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朕真的不務正業   作者:吾誰與歸  書名:朕真的不務正業  更新時間:2023-06-11
 
“輕啟邊釁,此端一開,日后恐永無寧日!”

“張督撫,你從宣大調任而來,若是這東北也打成了西北那個糟爛模樣,天下恐有不寧,不就是死了一個裴承祖嗎?他自己不小心,讓逆酋王杲賠了來力紅的人頭便是!”王念依舊不肯撒手。

王念為何如此執著,哪怕看督撫要親自前往,依舊拼命阻攔?

和大明在東南的戰爭一睜眼又是一場勝利完全不同,大明在西北和韃靼作戰,真的慘烈,輸的很是慘烈。

嘉靖二十九年六月,俺答犯大同,總兵官張達、副總兵林椿戰死。

嘉靖三十二年二月,俺答犯宣府,副總兵郭都戰死。九月,俺答犯廣武,巡撫都御史趙時春敗績,總兵官李淶、參將馮恩等力戰死。

嘉靖三十三年六月,俺答犯大同,總兵官岳懋戰死。

嘉靖四十五年十月,犯固原,總兵官郭江敗死。閏十月,犯大同,參將崔世榮力戰死。

這還僅僅是總兵和副總兵,不算參將、游擊、備御,西北打了那么多年,最后還是以答應了俺答汗封貢的條件,冊封了俺答汗為順義王。

就是打不贏才封貢,若是能夠戰而勝之,掃穴犁庭,那還會有封貢之事?

東北方向也是相繼陣亡了三名總兵,殷尚質、楊照、王治道,此時大明在東北輕啟戰端,若是打成了西北那樣,那就是千古罪人。

王念的想法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就連巡按御史楊兆、張鐸、副總兵也是這個想法,打什么打,打贏了又能如何?賊人在深山老林之中,驅趕之后,不過一年又恢復元氣,再來擾邊,打輸了沒陣亡,也要拉到京師去坐罪,甚至去砍頭。

“今非昔比了。”張學顏大袍一揮說道:“今日和往日已經大不同,你不敢戰,就在這里等候,若是和巡按御史張鐸、楊兆,生出任何歹事來,要爾等好看。”

即便是在遼東,反對邊釁的也屢屢皆是,巡按御史張鐸、楊兆都是這種想法,能不打就不打。

不肯打沒關系,老老實實在老巢待著,等到軍凱旋就是,若是不肯打,還要從中生事,破壞糧道、陰結虜人通傳消息,那就不能怪他不客氣了。

臨陣,督撫張學顏收回了王念的掌糧郎中事權,才前往了校場,而前往古勒寨進剿的一共有三千人。

遼東鎮有官軍七萬二千,而這七萬兩千人主要作用就是填線,一旦邊方有警,烽煙一起,盤踞在老家的三千精兵就會前往戰守,這就是張學顏到了遼東后,請振恤,實軍伍,招流移,治甲仗,市戰馬,信賞罰,黜懦將,強精兵的原因。

這些精兵都是客兵,一個月給銀一兩五錢三分銀,一年十八兩銀,都是從京畿、山東、遼東募兵的客兵,同樣朝廷來的軍餉,大部分都給了這些客兵,少部分被李成梁等一眾侵吞,邊方軍卒仍然以軍屯為主。

這些客兵也在家丁化,就是李家家丁,這是不可避免之事。

前年,李成梁孤山堡于張其哈佃,移險山五堡于寬佃、長佃、雙墩、長領散等地。皆據膏腴之地,扼要害咽喉之處,這幾個地方,田都是上等黑土沃田,北軍屯耕完全夠自給自足了,銀子沒有,但是吃飽飯已然足矣。

李成梁的遼東副總兵趙完責,和王念、楊兆、張鐸都是一個想法,輕啟邊釁,很多事,只能決定開始,誰都無法決定結尾。

所以李成梁這次出戰并沒有帶趙完責。

李成梁沒多說什么,站在校場之內,將一口口箱子,哐哐哐的打開,里面是一個個的銀元寶,銀光閃閃。

李成梁等到所有箱子打開后,環視了一周,才開口大聲的說道:“打贏了,全是你們的!打輸了,人頭留在關外!”

“出征前,一個人二兩銀子,打完了一個人五兩銀子,抓到了來力紅,五千兩銀子!抓到了王杲一萬兩銀子!”

