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華娛  第二百二十章 答辯,電影工業化

類別: 明星 | 那年華娛 | 做夢的木頭   作者:做夢的木頭  書名:那年華娛  更新時間:2023-04-24
 
《南京》的事情,就像沒發生一樣。

陸釧保持了低調,不再露面宣傳。

可網上時不時就出現幾篇文章,對這部電影進行“解讀”,全是褒揚的地方。

“真實還原歷史的傷痛。”

“人性的善與惡……”

“戰爭的殘酷,讓我們珍愛和平……”

“主演真情流露,演繹那段黑暗的悲慘歲月……”

文章很多,全是給觀眾看的。

但沒有一篇稿子,提起電影中的立場問題。

很可怕。

如果是國外導演拍的話,這種選擇遺忘、和解的思想能說的通。

但國內自己這么拍,讓不少業內人士心里窩著火。

林楠人在家中坐,麻煩事都能找到他頭上來。

這兩天,正在舉行港島國際電影節。

馮曉剛和港圈明著干上了。

前者罵港島觀眾歧視內地電影。

無論多大的制作、多好的電影,在港島人眼里都是低級的,比不上灣島那邊的片子。

他一個綜合成績過十億的大導演,在這邊還比不上一個灣島票房剛上億的導演。

馮曉剛這一找事不要緊,港圈回懟了。

指責內地導演,歧視并排斥港島演員,即使用來演主角,也永遠是那么幾個老人。

舉的例子里,林楠和寧皓赫然排在前列,賈章科、王曉帥、婁曄等沖獎導演都有些靠后。

商業片導演在前,就很現實。

馮曉剛上頭了,直言這都是活該,自己作的。

并且表示,他以后的電影也不會再考慮港島這邊的票房了……

這下好了,媒體上全是你來我往的口誅筆伐。

作為目前國產電影記錄保持者的林楠,不可避免地被拿出來說事兒。

這一波口水仗,雖說是馮曉剛挑起的,可大家都明白,重傷的是港圈。

因為前者,確實可以無視港島那邊的票房,這就是商業片大導的底氣。

相反,港島電影離了內地,會死得更快。

林楠沒有理會外面的新聞,他接到了老姜的電話。

“要不你第一個參加答辯吧?

有你在,他們都不敢冒頭,全想往后縮,哈哈。”

“還有這事兒?”

林楠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畢竟身份地位差的太多。

雖說伱們都是同學,可他們在你面前的壓力,一點不比在田導他們面前小。”

老姜說完這話,林楠就懂了。

“那就我第一個來吧。”

“嗯,明早上九點鐘,不要遲到。”

“不會的。”

當天下午,林楠將會第一個答辯的事情,就在北電傳開了。

好多教授、老師,申請了旁聽。

甚至大量的在校生,都想去湊熱鬧。

第二天早上,林楠隨便穿了件休閑裝,就開車出發了。

劉藝菲出門更早,她今天有時尚雜志的寫真要拍,古典風的。

校園內,人有點多,還混進來不少記者。

他們都對林楠的《狩獵》很感興趣,希望得到點內幕消息。

“林導,能透露一下電影內容嗎?”

“抱歉,不能。”

記者、學生,跟著林楠的腳步,到了導演系研究生部。

“研究生答辯現場,尤其是影片放映的時候,不允許無關人員進入。”

早早有維持秩序的保安等在這里,將媒體記者、大批的學生攔下。

“也就你有這待遇,往前數,哪一次研究生畢業,有這陣仗?“”

老姜打趣道,又提醒了一句。

“論文演說的時候,其他畢業生也在,但電影放映環節不參加。”

林楠有些錯愕,按照規矩,一起畢業的同窗,是可以觀看其他人作品的。

老姜看出了林楠的疑惑。

“怕他們出去亂說。

這是給你的特殊待遇,要是拿不到獎,你可得還人情,呵呵。”

“行,這算盤打得好!”林楠吐槽了句。

兩人一路到了階梯教室。

兩百多位置,坐了四分之一,場面可真不小。

林楠掃了一眼,其他專業來旁聽的,就有近二十人。

老姜接過《狩獵》的拷貝片,去做準備。

林楠一個人上了講臺。

“可以開始了。”

田狀狀看著臺上自己的學生,笑著說道。

“好的,老師。”

座位上,無論是教授,還是其他畢業生,都瞬間打起了精神。

林楠調整了思緒,今天準備脫稿。

“大家都知道,我拍了《火星救援》,參與投資并參演了《盜夢空間》。”

下面的人豎起耳朵,聚精會神地在聽。

“我的論文內容,也和這兩部電影有關,并進一步深化。”

“今天,我要演講的題目是:《重工業電影與電影工業化》。”

林楠話音剛落,場上的人表情各不相同。

以田狀狀為首的導演系教授們,眼里閃著精光。

其他專業的老師面露凝重,覺得不虛此行。

只有那些旁聽的畢業生,一個個都懵了。

“這超綱了吧?”

