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第七百九十六章脆藕or面藕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一口天價炒飯   作者:圓頭圓肚皮  書名:一口天價炒飯,老唐當場拜師  更新時間:2023-10-22
 
劉藝菲只挖了一上午,就累得直不起腰了。

但她又不想食言兩次,于是李逸只能親自出馬,幫她完成掙五百塊錢的目標了。

挖藕對于李逸來說,并不是什么難事。

厚實的淤泥在李逸的手中和奶油也沒什么區別,被輕輕松松鏟得飛起。

這場面看得直播間觀眾爽到飛起,直呼過癮,表示堪比清洗地毯,解壓到不行。

只用了一個多小時,李逸就幫劉藝菲完成了五百塊的目標。

劉藝菲見狀,馬上順桿爬,讓李逸順便把一千塊的目標也完成好了。

對于她的央求,李逸自然是不會拒絕。

于是,又花了兩個多小時,李逸就把一千塊的目標完成了。

此時,太陽已經西沉了,李逸又挖了差不多三百多塊的蓮藕,都給了圣武兄弟倆,算作了他們的收入。

天色漸暗,圣武兄弟倆依然在挖著,沒有停手的意思。

不光是他們,其他挖藕工也都在埋頭苦干著,誰也沒有提出收工。

見狀,李逸一行人也沒有收工,一直拍攝著素材。

直到天色完全黑了下來,工頭來喊,攝制組才和挖藕工們一起返回了岸上。

岸邊搭著帳篷,為了節省時間,在挖藕的這段時間里,工人們都是就近住在湖邊的。

發電機轟隆隆的聲響震耳欲聾,但發出的電卻點亮了帳篷上方支起的電燈,為黑暗的野外帶來了光明。

昏暗的燈光照亮了帳篷前方的空地,一個簡易的鐵皮爐中,炭火升騰。

兩個胖胖的阿姨端著大鍋,架在了鐵皮爐上,往里倒著清水,刷洗著鍋。

旁邊的桌子上放著個煤氣灶,上方也架著兩口鍋,鍋蓋縫隙間熱氣蒸騰。

收工回來的挖藕工載著滿船的蓮藕,找到工頭過稱,計了賬,才拖著疲憊的身軀,排隊用水桶里的清水沖洗干凈身上的污泥。

沖洗干凈后,挖藕工們回到帳篷里,換了身干爽的衣服,就三三兩兩的出來,隨地找個位置坐下,有說有笑的吸起了煙。

這會兒是他們一天之中最閑適的時間了。

曾順帶著攝制組回到了岸邊,就看到了這樣的場景。

原本渾身疲憊的他頓時滿血復活,招呼著攝制組就拍攝了起來。

經過了一天的拍攝,挖藕工們已經適應了攝像機的存在。

發現攝制組在拍,他們只是瞟一眼就收回了視線,繼續說笑了起來。

看著攝像機中的畫面,曾順滿意點頭:“這就是生活的氣息啊!”

一天的直播下來,直播間里依舊有著10萬的觀眾。

看到這一場景,很多觀眾也都在贊嘆連連。

“今晚我們也住這么?”

劉藝菲好奇詢問。

“對。”

李逸點了點頭:“今晚還要拍一些素材。”

一旁的曾順聞言笑道:“拍完以后可以回去的,這邊畢竟不怎么方便。”

“不用不用,我還挺想住這的。”

劉藝菲抬頭看著天空,笑道:“我還沒在湖邊住過呢!這里居然可以看到星星誒!”

天空中星光點點,雖然不算太多,但要比城市里看起來好多了。

見她很感興趣的樣子,李逸就揉了揉她的腦袋:“那就住一晚吧,要是被蚊子咬了,你可別抱怨啊!”……

見她很感興趣的樣子,李逸就揉了揉她的腦袋:“那就住一晚吧,要是被蚊子咬了,你可別抱怨啊!”

“沒事兒。”

劉藝菲不以為然:“我拍戲的時候,有時候也會住野外的。”

李逸笑了笑,沒有多說,而是沖曾順問:“這邊有廁所的吧?”

在野外住,蚊蟲叮咬到還好,最大的麻煩是上廁所。

“有的,在那邊。”

曾順指了下遠處一個用鐵皮圍欄擋起來的旱廁。

劉藝菲順著他指的方向看去,頓時就傻眼了。

李逸見狀,就沖曾順笑道:“給酒店說一聲,把房間留出來吧!”

