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務正業  第四百零一章 海外開拓的規矩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朕真的不務正業   作者:吾誰與歸  書名:朕真的不務正業  更新時間:2024-02-14
 
現在的孫克弘在南衙無人敢惹,遮奢戶們都是敢怒不敢敢言,一方面是孫克弘和衙門的關系極好,第二方面孫克弘的手段委實狠毒。

當年徐階得勢的時候,孫家倒了大霉,南衙不少遮奢戶跟著一起落井下石,后來徐階倒霉,孫家又扶搖直上,孫克毅做事還算收斂,并沒有大肆報復,畢竟要顧忌在朝廷那邊的影響,可孫克弘一個瘸腿書生,就沒那么好說話了。

比如那個當年跟著徐階一起吃了他們孫家布莊的松江衛氏,就被孫克弘收拾的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衛氏歷經唐宋元明四代,松江府有科舉之后第一個狀元就出在衛氏,但就是這樣一個望族,被孫克弘折騰的斷了氣數,五房所有家產、工坊、田畝、家宅、書院、家館,在短短七年內,被孫克弘完全兼并。

孫克弘不殺人,卻把衛氏三人的腿打斷了,讓三人坐上了轉椅,而后把衛氏五房一百二十七人,關在了三個大院子里,也不殺人,只是關著,每天只送過去一頓飯,即是精神上的折磨,也是身體上的折磨。

如此狠厲的手段,自然讓南衙望族對孫克弘恨得咬牙切齒,但又無可奈何,背靠衙門、投獻的孫氏,想要動,實在是難如登天,而且孫克弘掌控了松江遠洋商行,得罪孫克弘等于跟銀子過不去。

孫克弘從來沒想過徐階會死,但徐階真的死了,而且是瘐死天牢之中,孫克弘收到孫克毅的書信,才知道,種種跡象表明,徐階被皇帝所手刃。

徐階死后,孫克弘放過了衛氏,是真的放過,所有家產,原封不動的歸還了衛氏,衛氏還以為會被關在小院子里永世不得翻身,因為孫克弘的那兩條腿,就是衛氏打斷的。

冤有頭、債有主,孫克弘其實拿徐階一點辦法都沒有,徐階是做過元輔的人,而且是松江半府之家,當年楊廷和父子,跟嘉靖皇帝斗到那種地步,楊廷和的兒子,甚至喊出了國家養士百五十年,仗義死節,正在今日,帶著二百二十九人,過金水橋入午門,在左順門伏闕。

那是伏闕請愿?根本就是造反。

楊廷和最終還是善終了,甚至朝廷還追贈了太保,謚號文忠。

新都楊氏,仍然是鐘鳴鼎食之家。

孫克弘從來沒有想過徐階會不得善終,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孫克弘都把怨氣發泄到了衛氏的身上。

孫克弘放過了衛氏,何嘗不是放過了自己?滔天的怨氣,終究是隨著徐階的死,告一段落。

但衛氏還是怕,為了躲避孫克弘,衛氏去年冬天,舉家搬遷到了京師去。

孫克弘這幾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了松江遠洋商行之中。

在萬歷七年這一整年,松江府商行一共派出了二十五支船隊,共計一百二十五艘五桅、三桅船只,這二十五支船隊,分別前往了長崎、琉球那霸港、呂宋馬尼拉、婆羅洲文萊、安南峴港、暹羅素可泰、爪哇泗水港、錫蘭科倫坡和蒙兀兒蘇拉特等地。

鄭和下西洋的舊案文牘中的出使水圖,在萬歷二年開始更新牽星過洋圖和羅盤針圖之后,松江府遠洋商行,完成部分超過了七成。

在耀武揚威的同時,孫克弘也是如履薄冰,松江巡撫汪道昆巡視松江已經第八個年頭了,明年,汪道昆就要轉任,大明的久任之法,最長為九年,換一個新的巡撫,到那個時候,就不是現在這個局面了。

新的巡撫一定會培養自己的班底,孫氏必然會被放棄,一朝天子一朝臣,就像高拱在隆慶年間當了那么多年的首輔,到了新皇帝登基,立刻就被更換,在民間也是如此,新任巡撫只會對龐然大物的孫家極為忌憚。

到那時,恐怕就是墻倒眾人推的局面。

千島之國——元緒群島,數千座島嶼之上,是南洋少數適合耕種的島嶼,島上超過一成半的面積適合耕種,就目前探明適合種植的土地就超過了80萬頃,而且很有趣的是,這里并沒有參天大樹,十分有利于開墾,因為是海島,海鳥的棲息地,島上并不缺少肥料。

