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國師  第四百七十章 出兵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大明國師   作者:西湖遇雨  書名:大明國師  更新時間:2023-10-15
 
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這種資源掠奪,對大明來說也是百利而無害,既然如此,又為何不做呢?

同樣,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呂宋國,也不符合大明的海洋戰略利益。

大明需要的,是一個內部分裂、互相制衡,且無暇顧及海洋的呂宋國。

這也是鄭和艦隊在拿下馬尼拉城后,并未采取任何強硬措施的原因。

只是讓呂宋人有些詫異的是,大明的官員們似乎對他們有些不屑一顧。

在得知呂宋使臣求見后,鄭和并沒有立刻答復,只是說道:“先晾他一段時間,讓他吃吃苦頭。”

左等右等,在得知大明帝國的官員并不準備召見自己后,呂宋國的使臣也是陷入了深思之中。

這是怎么回事,按照正常情況下,這些強橫的大國,不該是上演一下羞辱小國罪臣的戲碼嗎?本來都做好了準備的使臣,一時間被整不會了。

大明的反應顯然出乎了他的預料,既沒有出現預想中的情況,也沒有彬彬有禮拿出禮儀之邦的態度接待他,而是就這么晾著。

而且,他們還不允許窺探任何軍事方面的機密,幾乎是以一種半軟禁的姿態,被控制在了驛館里。

但即便如此,馬尼拉城城墻的修筑,以及明軍那甚至可以用“遮天蔽日”來稱呼的龐大艦隊,還是瞞不過使臣的眼睛。

又被晾了幾日,這時候之前還算沉得住氣的呂宋國使臣,也終于忍不住詢問了身邊的幕僚:“你覺得,大明到底是什么用意呢?”

“或許是拉不下臉面倚強凌弱?”

“哦?可是之前大明的官員卻說,此番前來,并非是為了伐滅我國。”

“所以,是等我們犯一些禮節上的錯誤,找個借口?”

使臣眉頭微皺:“如果大明真的要滅亡我們的話,為什么還要找借口,完全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兵啊!”

“如果都不是的話。”幕僚想了想說道,“我覺得,明軍可能只是在等,等后續的增援,現在上岸的明軍雖然不知道有多少,但肯定不會超過萬人,而明軍若是滿萬,怕是就不可敵了。”

“明軍不滿萬,滿萬不可敵”

使臣扼腕嘆道:“那又該如何是好?難不成,真是天亡我呂宋也?”

幕僚絞盡腦汁,想了想,說道:“大人,還有一種可能,大明,可能真的只是要馬尼拉這一個地方,除此以外,就像他們所說,并非是為了伐滅我國。”

使臣聞言苦笑道:“咱們那位國王,雖然每日醉生夢死,但卻絕非是真正的庸碌之君,這馬尼拉乃是我呂宋國的重要港口,雖然長期不在王室的控制之下,但卻是屬于可給其實,而不可冠其名要是在名義上割讓出去,真成了這所謂的大明馬尼拉宣撫使司,是萬萬不可接受的,甚至為此,不惜一戰。”

“而且,馬尼拉是我們呂宋國的海上門戶,失去了馬尼拉的呂宋國,再也不具備向外拓展的能力了。”

幕僚嘆氣道:“大人,現在我們只能靜觀其變,如果大明真的對呂宋國開戰的話,我們只有拼盡全力,和大明決一死戰。”

使臣點點頭,他現在身陷囹圄,除了選擇相信王城那邊的判斷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另一邊,在擱置了呂宋使臣拜見后,鄭和也是在召集文武下屬,討論這次征伐的事宜。

“目前馬尼拉的城墻還在修復,雖然工期還很長,但起碼不是無險可守了,即便是遇到最壞的情況,憑借著這些之前被強制廢棄的城墻,以及艦隊的主炮火力(普通艦炮射程不夠),也足以據守馬尼拉城。”朱有爋說道。

馬尼拉城是一個以港口區為核心的小城,總人口只有十萬,之前是有大段的完整城墻的,后來幾經戰亂,坍頹了大半,但依舊留有一些殘垣斷壁,城墻的修復,就是在此基礎之上進行的.以前不修復,倒不是沒有人力物力或者意愿,而是呂宋國王禁止馬尼拉擁有完整的城墻防御體系,這顯然也是其防備漢人的一種措施。

而這件事之所以被擺在首位,自然是出于未慮勝先慮敗的考慮,大明的登陸部隊即便戰力彪悍,打這些土人綽綽有余,但一點后路都不給自己留,也不該是統帥這么多軍隊的軍事指揮官所為。

