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朱棣,迎娶毀容郡主我樂麻了  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憤青和小憤青朱元璋樂麻了朱允炆的殺招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過節長肉肉  書名:岳父朱棣,迎娶毀容郡主我樂麻了  更新時間:2023-05-25
 
“你覺得咱是哪種人?”

隨著

李逍微微一愣。

他算是看出來了,這老頭脾氣高低有點犟。

從馬車上交談他就能看出來了。

但畢竟是救命恩人,還是不要吵起來為妙

“他心通!”

李逍對準眼前這個老頭,再次使用他心通。

哼哼.咱倒要看看這小子能說出個什么所以然來,咱既不是那破官兒,也不是那該死的大商。說咱有錢也對,說咱也無錢也行,錢財不過糞土爾,咱真正的心思是心系天下萬民

“臥槽!”

李逍算是看出來了。

這特么就是一個老憤青。

既看不起當官兒的,又看不起當商人的,總覺得自己最牛。

這種人,一就是科舉落榜的士紳階層。

原本家里有些錢,有些產業,但不多。

屬于不上不下,中等混。

隨著時代遷移。

這種門楣慢慢就落寞了,成為了所謂的寒門。

高不成,低不就,但是生活卻又無憂。

這種人有理想抱負,有治國崇高理想,卻無入朝為官的門路,只能將一腔熱血,用在憤世嫉俗上面。

知道這個情況的李逍,決定撿一些好聽的講。

念及至此,李逍開口道:“老爺子既不是我口中說的第一種人,也不是第二種。而是第三種!”

朱元璋問道。“第三種,是哪種?”

“第三種人就厲害了,這種人思想境界已經得到了升華!”

李逍夸贊道:“這種人,將錢財視為糞土爾,說到底,錢財是工具,是為了達到目的,看透了這點,也就透徹!這種人,最看重的是他人的思想高度,而不是金錢、權勢!他們往往心懷天下,心系蒼生!有大才華,也懂得治國之道,更為國家每一個政策,分析利弊而憂心忡忡!”

李逍突然想到物以類聚,人與群分,憤青只和憤青來往。

他又添了一句:“正所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能與這種人交往的,無不是知識高深之輩。而老爺子,您就是這種人!!我平生也最佩服您這樣的人!”

原本還有些緊張的二虎,驚呆!

好家伙,你這家伙的馬屁,是拍的真他媽的好啊!

他可是了解圣上的。

圣上會對那些大臣拍的馬屁,嗤之以鼻。

這幾年待在宮里沒出去,但以前可是常常民間尋訪,問百姓,當今圣上如何。

百姓若說圣上好,圣上就會高興無比。

可百姓若說不好,他便會自責,覺得自己還做的不夠好。

可這小子,這么多年,絕對是夸得最有水平的那一個!

哪個人不喜歡被人夸呢?

哪怕是皇帝也不能幸免。

想要拍朱元璋的馬匹,也只有在不知道朱元璋身份的時候效果最好,但往往不知道身份的人,一般也不會夸.

但李逍,做到了!

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對著朱元璋一陣狂夸.

“好!說得好!”

朱元璋咧嘴一笑,喜上眉梢,“沒錯,咱就是你說的第三種人,心系天下啊。小兄弟,咱跟你一見如故,有緣,有緣吶!”

朱元璋很久沒有聽到這樣的夸贊。

當然,是不知道他身份的人夸贊,因此格外爽快。

這段時間,他的標兒走了,心情一直不太好,加上要立儲君的事情,也讓他心力交瘁。

就在剛剛,這種不好的情緒,釋放了不少,額頭的黑云也散去了許多。

“有緣千里相會,無緣對面不識!”

李逍見老爺子也是個性格豪爽之人,覺得很有意思,笑著道:“以后啊,咱就是朋友了,你想聽啥,我跟你說,咱們切磋切磋。”

“行啊,你說的,這段時間你就在這里好好養傷,咱就跟你坐而論道,談天下!”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

李逍看他高興又激動的樣子,心道果然猜對了。

他果然是個老憤青,張口談天下,閉口講蒼生.不過也挺有意思的,因為上輩子的我,也特么是一個小憤青啊。

憤青見憤青,兩眼淚汪汪!

在大明找到了知己

“對了.”

