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朱棣,迎娶毀容郡主我樂麻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公平,公平,還他媽是公平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過節長肉肉  書名:岳父朱棣,迎娶毀容郡主我樂麻了  更新時間:2023-05-25
 
從藥店走出來。

兩個人變成了三個人。

李逍兩人走在前面,許瑩兒亦步亦趨跟在朱凝云的后頭。

生米已經煮成了熟飯.啊不,還沒煮熟呢

不得不說,朱凝云也是有氣場的,那黃老頭也心大,一看對方不凡,不顧李逍的阻攔,還真放心把許瑩兒交給了朱凝云。

許老頭有自己的心思,燕王府的女婿總不能坑他吧?

嫁不上郡馬爺,嫁郡馬爺的義弟也不錯啊。

這不又攀上了關系不是?

而朱凝云也是有自己的考慮,她一心都是想著李逍,現在成婚了,兩人把持家庭,若是自己生育不易.總要給李逍留個后吧?

也難怪朱凝云會這么想。

古代女子生小孩的夭折率非常高。

尤其是在醫學水平不發達時期,許多孕婦和產婦很難得到足夠的醫療保障和護理。

女子生小孩夭折率高達40以上,哪怕是皇室依舊如此。

這就是為什么,大家族家主不會只有一個老婆,容易絕后。

當然,朱凝云也是有自己的小算盤。

與其被動,不如化被動為主動。

納妾必須經過她的把關才行!

尋一些能幫上逍郎的女子,好把控的女子。

眼前這許瑩兒年齡適宜,人也老實容易把控,看起來也容易生養,最重要的是,她似乎也對逍郎有意,這才入了朱凝云的眼。

而李逍則是一百個不愿意啊。

雖然凝云現在有另外一個身份,但這身份很快就會被揭穿的。

到時候燕王知曉自己敢納妾,那可不是開玩笑的.

“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只要我不動那姑娘就好。”

李逍這般想著,心中還是覺得,有凝云一人就好,其他女子現在在凝云的美貌面前,都差了一些。

回了李府,朱凝云將許瑩兒安排了住處,也不知道說了些什么。

接下來的幾天,許瑩兒總是端著茶水來服侍自己。

總之,有些奇奇怪怪的感覺。

李逍的感覺沒錯,這些日子,他跟朱凝云成雙成對,已經傳到了燕王府王妃徐妙云的耳朵里了。

結婚第七天,新娘會回娘家拜訪父母和親戚,稱為回門。

轉眼第七天過去了,這天李逍帶著朱凝云回了燕王府。

其實就是隔壁,走幾步路就到了

朱凝云則是去找母妃去了。

李逍再進燕王府,李逍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閑來無事,便在小春湖釣魚,打發時間。

這小春湖里面的魚沒有天敵,又肥又大。

李逍轉眼便釣起來好多。

“姐夫,可算找到你了,這些日子你天天不在府中。”

得知李逍回了燕王府,朱高煦屁顛屁顛的跑來。

也難怪朱高煦找不到李逍,李逍不是躲在倉庫里搞紡織機,就是出府去了。

朱高煦這七天,可把他愁死了,徐妙云交代的事情,去找科舉狀元陳澄,七顧茅廬,還沒辦成。

便想李逍出出主意。

“高煦,來,一起釣魚。”

李逍招呼道。

“姐夫,我現在哪有心思釣魚啊,愁死我了。”

朱高煦愁云滿面。

“啥事,跟姐夫說說?”

于是乎,朱高煦就將這件事說了一遍。

就是因為北平的學子科舉不利,好些年沒考上進士了。

這對北平來說,短期沒什么影響,可長期的影響可就大了。

一個地方科舉出去的學子,以后朝中做官也能相互扶持,形成一個小團體,小勢力。

北平是燕王的封地,朱高熾常年接濟北平的學子也是有緣故的,朝中有人好辦事。

北平進朝為官的人多了,對北平也是好事。

而且圣上也希望,科舉多有一些北方人,而不全部是南方人。

不過北方的學子總是考不過南方的學子,燕王妃想乘著這次科舉狀元陳澄出來講學,但人家不答應啊,根本不買燕王的面子。

“就這事?”李逍不以為然。

“姐夫,可有高招?”朱高煦道。

“搞個南榜、北榜不就行了?”李逍道。

朱高煦:“.”

“這話可不興說啊”

朱高煦小聲道:“姐夫,咱爹又不是皇上,怎么能做得了這個主?”

李逍揶揄道:“我說著玩,你還當真啊。”

朱高煦憨憨一笑,“我也說著玩.”