除此以外,就是整頓內部和探查情報,所必要的時間的。

王景弘也說道:“馬尼拉這邊的變故,也引起了現在呂宋國國內的形勢緊張,割據一方的各大部族都在蠢蠢欲動,其實這個時候如果我們主動出兵的話,可以一舉掃滅障礙,讓他們以后都沒辦法再威脅到我大明馬尼拉宣撫使司的安全。”

鄭和沉吟道:“此次呂宋之行,一開始的時候,其實諸位也知道,是抱著先取得一個類似于清化港的海外基地進行補給,以及用來完善海外貿易網的目的來的,能跟呂宋國談就盡量談,但如今情況出現了一些變化。”

情況有哪些變化,其實在場的諸位倒也都心知肚明。

其一,那便是馬尼拉港拿下來的不費勁,得隴而望蜀嘛,不磕磣。

其二,則是如今了解了呂宋國的內部詳細情況后,確實覺得這個小王國有些費拉不堪,估計打起來也不費勁,那便也不客氣了。

其三,卻是鄭和沒有與眾人明言的事情,那就是他收到了姜星火的來信。

信中主要提及的,就是三皇子朱高燧海外就藩的事情。

朱高燧有意主動出局,遠離愈演愈烈的爭儲風暴,而同樣一盤散沙且地形氣候等各方面條件適合殖民天竺,目前是尚未探索的狀態,大明的遠洋艦隊連馬六甲海峽都沒邁出去,顯然距離殖民這個條件還有些遙遠。

所以,呂宋國就成了最好不過的選擇了。

但在鄭和看來,呂宋島,或者說呂宋群島,也不是完美的,因為地形地貌實在是太特殊了,如果僅僅占據一個港口倒還好說,可以將這片地區作為遠洋艦隊的落腳點,有利于艦隊進行快速調遣和機動,甚至連補給、訓練、維護都能一道解決。

但問題就在于,艦隊解決不了一切問題。

呂宋群島,同時也存在著大小不一的島嶼四散分布,且主島內地形復雜,既有平坦開闊的平原,又有縱橫交錯的山脈的特點。

這對于大明進行整個占領,就存在極大的隱患,因為跟安南還不一樣,安南的地形是完整的地理結構,并沒有這么碎散.就跟一塊芝麻燒餅不僅被撕成了好幾瓣,連上面的芝麻也都掉了一地一樣。

一旦土人普遍不服,那么深入山區打治安戰的成本,可就沒邊了。

畢竟漢人在這里才是少數,又要占領,又要建設,又要鎮壓,根本沒那么多人手。

但這畢竟也是三皇子主動要求的,而且還是姜星火的請求,鄭和自然也不好拒絕,否則就有些說不過去了。

所以他原本的意思是,先把馬尼拉城的防御工事建設好,然后派遣一支水師在這里駐扎一年半載壓壓場子,最后再考慮下步計劃。

鄭和這么覺得的原因,其實是因為他認為馬尼拉的防御體系,恐怕比起大明正規的要塞城墻防御體系來,差別不是一點半點兒。

而馬尼拉的城墻,建造起來耗費巨資、精力不說,還需要大量的勞役,而且還要防御敵人的偷襲、破城。

而大明遠洋水師的戰艦,一些兩千料的寶船,裝備有強大的艦首主炮,可以承擔很大的防守反擊火力,減輕城防的負擔。

換句話說,鄭和接到信以后,一開始的計劃,還是比較保守的,主要因素是明軍野戰兵力勉強夠用,但想要占領呂宋國,是根本做不到的。

這個道理在場的文武屬下也都知道,所以聽到這里,倒也沒什么反駁,而是靜靜地等待著,鄭和所謂“變化”的后續。

“但如今看來,固守的計劃,還是太過保守了,要做兩手準備。”

鄭和攤牌道:“一手是一旦談不攏,呂宋國不肯放棄馬尼拉,那么就要打,另一手便是原計劃,繼續修復城墻,如果呂宋國與我們簽訂通商契約,那么就留下一支艦隊駐守,將馬尼拉建設為大明的海外基地。”

不過有人問道:“既然如此,那么若是呂宋國主動出擊且被我軍擊敗,為什么不趁勢奪取呂宋王城呢?”

