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夫妻邊說邊往家里走,路上的人也都談論的津津有味,正好看完戲,也得回家做午飯了。
“一早出去也沒買多少東西,回來就急著去看戲,等吃完午飯,我再騎自行車去鎮上買一點年禮給你明天送人。”
“一起去吧,我騎摩托車快一點,也能裝,你騎自行車裝的東西有限,我還能幫忙拿。”
“好。”
兩夫妻高高興興的商量著事,當天把東西買齊全后,等夜里,葉耀東就帶著幾個工人開船出發了。
等回來時已經是農歷二十八了,他剛上岸就感覺周圍好像冷冷清清的。
平常岸邊再怎么沒人,都能聽到一點村子里頭的動靜,或者孩子的吵鬧聲,更何況現在過年了,孩子放鞭炮可是不分地點的,今天感覺靜悄悄的。
詢問了一下開船接他們上岸的工人,原來是村子里這會兒已經又鬧開了,還是陳威家,村里人又都跑去看熱鬧了。
老人小孩也不例外,哪里熱鬧往哪里鉆,哪里人多往哪里去。
并且不只是今天鬧,已經連續鬧騰了三天。
原來隔壁村王家的拿了5000塊后,不放心,派人輪流在村口蹲守,還真在天黑后,抓到了逃跑的陳威。
從那以后,一天24小時都有人蹲在他們家門口,然后就天天有罵架,他走了幾天就罵了幾天,不拿到最后5000塊誓不罷休。
村里人這幾天都習慣了每天端著飯碗蹲他們家門口,邊湊熱鬧邊下飯,順便戳著筷子點評幾句。
還有人賭隔壁村的王家能不能拿到剩下的錢。
村干部們這幾天動都懶得動,抱著瞧熱鬧的心態,慢悠悠的去,不痛不癢的講幾句,讓他們自己商量。
隔壁村也是附屬于他們村的自然村,也都歸本村管,所以大家也沒有排外的心理。
大家議論了幾句,蠢蠢欲動的想立即去看熱鬧,葉耀東也不阻止,給大家放大假,各回各家去,過個好年。
他前幾天看過一場熱鬧了,這會兒開了很久的船,累得很,只想回家休息,并不想去湊熱鬧。
一路走到作坊,地面已經被清洗的干干凈凈,該收的東西都已經洗干凈收起來了,看起來空曠又干凈的很。
就路邊還都是水坑泥濘,應該是今天剛洗的。
此時就只有兩個工人在那里看著,其他人大概都下班了,要么就是看熱鬧去了。
“東哥(老板),回來了……”
葉耀東點點頭,“辛苦了。”
“不會,不會……”
他沒有多待,轉一圈就回家了。
毫無意外,迎接他的只有老太太。
老太太絮絮叨叨的念,“快過年了才回來,這下子能休息了吧?明天就除夕了,不出門了吧?”
“嗯對。”
“阿清不在,看熱鬧去了,飯已經煮好了,得等她回來煮菜。這兩天村子里鬧哄哄的,天天一大堆人圍人家門口瞧熱鬧,我就是腿腳不利索,不然我也去聽聽看。”
葉耀東給自己舀了一瓢熱水洗手洗臉,說道:“叫我娘或者阿清回來講給你聽。”
“有,哪天不講,天天回來都得說道幾句,門口也都是人在那里講,我去門口站一站,就什么都知道了。”
“那你給我講講。”
“我講?”
老太太瞬間來勁了。
趁著他洗手洗臉又洗腳的功夫,坐到他邊上夸夸一頓講,邊說還邊批判幾句不道德。
葉耀東這下子也把這幾天村子里的事了解了個七七八八,跟他知道的沒啥差別。
陳威逃跑惹惱了隔壁村王家,王楚云直接說是她湊錢給陳威當路費出去賺錢,這下子王家更不依不撓了,原本剩下的5000又直接翻到了一萬。
全村人罵王家人獅子大開口的同時,也都在說他不要臉,人財兩得后,現在掙了好多錢又不管,還不給賠償。
口口聲聲號稱比肩葉耀東,拿個幾千一萬卻還摳摳搜搜,好歹也是好過一場的,還打了孩子。
世人都是比較同情弱者的,即使那個女人也不道德。
所以為這事,就又連吵了好幾天。
老太太也是邊說邊罵,兩邊都罵。
“還好你們沒有來往,不然你還得去幫忙,臉都丟光了。”
“對了,你怎么跟他沒來往了?這兩年好像沒看過他上門來?”