朱元璋突然覺得不對勁,這小子怎么夸咱夸得這么好,該不會知道自己的身份了吧,不過看樣子也不像啊還是試他一試。

“你覺得,當今圣上,如何?”

朱元璋問道。

如果這家伙還是一直夸咱,怕是有些貓膩了。

“在下怎敢妄言圣上?”

李逍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談論政治可以,那些文人都私下談論,甚至還有人寫書諷刺,但談論圣上,還是算了。

朱元璋的刀快,我的脖子可擋不住。

“張虎,你退下。”

朱元璋吩咐了一聲,隨后二虎立馬退出房間,關上房門。

李逍不知道這葫蘆里賣的什么藥隨后就聽到這老憤青突然就來了一句:“咱覺得,當今圣上,不太行,貪官污吏橫行,各地還有百姓吃不上飯.”

“咱覺得,當今圣上根本不配坐在那個位置!!”

朱元璋狠起來,連自己都罵。

說完,他看向李逍:“你看,咱現在都罵了,你怕個啥?有啥說啥,咱就喜歡跟你侃大山。”

呆了。

李逍呆了。

這憤青.是真憤青,連圣上都敢罵!

李逍驚訝的道:“老爺子,我佩服你,不過你這話,也就在我面前說說,決不能往外說,不然你腦袋不保。”

朱元璋笑道:“你現在能說,當今圣上如何了吧?”

李逍無奈一笑。

那圣上還是自己親戚,自己是朱元璋的孫女婿呢。

“當今圣上,乃雄才,推翻暴元,建立明朝,乃千古一帝,是能與秦皇漢武同而談論的人物。”

李逍大聲夸道。

朱元璋又是喜上眉梢,心道,這小子,又在夸咱.不過咱心里怎么那么高興呢.這小子究竟知不知道咱的身份啊

想了想,朱元璋道:“你小子,咱方才罵了當今圣上,你卻夸圣上你成心的吧.”

“夸,必須得夸!”

李逍豪邁道:“圣上朱元璋,推翻暴元,成立明朝后,卻依舊不懈怠,日夜勤政,歷朝歷代像他這樣,當了皇帝還這么勤奮的人,絕無僅有。

他讓丟失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回到漢人手中。

讓丟失了八百多年的云南變成了固有領土。

讓丟失了五百多年的河西走廊重新回到統治。

圣上朱元璋,二十多年,就完成了強漢高、文、景、武四代帝王擴下的疆土!!!

文化方面,重視教育,新修學堂,新辦科舉,選拔人才,復興漢族禮儀。

政治方面,嚴懲貪官,提倡養老,傳揚孝道。

經濟方面,注重休養生息,鼓勵開墾,新修水利,移民補充人口,發展生產,讓國家生產力快速恢復!!

現在大明耕地人口,超過北宋巔峰!

當今圣上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毫無背景,從零開始接盤,將一個經歷幾十年戰亂的國家,建立成世界級的帝國的君主!!

圣上對百姓好,對官員狠,對自己嚴格!

在我的心目之中,朱元璋就是當之無愧的千古一帝,功不在秦始皇之下!”

李逍一口氣將朱元璋一生的功績都給總結出來了。

最后還夸一個,千古一帝,功不在秦始皇之下。

這夸人的水平,不得不說,絕妙!

此時的朱元璋,聽得已經心里開了花兒。

他現在,已經不在乎李逍究竟是不是看出來了他的身份。

因為這小子說的是實話啊!

哪怕是看出來自己的身份,他也不在乎了。

沒錯!

這些都是咱做的事情!

有什么好回避的?

咱的功績,千古后人,都會知道!!

朱元璋激動地道:“在你心中,朱元璋是這樣一個人?”

“殺盡江南百萬兵,腰間寶劍血猶腥!老僧不識英雄漢,只管嘵嘵問姓名。”

李逍只感覺自己也意氣風發起來,道:“這是當年朱元璋夜宿安徽一座名為不若庵的寺廟時,寫下了這首詩。

你聽聽,何等的意氣風發,何等的志氣豪邁!!

我唯有佩服,我永遠都成不了這樣的英雄人物!!”

麻了。

徹底樂麻了!

朱元璋聽到,有人用自己寫的詩句夸自己。

這種感覺爽,非常爽!!!