看起來有些奇怪,千島之國,數以千計的群島適合耕種,但事實的確如此,再加上那個形如烏龜的大島嶼,完全足夠他們孫家生根發芽了。

種植園需要適宜的土地和豐富的奴隸,而這些,千島之國,都不缺乏。

孫克弘判斷,他們孫氏唯一的生機,在于兩個字,圣眷,如果能夠將這片地域經營好,稻谷、棕櫚、甘蔗、方糖、橡膠等等產物,也是大明急需之物,陛下對糧食的渴望,已經在之前開海的多道圣旨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市舶司的考成中第一項就是舶來糧。

經營千島之國、緊緊跟隨陛下的步伐、奉詔開拓,博取世襲罔替的開拓爵賞,必然會獲得圣眷,即便是不再被新的巡撫作為腹心,這些圣眷無法庇佑孫氏,孫氏不得不出海避難,也有落腳之處。

“大食人買賣奴仆倒是一把好手,質量上乘,而且買賣的奴仆都敲掉了鈴鐺,這法子,在日后開拓的時候,也可以學一學。”孫克弘合上了筆記,他在厚重的備忘錄上,記錄了今年的目標,年底之間,至少要開拓十到二十個種植園。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孫克弘才思敏捷,仍然喜歡把事情記在備忘錄上,他手里是大明皇帝賜給他的鋼筆,墨是油墨,而不是煙墨。

無風三尺浪的海上,硬筆比軟筆更加方便一些。

“商總,幾個東家等了很久了。”司務低聲稟報著,風向在變,港口變得繁忙了起來,堆積了一個冬天的貨物,幾乎淤塞,需要一個泄洪口泄洪,而這個泄洪口就是松江府新港。

松江遠洋商行,碧水、綠樹、古墻、漏窗、石山、小橋、曲廊、亭臺、樓閣、灰雕交相輝映,孫克弘的轉椅被推到了無怠堂,無怠堂,掛三副匾額,酬酢退讓,日用節儉和操持含忍,這三副匾額都是皇帝親提御賜的金字招牌。

“見過孫商總。”十幾個身著綾羅綢緞之人,起身見禮。

孫克弘看了看自己身上的精紡毛呢長衫,再看看這幫人的羅衫,揮了揮手說道:“客氣,坐下說話。”

南衙是大明最大的生絲產地,蘇松地區則是最大的絲綢產地,所以,連朝廷都急缺的絲綢,豪商家里也有,這是不恭順,金錢的確是個魔鬼,讓人對自己所擁有的權勢產生一種錯覺,一種只要有錢,就無所不能的錯覺。

“諸位的來意,我已經非常清楚了,我也不說那么多廢話,去年十一月,我們確定了十五支船隊,當時只是交了個訂金,若是要退,現在還來得及。”孫克弘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看著眾人開口說道。

松江遠洋商行的經營模式,是臨時一次性的認籌,每一支船隊,由發起人投入一部分的資金和貨物,再從其他人的手里募集一部分的資金和貨物,而后在約定好的時間內,將貨物運送到船上,當船舶回航,清空貨物,扣除了船資后,開始分配利潤。

這樣的模式,自松江遠洋商行建立以來,已經執行到了第七個年頭。

船資非常昂貴,海貿之利,超過五成是船資,這也是京師燕興樓貿易行對船舶票證如此追捧的原因,人人做船東,是躺著賺錢。

如此昂貴的船資,往往供不應求,因為松江遠洋商行,不僅僅是民間商行參與,還要參與很多的官貿,比如去倭國運白銀和硫磺,去琉球運魚油送軍需,去呂宋拉銅料和糧油等等,甚至還要承擔一百二十萬石的漕糧海運。

無錫高氏高天興低聲說道:“孫商總啊,你在朝廷那里,能說的上話,朝廷那么多的造船廠,漕糧海運的差事,能不能讓朝廷自己來?咱們都是商舶,這漕糧海運,若是出現一點差池,那是要掉腦袋的事兒。”

“可不是嘛,高公所言有理。”陸深趕忙附和道:“若是把這一百多條三桅船編成船隊,至少能編十幾條了,這來回一趟,至少就是八十萬銀了。”

孫克弘搖頭說道:“這沒得商量,諸位都是望族的大家長,各家各戶簪纓不絕,詩書傳家代有聞人,找人上奏疏,也是極為容易的,你們愛說你們去說,反正我不會說。”

“諸位,陛下最近又在開海事上投了一筆,一千萬銀,現在,窮得很。”

皇帝都窮到賣官鬻爵的份兒上,觸這個眉頭?這不是找死嗎?生怕緹騎們不去踹門嗎?

