你。”
李學武倒是很坦然,握手過后主動給他敬了一支煙點了。
在過去他兼任管委辦副主任的這段時間里,與丁自貴的相處整體看來還算是融洽。
后期稍有摩擦,丁自貴也做了最大程度的克制,沒有對他動任何念頭,也算是成全了兩人共事的情誼。
丁自貴做事還是很講究的,接了徐斯年的崗,來到管委辦擔任主任,本就不受李懷德的信任。
他從人事處來這,完全是各方妥協的結果。
丁自貴知道自己干不長,早晚要出事,就是沒想到事情是出在了自己的身上。
他很清楚李學武的能量,能被老李安排來管委辦兼職,絕對有他不能撼動的實力。
所以強龍不壓地頭蛇,對李學武從來都是客客氣氣的,完全沒有上下級的頤指氣使和故意刁難。
這也讓兩人在共事的最后一天,有了握手一笑泯恩仇的場面。
“送我干啥,我還找不著路咋地?”
丁自貴好笑地抽了一口煙,說道:“我要謝你是真心的,知道你跟調查組那邊幫我說了好話。”
“哎,說這個就遠了。”
李學武擺了擺手,沒在意地說道:“有一說一,沒有的我不會亂說,該有的我也不會不說。”
“你的情況領導們都知道,很舍不得處分你。”
他看著丁自貴說道:“這一次算是個機遇,趕上了,再搏一搏,單車也能變摩托。”
“哈哈哈——”
丁自貴聽著他的玩笑話也一掃郁悶的心情,大笑著再次與他握了握手。
“說實在的,是我老丁對不住你。”
他不容李學武客氣,很認真地強調道:“就連這次外放,也是托了你的福,這個情誼我一定記得。”
“你看你,又遠了吧!”
李學武笑著拍了拍他的手,說道:“出版和文藝工作看起來是走鋼絲,實則在這個時期最是容易出成績的部門。”
“我相信以你老丁的才能,在出版社一定能夠大展拳腳,馬到功成。”
“那我就借你吉言了!”
丁自貴笑呵呵地點點頭,湊近了輕聲說道:“我知道你在文藝宣傳隊有一定的影響力,你得幫我一把。”
“都是為了工作,太客氣了啊——”
李學武握著他的手晃了晃,笑呵呵地客氣著,沒說答應,也沒說不答應。
因為丁自貴這么說,是恭維和討好,他必須保持謙遜謹慎的態度。
李學武來辦公室送丁自貴有幾層意思:
首先是兩人的共事情誼,好聚好散,無論背后怎么樣,面子上必須過得去。
其次是代表領導來對其做一定的安撫,同時也探一探他的態度,省的接下來的工作難做。
最后便是給對方一個臺階,冰釋前嫌,在接下來的工作中還得處好關系,繼續合作。
丁自貴也是老機關了,這點事哪里能看不出。
所以你看他講話就知道了,風雨不透,最后還能畫龍點睛。
點什么睛?
他調去新成立的出版社,統籌廣播、報紙、文藝宣傳隊、電影放映隊以及紅星劇院的業務,組建文藝出版社(分公司)。
機關里誰不知道,李學武負責搭建了整個文藝宣傳隊。
就連宣傳處對文藝宣傳進行人事調動都需要問詢李學武的意見,更何況是這次的調整呢。
以后文藝宣傳工作就正式掛在他的管理范圍了,這么說完全是在給李學武表態。
其實做管理,哪里需要誰幫忙,說這么一句,就是告訴李學武,你李學武為人仗義,我丁自貴也不是忘恩負義的小人。
“呦,這已經話別結束了?”
