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紅塵  第98章 聲臨其境

類別: 仙俠 | 古典仙俠 | 細說紅塵   作者:真費事  書名:細說紅塵  更新時間:2023-05-20
 
見到外面儒雅打扮的外鄉人似乎有些畏懼,一群人中年長一些的開口說話了。

“外鄉人莫要怕,我們也不是什么兇惡之徒,只是怕讓壞人進了村寨,來來來請進吧!”

易書元表現出片刻的猶豫,最后還是進入了村寨大門。

“多謝多謝啊”

易書元一邊拱手一邊感謝。

村寨的門此刻又被緩緩關上了,也引得易書元頻頻回頭,表現出一些不安。

一眾人上下打量易書元,并未見到什么兵刃。

“外鄉人,你家鄉在哪,可是出遠門?”

雖然是放易書元進來了,但眾人的戒備顯然沒有放下,一群人圍在這邊也不讓開,還是一副盤問的架勢。

易書元趕忙將手伸入懷中,掏了掏就掏出一份文書。

“在下家鄉在月州,這是路引。”

大庸雖然有路引的規定,可其實在這事情上的管理還是較為寬松的,也只有遇上一些特殊情況才會嚴查。

但有路引肯定比沒路引多一些方便,比如這種時候。

易書元取出的路引其實只有元江縣的印戳。

但架不住易書元會變啊,路引展開的時候,上面已經多了梧州的印記,還有四五個縣的印戳。

這就使的這一份路引十分飽滿,有很多個官府印章。

其實村寨的人也看不懂官府文書和印章,只是有這么一個東西,還是讓村寨的人放寬心不少。

“這就是路引啊?”“這么多印子?”

易書元見路引在一群人中傳來傳去,他便解釋道。

“在下是個江湖說書人,去的地方比較多,停留的時間也比較長,未免麻煩,很多時候會準備路引唉切莫弄壞咯”

老者將路引從一個年輕人那拿過來,然后還給易書元。

“月州啊,這么老遠過來,都沒個行李啊?”

有人這么問一句,易書元頓時露出苦色。

“唉,別提了,那商賈的車馬隊載我一程,我不過中途在荒野解手,他們就自己走了,害得我在這邊走了許久.”

“這行李都還在車上,現如今只有身上帶的一點行頭了!”

“哎呀,怪可憐的,先生要是得空,可否給我們村里說一段書?”

老者這么問一句,似乎是因為涉及本身職業,易書元臉上從剛剛的緊張和驚慌呈現出幾分自信。

“這有何不可呢!行李雖然丟了,但吃飯的家伙還是隨身帶的。”

說罷,易書元右手袖中滑出一把折扇,左手上也不知從哪摸出了一塊撫尺。

到了現在,人們對易書元的身份已經基本相信了,態度也明面緩和了下去,棍棒鐵耙弓箭之類的東西更是收了起來。

“咕嚕嚕”

易書元腹中傳來一聲明顯的叫聲,既有些尷尬,也打破了最后一點尷尬。

“先生勿怪,最近不太平,我等如此戒備也是迫不得已啊!走走走,請先生去吃個便飯吧”

“呃,好好.”

易書元隨著老者前進,而邊上的人非但沒有散去,反而變多了。

一個矮籬笆的寬敞院落內擺了一張小桌,桌邊放了幾個小凳。

易書元和那老者,還有幾個漢子就坐在桌前,桌上是一點腌蘿卜和咸鴨蛋。

幾人端著粥碗,就著這么一點小菜吃飯。

“呼”

易書元將白粥刮起一條,吹幾下之后送入口中,再夾起一片蘿卜啃一點,吃得異常美味。

“易先生,只管吃,鍋里還有不少!”

“嗯好,多謝了,多謝!”

院子內外圍著不少人,既有左鄰右舍,又有游手好事之人。

這大清早從外面來了個外鄉人,還是從月州來的說書人,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興趣。

“這位先生,月州有什么稀罕的事嗎?”“來這里用了多久啊?”

“路上還遇見什么稀奇事了?”“先生是說書的,能給我們來一段嗎?”

“去去去,什么事也得等先生吃完了再說!”

易書元看向四周,看來這村子是挺少有外人來的,更別提是說書人了。

但別人在看易書元這個西洋鏡,易書元卻也一邊吃,一邊在觀察著人群。

目前為止所見的每一個人似乎都很正常,并未沾染什么妖氣。

又扒了一口粥,就著一筷子咸鴨蛋吃下的易書元笑著說道。

“說到稀奇事啊,我在月州的時候,見到月州辦了一個武林大會,好多江湖武者去呢,那個熱鬧啊.”

這下子人們的興趣更大了。

“有多熱鬧?”“人很多嗎?”

“快給我們講講吧?”

“好好,一會給你們講,我還給你們說一段書,嗯,村里想聽的人都可以來啊。”

“哈哈哈,那可好了!”“村里好久沒來戲班子了!”

易書元只能是咧了咧嘴繼續吃粥,在村人眼中說書人和戲班子是可以劃上等號的。

“對了,老里長,這邊的馬賊就沒有官府來管嗎?”

接待易書元的老者其實是一個里長,當然村里人也管叫村長。

“當然是管的了,只是官府派兵試圖來剿匪,也是因為山中瘴氣問題不了了之”

“瘴氣?”