“那還是算了。”高天興看孫克弘把話說的這么明白,立刻擺了擺手,這還真不是他一個人的意思,這十幾位大家長們,都是這個想法。

高天興喝了口茶,眉頭一皺,看著孫克弘低聲說道:“孫商總,這悶聲發大財,大家都是跟著孫商總混口飯吃,孫商總找到了門路,居然要吃獨食,這是不是有些說不過去?”

孫克弘卻不疾不徐的開口說道:“千島之國,數千海島,數十萬頃沃土,伱們覺得我孫克弘一家一戶能吃得下嗎?”

“牽星過洋的星圖、針圖,以及探明的堪輿圖,都在這里,只要是咱們遠洋商行的商賈,都可以拿去,我印了三百份。”

孫克弘從來沒有想過保密,高天興知道了元緒群島的消息,還是孫克弘故意泄露的,他今天來勢洶洶,卻不料,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商總大氣!”高天興無話可說,他不是真的想把孫克弘趕出商行,就是想借著機會爭取好處罷了。

松江遠航商行,這個買賣,高天興有自知之明,他真的玩不轉,能力不允許,所以他的攻訐,很多時候,都是想要多撈點銀子,商人逐利,不是天經地義嗎?

孫克弘抖了抖袖子,拿出了一份文書說道:“諸位,元緒群島,能拿多少,看各家的本事,但這里要定幾條規矩,要是反對,就當面說。”

“第一條,元緒群島不能成為海寇窩,但凡是聞訊有劫掠大明船只者,理應群起而攻之,若是真成了海寇窩,那只能請大明水師進剿了。”

陸深伸出手來,疑惑的問道:“就只是不能劫掠大明船只嗎?”

“自然。”孫克弘看著陸深笑著說道:“咱們都是大明的商賈,我只是大明商行的商總,哪里能管得那么寬,都是出門在外,彼此不說互相照顧,也不應該落井下石。”

“這是商總的意思,還是那位爺的意思?”高天興探了半個身子,眼神锃亮的問道。

“我寫了到劄子送到了京堂,陛下給的朱批。”孫克弘將手中的文書上的印露了出來。

“商總真的是手眼通天啊!厲害還是孫商總厲害!”高天興伸出了大拇指,扳倒孫克弘,不看看孫克弘的背后到底站的什么人。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孫克弘時常擔憂自己家這么出挑,會被群起而攻之,失去了松江巡撫的庇佑,會倒霉,但他根本沒有意識到,他身上到底疊了多厚的圣眷,早已是簡在帝心。

就一件事,朱翊鈞就能念孫克弘一輩子,孫克弘把福建趙氏在歸雁灣私市舉報,將一場大明和呂宋產生巨大間隙的隱患消除掉,這就是天大的功勞了。

孫克弘拿著手中的文書,面色復雜的看著所有人說道:“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諸位,我好心提醒,倭患之前,各家各戶沒少蓄養亡命之徒,倭患來了,這些亡命之徒,都成了喪門星,帶路的鬼,劫掠終究不是什么正經營生,大明水師強橫,海防巡檢近兩千處,哪天被朝廷給剿了,怨不得旁人。”

南衙的這些望族大戶,都喜歡養亡命之徒,能壓得住的時候,那自然那是利器,可壓不住的時候,亡命之徒,就會反噬,倭患二十六年,這剛剛風平浪靜,這些望族大戶一點記性不長,又開始了。

如果朱翊鈞在這里,一定會驚訝孫克弘的眼光,晚明江南的奴變,可是數不勝數。

“這第二,種植園蓄奴,理當閹割使用,出了什么岔子,不要怨天尤人。”孫克弘說了第二個規矩,無人詢問,更無人提出質疑。

比較有趣,回回人和大明人用的臧獲、蒼頭、驅口、世仆、勞動工具,都喜歡閹割,但紅毛番不這樣,紅毛番不用閹奴,搞得種植園串串兒一堆又一堆。

種植園內,奴隸主和爪牙的數量一定低于奴隸,不用閹奴,遲早倒反天罡。

“第三,則是墾荒稻谷田畝至少要占五成以上,海防巡檢每年都會檢查,不要抱僥幸心理,今年冬天,南衙大江結了冰,多拉回來點糧食,就當是積陰德了。”孫克弘說到這條的時候,看著面色各異的眾人,覺得自己讀了半輩子圣賢書,都是狗屁。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說的比唱的還好聽,讓他們種點稻米,一個個比殺了他們還難受,種植園種經濟作物當然賺的更多。