敖雨華這個時候從門口走了進來,笑呵呵地同丁自貴握了握手,道:“我差點來晚了。”
這么客氣著,她又對李學武講道:“領導找您呢,您快點過去吧。”
“那咱們回頭再聊。”
李學武笑著點點頭,與丁自貴握了握手,這才離開了辦公室。
丁自貴調離管委辦,擔任紅星廠聯合文藝出版社總經理。
這一調令的發出,標志著紅星廠分支機構和產業布局的調整正式拉開了帷幕。
管委辦一共四位主任,一正三副。
丁自貴調令下發的這一天,副主任師弱翁的撤職通報也發了出來。
同時發布撤職處理通報的還有張士誠,這也標志著去年年底的那個案子正式開始走程序了。
就連副主任程開元都低調地回來上班了,可見問題處理的還是很迅速的。
周瑤在移交了相關人員回來后匯報說,張士誠死定了,查明的問題絕對沒有活下來的可能。
師弱翁不死也得扒層皮,這輩子沒有再站起來的機會。
因為隨著撤職的命令下達后,還有這個案子相關人員被開除的通報。
只是這份通報很簡單,很低調,完全掩在了接二連三發布的調令之中。
管委辦三科副科長樊華調任對外辦主任。
呂源深外調,任汽車工業分公司總經理。
畢毓鼎外調,任電子工業分公司總經理。
在一連串的調令通報中,最為引人注目的,便是關于管委會副主任董文學不再兼任保衛組組長,將出任紅星(遼東)工業領導小組組長的消息。
該領導小組成員包括汽車工業、電子工業、冶金工業、五金工業等負責人。
這一調令的發出,標志著董文學徹底脫離了保衛組工作,全部精力將會投入到新創建的紅星遼東工業格局之中。
隨之而來的,便是關于李學武的人事命令了。
通報很低調,摻雜在了其他的人事通報當中,但還是被機關里的人所關注到了。
李學武接了董文學的崗,擔任保衛組組長,職級也正式提到了正處級。
這則消息看著好像很震撼,又好像期待已久,早就失去了懸念,并沒有在機關內部形成議論。
但是在所有人的心中都留了一個尾巴,關于李學武的人事命令,絕對不止這一個。
因為就在李學武的人事命令發布以后,保衛組多了一位副組長,來自衛三團,此前擔任了紅星廠三支代表的王小琴。
她越過了副組長于德才,接替李學武擔任了保衛組第一副組長。
很明顯的,所有人都看得出來,王小琴將會在李學武離開保衛組后,掌管這一保衛力量。
太牛嗶了,廠機關所有人都沒有想到,李學武會在即將離開的時候來這么一手。
就在他們猜測,老李用車換了一個炮,調了董文學和李學武離開保衛組以后,會安排誰去保衛組的時候。
王小琴的出現卻是讓所有人驚訝了一把,也被李學武的謀算所折服。
用王小琴來過渡,既給了自己一系緩和的時間,也給了老李認同的空間。
王小琴絕對不會來紅星廠的,保衛組的位置只是替董文學和李學武一系占著罷了。
李懷德為什么會同意這一人事意見?
原因很簡單,因為蘇維德要來了,他可還記得蘇維德聯合那個三支代表丁志山給他帶來的壓力。
必須,也一定,要守護住紅星廠的最后底線。
李懷德不得不調李學武離開保衛組,但并不意味著他對紅星廠的安全保衛工作就徹底放了心。
有王小琴在此,用李學武的話來說,可保他高枕無憂。
蘇維德再跳脫,也不敢跟王小琴咋呼。
道理很簡單,不是一個系統的,王小琴根本不會屌他。
李學武升任了保衛組組長以后,面臨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兼任的管委辦副主任怎么處理。
其實也不用處理,大家都知道,他早晚要去管委辦過渡一段時間。
現在原地進步已經完成,去管委辦只是時間問題了。
或許去管委辦,也成了李學武即將算計某人的一個關鍵點。
在這段時間,李懷德先是安排了副主任敖雨華代管管委辦的工作。
但沒幾天,敖雨華便接到了調令,去人事處擔任處長職務。
管委辦四個主任走了仨,就剩李學武一個,還是個兼任的。
沒辦法,不用老李安排了,在廠機關中層干部調整的期間,他只能毛遂自薦,承擔起了管委辦的所有工作。
幸好,這種壓力沒擔幾天,十六家企業兼并后,調進來的一位副廠長梁作棟擔任了管委辦的副主任。
而后便是持續的人事調整:
岑輔堯調任食品工業分公司總經理。
韋再可調任任教育和醫療管理局局長。
蕭子洪調任任奉城機加工廠廠長。
最后,千呼萬喚始出來,李學武早收到消息的蘇維德由一機部一位副主任相送,來到了紅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