“戰場就是戰場,搶功爭首級,殺無赦!”

李成梁敢在遼東這么狂妄,甚至有擁兵自重、養寇自重的嫌疑,這些家丁一樣的客兵,就是他的底氣。

就是他的做法,一直被巡按、巡撫、郎中所彈劾,白花花的銀子,不是李成梁貪了,就是發賞了,他們一份錢都撈不到。

遼東督撫張學顏見狀一言不發,任由李成梁作為。

天下不是誰都是戚繼光,能把自己的兵帶成那般令行禁止的樣子,李成梁帶兵打仗,素來講究重賞重罰,打贏了不吝賞賜,打輸了人人坐罪,三千人,就是海西女真王臺、兀良哈三部察罕汗、建州女直王杲恨的咬牙切齒,又不敢發作的原因。

遼東這邊,是北虜、海西建州建奴打不過李成梁。

遼東的局勢和西北完全相同,這里的權豪和各部虜酋也是沆瀣一氣,要是按大明原先的北軍打法,那總兵都能戰死,左腳剛出軍營,右腳去哪兒,虜酋就知曉了。

李成梁絕對不是個好人,有人敢泄露他的行蹤,他只會一件事,殺,他治兵就四個字,兵、刑、糧、賞,這種治兵戰斗力極強,但若是戰事不順,就會出大亂子。

戚繼光治兵李成梁是服氣的,也是羨慕的,人戚繼光治兵講究的是王道,萬丈光明,尤其是有了皇帝賜予爵位,給予大力支持后,戚繼光更加光明正大了,京營萬余精兵,講究的就是一個上下一心,將帥和軍兵吃一個灶里的飯,戚繼光有那個條件。

遼東沒那個條件。

他手下這群人都是職業的殺人機器,更難聽點講就是亡命徒,朝廷安置這些亡命徒,都要絞盡腦汁。

李成梁不再廢話,扛起了自己的牙旗,拿起了一碗酒,一飲而盡,將碗放在了一旁,大聲的說道:“殺賊!”

“殺賊!殺賊!殺賊!”

李成梁翻身上馬,帶著三千人出發向撫順關而去,從撫順關出關,就是建奴。

當天空下起了小雪之時,在一片石的戚繼光也出發了,兩天兩夜從一片石李家堡,急行軍至錦州,這一段路共計三百里,一晝夜行軍一百五十里,連續兩日急行軍。

而協理軍務梁夢龍會帶著輜重在后面用十天的時間,趕到錦州,在梁夢龍抵達之后,戚繼光會率領三千銳卒,再次急行軍前往沈陽,負責李成梁之前的防區,這個時間是完全來得及的。

剩下的七千軍防備兀良哈三部的察罕汗圍困錦州,察罕汗始終索王爵不成,泄泄沓沓,整日嘮叨,董狐貍到北古口、喜峰口索餉,也是試探下薊鎮的虛實,如果薊鎮無強兵,就復刻俺答汗舊事,戒劫掠京畿,威逼朝廷封王。

在戚繼光離開一片石李家堡后,劉應節將會帶兵至一片石,作為預備隊,隨時準備介入戰場,接應戚繼光等部。

小皇帝對這種奢侈的戰法,總是有些奇怪,大明要是一直這么打仗,西北還能打成那般糟爛模樣?俺答汗早就被打的西進了才是。

這種戰法是戚繼光在薊鎮練兵后,才形成的,京師是天下之重鎮,薊州無雄兵,這種有兩股強兵作為預備隊的戰法,根本不可能實現。

戚繼光急行軍到錦州,等到了梁夢龍督輜重趕到,就再次開始急行軍,剛走了一天,前線傳來了軍報,李成梁已經獲勝,凱旋至撫順關。

等到戚繼光趕到沈陽時,李成梁出城迎接了戚繼光的援軍。

這不是南戚北李的第一次見面,在隆慶五年,兩個人逼退察罕汗就已經見過了。

“雄兵啊。”李成梁看著戚繼光身后綿延不絕的三千銳卒,由衷的贊嘆了一聲,他那三千客兵要是這三千銳卒一半的軍容,別說一個王杲了,就是十個八個,都能給他碾碎了。

戚繼光翻身下馬,詢問道:“戰況如何?”