沒錯,那時候的自己就是年少輕狂,意氣風發。

聽到曾經的詩句,他不由回想那個狼煙四起,英雄爭鋒的年代,陳友諒、張士誠、王保保

“你這么說,咱倒是對這個朱元璋,有些另眼相看了。”

朱元璋自己點了點頭。

李逍感慨道:“只可惜啊.我到現在都沒有見到過這位英雄,我還有一首詞,想要獻給圣上呢。”

聽到這話,朱元璋感覺,這李逍似乎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朱元璋笑道:“就憑你?一介屁民也想見圣上?我都沒見著呢。”

李逍神神秘秘,小聲道:“老爺子,實不相瞞,我其實跟朱元璋,有一點親戚關系.”

朱元璋豈會不知道,他若不是跟李逍有這層關系,會大費心思的來這樣跟他見面?

不過,他還是故作不信,揶揄道:“就你?誰信吶,咱還說是朱元璋的親戚呢。”

李逍道:“你姓黃,跟朱元璋扯不上關系吧?”

朱元璋道:“你姓李,跟朱元璋就扯得上關系了?”

李逍:“.”

這老爺子果然很杠精,這是憤青的特征之一。

“不過,你剛才說想給圣上獻一首詞,你倒是說來聽聽。”

朱元璋十分好奇的道,心里又癢癢起來了。

李逍搖了搖頭:“這個不能說,萬一說了,你泄露了怎么辦,那我不是白瞎了?”

“你這年輕人怎這么看人?咱是那樣的人嘛??”

朱元璋沒好氣道:“你說話很吊人胃口啊,說了上句不說下句,你不說還好,你說了咱就心癢癢。你說,咱保證,絕不外傳。咱好歹也救過你的性命,方才還說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你倒是報恩啊,不會是口是心非吧?”

李逍額頭滲汗。

想了想,這老頭的確救了自己。

若是他不泄露的話,也不是不能說。

“他心通!”

李逍再次對準了朱元璋。

這年輕人真是的,急死咱了,你倒是說啊,咱會外傳嗎?傳個屁,咱能傳給誰

聽完心聲后。

李逍心道,看來自己真的是錯怪這位老爺子了,憤青歸憤青,但是不背后說人,為人十分正直。

“行吧。”

李逍服了軟,笑道:“你想聽,我便說,不過說好了,決不能外傳。”

朱元璋頷首:“絕不外傳,咱說話算話。”

他心道,你這首詞就是要獻給咱的,給你這個機會,看看你怎么夸咱

“沁園春·雪。”

李逍開口。

朱元璋瞬間就安靜下來。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朱元璋已經緩緩沉入進去了。

眼前仿佛浮現出畫面來,天地冰封,萬里飄雪

一股豪邁之意,涌入心痛,仿佛置身于長城之上,俯瞰大地,山川,江河,蒼生,天下!!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這是一段以景抒發心中志氣的句子。

山嶺好像銀白色的蟒蛇在飛舞。

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

它們都想與老天爺比比高。

要等到晴天的時候,看紅艷艷的陽光和白皚皚的冰雪交相輝映,分外美好。

前后強烈的對比,產生了強烈的情緒。

如同曾經的暴元與現在的明朝。

千里冰封,說的不就是暴元么,江山如畫,分外妖嬈,說的不就是咱的大明嗎!!

李逍朗誦著,連自己都沉浸在這首詞的豪邁意境當中。

而接下來的詞,更是讓朱元璋靈魂顫動。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安靜!

安靜!

還是安靜!

整個屋內,聽不到一絲響聲!

屋內寂靜無聲,只能聽到彼此的呼吸之聲。

與這屋內的安靜截然相反的是,朱元璋的內心!

他的心中,缺如波濤一般,洶涌起伏,驚濤拍岸!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盡折腰!

回想往昔,那是個何等的年代,天下群雄揭竿而起,梟雄爭鋒,爭的就是這江山,天下。

唯有自己!

笑到最后,走到了最后!

秦始皇、漢武帝,略差文學才華。

唐太宗、宋太祖,稍遜文治功勞。

稱雄一世的人物成吉思汗,只知道拉弓射大雕。

這些人物全都過去了!

都將隨著歷史的的前進,成為往事!

稱得上能建功立業的英雄人物,還要看今天的大明!

“好!好詞!好詞啊!”

良久,朱元璋從震撼之中回過神來,心中無比的興奮。

這首詞,他太喜歡了!!

寫的不就是辛辛苦苦建立起來的大明朝么。

咱乃是千古一帝,功績傳遍后世!