“五成是不是太多了?”高天興面露難色。

“歷屬皇莊的五十四處種植園,處處都是如此,至少五成以上的稻米,海外不是法外之地,那也是有王法的,至少元緒群島,是陛下水師夠得著的地方。”孫克弘也不跟他們白話,直接上武力威脅。

不服?憋著。

“回去都多讀讀矛盾說,都是大家長,不是散兵游勇,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惜自己的命,也替家里人想想。”孫克弘又教訓了一句,這幫家伙,都該遷徙到西土城,感受下皇威,就知道讀書了。

西土城遮奢戶的年輕人,人手一本矛盾說。

高天興、陸深等遮奢戶們,都是只想享受權利,不可能承擔一點點的責任,孤陽不生,孤陰不長,哪有這種好事?

大明興文匽武了這么多年,其實也有內在原因,振武的話,皇帝一旦掌控了暴力,對遮奢戶而言,不服就只能憋著了。

“第四,不得陰結番夷,這一條,諸位心里都清楚分量,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最好碰都不要碰,萬一被逮到了,全家跟著一起遭殃。”孫克弘念完了手中的文書,主要內容是這四條,還有十二條,都是罰錢的條例,發下去自己看就是。

孫克弘看著所有人,十分鄭重的說道:“我得到了消息,密州、松江、寧波、福建、廣州和呂宋,都會在今年內建立遠洋商行,不用我說,大家都明白,朝廷離了咱們這個張屠夫,還能吃帶毛的豬?咱們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大江通衢九省之地,天下百貨集散所在,水文極好,商行辦了這么些年了,若是被其他五處商行給比下去,面子事兒小,損失的是實打實的銀子。”

“這具體影響什么?”陸深想知道輸掉的代價。

“船只和船引。”孫克弘言簡意賅。

“嚯!那絕對不能敗啊!”高天興一拍桌子,船的配額不是他們松江商行一家獨攬了,這要是輸給了后來者,面子里子和未來,全都輸了。

“這張太岳是準備把考成法那一套,拿到考成咱們商總嗎?”一個商賈呆滯的問道。

一語中的,其他商行的籌建,就是給松江遠洋商行壓力,就是在考成。

其實孫克弘知道的更多,這些商行會有個總會,隸屬于戶部。

“最近南衙會出發一支船隊,四艘五桅過洋船,一艘觀星艦,順著洋流,前往秘魯等地,也就是紅毛番口中的新世界,而后橫跨大西洋,至泰西,而后返航,諸位,這可是個不可多得的好機會。”孫克弘說起了另外一件事兒,探索新航路。

孫克弘看了一圈,果然對付商賈,最好的辦法,還是利益,他笑著說道:“新航路意味著什么,不言而喻,這是個好機會,由晉商和西土城遮奢戶的船東們一起弄的,陛下承諾,給二等功賞牌,三月份出發,一個月的準備時間。”

“有些乏了,今天就到這兒吧。”

轉椅離開了無怠堂,這些望族的家主們,還是熱切的討論了起來。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二月初,松江府迎來了一支特別的艦隊,來自呂宋總督府的五桅過洋船,不是最新部署的四艘丙型,而是極為少見的最早型號的甲型,帶領船只返回大明的是呂宋總督、泗水侯國姓正茂,還有他的小兒子殷宗信,現年二十一歲。

在松江府,五桅過洋船卸了六百四十萬斤的銅料、三十萬斤的魚油、五十萬斤的棕櫚油、十四萬斤方糖等等,而后再次揚帆起航,在二月十五日,五桅過洋船停靠在了塘沽。

二月十七日,殷正茂、殷宗信等人從德勝門兵道入京,在會同館驛下榻。

次日下午,殷正茂、殷宗信帶著兩個人來到了離宮,覲見陛下。

“臣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殷正茂行了五拜三叩首的大禮,時隔四年,殷正茂再次見到了陛下。

“免禮,殷部堂遠渡重洋,朕甚是欣慰,看賞。”朱翊鈞準備了一對兒龍鳳呈祥的雞油黃瓷器,器型由鼎演變而來,形似聚寶盆,黃色釉面光潔如玉,顏色鮮亮如雞油一般妖艷,所以得名嬌黃瓷。

