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弟大秦第一紈绔  第012章 那我就指點指點你

類別: 輕松 | 吾弟大秦第一紈绔 | 精品香煙   作者:精品香煙  書名:吾弟大秦第一紈绔  更新時間:2022-12-15
 
嬴政身上,真的說不上有多少殺氣,說話的時候,也沒有一絲殺意。

嬴政的殺氣殺意別說和王翦,王賁,蒙恬,李信這等血火掙扎之將帥相比。

就是和一個普普通通的征戰士卒,嬴政也是萬萬比不過的。

但可笑的是,就是這么毫無殺氣的一個人,毫無殺意的一句話,咸陽殿內的陰影,卻好似濃郁了幾分。

一眾人等,無論是創下潑天之功的天下名將王翦,還是權傾天下的左右丞相。

每個人的心臟都驟停了一下,一絲涼意從他們骨子滲了出來,穿過他們的四肢百骸,化作一層細密的汗水,鉆出他們體表,讓這涼意席卷他們全身。

他們低頭的幅度微微加大,正坐的姿勢愈加標準,呼吸的節奏有意或無意的放緩,就連一直為淳于越開脫的李斯也是如此。

陛下生氣了。

這是所有朝臣的想法。

這個時候,沒有哪個不長眼的想引起嬴政注意,為淳于越分擔始皇帝怒火。

咸陽殿外的血腥氣還沒散,那白玉欄桿上,暗紅色的干涸血跡是如此顯眼。

一十八位因執意勸諫而死的秦臣鬼魂,就在殿外,等著莊嚴肅穆的咸陽殿內,有人觸怒嬴政,被切成四塊拋尸于此,與他們為伴。

淳于越正正衣冠,滿懷希望地最后看了眼嬴扶蘇。

有些留戀,有些不舍,有些不甘。

真想看看我儒家學說,成為天下正統的那一日啊。

他低頭再拜,朗聲沉喝:“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也!舍生而取義者也!”

一番話說得鏗鏘有力,似是有著無窮的浩然正氣。

本已失望至落魄的嬴扶蘇,一聽這話,胸中那團本已熄滅的火焰,忽然又再度燃燒!

老師,定是有苦衷的!

他剛要開口為淳于越向嬴政求情,一直壓在他頭上的那只手掌適時用力。

那股曾撫平他亂緒的暖流,這次封閉了他的經脈,讓他一時什么也做不了。

嬴成蟜嘆了口氣。

本以為能偷個懶的,沒想到終究還是要上臺表演。

他都不需要去看,只是感受手底下嬴扶蘇的掙扎力度,就知道他這大侄子是何等焦急。

“陛下。”

嬴成蟜朗聲叫著。

在公共場合,他從來沒有管嬴政叫過皇兄。

這是為了嬴政威嚴,為帝王者,稱孤道寡,沒有親疏。

“好不容易有個替我說話的,能不殺嗎?”

嬴成蟜說的很是隨意,讓靜默的群臣生出了滿腦袋問號。

陛下是真的在發火啊,是要殺人的那種!你這說話好像陛下在鬧著玩似的!

果不其然,嬴政怒火偏移。

“再敢多言一句,罰你三年俸祿!”

朝臣有些私下悄聲說著:“此事皆因這豎子而起,陛下應罰他十年俸祿!”

淳于越出事,不管與淳于越是敵是友,都會生出兔死狐悲的感覺。

但嬴成蟜出事,所有人都只會有幸災樂禍的感覺。

“陛下就不好奇,淳于仆射素來與我不合,今日緣何為我說話嗎?”

嬴成蟜根本不在乎什么俸祿,自顧自的繼續往下說道。

“只是淳于越與你不合嗎?這朝堂之上,你可能找出來一個與你合的臣子?”

“咳咳咳咳。”

嬴成蟜嗓子發癢,清咳數聲。

提醒自己的兄長說兩句得了,趕緊給我個臺階往下說。

他不需要看,也知道所有朝臣對嬴政的話都深以為然。

一群沒有見識的豎子!

嬴政不知嬴成蟜要說什么,但兄弟倆多年的默契,他自然懂得嬴成蟜是要他配合。

當下也不繼續戲耍嬴成蟜,隨意道:“不過你之所言,倒也頗有幾分道理,你且說說,何時與淳于越交好至此了?”

嬴成蟜彎腰,從身前桌案上拾起一份竹簡,仔細看,上面還能看到濕濕的口水痕跡。

嬴成蟜掂量著竹簡,洋洋得意。

“那自然是我聰慧無雙,幫了儒家一個大忙,將論語全文注釋了出來。”

你注釋論語做什么?