而咱的功績,后世人不會忘記,會被無數人傳頌!

“李逍,這首詞,是你寫的嗎?”

朱元璋興奮的問道。

“并不是。”

李逍搖頭:“這是一個我非常喜歡的人寫的,而且這個人,也很喜歡當今圣上。”

這首詞,李逍可不敢亂認。

那是他無比崇拜的一個人寫的。

而李逍說的也是實話。

這位偉大的人,通讀二十四史,尤其喜歡讀明史。

非常認可朱元璋和朱棣二人。

曾經說過,明朝只有這兩個人,搞得比較好。

舉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時,有一次講授農民問題,就提到了朱元璋初入郭子興軍營后的發展,說:

“元末,朱元璋是一和尚,平時睡著了覺,常作‘天子’之形,郭子興見而奇之,收為部下,后代郭子興而起,初猶能代表農民利益,以后遂代表地主利益,故能貴為天子。”

對朱元璋的軍事能力也頗為稱贊,說: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朱元璋感慨道:“咱真想見見你說的這個人,文采千古!”

李逍微微一笑,心想怕是見不到。

隨后,朱元璋就沉浸在喜色之中,難以言表。

“咦不對啊.你剛才還說圣上德不配位,聽到這首詞,你怎么高興成這樣?”

李逍奇怪的問道。

心說這老爺子咋了?你不是憤青么??

“咳咳.”

朱元璋發現自己有些失態,清了清嗓子恢復了神色,道:“一碼歸一碼,咱高興,是因為這首詞寫得好,不是因為你夸圣上。”

李逍:“好吧.”

朱元璋道:“想不到你小子對圣上評價這么高啊,難道就一點毛病都沒有嗎?”

“當然有啊。”

李逍不假思索道:“毛病,可太多了。”

李逍心道,朱元璋雖然功績斐然,可他畢竟只是個古代的帝王,在那種年代,能做到現在這個地步已經不錯了。

眼光有局限性,也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也不能排除他做了荒唐的政策。

聽到這樣的話,朱元璋現在是沒有一點脾氣。

畢竟有剛才的夸贊鋪墊嘛,珠玉在前,瓦石難當,有前面這么高的評價,后面有些小缺點,也就無可厚非。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呢?

朱元璋做出一幅傾聽狀:“就知道你小子跟咱是一路人,剛才那些,咱不愛聽,咱就喜歡你講圣上的缺點,說來聽聽。”

果然是憤青.李逍搖了搖頭道:“老爺子,那圣上真是我的親戚,我這樣背后說人,不太好吧”

這話,讓朱元璋心中一暖。

這小子還有點良心,不過今日你必須說,咱必須聽。

朱元璋道:“就算那圣上是你的親戚,不是還有舉賢不避親,舉親不避嫌的說法嘛,圣上就算是你的親戚,但也是天下人的圣上,那就得讓天下人來評價。”

“咦,說的似乎有些道理。”

李逍點點頭,覺得這老爺子,還有些本事呢。

“行吧,那我就說說,首先就是圣上的脾氣啊”

“脾氣咋地啦?”

李逍用手在鼻子前掃了掃,“脾氣太臭了。”

朱元璋:“.”

朱元璋略微有些不快。

自己的脾氣,他是知道的,的確脾氣不好。

但敢當面說自己脾氣臭的,這個孫女婿是第一個!

朱元璋沒好氣道:“你還說你沒見過圣上,怎曉得圣上脾氣臭?”

李逍反駁道:“你不也沒見過圣上,怎又說圣上德不配位呢?”

朱元璋再次被懟的啞口無言。

這小子絕對不知道自己的身份。

若是知道恐怕絕不敢這么說。

朱元璋只好妥協,道:“那你說說看,圣上脾氣怎么個臭法?”

李逍道:“這還用說?全天下哪個當官的不在心里罵幾句,在明朝當官,哪個不是戰戰兢兢?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十五年空印案、十八年郭恒案,死了多少人?”