“臣叩謝陛下皇恩。”殷正茂接過了裝著瓷器的盒子,這既是禮物,也是大明皇帝的賜婚的象征。

黃釉,控制最嚴格的一種釉色,金黃是至尊之色,黃同皇,私造黃釉者死,這代表著從拿到瓷器這一刻起,殷正茂一家,就變成了皇親國戚。

“愛卿,坐下說話,愛卿年歲已高,日后就不必親自回京敘職了,讓宗信過來便是。”朱翊鈞看著兩鬢斑白的殷正茂,給了一個恩榮優待,這海上奔波一圈,對于殷正茂六十三歲高齡,的確是舟車勞頓。

同樣,代表著殷正茂這一去,就再也見不到了,這便是最后一面,再見到可能是落葉歸根時。

“陛下,臣還能吃五碗飯,能開一百斤的弓,前些日子,棉蘭老島的紅毛番想出門,被臣給打回去了。”殷正茂坐定聽聞,立刻馬上,沒有猶豫的說道。

殷正茂現在還能打,這不是他當著皇帝的面胡說,也不是認為皇帝在試探他有沒有不臣之心,就是表述事實,他的確還能作戰。

“朕知道,但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朱翊鈞有自己的考慮,呂宋總督府,至少要二十年到三十年的時間去過渡,才能真正成為大明的四方之地,永樂年間交趾十三司的歷史教訓,不能再犯了。

這和殷正茂能不能打,沒有關系。

殷正茂的身份很多,但他現在的身份,就是呂宋實際上的國王。

“臣…”殷正茂猶豫了,他最終還是俯首說道:“懇請陛下成全成忠孝之心,收回成命。”

大明才是他的家,無論何種原因,他都不能不回大明朝,每三年一次入京敘職,時間再短暫,他也是踏上了故土。

“也好。”朱翊鈞思索了下,還是收回了成命,為大明戰斗了一生,卻不能回到大明,這是何等的殘忍,有大醫官在,殷正茂的身體無法承受舟車勞頓之時,再下此命令不遲。

“殷部堂,這次,得把公主娶回去。”朱翊鈞說起了賜婚之事,和歷代駙馬都尉不同,這次皇室賜婚,是跟著五桅過洋船回到呂宋,而不是在京建立駙馬都尉府,讓殷宗信住在駙馬都尉府內。

“啊?這不合禮制啊。”殷正茂呆滯了下,他一直以為小兒子尚公主要留在京師,順便作為質子,結果鬧了半天,更像是嫁女兒!

這殷正茂說自己不是流落在外的宗親,那也沒人信了,繞這個圈子,這怎么看都像是為了讓殷正茂這個流落在外的宗親,再次成為自家人的做法,哪有尚公主把人娶回去的?

“太后的意思,禮部不敢違逆。”朱翊鈞解釋道:“本就是親上加親,故此特例。”

這沒什么不好理解的,其實就是特殊時間里的和親,也不是什么丟人的事兒,殷宗信可是漢人,又不是把公主嫁給了番夷,還不管死活。

特事特辦,李太后不是那種迂腐的人,朱翊鈞和李太后稍微商量下后,就達成了一致。

大明對呂宋的王化,經濟、軍事、政治、文化的羈縻仍然不足,殷正茂是實質性的呂宋國王,雖然殷正茂從來不這么覺得,他的舊部,張元勛等人,還喊他殷部堂,他現在還領著兵部尚書的官職。

“一個公主遠嫁呂宋,其實也是為總督府著想,朕知道愛卿在海外諸事不宜,這嫁了公主,一些野心蓬勃之人,也能稍微收一收心思了。”朱翊鈞解釋了這么做的第二個原因,給呂宋總督府在呂宋的統治站臺。

呂宋總督府,大明皇帝罩著!誰敢擅動,大明水師絕不姑息!

勿謂言之不預也。

“臣叩謝陛下皇恩!”殷正茂又要行大禮,朱翊鈞擺手示意不必多禮。

“鷹揚侯在馬六甲海峽打的怎么樣了?”朱翊鈞詢問起了戰事。

明朝尚公主,都是建駙馬都尉府,后來,宮里沒了銀子,出嫁的公主都住十王府,同房也是駙馬到十王府,到了崇禎年間,駙馬成年累月都不去十王府跟公主同房,王朝末年大抵都是如此,群魔亂舞。求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