王景弘解釋道:“呂宋國如今明面上安穩,實則內里四分五裂,即便擊敗了呂宋國王的軍隊,徹底摧毀呂宋國的有效統治,對我們來說也不是一個好局面,因為大明吃不下。”

比較好戰的朱有爋此時也認同道:“呂宋國的軍隊雖然不算精銳,但是島嶼中間的地勢很險峻,我們只有數千士兵,要想攻入并且清掃干凈,必須要經歷數月的艱苦奮戰,甚至還要付出一定傷亡,可我們不可能一輩子待在呂宋吧?一旦撤走,這些空缺的勢力范圍必然會有人填補,那就是為人做嫁衣了。”

“而且,我們要想徹底掌握這塊地方,光有強大的艦隊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在沿途站穩腳跟,進行殖民發展人手,招募新兵,組織部隊,然后逐漸蠶食呂宋,直至最終消滅掉所有勢力,才算是徹底統治這里。”

“不過,這些事情都急不得,得一步步來。”

眾人聽了之后,均是頻頻點頭,深表贊同。

鄭和又道:“所以我的意思是,不管之前的兩手用了哪一手,以后都得把馬尼拉周圍的城鎮拿下來,建立我們的殖民據點,同時這里也是一個補給港口,所以運輸是不發愁的,等我們慢慢積累了足夠的實力后,才會向下一階段進發。當然,如果可能的話,最好能夠將另外兩座臨近的城池控制在手里,以便我們更好的管控這個地方,畢竟馬尼拉繁榮富饒,但卻極度缺乏防御縱深。”

而鄭和的想法,也正是想通過對馬尼拉的控制,以及在海上的航運優勢,可以在未來擴充勢力。

鄭和的設想不錯,但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明軍能在此立足。

時間在一天一天地流逝著,雙方卻如同兩輛扔掉了韁繩,拼命地揮舞著馬鞭的對沖戰車一樣,馬上就要撞在了一起。

呂宋人的反應,比預想的要大得多,也迅速的多。

使臣遲遲不歸,明軍也始終沒有向北做任何推進,這兩件事情,都不符合呂宋國君臣的預期。

而有一件事情,也很出乎呂宋國君臣的預料,那就是地方各部族對于這件事情的積極性,有些反常的.高漲。

事實上,這就是信息差的緣故了。

呂宋國君臣里,是有不少人親自去大明朝貢,見識過大明是何等強大的,所以他們決策的時候,顧慮會多很多。

但地方的部族,卻壓根連自己的勢力范圍都很少出,待在山里,能有什么見識?

他們對于大明的唯一認知,就是那是一個很遙遠的國家,那里來的人很勤奮,搶走了他們的生意,并且很有錢,是不折不扣的肥羊。

過去,如果不是呂宋國王攔著,他們早就把馬尼拉的漢人富商洗劫一萬遍了。

而這次馬尼拉的反叛事件,在他們眼里,那就是不折不扣的宰肥羊的大好機會。

至于風險?什么風險?我不道啊。

也不要笑,別說是這個時代,就是再往后,這種由于認知不對等產生的信息差,最后鬧了笑話,都是很常見的事情。

地方部族積極請戰,明軍龜縮在馬尼拉港不出來,此消彼長之下,也給了原本存有幾分畏懼心理的呂宋國君臣一些很有道理的勇氣。

似乎明軍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強大?

不然為啥直接扣了使臣不敢回話,也不敢出兵。

“這次大明登陸的軍隊,或許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多。”

“他們也僅僅只是占據著一座港口而已,在他們的后面,來自安南的戰爭尚未徹底結束,大明帝國還有很多的威脅還沒有徹底解除,所以他們不敢貿然出擊,只能選擇龜縮在這座小小的港口中,期盼我們能夠選擇退讓,但這次,我們偏偏不能退讓,否則就會讓大明覺得我們軟弱可欺!”

“但是大明既然吃到了嘴里,肯定是不會愿意放棄馬尼拉港的控制權的,所以我們也必須要給他們施加壓力。”

就在呂宋國分掌兵權的王子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之前被軟禁的使臣,卻帶著大明的條件回來了,很遺憾,大明不僅沒有交還馬尼拉的意思,還提了一些其他的條件。

使臣沒有完成預期的任務,被扣押了一段時間,這時候回來,很擔心國王會不會在喝多了的情況下,一怒之下殺掉他。

但使臣卻發現,國王這時候,有著從未有過的清醒。

“這條件斷然不可答應,俱是一些暗藏玄機的東西。”

看著眼前這些建立天使館、平等通商之類的契約條款,呂宋國的國相一眼就看出了熟悉感,因為他平常也跟安南國、占城國、真臘國這些國家的高官有所來往,這玩意不就是一個模子里刻出來的嗎?