朱元璋嗤笑道:“那些都是貪官污吏,該殺,咱倒是覺得,圣上殺的對,殺得好。”

李逍道:“貪官污吏,的確該殺,但其中還有不少被冤枉的再者說,貪官污吏一開始也并不是貪官污吏,他們一開始也是一腔熱血的學子,只不過最后同流合污,變成了貪官。”

朱元璋瞇著眼睛道:“說到底,你還是為那些貪官說話,你小子,該不會也是個貪官吧。”

“哎、哎、哎你可不能誣陷我哈。”

李逍急忙擺手:“你這是誹謗,誹謗啊!我平生最討厭貪官了,你可不能說我是貪官,我可是青天,大明李青天。”

這段時間當知縣,李逍在縣里面最爽的事情,就是走在街上,無數百姓看到他,都說他是青天大老爺。

你別說,被人們這樣叫著,的確非常爽!

所以,李逍就顯得有些激動了。

人的名,樹的影。

名聲可不能被壞了

李逍來到明朝,也想在歷史上留點痕跡證明自己啊。

自己成不了朱元璋那樣的人物,但是可以成為‘包青天’那樣的人物啊!

幾百年后,李逍以后翻開史書。

歷史上還記載著大明有個李青天,那多得勁兒?

“你激動個啥。”

朱元璋沒好氣道:“你是不是貪官另說,但你方才的確為貪官說話。”

李逍搖頭:“并不是為貪官說話,而是老爺子你想過沒有,大明朝明明是對付貪官最苛刻,最嚴厲的!

大明律寫著:貪污六十兩以上銀子者,立殺!

許多地方的地方官,都被殺得空缺了,都沒人辦事兒。

還有戴死罪、徒流罪的情況.

已經做到這樣。

可為什么貪官的數量,卻比歷朝歷代要多呢?”

朱元璋不由一怔,不知如何回答。

這個問題不只是李逍提出。

他早就自己給自己提出了無數次。

設立了最嚴苛的律法,禁止貪腐。

又設置了無數酷刑,來震懾官員。

可這些官員們仍然前繼后續,活像一群不怕死的士兵,成群結隊地走到刑具下,慷慨赴死。

為什么啊?

他也找不到答案啊。

朱元璋將目光,投向李逍的身上:“你說說看,為什么?”

李逍哈哈一笑道:“剛才在馬車上,已經跟老爺子您探討了第一條,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現在就說這第二條。”

朱元璋點了點頭。

這第二條,他還一直惦記著呢。

李逍開口道:“這第二條,就是制度不太對。這反腐,是以圣上個人的意志進行的,在朝廷律例方面并沒有一套有效的措施。應該靠制度,而不是靠刑法。”

朱元璋道:“你說說看。”

李逍解釋道:“主要的緣故,便是權力太大!上級官員,掌握了下級官員的生殺大權。

之前不是說了,因為第一個原因,導致貪腐。

便誕生了第一批貪腐的官員。

上司貪腐,下屬一般很難獨善其身。

如果不同流合污,輕則讒毀,重則加罪。

各級、或是剛入職的官員為求自保,必須逢迎上司,巴結長官。

等新的官員升遷,已經成了貪官,只會同樣對下面的人。

就跟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因此無論多么嚴苛的刑罰,都制止不了。

因為這雪球已經形成!”

朱元璋聽到這一番話,心中大驚,道:“權力太大.也就是說,圣上第一步就錯了?”

他突然想到,自己前段時間讀史書,了解北宋的歷史。

他日夜研究,終于得出一個答案,宋太祖趙匡在一開始就下錯了一步棋,立都城錯誤,導致一錯再錯,最終滅亡!!

難道自己也犯了這個錯誤??

聞言,李逍點點頭道:“沒錯,圣上第一步就錯了,給官員的權利太大,權利是一把雙刃劍,權力大代表意味著他做好官,有魄力做更多的好事。可一旦是壞官,卻也能控制更多的人,三人成虎,為虎作倀,下面就算有人想做好事,他也沒有辦法,只能同流合污!!”

說到這,李逍舉了個例子,道:

“不瞞你說,我其實就是一小小知縣,可我上任之后,發現自己權利大得驚人。

我若是想貪腐,下面的人不服我,我能治他。

可我若是想做好官上面的官員我需要打點,還要孝敬,這點俸祿哪夠啊我多少也得貪點吧?

可我沒貪,為啥?

因為我是圣上的親戚啊,他們不敢動我。

知道吧,也就只有我這樣的權貴,敢做好官,辦實事!

普通知縣敢嗎?

他不敢啊!

有點良心的就當個清官,不打算升遷了。

沒良心的直接就同流合污。

知道不.下面的人都夸我青天大老爺!!”

