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第三百八十八章稻米史詩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一口天價炒飯   作者:圓頭圓肚皮  書名: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更新時間:2023-07-10
 
“有,必須有啊!”

老板熟門熟路的找到了一袋糯米,就從中舀起了一勺,遞給了李逸。

李逸從勺里抓了一把出來,觀察了一番,又捏了幾顆送進口中,細細嚼碎,品嘗著味道,才點了點頭:“嗯,可以,給我拿五袋吧!”

“好。”

老板回身去吩咐,后方的趙金麥忍不住好奇問:“丹陽的糯米很好嗎?”

“挺好的啊?”

李逸隨口解釋:“丹陽地區出產的酒米,號稱米中之王,歷代都是進貢皇宮的貢米。

丹陽當地把糯米叫酒米,是用來釀制黃酒的。

《丹陽縣志》里就記載過,糯稻,崇明、紹興釀酒用之,名酒米,有酒米出三陽,丹陽為最良之諺。

意思就是說,丹陽的糯米,是品質最好的。”

“米中之王?”

趙金麥不禁咋舌:“這口氣也太大了吧?”

“還好。”

李逸笑道:“在長糯米里,丹陽產的可以算是第一梯隊的好米了。”

“為什么叫長糯米?”

趙金麥不懂:“難道還有短糯米嗎?”

“沒有短糯米,只有圓糯米。”

李逸解釋:“長糯米一般是產自南方,圓糯米產自北方,這是通俗的叫法,正式的叫法是粳型糯米和秈型糯米。”

“粳型?”

趙金麥更迷糊了:“我記得粳米不是熬粥的嗎?怎么又和糯米繞在一起了?”

“是這樣的。”

李逸耐心解釋:“糯米只是一個通俗的叫法,它并不屬于一個單獨的品種。

國內的栽培稻只分為秈和粳兩個亞種,這兩個亞種都有糯性米和非糯性米的類型。

稻米的粘度,主要和它內部淀粉的組成有關系。

淀粉分為直鏈淀粉和支鏈淀粉。

支鏈淀粉粘性比較強,蒸煮后可以完全糊化成粘稠的糊狀。

而直鏈淀粉只能形成粘度比較低的糊狀。

一般秈米里的直鏈淀粉比較多,所以粘性就比較小。

粳米的支鏈淀粉含量比較高,所以可以糊化得比較粘稠。

所以用粳米會更適合熬粥,熬出來的粥比較濃稠,就是南方的那種白粥。

用秈米熬,熬到米開花,也只能熬成稀飯,米和湯會分層,米粒都會沉在底下,把米湯留在上面。”

聽著李逸的解釋,趙金麥印證著回憶,驚訝發現:“誒?還真是啊!我小時候在家里喝的都是那種分層的稀飯,我以為那就是粥。

但去了南方,我喝南方的粥,都是特別濃的白粥。”

吳壘聽得納悶:“稀飯是啥?我都沒見過。”

趙金麥給他解釋:“就是半透明的米湯,可以當水喝的。”

“當水喝?”

吳壘無法理解:“我們的粥都是當飯吃的。”

“不一樣,真不一樣。”

趙金麥感嘆:“南方和北方差別真大。”

黃小明在一旁聽著,好奇問:“那糯米呢?糯米屬于哪一種?”

“糯米屬于兩種都是。”

李逸笑道:“咱們說的長粒糯米,就屬于秈稻里的糯性米,學名叫長粒糯,也叫小糯。

圓糯米就屬于是粳稻里的糯性米了,學名叫團粒糯,也叫大糯。

糯米屬于是突變型的米,它里面含有100的支鏈淀粉,所以粘度特別強。

據說金陵的城墻,就是用花崗巖做磚,然后往磚縫里灌入糯米湯,所以才特別堅固。”

“真的假的?”

吳壘聽得好奇:“糯米能粘得住城墻?”

“那肯定不可能全是糯米湯了。”

李逸笑道:“有人化驗過,粘合磚縫的是用桐油、糯米湯和石灰水調成的漿糊,但起到主要粘合作用的,的確是糯米。”

“太強了!”

吳壘驚嘆:“用糯米來筑墻,我以為只是里杜撰的,沒想到是真的啊?”

趙金麥在一旁聽著,還是有些疑惑:“搞不懂,既然秈米都是直鏈淀粉,為什么還有全是支鏈淀粉的糯米?這不是矛盾了嗎?”

“不矛盾。”

李逸笑著解釋:“其實是因為突變,現在經過研究以后,學術界通過基因測序,確定咱們栽培稻米的起源是在8200年以前。

那時候咱們種植的都是原始的野生水稻。

野生水稻的樣子,更接近秈米,所以學術界一般把秈米認定為基本型。

后來隨著馴化稻的比例上升,原始野生習性減弱,稻米的產量開始增加,突變也就逐漸出現了。

到了大概3900年前,原始稻分化成了秈稻和粳稻兩個亞種。

秈稻保持著接近原始稻的外觀和性質,而突變出了一部分支鏈淀粉的粳稻也開始被分離了出來,單獨進行播種。

至于糯稻的出現時間,暫時還不確定,但三千年前的《詩經》里就已經有糯稻的記載了。

所以,糯米應該是先人在粳稻出現以后,開始有意的收集粘性更強的粳米,最終培育出來的粘性最高的米種。

它出現的時間,應該就在粳米出現的3900年前,到《詩經》出現的這將近一千年的時間里了。”

聽著李逸的講述,趙金麥已經聽得入神了。

等李逸講完,她才忍不住感嘆:“好神奇!聽著感覺有點像袁爺爺培育水稻的方法啊!”

“不一樣的。”

李逸笑道:“袁爺爺是用三系雜交和兩系雜交來培育雜交水稻的,那時候的古人是不懂這些的,用的都是最原始,最質樸的留種法。

也就是把每一季種下的稻谷里最大,最飽滿的種穗留下來當下一季的種子。

就這樣一季接著一季的種,用漫長的時間來完成優育。”

聽著李逸的描述,所有人都入神了。

所有人仿佛都跨越了時間長河,看到了數千年前的祖先們,面朝黃土背朝天,辛勤種植著原始的稻谷。

即便是那些顆粒大小和飽滿程度都和今日無法相比的稻谷,他們也舍不得吃,都把大顆的留下來,當做來年的種子。

劉藝菲忍不住感嘆:“一千年,好長啊!”

“是啊!”

黃小明神色復雜的點了點頭:“那時候的人,估計活三四十歲,就已經算是長壽了。

一千年,要歷經二十五代人,才能培育出一種新的稻米來。”

“這才叫史詩啊!”

吳壘深吸了一口氣,沉沉感嘆。

趙金麥摩挲著汗毛豎立的胳膊,她已經起了一身的雞皮疙瘩。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org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