論語還需要你注釋嗎?

嬴政有些迷惑。

論語是孔子弟子記錄孔子言行語錄的一本書,成書之日起就自帶注釋,是孔子諸弟子合力創作注釋的一本儒家經典。

這個時代,還沒有聽說過誰去為論語注釋。

畢竟你再了解孔子,能有孔子那些弟子了解嗎?

更何況注釋論語的孔子諸弟子,可是有不少都是大賢之人,誰再二次注釋,那不是班門弄斧了嗎?

“注釋論語?這倒是有幾分,新奇。”

出于對嬴成蟜的信任,嬴政雖然有些迷糊,但也只能是順著往下說。

一個不學無術之輩,還能注釋論語?陛下還是恩寵這廝,給他留了面子。

朝臣們可不信嬴成蟜說的。

在他們看來,嬴成蟜也就能給樓臺姑娘排個名次。

至于什么學問征戰一類的事宜,統統與這個豎子無關。

為嬴成蟜說話,心存死志的淳于越,帽子差點沒帶穩。

你把論語壓在身下睡覺,口水都淌上去了。對待論語如此,還說注釋了?

你所謂的注釋,怕不是在論語上畫了兩幅春宮圖?論語在你手上,真是糟蹋書籍!

等等!

這豎子再如何不堪,總不會編造此等絕不可能的借口,他莫非另有用意?嬴氏一族不可小瞧,且等等看。

朝臣中,沒人相信嬴成蟜能注釋論語。他們以為嬴政說的新奇,是如他們一般,嘲諷嬴成蟜妄想注釋論語。

卻不知道,嬴政從未懷疑過此事,他只是對嬴成蟜注釋論語的動機表示好奇。

“論語自成書之日起,便被那些注釋曲解了真意,原有注釋的那些人根本不明了孔子真實想法。我不愿孔子受世人誤解,故淺讀一遍,重做注釋。唉,天不生我嬴成蟜,儒道萬古如長夜!”

“咳咳咳咳咳咳咳咳咳!”

朝臣中,儒學博士伏生實在是沒忍住,大聲咳嗽不止。

博士是秦國中一個很特殊的官職,他們沒有實權,平日也沒有什么事情。

但他們有參政的權利,簡單來說,他們就是皇帝的智囊團。

“長安君是說,孔子弟子所作注釋,都是錯的?顏回,子路,冉求等賢者,還不如長安君了解孔子?”

伏生的質疑,也是朝臣的質疑。

朝臣們只是不愿意蹚渾水,卷入這場爭端,但他們都對嬴成蟜的大話很是無語。

天不生你嬴成蟜,儒道萬古如長夜?好大的口氣!

就算再看不上儒家,所有人也得承認,儒家作為天下顯學,是有獨到之處的。

你這話說的好像儒家不是孔子所創,而是你嬴成蟜所創的一般,你也配?

“對啊!這不是很明白的事嘛!”

面對伏生質疑,嬴成蟜答應的異常痛快,一點猶豫都不帶有的。

就算始皇帝嬴政的陰翳依然籠罩在咸陽殿,群臣依舊是沒忍住,安靜不下去,個個面皮抽動。

這廝,當真是厚顏無恥!

他怎么說得出來這種話的!

“要不然淳于仆射為什么幫我說話?就是因為他聽了我的注釋,才知道先前學的論語都是錯的。我知道你不信,我現場一字一句給你講解,包你聽了之后如醍醐灌頂,茅塞頓開,要不要試試?”

伏生是什么人?

研究一輩子儒學的人!

伏生這個名字在秦朝不起眼。

可若按照正常歷史發展,到了漢朝,伏生可是名滿天下的大儒。

就連漢文帝都要派遣御史大夫晁錯,來千里跋涉,向伏生請教尚書真意。

可以說漢朝儒生對儒家經典的理解,有一大半都是來自伏生的解讀。

若是談論別的,伏生肯定默不作聲,但涉及儒家文化傳承,伏生絕不會坐視不理。

他沖著嬴成蟜深施一禮,沉聲冷靜道:“請長安君賜教!”

“好說,那我就指點指點你。”嬴成蟜也不回禮,隨意地道。

敷衍自大的態度,令群臣都忍不住想錘他兩拳。

一會有你丟人的!

伏生對儒學學問的理解,朝堂內都有所知,那是淳于越都要請教的存在。

為什么淳于越是儒家隱性領袖?

就是因為儒家專門研究學問那一批人,都把伏生當做了領袖,而不是淳于越。

而伏生只讀書,對外事宜一概聽淳于越做主,所以這批只做學問的儒生看在伏生的面子上,也任由淳于越做主。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