說著說著,

李逍又忍不住夸自己一句,自己真是太棒了!

朱元璋微微皺眉。

李逍是青天大老爺的事情,他早已經證實了。

可現在他才知道,青天大老爺這么難當

只有這樣的權貴才能做到。

因為錢給的少,貪腐早已經形成。

下面的人不得反抗上面的官

因為錢給的少,心委屈,不少人也主動貪腐.

形成了惡性循環,跟李逍解釋的“滾雪球”十分相似。

有道理,真的有道理.

朱元璋第一次聽到這種理論,從未聽過的角度分析問題。

朱元璋皺眉:“你的意思是,圣上第一步就錯了那如何解救呢?”

李逍搖頭:“難以根除,只有慢慢提高官員的待遇,控制他們手中的權利,就能好轉很多。”

朱元璋想了想,道:“既然第一批貪腐已經形成,那就全殺了。”

李逍:“.”

李逍無奈道:“全殺了也不行,那些官員有多貪,有少貪,也有不貪的,分得出來全天下的官員嗎?全殺了,也沒人做事情,不現實。”

朱元璋笑了笑:“咱開玩笑的,你小子還當真,這不是聊著玩么。”

李逍:“.”

朱元璋其實心情還算愉快。

畢竟這么多年了,沒有人敢真跟他說一些心里話。

李逍是有大才,這點可以肯定。

他說的話

可信,但不可全信。

畢竟李逍第一次當官,還是當一個小小的知縣,從剛才說的話中來看,他提的大多數都是以知縣為角度。

特別是,他說“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時候。

朱元璋就察覺的,他這個知縣,當的是真不錯,沒有哪個知縣能說著這樣淳樸至簡的道理來。

想了想,朱元璋又道:“你說的,大多數是你的猜想罷了,無法證實。”

“可以證實。”

李逍哈哈一笑,“剛才說了,我是青天大老爺嘛,實不相瞞,我在北平府一處當知縣,你有機會可以去看看,我已經按照我的想法實施了。”

“哦。你還真是個知縣啊,那咱們有空多探討探討。”

朱元璋來了興趣,道:“說說看,你怎么實施的?”

李逍笑道:“不是說了么,錢不到位,心委屈33333我給他們解決了。”

朱元璋道:“怎么解決?”

李逍道:“我給他們加了薪水,現白銀!還給他們調休,每日只需要工作四個時辰,每七日休沐兩日,節假日也休沐。這樣一來,錢給到位,心情也愉快了,辦事兒也利索了。”

朱元璋一愣。

好啊!

這事兒他居然不知道。

這小子,居然篡改自己的定下的俸祿標準和工作時辰,真是豈有此理!!

朱元璋故作平靜道:“你好大的膽子啊,你不怕圣上砍你腦袋嗎?”

“哪一次變法不流血呢?”

李逍道:“李悝變法,選賢任能,賞罰嚴明。商鞅變法,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強大秦國。宋朝王安石變法,王安石發展生產,富國強兵.”

朱元璋笑道:“可他們的結局,似乎都不太好啊。”

李逍道:“我知道啊。”

“竟如此英勇!”

朱元璋略選疑惑:“所以,你是為大義,為國為民?”

“不。”

李逍搖了搖頭:“我是為了我媳婦。”

朱元璋:“?????”

朱元璋千算萬算,沒算到李逍突然冒出這一句。

差點把他老腰給折了。

“很不可理喻對不對?”

李逍看向窗外,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我有一個愛人,一生摯愛!!

我可以為她做任何事情!

可以為她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

我希望給她世界上所有最好的東西,滿足她的一切愿望。

她說她想看到一個盛世大明。

我便給她一個盛世大明!!

待到那時,我便可以光明正大的跟她說:

這盛世,如你所愿.”

說著,李逍的眼眸中,展現出對愛人的光,閃閃亮。

朱元璋靜靜的看著李逍。

這,是裝不出來的

原來孫女婿如此愛著自己的孫女。

他不由心中,為孫女而感到欣慰。

這個男人。

不圖富貴,不圖榮華。

要給愛的人一切,所有好的一切!

他要變法,想要打造盛世大明。

他卻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愛人!

朱元璋心中一動,回想到自己馬妹子的容顏,曾經是那樣的溫柔

許久,朱元璋回過神來,道:“難道.這大明還不是盛世嗎?”