李成梁深吸了口氣說道:“出撫順關,直撲古勒寨,而后兵分三路,至界凡寨,馬兒敦寨,力紅寨,接連攻破,圍困建州衛,逆酋王杲不敵,帶著親衛二人,跑的無影無蹤,我追索三日,將其擒獲于山林之間,副總兵曹簠生擒來力紅,殺賊兩千二百三十余級,俘虜四千四百余口,牲畜近萬匹。”

戚繼光聽說王杲、來力紅都被俘虜了,感慨無比的說道:“那我豈不是白來了嗎?”

王杲差一點點就逃脫了,李成梁一直在等下雪,等的就是擒殺王杲的時機,若是有催促,沒下雪的日子就進攻,怕是真的抓不到,但是朝廷這次罕見的有耐心,一直等到了天大雪,還能讓王杲跑了不成?

李成梁滿臉愁云的說道:“咱們都是武將,伱也知道,有的時候,打贏了,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打不贏,反而是好事一樁。煦煦掩覆,功不賞罪不蒙宥,唉。”

戚繼光一想到小皇帝罵人的模樣,搖頭說道:“現在不會了。”

苛責武將功罪,此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短時間內,在張居正當國的時間內,不會發生。

李成梁聞言也是大喜過望,他笑著說道:“真的?果然朝中大不同了,我就說這次打仗,那是哪哪兒都不得勁兒,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枷鎖?”戚繼光想了想說道。

李成梁哈哈長笑了起來,大笑著說道:“缺了點束縛,不得勁兒,哎呦呦。”

李成梁一笑,牽扯到了傷口,臉色變了數變,有些痛苦。

“受傷了?”戚繼光滿是驚訝的說道。

李成梁擺手說道:“抓王杲的時候,為了活捉那狗東西,受了點小傷,他被我追了三天,沒吃飯,還是被我擒住了。”

李成梁沒說實話,他活捉王杲的時候,其實是王杲已經沒啥力氣了,李成梁也是存心放水,就撕打了一番,故意弄了點小傷,若是文官們再彈劾他輕啟邊釁,他就拿這個傷說事兒,就是陳情。

武將也有自己的生存之道。

此時的遼東總兵李成梁,還沒有完全想要把遼東打造成像晉黨那樣的藩鎮,養寇自重、弛防徇敵,一來條件不足,二來此時的李成梁還沒有見識到文人的人心險惡。

在原來的時間線里,李成梁在萬歷二年、萬歷五年、萬歷十一年,相繼殺王杲、土蠻察罕汗大帳、王杲子兒子阿臺,殺建奴,李成梁在這剛開始的十一年里,是非常認真,而且效率極高,大多數以殲滅為主。

李成梁并不是從一開始就要做那個僭主,這一切都要等到張居正死后,張居正被清算,張學顏和李成梁被打入張黨,以張居正黨羽的身份被彈劾之后,李成梁才變成了遼東的大總兵、兒子們相繼掌控了遼東大權,做了土皇帝,北虜、海西女直、建州女直的共主。

“爹,你沒事吧。”李如松等在旁邊,趕忙湊上前去,焦急的問道。

李成梁臉色立變,立刻怒斥道:“什么場合?!叫我李總兵!”

“李總兵!”李如松面色漲紅,這父子一年多沒見面,老爹還是一點面子都沒給。

李成梁看著李如松那真的是氣不打一處來,接著罵道:“你太猖狂了,到了京師,居然敢瞧不起大司馬?大司馬在臺州跟倭寇拼命的時候,你還躺在炕上,尿自己一臉傻樂,你也敢跟大司馬叫囂,你算老幾!”

“我見了大司馬都得客客氣氣,人家收咱家拜帖,咱家都得磕頭!混賬玩意兒!”

“大司馬豁達,不跟你計較,不跟我計較,否則咱們父子二人,誰都吃不了兜著走。”

李成梁對李如松校場挑釁譚綸的事兒,非常生氣,那是能得罪的主兒?大司馬在朝堂上,三兩句話,他父子二人這輩子打拼的功業,全都等于零。

“我錯了,大司馬已經教訓過我,李總兵就不要訓斥了。”李如松臉色更紅,挑釁也就罷了,還被一個文官揍得站不起來,李如松那股子猖狂勁兒,徹底被打消了。

得虧譚綸生性豁達,手下功夫了得,一般有仇,當場就報了,直接在校場砍了李如松一下,算是了結恩怨,否則李成梁都不知道怎么去維護這個關系。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萬事謹慎小心。