但朝鮮國是被大明兵威所迫;占城國是快要滅國了不得不同意大明的條件;安南國是直接被滅國了,剩下的國土復辟的陳朝,國君陳天平是大明扶持的傀儡;而日本國則是足利義滿有實力且缺錢,認為這是基本互惠互利的條件。

呂宋國卻不一樣,呂宋國本身其實沒什么貿易,更沒有什么所謂的技術和產業可言,就連移民過來的漢人都能給他們轉移技術,可想而知,呂宋國本身的技術是個什么水平。

而且,馬尼拉這個港口的貿易繁榮,是因為這是整個呂宋群島的天然貿易節點,其實是把一個國家的商品,都濃縮在此地,一個港口反應不出整個國家的整體情況,馬尼拉以貿易為生,不代表呂宋國是真的大力發展對外貿易,恰恰相反,呂宋國的經濟結構還是以能夠自給自足的傳統農業為主,采礦業為輔。

這樣一來,大明的兵威沒有壓迫到他們,而呂宋國也沒有有求于大明的地方,自然就不會同意了。

“大概是大明認為我們不堪一擊,根本不可能用武力奪回馬尼拉城,所以才會提出這么苛刻的條件。”一位王子猜測道。

“哼,想要用武力威脅我呂宋國,那就看看到底鹿死誰手了!”

呂宋國王冷聲說道,但是面容上透出的病態紅潤,卻泄漏了他的真實健康狀況。

事實上,在他登基前夕當時就已經有傷病在身,這幾年來,病治不好,每每疼痛欲死,全靠酒來撐著到了如今,病情更是愈演愈烈,身體成了半廢之軀,其實能挺到現在,完全是靠著一股毅力撐著。

呂宋國王并不想就這么死在病榻上,而明軍入侵這件事情,在他看來,也是凝聚人心,甚至徹底在實質上統一整個呂宋國,完成幾代先王遺愿的絕妙契機。

呂宋國王開口問派出的使臣道:“馬尼拉的明軍有多少人,你應該有個初步的估算吧。”

使臣思忖片刻,回答道:“根據臣的估計,明軍的數量有幾萬人,但其中真正能投入到陸戰里的,恐怕不會太多,也就幾千人了。”

“但明軍的艦船很多,聽說艦船上的火炮,能打很遠,甚至能打到城外去,遠非我們手中從蒙古人那里引進的火炮所能媲美,而且明軍的火器,也都很先進。”

實際上,在現在這種情況下,大明的火器已經走在遠超時代進程的前列了,這些精銳明軍就算遇到成吉思汗那一代的蒙古鐵騎,在戰斗力和組織能力差距不大的情況下,他們也可以憑借火器之利擊敗蒙古鐵騎,當然了,若是蒙古鐵騎一心撤退,想要追上那也肯定是不可能的。

呂宋國王看著他的兒子們,跟大明國情不同,這些王子都手握兵權,而這次,國王也打算從中挑選出最適合繼承他王位的人。

“這次,希望你們都打起精神,不要辜負本王的期待。”

國王說到這,眼睛環視四周的將領:“另外,這次出征,伱們的任務便是徹底踏平馬尼拉,明軍有優勢艦隊,所以只需要將他們趕到海上即可,不求徹底擊敗,本王承諾,會保留五分之四的戰利品供你們自由分配。”

聽到國王的話,大殿下方的將領們都是興奮不已,因為一般來說,他們平時是沒什么額外油水可撈的,畢竟呂宋國內的財富基本全靠農業產出,他們又都是地主,稅賦都是自己收,屬于靠天吃飯,而且麾下的士兵也不需要他們提供裝備,都是自帶的,這種領主模式,倒是跟同時期的日本有些相似。

而馬尼拉的富庶,則是所有人垂涎欲滴的。

不僅僅是金銀珠寶,更有來自大明的絲綢、茶葉、瓷器,蘇祿國的蔗糖,渤泥國那些群島上的丁香、豆蔻等等香料,滿者伯夷帝國的金子以及胡椒,婆羅州的樟腦,帝汶的檀香,以及蘇門答臘西部所盛產的錫。

在座的都是統治階層,不缺吃穿,但這些東西,也都是他們所需要的,所以,聽到國王的許諾后,他們立即就激動了起來。

“王上請放心。”

“末將定然不辱使命!”

“孩兒一定率軍殺光他們!”

這些王子貴胄、將領們紛紛拍胸脯表示了自己的決心。

在王子將領和大臣們的議論紛紛聲中,呂宋國王繼續說道:“諸卿可還有什么異議?若是沒有的話,那本王就下令出兵了。”

聽到國王的話,眾人都是齊刷刷的頷首表示贊同,畢竟現在這個時候,既然不打算談了,那么趁著明軍立足未穩出兵才是最穩妥的選擇。

呂宋國王點點頭,隨即下旨:“四位王子兵分四路,分進合擊于馬尼拉城下,同時詔令各部族協同出兵,此番出征,務必三個月內,將明軍趕下海!”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