李逍想到南下遇到的那些可憐的人,搖了搖頭:

“不夠,遠遠不夠!我要讓天下人,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這才是我心目中的盛世大明,才能讓我的媳婦兒,看一看這樣的盛世!!”

朱元璋呆了。

多么崇高的目標.

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

這樣才能稱得上是盛世么。

說出來,都令人期待!

這一刻,朱元璋發自內心認可了這個孫女婿。

良久,他緩緩起身,道:“我想,如果圣上知道你的想法,即便是你胡來了一些,也不會怪罪你的吧.”

李逍哈哈一笑道:“那可不,圣上可是跟我有親戚關系,再說了,圣上很是護短,一般不殺家人。”

朱元璋:“.”

朱元璋有些無語。

好好的氣氛,被你小子給破壞了,誰說我不殺家人的?

“記住你今天說的話,盛世大明咱記著了。”

朱元璋留下這句話,就回了回衣袖,轉身推開門,離開了這間屋子。

李逍滿頭黑線。

這,老爺子,脾氣真是古怪,走也不打聲招呼啊。

隨后,二虎就走了進來,笑道:“李公子,家主讓我留下來照顧你,你安心養病,他說還會來瞧你的。”

“哦。”

李逍點了點頭,覺得今天還算聊得來,好奇問道:“對了張虎,你家老爺做啥的啊?”

二虎想了想:“耕田的。”

朱元璋曾經的確是耕田的,剛好隱藏身份。

李逍微微一愣.

一個耕田的咋這么憤青

旋即,他又反應過來,絕對不是耕田的.

應該是個地主,嗯應該是這樣,起碼是個大地主。

就如此。

一番談話就此結束。

李逍也解了悶,不過老爺子走后,他又覺得有些無聊了。

于是乎,心靈感應

媳婦,對不住了,路上遇到了事兒,你懂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就跟咱南下度蜜月一樣遇到壞蛋,要耽擱幾日

南京城,燕王府邸。

朱棣坐在房間之中。

夜不歸居陳緩緩中暗中走來,拱了拱手:

“殿下,今日查得,圣上穿著布衣,裝作平民,和錦衣衛指揮使二虎一同出了南京城。”

“咦”

朱棣略感好奇:“圣上出城作甚?”

居陳道:“圣上出了城,還封了一段路。至于那段路發生了什么,標下不知,附近的錦衣衛都是二虎的心腹,無法滲透。標下也不敢貿然走的太近探查,以免被察覺。”

朱棣微微一愣。

圣上為何要封路,這是干什么?

猜不透啊

不過,朱棣還是點了點頭:“不貿然靠近是對的,現在圣上的意向對本王已經傾斜,為求穩,萬不可露出馬腳,以后探查也多加注意一些。”

居陳拱手:“是,標下知曉。”

朱棣又道:“這樣,你再去探一探,最近那段路有沒有什么重要的人物來京城,或者離開京城”

現在關鍵時刻不得不防。

萬一又出現一個類似“方孝孺”這樣的人,來壞他的好事,那就得不償失了。

“標下領命!”

居陳一躬身,再次消失在夜色。

而朱棣則是微微發呆。

“父皇啊父皇,你真是越來越難以猜透了”

與此同時。

東宮。

齊泰、黃子澄二人,都在房間之中。

與太子妃呂氏、朱允炆一同暗中商議事宜。

“二位先生,這是怎么回事啊。”

呂氏心急如焚,道:“自狩獵以來,圣上對我兒愛戴有佳,顯然已經有成事的跡象。可怎么突然之間,態度又似乎對燕王更加青睞呢?本妃可是聽說,前日他們與燕王一家單獨用膳。”

黃子澄完全是懵逼的,道:“怕只是吃個飯而已,不足為慮。”

齊泰則是抱著不同意見,道:“下官不這樣認為,為何這時候燕王吃飯,這的確是一種信號,一種偏向燕王的信號!必須要警惕。”

黃子澄有些不悅,道:“你是不是多慮了?不就是吃一頓飯么,這能說明什么?”

齊泰搖頭:“絕沒有,圣上絕不會無緣無故跟燕王示好,大家想想,燕王的能力很強,如果真的有意燕王.他一定會近親一下父子情誼,就如同當初的太子朱標一般。”

眾人都是臉色一變,覺得十分有道理。

而這時候,一名侍衛來報。

“太子妃,門外有一個自稱鐵鉉的求見!”