“戚帥快請。”李成梁帶著戚繼光入城,先是去點檢了下重要戰俘,來力紅、王杲、奈兒禿等一眾俘虜,而后又點檢了一應收獲,了解了詳細的戰斗過程,李成梁還專門帶著戚繼光到龍王廟里還愿。

戚繼光才知道,李成梁為了求雪,連大將軍炮都架在了龍王廟前,大有再不下雪,就轟了龍王廟。

好在很快就下雪了,李成梁弄了不少祭品,好生招待了下龍王爺,面子都是互相給的,龍王爺給面子,李成梁自然不能不給面子。

李成梁手下的客兵一共陣亡了二十一人,傷了六十七人。

次日,戚繼光帶一千人出撫順關,點檢了所破營寨詳情,戚繼光走得很慢,他還希望有不長眼的跳出來,歷練一下這一千人,結果一路行來,除了飛禽走獸,并沒有不長眼的讓他練兵。

戚繼光回到了沈陽,打算班師了。

戰斗過程從傷亡就可以看出,是完全一邊倒的局面,連王杲都被俘虜了,完完全全的殲滅戰。

“回京,說不定能趕上過年。”戚繼光再次點檢了軍隊,這一次長途的拉練,雖然沒有戰功,但結結實實的將京營拉出來拉練了一番,這對京營而言,也是巨大的成長。

“戚帥量我尺寸作甚?”李成梁終于把心里的疑惑問了出來。戚繼光量了他的尺寸。

戚繼光笑著說道:“陛下給我和李如松打了一副鐵渾甲,回朝跟陛下說說,也給李總兵打一套,俞帥、陳璘他們也有。”

李成梁呆滯的說道:“那真的是,叩謝天恩了。”

鐵渾甲李成梁知道是什么,戚繼光身上有一套,李如松身上也有一套。

“李總兵,那我走了啊。”李如松不留在遼鎮要跟著一起回京去。

“滾滾滾,婦孺模樣像什么話,好男兒志在四方!”李成梁不耐煩的擺手,示意李如松趕快滾蛋。

戚繼光帶著三千軍開始出發,向著錦州而去,李成梁一直目送戚繼光帶著三千銳卒離開,看不到身影,才神情略顯有些落寞,他的幾個兒子里,李如松是最有出息的那一個,雖然表面上,他不耐煩的趕人,實際上,還是對這個兒子頗為自豪的,有本事是真的有本事,狂也是真的狂。

這次回來,李如松身上那股狂妄已經盡數收斂,有了大將風范,顯然戚繼光也在重點培養李如松。

“好呀,真好。”李成梁哼著小曲進了關,打了勝仗,多是一件美事?

捷報傳到京師,皇帝承諾的全餉、犒賞、撫恤,全都如數送到了沈陽,而且還加了督撫張學顏為兵部侍郎,論功賜了李成梁為寧遠伯,這個寧遠伯是流爵,若是再立功,就頒世券,與國同休。

“不是不是,陛下來真的啊?”李成梁看著一大堆的犒賞,人都有點傻了,事都辦完了,皇帝以朝廷財用大虧,不給補發這全餉,不給恩賞,李成梁也能理解。

這都是心照不宣的套路,李成梁早就做好了不被彈劾就算成功的準備。

銀子,小皇帝他真的給。

皇帝陛下還專門賜了流爵,和戚繼光一樣,大家現在都是伯爵。

李成梁都樂傻了,小皇帝年紀小,辦事一點都不小氣,這大手一揮,整個遼東都跟過年了一樣。

張學顏看著如此多的恩賞,低聲說道:“給軍士些過年銀吧,一人一兩,七萬兩千銀,巡按御史們都看著你,怕是就等著挑你的錯。”

李成梁大手一揮說道:“一人二兩,大家都過個好年!客兵送餉,勞煩張侍郎也派人盯著點,別錢發了,發到了賊人手里去。”

“陛下大氣,咱也不能小氣不是?”

