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成儒圣我就掀起變革  第三百五十五章 剛猛的公羊儒

類別: 玄幻 | 東方玄幻 | 當不成儒圣我就掀起變革   作者:小白白的  書名:當不成儒圣我就掀起變革  更新時間:2024-03-13
 
“公羊儒?”

林柯聞言瞇了瞇眼睛。

什么是公羊儒?

前世很多不學無術之人,把華夏落后這個原因歸在了儒學身上,甚至很多人還叫囂著外面的人有血性,中華男兒都是懦弱的,這都是因為儒學教的。

然而真實情況則不一樣。

前世之民族之所以取的“漢”,而非“唐”、“宋”、“清”之類的字,原因很多。

其中之一就是,漢真正打出了一個民族的氣勢與氣概。

國恒以弱滅,獨漢以強亡。

一個民族的尊嚴,便蘊藏其中。

漢朝是儒家大復仇主義最盛行的朝代!

為父母血親朋友而殺人的事情層出不窮,這種事情大多都被社會所贊揚,很多殺人者都會被赦免無罪甚至受到嘉獎。

而這種“你想殺我,我就算是死也要咬你一口肉”的心氣,便來源于公羊儒學派。

《漢書·匈奴傳》云:

“天子意欲遂困胡,乃下詔曰:高皇帝遺朕平城之憂;高后時,單于書絕悖逆。昔齊襄公復九世之仇,《春秋》大之。”

鼎鼎有名的漢武帝依據《公羊傳》,仿照齊襄公故事,發動了對匈奴的戰爭。

衛青、霍去病等將帥之才也是那時崛起,漢朝也因此延續了幾百年的和平。

而這種思想最初源于春秋時期。

公羊曰:“九世之仇猶可報乎”

孔子曰:“王道復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猶可報也!”

孔子并不是一些文化較低的人認為的那種軟弱可欺的腐儒形象,而是一個身高一八三,憑雙腳周游列國的猛人。

就如同《論語·憲問》中所書:“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從來不是主張人家拳頭達到臉上還笑瞇瞇說不礙事的人。

要么審時度勢,以后再把這一拳還回去,要么便是當場就還回去。

而公羊一脈學習孔子的思想,便取了其中的十世之仇尤可報也的思想。

公羊派甚至宣揚不但當代的仇可以報,即使百世過后依然可以報仇。

“遠祖者,幾世乎?九世矣。九世猶可以復仇乎?雖百世可也”。

林柯念出了這句原話,而后看向眾人:“各位可懂何為大復仇?”

“公羊世家的儒學?”高彥和吳俊對視一眼,搖了搖頭,兩人都未曾了解,只是聽說。

“公羊儒一脈,最廣為人知的應當是董仲舒董圣。”聞夢皺眉:“不過這一脈的收徒極為嚴格,現少有弟子在世。”

僧人這時卻道:“小僧倒是聽方丈說起過,說公羊世家的人不拘小節、豪爽奔放,卻不是世人想象中睚眥必報的樣子。”

中年道士猜測:“這大復仇之理,可是與董圣所言的‘大一統’之理相當?”

青年道士沒說話,而是看著林柯,等著林柯講解。

林柯又笑著看向小二和阿水:“你們可知曉?”

“大復仇?沒聽過。”小二晃了晃腦袋:“難不成還有小復仇嘛?”

阿水也搖了搖那碩大的牛頭,不過眼神深處似乎有光芒在閃爍。

林柯微笑:“大復仇,即以復仇為大!”

眾人恍然。

而林柯則是在亭中邁步,口若懸河:

“《禮記·曲禮》云,父之仇弗與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國。”

殺父之仇不共戴天,無論仇人在哪里都要找到殺死他。

兄弟被人殺了要隨時帶著兵器準備報仇,而朋友被人殺了要么你為朋友報仇,要么離開這個國家,反正不能和他同處一國。

“……此為孔圣之語,孟圣亦有言:吾今而后知殺人親之重也,殺人之父,人亦殺其父,殺人之兄,人亦殺其兄!”

你殺我爹,我就可以殺你爹。

你殺我兄弟,我就可以殺你兄弟。

孔孟儒學直截了當,根本不講那種莫名其妙違背人性的道理。

當然了,所謂的復仇,只是對于仁之一字的解釋。

仁的概念包括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其中孝在第一位。

這種順序包含了儒家對“人”、對“我是誰,我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的哲學思考。

不像宗教文化認為人是上帝創造,所以自己的生命是上帝給的,感恩的是上帝。

孔子認為,人的生命是父母給的,父母不但懷胎十月生下自己,還含辛茹苦的養大,所以恩情包含生恩養恩。

此恩何以為報?以孝為報。

這是儒家的倫理基礎,故而古代中國多以孝治天下,也有舉孝廉,甚至一個人如果孝順,還會得到聞者的贊嘆和貴人的賞識。

既然“仁”是分親疏等級的,那么為父母親朋報仇就有了道德基礎,因為對他人的“仁”不及對父母親朋的“仁”重要。

當然了,林柯也知曉,公羊儒之所以不是瘋子儒的原因。

孔孟提倡復仇,只是提倡仁義二字的某一個概念。

而公羊儒雖然主張大復仇,但是也對復仇提出了非常明顯的要求和界限的。

“……你們的先生,是否和你們說過這些?”

林柯說完孔孟的語錄,笑著問阿水和小二。

小二撓了撓頭:“好像……說過?”

阿水則是眼神篤定:“說過!”

林柯看著直起身子、聚精會神的阿水,笑著搖了搖頭:“公羊之儒,不僅僅要復仇,還需要有復仇之因與復仇之理。”

“復仇之因,在于你要為誰復仇,那人的關系、恩情于你是怎樣的。”

“知曉復仇之因,你才好界定,怎樣去復仇為好,怎樣去復仇才算得當。”

“否則,別人殺了你家一只貓,你就去殺人全家,那世界豈非禮崩樂壞?”

因果對應!

你殺我親人,我殺你親人。

但是你殺我養來過年吃的土雞,你除了雞成本外再加兩百塊錢給我當做賠償就算復仇了。

君子,將就對等。

“而復仇之理,則在于正。”

“你父親因為無辜被殺,你當然應該報仇,但是你父親若是因為作奸犯科而被殺,別人留你性命也算是沒有斬草除根,你卻去復仇?那公理何在?”

你父親若是因被搶劫、被圖財害命之類的原因而被殺,那你復仇應該。

但是你父親因為去強了一個清清白白的黃花大閨女而被那大閨女正當防衛打死?

你好意思報仇?

“故言,父不受誅,子復仇可也。父受誅,子復仇,推刃之道也。”

“孟圣曾言: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仇,若有仇且占理,即便是圣皇在前亦可抽刀!”

林柯口中說著這種大不敬的話,不過眾人卻沒有說什么,因為這句話不成立。

圣皇沒有視天下為草芥,反而事事以天下為重,甚至還極大地讓權于三公十二部,深得天下民心。

在座幾人都沒覺得林柯在侮辱圣皇,他們都知道林柯只是舉個例子而已。

“除此之外,還有一句……”

林柯看向大水牛阿水的雙眸,眼中精光一閃:

“所復者惟殺者之身。”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