“鐵鉉?”

齊泰微微一愣,奇怪道:“前段時間咱們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他都正義拒絕了,怎么會主動找上我們?”

齊泰道:“讓他進來,看看他要做什么。”

呂氏領會,揮了揮手,侍衛便將人請了進來。

鐵鉉是一個極為瘦弱的男子,弓著身子,匆匆跑來。

他一臉焦慮之色:“下官有事要講。”

呂氏頷首:“鐵大人,請講。”

鐵鉉激動地道:“決不能讓燕王得儲君之位,太可怕了,太可怕了!”

鐵鉉一臉激動,臉上的血管青筋都有些爆了。

呂氏臉色一喜,道:“鐵大人,別著急,慢慢說。這里沒有外人,都是自己人,你也是自己人。”

鐵鉉點點頭道:“圣上這段時間,之所以青睞燕王,全是因為一人,改變了圣上的主意。”

齊泰激動問道:“誰?”

鐵鉉道:“李逍!”

齊泰:“為何?”

鐵鉉道:“你們還不知道吧,前段時間圣上在南京街頭問布行布的價錢。

而那大明月報上,也有關于非常之便宜的布匹消息。

兩者絕對有關聯!

另外,李逍在所管轄的縣城中,被百姓稱之為青天大老爺,這肯定也瞞不過圣上。

可想而知,圣上是被那李逍給蒙蔽了雙眼!!這李逍實在是厲害,投其所好!心機十分厲害!”

話音落下,眾人恍然大悟。

難怪圣上最近風向改變,竟然是因為李逍的緣故。

所以說他們應該要對付的人,是李逍?

齊泰問道:“鐵鉉,你剛才說的太可怕,是什么意思?”

“這就是下官的擔憂!!連圣上都被他蒙蔽了!”

鐵鉉激動拱手,說的唾沫橫飛:

“下官也是剛剛得知,他的手下有一女婿名為李逍。

此人膽大包天,肆意妄為,包藏禍心!!

盡然公然篡改大明律法。

此人絕對是個禍胎,天大的禍胎!

他今天敢改律法,說不準明日就敢自立律法。

后天就敢改國號!

下官還是第一次如此膽大之人!

此人此時羽翼未豐,就已經如此可怕,心機了然!

若是燕王得儲君之位,那便是鋒芒畢露,爪牙畢現之時!

他將是下一個藍玉!

不,一個比藍玉還可怕的人!藍玉都不敢篡改明律!”

眾人都是倒吸一口涼氣。

原來一切,都是李逍暗中籌劃!!

此子一儀賓爾,竟然能左右圣意,當真恐怖如斯!

眾人都十分震撼,臉色大變。

而此時,唯有齊泰發現了問題的關鍵,激動道:“你說李逍此人,敢篡改大明律法,可否屬實?”

“絕對屬實!!”

鐵鉉正義凌然,道:

“我有一同窗,從北平而來與我暢聊,便說了此事,李逍擅自成立舍區,試圖再添朝廷機構!這是其一!

其二,那東安縣的所有官員,有九品官,有胥吏但俸祿已經如六品官的俸祿等同,擅自加俸祿之罪。

其三,李逍擅自改動陛下定的工作時日,每日只需上四個時辰的,七日休兩日,節假日也休!擅自更改作息之罪!”

眾人又是一楞。

這李逍真是膽大包天。

大明朝還是第一個敢直接這樣做的人!!

齊泰心想,咦又加俸祿,又加休息時間,還加機構治理,怎么感覺還挺不錯等等,我是站在朱允炆這邊的.

齊泰神色激動道:“圣上知曉嗎?”

鐵鉉搖頭:“圣上不知。”

呂氏也是喜上眉梢,她剛知道是李逍改變了圣上的心意。

他們便要對付李逍才是。

可好消息是一起來的,這李逍的把柄也有了!

雙喜臨門,雙喜臨門啊!!

黃子澄這時候也醒悟過來了,“此人其罪當誅!明日我等便上朝彈劾儀賓李逍!誅殺此賊!為大明除一大禍害!”

呂氏躬身:“勞煩各位了。”

朱允炆也是激動的拱手道:“幾位的大恩,允炆莫不敢忘!!待我成功之日,必有重謝!”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la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