李成梁打了這一仗,戰前發了六千兩銀子,大手一揮遼東軍兵每人二兩,是十四萬兩銀子,朝廷滿打滿算給了十八萬兩銀子,這就去了一大半。

但是架不住李成梁高興,朝中變了,元年時候,稍給武將事權,現在打仗不束手束腳,打完了還能領賞,這和打勝仗是一樣的美事。

戚繼光趕在過年前三天回的京城,因為閏了一個十二月,兩個月剛好回到了老巢。

朝中已經開始了休沐,戚繼光臘月二十九入宮將遼東戰事,再次詳細奏聞了一遍。

“李總兵在遼,夷虜憚其威名,封疆賴其保障,亦有縱容手下軍兵劫掠。”戚繼光從兩個角度看待李成梁平定古勒寨的事兒,打是真的打贏了,但是遼東之事,光打贏是不夠的。

朱翊鈞點頭說道:“缺少了政治上的勝利,一時蕩滌,賊寇再至,等我中國孱弱,則趁機作亂,反反復復無寧日。”

“但是李總兵已經做到了他能做的最好的,甚至為了抓逆酋王杲,還受了傷。”

“李成梁在遼東可有藩鎮征兆?”

朱翊鈞問的直截了當,問的明明白白。

“京營強,李成梁一輩子不敢藩鎮。”戚繼光頗為平靜的說道:“他見我京營軍威,便不敢輕視朝廷,他想不想藩鎮,他說了不算。”

戚繼光這話說的平靜而霸氣,既然他敢把京營拉到沈陽去,就是給李成梁看的,掂量掂量,是好好打仗拿爵位還是要做土皇帝被平叛。

“戚帥一語中的。”朱翊鈞話鋒一轉說道:“戚帥不在京師,有人就欺負朕和先生。”

“誰!”戚繼光聞言身上的氣勢一變,變得冷厲了起來。

朱翊鈞把傅應禎的事兒里里外外的說了一遍,才繼續說道:“傅應禎一直請求致仕,朕不應,他就到皇極門前磕頭,最后朕只好免為其難的答應他,讓他致仕回鄉了。”

“便宜他了,殺了他,反而是成全他,薄待他,顯得先生沒肚量,這廝從一開始就盤算明白了,只要朕當殿沒殺了他,他就能全身而退。”

“這些個科道言官們為了博譽于一時,寧抗朝廷之明詔,而不敢掛流俗之謗議;寧壞公家之法紀,而不敢違私門之請托,先生一言,把他們的模樣刻畫的入木三分。”

戚繼光聽完之后,總覺得有哪里不對勁兒,他疑惑的說道:“臣怎么覺得陛下所說,好像、可能、也許是陛下在訓誡,欺負言官?陛下不是贏了嗎?”

戚繼光聽完了所有的前因后果,這怎么聽,都像是陛下在欺負人,而不是傅應禎在欺負小皇帝。

“是嗎?”朱翊鈞眉頭一皺,他已經把自己說的很可憐了,結果自己更像是霸凌方嗎?

戚繼光不確定的說道:“不是嗎?”

“或許是吧。”朱翊鈞也有些不確定的說道。

“倒是先生提醒朕,這幫科道言官,或者說清議之輩的路數,著實可惡。”朱翊鈞說起了張居正的叮囑。

如果看嘉靖年間,前二十年,嘉靖皇帝的所有作為,堪稱明君典范,苛察吏治、嚴以馭官、寬以治民、整頓朝綱、減輕賦役、清查勛戚權豪強占的莊田,還田于民等等,但是到了嘉靖二十一年,壬寅宮變,刺殺皇帝的事情發生后,國朝急轉而下。

如果光看萬歷前十五年,萬歷皇帝也能稱得上英明,甚至有萬歷中興的說法,國家收入大增,清丈還田、商品經濟空前繁榮、科學巨匠迭出、社會風尚昂揚活潑、加上能夠解決國防邊患的問題,可稱一句,中外乂安,海內殷阜,可是失望累繼失望,最終絕望,萬歷皇帝擺爛。

這些個朝臣好生歹毒,連潤物細無聲這種招數都用出來了,而且還是對一個孩子,如此窮兇極惡。

“向來如此吧。”戚繼光聽聞了張居正的說法,也是感同身受,但他也沒有多說什么,這朝中之事,有張居正當國,短時間內,風尚還不會立刻變得糟糕。

朱翊鈞聞言也是搖頭說道:“可不是嗎?這不朝臣這幾日連章上奏,梁夢龍、趙夢祐奪情事,又吵起來了。”

今天出門辦事,晚上可能有,可能沒有。求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