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第三百一十七章白芨膠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一口天價炒飯   作者:圓頭圓肚皮  書名: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更新時間:2023-06-24
 
鏡頭前,李逸拿出了一個玻璃瓶,里面裝著一瓶米黃色的粘稠液體。

他將瓶口打開后,就用一根小木棍,從中挑起了液體,涂抹在了掰好的金絲上,將起沾在了金碗胎外壁上。

將金絲圖案放在外壁上,輕輕擠壓了幾秒后,李逸就松了手。

只是幾秒鐘的按壓,金絲圖案就牢牢的沾在了碗胎上。

看到這一幕,耿萬華忍不住了。

上前幾步,他走進了鏡頭拍攝范圍,就開口問了句:“這是什么膠?”

聽到他的聲音,李逸回頭看了他一眼,鏡頭也切了過來,給了他一個畫面。

看到他后,直播間有李逸的老觀眾,頓時就認出了他來。

“誒?這不是那個文物專家嗎?他怎么也在?”

“他該不會又是來勸逸哥捐碗的吧?”

蔡毅見耿萬華上前詢問,也邁步跟了上來。

他們也能看到觀眾的彈幕,在看到觀眾們質疑的彈幕后,耿萬華有些尷尬的解釋:“我們是來觀摩李逸先生復刻萬壽無疆碗的,并沒有勸李逸先生捐獻的意思。

這套碗是李逸先生的私有財物,如果李逸先生不愿意捐獻,我們是尊重李逸先生意愿的。”

李逸聞言,笑了笑,沒在這個話題上糾結,而是回答了他剛剛詢問的問題:“這是白芨糊,一種植物膠。”

“白芨?”

耿萬華有些疑惑:“白芨不是一味中藥嗎?”

一旁的蔡毅像是想到了什么,提醒了句:“老李好像說過,白芨可以制膠,他修復字畫的時候,用的就是白芨糊。”

聽他這么一說,耿萬華也想了起來:“哦,對,他裝裱字畫的時候說過。”

說完后,他就驚訝的看著李逸問:“白芨糊可以粘金屬?我還是第一次見,它效果怎么樣?能行嗎?”

“當然可以了,不然我怎么會用它?”

李逸笑道:“古代粘金銀器具,用的都是白芨膠,不光掐絲琺瑯用白芨粘,花絲點翠用的也是白芨。”

“原來是這樣么?”

耿萬華恍然大悟,有些激動的問:“花絲點翠的工藝,你也了解嗎?”

點翠是傳統珠寶制作工藝中最精妙的技藝,它是將金屬工藝和羽毛工藝融合在了一起,把翠鳥背部最亮麗的藍色羽毛鑲嵌在金屬飾品上,成品精妙絕倫。

但和景泰藍一樣,點翠的工藝也同樣失傳了。

“略知一二。”

李逸隨口說了句,解釋:“白芨膠是植物膠,粘性好,強度高,膠液比較稀,但干燥比較快,所以比較適合精細作業時候使用。

花絲點翠,掐絲琺瑯,拓碑裱畫,出土絲織物揭取,都可以用這種膠。”

“等一下!出土絲織物揭取?”

耿萬華神色嚴肅了起來,鄭重詢問:“你確定出土絲織物可以用這種膠來揭嗎?”

“當然了。”

李逸點頭道:“白芨膠干燥快,所以在干燥后會形成一層膜,就是干燥的膠體,相當于把需要粘合的東西包裹在了其中。

因為它是膠體,能隔絕氧氣,干燥又快,所以能在出土絲織品腐壞前保存住它的外形,和蠶絲本體的力學強度。”

說到這里,李逸頓了下,才不解問:“這很常用啊!裝裱書畫的絹布包邊,用的不是一直都是白芨膠么?難道你們不知道它可以揭取出土絲織物?”

耿萬華和蔡毅相視了眼,面色灰白,心痛不已。

不止他們不知道,整個考古界都不知道白芨膠能揭取出土絲織物啊!

考古界向來認為,絲織物不可存,能留下照片和影像材料,就已經不容易了。

古代絲綢的主要組成部分是動物蛋白,它的保存條件很苛刻,基本上出土瞬間就會腐化。

因為在土壤掩埋下,它周遭的空氣結構環境、干濕度和酸堿度都已經達到了平衡。

經過長時間的存放,它的分子結構已經非常脆弱了,一旦暴露在空氣中,就會迅速降解、腐化。

耿萬華和蔡毅都參加過考古發掘工作,看到過不少精美至極的絲織物,都在出土的瞬間,像是電影特效一般迅速腐化,變成了一堆碎屑。

所以,在聽到李逸說起白芨膠居然可以揭取出土絲織物后,他們此刻滿心心痛。

如果能早點知道這件事,那會有多少精美的絲織物能夠得以保存下來?

看到他們的表情,李逸就已經明白了,不由得搖了搖頭。

這個世界中失傳的東西有點多,也怪不得蔡毅和耿萬華他們對文物那么看重了。

耿萬華嘆了口氣,看向了李逸,神色認真的問道:“李逸先生,你是怎么知道白芨膠可以揭取出土絲織物的?”

“讀書。”

李逸解釋:“明朝有個裝裱理論家叫周嘉胄,他寫過一本《裝潢志》,里面說他用絹折邊,以白芨糊之,永不脫,極雅致。

絹就是絲織品,既然用白芨糊既然可以讓絹布永不脫落,那為什么不試著用白芨糊來處理出土絲織物呢?”

聽到李逸的話,耿萬華沉默了,片刻后才長嘆一聲,沖蔡毅說道:“把這個消息發群里吧!跟考古系那邊也說一聲,如果近期有絲織品出土,可以試試看。”

說著,他看向李逸,鄭重說道:“李逸先生,如果這件事證實有效,肯定是功德無量的好事,整個考古界都要欠你一個人情!”

“用不著。”

李逸擺了擺手:“能多保存點絲織品文物就行,就這么點事兒,沒了多少好東西?”

耿萬華和蔡毅聞言,心里又是一痛。

好扎心!

聽著他們的對話,后方黃小明幾人聽得一頭霧水。

但雖然聽不明白,他們也能大致聽得出,李逸是教了這兩位專家一個不得了的技巧。

而那個技巧所用到的東西,就是李逸手邊的那罐白芨膠。

見狀,黃小明忍不住問了句:“這個膠,很珍貴嗎?”

“不貴,很常見的一種植物膠而已。”

李逸笑道:“它在工業生產中很常用的,那些煙廠生產的紙質煙嘴,就是用這種膠粘合。

它還能當天然的增稠劑,可以當護膚品,美白祛斑,收縮毛孔,讓皮膚變好。”

“啊?真的假的?”

聽到能護膚,趙金麥馬上來了精神,插話問了句。

“當然是真的。”

李逸笑道:“《藥性論》里就記載了,白及可以治面上瘡,令人肌滑,《本草綱目》上也說它可以洗面黑,祛斑。

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就經常食用加了大豆、白及、核桃仁的藥膳粥,所以晚年依然面容紅潤、肌膚光澤,很顯年輕。”

說著,他就拿起了桌上裝著白芨膠的玻璃瓶,笑道:“你用它來抹抹臉,皮膚也會變好的。”

“我試試。”

趙金麥好奇的伸手想要沾一點,但李逸卻收回了手,笑道:“你還真敢啊?這是高濃度的膠,不能直接抹臉的,不然一會兒干了,能直接揭下來一層膜。”

“哎呀!”

趙金麥意識到自己被騙了,頓時氣惱的回頭沖劉藝菲告狀:“藝菲姐!你看他!”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