有學生小聲嘀咕道。

“國內沒有‘電影工業化’一說,這是跟好萊塢最大的區別。

他們的大型商業片,可以做得像流水線產品一樣。

標準化、模塊化、流程化,簡單化并且極致化……”

接下來一個多小時,林楠侃侃而談。

他詳細闡述了重工業電影的制作模式、電影工業化的優勢,以及對整個產業的促進作用。

還有所需要的相關科研水平、工業設計及制造能力、各種專業人才……

下面皺著眉頭的人,越來越多,不時唉聲嘆氣。

過了很久,林楠才結束發言。

“重工業電影具有高度專業化、流程化、資金密集、技術密集、類型化創作等特點,是電影工業高度發達的產物。

以上,是我此次的答辯內容,請諸位老師提問。”

林楠看著第一排的教授,等著他們開口。

“田導,還是你來吧。他知道的比我多,我能問什么?”

好幾個教授,一臉郁悶,又無可奈何。

“在這方面,他確實比我們這些老家伙強,那就不問了。”

田狀狀搖了搖頭,做了決定,其他人沒有異議。

林楠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真超綱了?

《狩獵》放映的時候,一群畢業生自覺出去了。

“我艸,這就是咱們和他的差距?”

一群人出來后,面面相覷,腦子里還閃爍著剛剛林楠的答辯內容。

這論文,別說寫,他們連想都不敢想。

《狩獵》開始播放。

不同于剛剛講大型商業片的論文,眼前這部電影是現實主義題材。

緋聞、謊言、仇恨、懷疑、眾口鑠金、人云亦云……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像沾染了墨跡的白紙,再也擦不干凈了。

對于這種電影,學院派的教授們,就很拿手。

“不愧是拿了兩次銀熊的人。

田主任,有林楠做參照,你以后的學生會很吃力的。”

“哈哈,吃力是好事兒,這樣才有目標和動力。”

直到下午兩點左右,林楠的答辯才算徹底結束了。

“你畢業了。”

田狀狀拍了拍林楠的肩膀,雖然他沒后者高。

“謝謝老師這幾年的照拂,替我擋下了不少麻煩。”

林楠說的很誠懇,他得感恩。

田狀狀擺擺手,“應該的,以后好好拍電影。”

“嗯,我會的。”

林楠沒在學校多逗留。

拿回拷貝片后,他就回了公司。

華億在上午的時候,對媒體公布了新的電影項目。

他們將投資出品一部古裝大片,由徐客執導。

業內都在調侃,看來徐老怪從《七劍》的打擊里走出來了。

那部電影,可是讓徐客的聲望一落千丈,虧得一塌糊涂。

“狄仁杰系列?”

林楠看到了網上的報道,果然是《通天帝國》。

不僅投資達到了1.3億,而且演員都確定好了,下個月初就開機。

上市在即,這些新開的項目,對華億都會起到加成作用。

敲門聲響起,林楠喊了聲“進”。

“林導,您猜著了。”岳軍面面帶笑容,走了進來。

“現在什么情況?”

“說是還要幾個月,但不排斥我們的投資,畢竟他們的競爭對手,都旗鼓相當。”

林楠在年初的時候,就讓岳軍留意這個事情了。

過了這么久,終于有了答復。

“他們可以讓出多少股份出來?”林楠問道。

“不超過10。”

岳軍說完后,然不住又問道:“林導,有必要投資么?”

“有吧……”

林楠笑了笑,說道。有些東西,沒法兒說出口的。

“這個事情很重要,還在周易那件事兒之上。”

岳軍聽到這話,有點驚愕。

他盯了周易那么久,和蔣樰柔打了多少次照面,居然還比不上這件事情!

“我明白了,回頭我會再去和他們溝通。”

“不過,我想要更多。”

林楠看著岳軍,斬釘截鐵地說道。

“可是那位看上去完全沒有松口的意思,難度會非常大。”

“在10的基礎上,能多一點是一點,直到沒的談為止。”

看自家老板一副不容置疑的樣子,岳軍只能點點頭。

“我盡全力。”

“嗯,去吧。”

林楠一個人靠在椅子上,長舒了一口氣。

傍晚的時候,林楠接到了老姜的電話。

記者不知道從誰嘴里,采訪到了林楠畢業答辯時的內容。

下午的時候就出了新聞,經過幾個小時的發酵。

這會兒網上已經吵翻天了。

“估計是從哪個畢業生那里問到的,也不是什么大事兒。

我一會兒也去看看,網上是怎么評論我的,哈哈……”

林楠無所謂地說道。

寫這篇論文的目的,一開始很單純,就是畢業論文。

當然了,如果能對行業有點積極作用,那就更好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