電影和紀錄片的區別,就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的區別。

現實中,撐船的大叔不會是大俠,光芒萬丈的明星也需要吃飯拉屎。

旱廁的威力還是打消了劉藝菲在這里過夜的念頭,但在這野外吃一頓大鍋飯她還是很感興趣的。

滋啦啦!

灶臺前的胖阿姨已經開始炒肉了,旁邊的案板上,剛剛挖出的新鮮蓮藕就被清洗干凈,削了皮,切成了一塊塊的藕塊。

等候開飯的挖藕工們肚餓難耐,已經有人自己削了蓮藕,拿著啃了起來。

看到他們生吃蓮藕,劉藝菲很驚奇:“蓮藕可以生吃嗎?”

“當然可以,涼拌藕片沒吃過嗎?”

李逸笑著問她。

“吃過。”

劉藝菲點了點頭:“但那種藕片是要焯水的吧?直接吃也可以嗎?”

“可以的。”

李逸隨口說道:“大部分新鮮蔬菜都是可以生吃的,新鮮的蓮藕水分充足,口感很不錯的。”

劉藝菲有些好奇,于是來到了案板旁,問切菜阿姨要了一塊蓮藕,拿回來啃了一小口。

咔嚓咔嚓的咀嚼著,她滿眼驚奇:“還挺好吃的誒!”

吃完了一塊,她感覺有些不過癮,就又去案板旁要了兩塊回來。

“喏,你嘗嘗。”

她把大塊的遞給了李逸。

李逸接過咬了一口,看了眼橫截面,點了點頭:“九孔藕,這種比較甜。”

“九孔藕?什么意思?”

劉藝菲啃著藕塊,好奇詢問。

“不同品種的藕的孔數是有區別的。”

李逸隨口解釋:“比較常見的藕有兩種,一種是紅花藕,這種藕開的荷花是紅色的,藕里一般有七個孔。

另一種是白花藕,荷花是白色的,藕里有九個孔。

另外還有十一個孔,十二個孔的藕,但比較少見,一般買不到。

七孔藕一般都是面藕,淀粉含量比較高,所以一般都拿來煲湯,做藕泥,糯米藕,拌肉餡兒,或者做藕粉。

九孔藕基本上都是脆藕,就是咱們吃的這種。

這種藕的淀粉含量比較少,所以一般都是拿來涼拌或者清炒。”

“原來是這樣!”

劉藝菲驚嘆:“我都不知道藕還有區別,我以為所有的藕都一樣呢!”

直播間中,很多觀眾也是第一次知道藕的區別。

“北方觀眾真就第一次知道,原來藕還有品種區分的。”

“我們這邊吃的應該都是脆藕,火鍋里涮著吃的,每次必點。”……

“我們這邊吃的應該都是脆藕,火鍋里涮著吃的,每次必點。”

“我喜歡吃麻辣藕片,買鴨脖的時候都會搭著買一點,又脆又辣,賊過癮。”

“藕里也有淀粉?那不成主食了?”

“基本上?一般?意思是說看孔數未必準確嗎?”

攝像機離得比較近,劉藝菲也看到了觀眾的彈幕。

發現有觀眾詢問后,她也好奇問:“你說基本上,難道還有例外嗎?”

“對。”

李逸點了點頭,解釋:“七孔紅花藕的品種的確是淀粉含量更高一些,不過決定蓮藕是面還是脆,也要取決于種植的環境,氣候,土壤,水深條件。

蓮藕在沒成熟之前都是脆的,七孔紅花藕也是一樣。

成熟以后,淀粉含量增加,藕就變面了。

不過為了人工區分面藕和脆藕,在栽培的時候,都會把七孔紅花藕種在水深1030厘米的水田里,這種藕就一般就叫野藕。

因為淀粉含量高,水分更少,這種藕就會更面一些。

在種九孔白花藕的時候,一般都種在30厘米水深以下的池塘里,河灣和湖泊里。

這種藕一般叫塘藕或者壽藕,水分含量更足,所以大部分都是脆藕。”

劉藝菲聽得更迷糊了:“聽不懂,那買的時候我怎么知道是脆藕還是面藕?”

(本章完)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