“以前你們那一伙的天天就在那里敲窗戶,敲兩下你就跑,跟暗號似的。”
葉耀東一聽就有些尷尬,好像是那么回事,而且不是敲窗戶,是拿石子扔窗戶框。
也不能怪他們幼稚,雖然20歲就結婚了,那他也是個孩子!
“玩不到一起就沒有一起玩了。”
“那就好,咱們不要跟這種人來往,會帶壞你的。”
他應和了一下,把腳擦擦,穿上棉拖鞋這才感覺舒服了。
沒一會兒,林秀清也回來了。
沒想到今天又爆料出了不一樣的。
據林秀清激動的說,陳威見陳書記他們消極怠工,自己又要出一大筆不甘心,把王楚云的兒子是村長孫子給爆料出來,讓王家也得去找村長要補償。
這下子都炸開了鍋。
村長當然不承認,只說他胡說八道,亂扣帽子。
村里人也不咋相信,更信他是隨口胡謅,故意報復人,亂扣帽子,轉移注意力,更何況大家也都認為那女人水性楊花。
有了新的大瓜后,那就更熱鬧了,王家一下子在兩邊來回瞧,還真的沒有逼迫那么緊了,還派人跑回家詢問了。
“我是想著結果沒那么快,就先回來燒菜,都飯點了,你應該快回來了,沒想到你這么早就到家。”
“我看你這兩天熱鬧沒少瞧。”
“嘿嘿,全村都盯著他們家這點破事,正好快過年了,個個都空的很,都去那邊湊熱鬧。”
“真牛啊,一個事情扯出一大串的秘密。”
林秀清深感贊同,“就是,真亂,還扯上村長了,我看他一臉便秘,跟吃了只蒼蠅般難受。”
“別管人家,趕緊做飯,我餓死了。”
“那邊分了多少錢回來?”
葉耀東比了個6,“只拿一小部分盈利拿來分,其他的還要用于生產、支付材料跟工人工資。”
林秀清面上一喜,“還能拿這么多,去年就拿2萬。”
“步上正軌了,出貨穩定了,當然錢掙的就多了。”
“賺大了!”
“嗯,錢已經拿去屋里了,等會兒再好好清點一下收起來。”
“那你等年后再去省城訂車子?”
“肯定的啊,明天就除夕了,你難道叫我明天就出門?”
“沒,我就是確定一下你是不是真的要買。”
葉耀東給了一個眼神,讓她自己體會。
這還能有假?
“車子買一個得多少錢?”
“解放CA141這款國產的大概售價在38000到4萬之間吧?”
林秀清懵了一下,“還有型號的?這你都知道?都問清楚了?”
“我怎么不知道,你以為我是你們女人啊。”
“女人怎么了?”
“沒,我的意思是,我是男人,更懂車,更喜歡這些機械的東西,當然知道的比你清楚,所以型號當然隨口就來。”葉耀東求生欲滿滿的趕緊道。
“那倒是,聽惠美說,雙胞胎去到老家時,就天天蹲門口邊玩邊等大車,能蹲守一整天。”
“趕緊做飯,肚子餓了。”
“好,馬上,菜都弄好了,翻炒一下就行了。那買個大車也就4萬塊左右,也還好。”
“到時候還要送人去學習,這兩天咱們商量一下送誰去,最好是自家人,畢竟學了就是一輩子的技能了。”
林秀清深以為然,“對,肯定得送自己人去,送外人去,那不便宜了外人?可惜我們家兩個孩子都還小。”
“我倒是挺想送成河去的,但是大哥大嫂好像想留他幫大哥在船上干活。”
“對,他們說過。”
“你大哥二哥家的兩個大一點的侄子是不是也16了?”
葉耀東也是想著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家三個侄子都安排妥妥當當的了,兒子又小,沒有什么好人選。
阿清那邊要是有的話也好,也不是外人。
“好像是,兩個都初三了,一個比旁人晚一年讀書,應該17了吧?”