易書元一路走來,并沒有感覺到什么瘴氣,而且瘴氣這東西他也沒有直觀感受過。

“近些年這里不太平,周圍的山上還產生了瘴氣,尤其是霧天最危險啊,易先生伱算是運氣好.”

“是啊,你這外鄉人是在霧中湊巧順著道摸到了咱們這,若是走錯了路進了山,那就危險了!”

秀州在這一塊的山其實并不算多險峻,或者說地勢的起伏并不是很夸張,是在緩緩呈現高低。

但山其實不小,山林也不少,實則若放大范圍,也是山巒眾多。

只是山巒落差感并不強烈,有時候會有一種分不清進山出山的錯覺,所以很容易迷路。

秀州的人口分布十分不均勻,這一塊屬于地廣人稀。

村寨的人既靠山吃山,也種地打魚,日子過得倒也還行,近些年雖然不太平,但還不至于過不下去。

易書元一邊同人聊天,一邊認真聽著,心中也是思量著事情。

大概半個時辰之后,易書元來到了村中一處較為特殊的開闊地。

這村寨大體上是環形建造的,周圍有的地方有圍墻,有的地方以屋子外墻為界,內部起起伏伏。

易書元這會在的地方是寨子中心的一個水潭邊,也是居民主要的用水地。

水潭面前有一處較為平整的廣場,背后是隆起的土丘,兩側還有一些村中樓閣,這廣場也算是一定程度上被環繞包圍。

今天是個陰天,雖然見不著太陽,但這會霧氣已經消了。

這霧一消村寨中的人明顯情緒也會更放松。

一張小桌,一把椅子,易書元背靠水潭在椅子上落座,周圍早已經圍滿了村寨中的人,兩邊的樓上也有不少人探出頭來。

距離易書元最近的幾個孩子幾乎都快要趴到桌邊了。

聽說有人要說書,許久沒見類似娛樂活動的村中人,大多想來湊個熱鬧看個稀奇的。

人群議論紛紛,有人在講著說書人的來歷。

有人在討論會說什么書,也有人起哄讓說書人快點的。

易書元將撫尺和折扇放好,慢條斯理地略微卷起一點袖子,又端起茶盞潤了潤喉嚨。

說書也是要儀式感的。

然后下一刻,易書元一手取扇一手抓起撫尺。

“啪”

這一聲驟然而起的脆響蓋過了眾人的議論,所有人心頭一驚的同時下意識閉嘴,使得這里一下子安靜了下來。

而在這種氛圍下,也沒有人再次開口,全都看向易書元。

“刺啦”

折扇一展,露出扇面上神乎其技的山水。

“今日初至寶方,承蒙里長招待,便獻丑說一段書,以為報答.”

易書元的視線掃過在場的人,更是微微閉眼,感受著外圍更多的人火氣。

周圍人只覺得說書人眼神內斂,輕輕搖扇仿佛陷入回憶。

下一刻,清朗有利的嗓音響起,在周圍地勢的幫助下甚至帶著一些回音。

“話說承興九年之初,在蒼山山脈以南的元江縣,出了一樁奇案,當夜縣中一位文吏正深夜矯正書稿”

三言兩語間,眾多村人已被神牽故事之中

“夜越是深了,就越是寒冷忽然間!文吏覺得陰風陣陣”

易書元話至此處,以折扇遮住口鼻,模仿出一陣風聲。

“呼呼.”

周圍聽眾本就已經十分入神,此刻更是只覺得身臨其境。

“咚咚咚咚咚咚.”

易書元口中竟然發出一陣“鼓聲”,邊上幾個孩子忍不住趴到桌前去看說書人的嘴。

發現說書人嘴巴鼓鼓囔囔,鼓聲夜確實是從他嘴里出來的。

邊上的大人趕緊把孩子拉開,生怕打擾到了說書先生。

易書元根本就沒有在意孩童的動作,他放下扇子壓低身子,以渾厚但低沉的嗓音道。

“這擊鼓者,竟然是死于娥水之冤魂——”

“嘶”

人群中略有騷動,但無人出聲。

“那元江縣衙之中上至官員,下至小吏,聽到鼓聲,那管是深夜,紛紛前往公堂啊.”

“任誰也不知,此案的牽扯會有多大”

當初身臨其境,而此刻的易書元則聲臨其境,此刻只憑借一張嘴,就好似將所有聽眾都帶回到了那一個夜晚。

他能感受到在場之人的種種情緒,能感受到他們的這一份專注。

每一次情緒的起伏,都能引起人們氣色的變化,并且因為易書元的講述,人群中原本駁雜的氣色也逐漸趨于統一

但與此同時,易書元在說書之余,視線也掃向周圍。

常人容易被故事牽動情緒,不是人的氣息在此刻就會變得顯眼了

一股很淡的怪異氣息在此刻隱約于人群之中浮現,雖然很淡,但某些方面在易書元這又顯得有些濃重。

這并不矛盾,淡是因為接觸淺,濃是則是因為那股隱藏其中的兇戾的氣息。

妖物來過,甚至,很近!

易書元眉心發緊,分散的妖氣在眼中隨著心神通感逐漸合一,化為一個帶尾的模糊陰影

這算是一種標記么?好會藏啊!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