“你等年后問一下,他們看愿不愿意,愿意的話,我出錢送他們去學。學個一兩年拿到實習證,到時候至少得給我干個10年才行。”
“他們現在也回村了,等初二回娘家,我到時候問一下大哥二哥就好了。應該會愿意的,你都出錢讓他們去學開車,怎么會不愿意。這年頭開大貨車可吃香的很,跑一趟貨車聽說能賺萬把塊,這可是一輩子的技能,有這門技術,可餓不著了。”
“嗯。”
林秀清越想越覺得可行。
“這算是大好事,解決了他們畢業后就業問題了,我二哥之前還說讓光耀跟他一起開拖拉機,現在能學開大貨車,肯定千肯萬肯。”
“嗯。”
葉耀東也覺得應該沒啥問題,他們家又沒有什么可繼承的東西,學完技術回來正好幫他干個幾年,也不怕跳槽,被人挖走。
至于林向輝的早餐店需要幫忙,家里還有幾個女孩子,貨車可不適合女孩子去開。
他這也沒啥適合女孩子干的活,雖然需要個幫他算賬記賬的會計,但是他可不想帶個女孩在身邊。
近親不會讓林秀清多想懷疑什么,但是他們那里營地可全部都是一群大老爺們,那可不方便。
他得找個會打算盤,會記賬的男的才行。
等他娘過來吃飯的時候,他也跟他娘講了一下,讓她打聽一下,附近哪里有會打算盤算賬的男的。
然后愿意跟他去浙省,他給開一百一個月。
這個活算是很輕松了,也沒什么危險,一天只要計算個把小時,比船工舒服太多了,只是出遠門而已,算是高薪了。
“給這么多?那得一大堆識字的愿意。”
“要會打算盤,然后還得簽個保密協議。”
“什么保密協議啊?”
“保密不把收入透露出去,不然讓他記賬,我一趟掙多少錢老底不就擺在人家跟前嗎?隨便嚷嚷一下,這十里八鄉就都知道了。”
葉母理所當然的道:“你不說,人家也知道你掙很多,不然哪能船一條接一條,還一條比一條大。”
“那猜測是一回事,聽人具體的說又是另外一回事了,而且還是管賬的說出來,那不是直接變成實錘了?這性質可不一樣。”
“那也是,誰家底能隨隨便便透露給別人知道。”
葉父說道:“你過年這幾天給找找,十五之前要敲定了,十六差不多就要跟著走了。”
“知道了。”
葉父又看向葉耀東,“阿海那介紹信沒說啥時候去報到?”
“年后啊,上面不是有留了電話,地址,自己打電話問。”
葉耀東前些天從市里回來,當晚就把介紹信拿去他大哥家里給葉成海了,可把一家子激動的。
本來也是沒抱希望,沒想到還能有意外之喜。
在自己縣城的小廠學習,哪有去大廠學習來的強,而且還是憑領導的關系安排進去的。
去大廠學習個幾年,相當于鍍金了。
這個還不是廠里委派的,廠里委派過去學習好了還得回來造福本廠,阿海這個過去學習,還可以直接留下的。
這即使不留下,回來也是大廠出身了,名聲又好聽。
葉耀鵬夫妻倆都還說要帶著阿海去市里感謝領導,但是葉耀東沒時間,第二天看完熱鬧,夜里就去溫市了。
只說了,等十五領導會來他們家,會去鎮上瞧熱鬧,到時候好好招待就好了。
“你大哥大嫂不好意思急匆匆打電話,然后又擔心廠里放假,想著年后再打電話。”
“這有什么不好意思打電話?拿到推薦信當然得趕緊打電話過去把這事敲定了。”
“那你當時也沒說清楚,明天都除夕了。”
“我以為他們肯定急忙的第二天就打電話,這哪里還要人交代。”
“他們這不是心里沒底嗎。”
葉耀東無奈,平常也沒見他們這么老實啊。
“那等年后再打電話也一樣,順便還得讓縣里造船廠開個證明是他們那邊輸送的人。”
“好,那等會跟阿海說一下。”
“嗯。”
在八九十年代,大卡車的價格根據品牌和型號的不同有很大差異。以下是一些具體車型及其價格的例子:
解放CA141:這款國產大卡車的售價約為38,500元。
東風EQ140:這款車的價格是43,600元。
五十鈴雙排座:這是一款較為昂貴的車型,售價高達125,000元,通常只有公司才能負擔得起。
伏爾加2410:雖然不是貨車類型,但在那個年代也很經典,售價為113,000元。
這是我查到的,不知道準不準確,大家看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