李逍想了想,正色道:“這樣,你說說看,你都七顧茅廬了,那科舉狀元陳澄為何不愿意?”

朱高煦道:“這陳澄可不是一般人,洪武四年、十五年,兩次奪得狀元,朝中曾經擔任過多個重要職務,包括禮部尚書、吏部尚書、兵部尚書,現在告老還鄉了,大家都賣他面子。我幾次請他,他都以年事已高為由推脫。”

李逍道:“既然他不行,你可以從他女兒下手啊,他女兒嫁給了誰?咱幫村幫村,不就行了么?”

“姐夫,我也想到了這點。”

朱高煦解釋道:“陳澄的女兒下嫁給了一個大商人,人家有錢的很,在咱北平有幾家酒樓,也不缺錢啊。”

“有了。”李逍笑道:“咱不是有八大鏟的配方嗎,你將那八大鏟的八道菜配方為誘餌,逼迫陳澄的夫君施壓,興許有用。”

“咦!好辦法啊!”

朱高煦拍手稱快,隨后又問道:“姐夫,那配方泄露,你以后開酒樓不就有競爭對手了么?”

李逍大氣道:“誰讓我是燕王的女婿呢?為燕王辦事,咱舍得。配方在你姐那,你問你姐要一道菜的配方,就說我答應了。”

朱高煦興奮道:“好,我去試試,謝姐夫啦。”

說著,他正要走,又轉頭回來,道:“姐夫,忘了問你,最近你結交義弟了?”

李逍點頭:“是啊。你咋知道?”

朱高煦小聲道:“姐夫你要自重啊母妃已經知道了,你成天跟一個小生在一起,還擔心你喜歡不過我幫你說過了好話,說姐夫絕對不是那樣的人。”

李逍拍了拍朱高煦的肩膀:感激道:“高煦,我就知道你懂我!”

同時,李逍心想,看來這件事情,要盡快坦白了。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誤會

沒錯。

的確有些許誤會。

得知李逍天天跟著一個俊俏小生廝混,徐妙云不由懷疑,那天晚上,是不是

也難怪徐妙云總是疑神疑鬼。

女兒的容貌盡毀,那李逍不敢納妾,也是可能發生這件事情的。

“母妃,沒有的事,您誤會了,那真是李逍的義弟我見過.”

這時,房間里的朱凝云也發現這件事情被誤會了,急忙解釋道。

現在朱凝云還是帶著頭紗,徐妙云還沒有發現自己女兒已經恢復了容貌。

“沒有就好.母妃這不是擔心么”

徐妙云嘴上答應,心里卻猜測,會不會是女兒對李逍愛之深,允許李逍胡作非為?

到了晚上。

一家人圍坐一桌吃飯。

飯桌上,徐妙云側敲旁擊,給女婿熱情夾菜,又開口問道:“李逍,這段時間跟凝云過得如何?”

李逍道:“挺好的母妃,我們成天在一起呢。”

朱凝云知道母妃還是有些許誤會,道:“對啊母妃,我們成天在一起。”

“哦。”徐妙云又問道:“你那個義弟,是哪兒人啊?做什么的?聽說還去了仁和堂納妾了?”

徐妙云真是調查的清清楚楚,把李逍嚇了一大跳。

好家伙,自己在這北平,簡直跟透明似的。

干點啥事都逃不過丈母娘的法眼啊。

李逍沒法解釋了,只好將目光看向朱凝云。

朱凝云只好撒起嬌,道:“哎呀母妃,我們都成家了,您還老管著我們”

朱棣也有些聽不下去了,道:“我說王妃,人家現在成家了,他們的事情,咱少攙合。”

“吃你的飯。”

徐妙云沒好氣道,心說朱棣真是啥也不操心。

朱棣揮了揮筷子,道:“李逍啊,你們的事情我們的確不應該多過問,不過你那東安縣知縣的位置,趕緊上任吧,縣衙的案卷都堆積成山了。”

以朱棣的性格,結婚之后就不用太注重兒女情長的事情。

應該以事業為重。

見話題撇開了,李逍連忙敬酒道:“岳父大人說的極是,我明日就走馬上任!”

“叫什么岳父大人,生分。”朱棣皺眉道。

“爹,敬您一杯。”李逍趕忙敬酒。

朱棣微微一笑,端起酒杯,“干杯。”

酒飽飯足,各回房間。

入夜,該是睡覺的時間。

床榻上,徐妙云仰著頭,依舊想著,揪著這件事情不放。

“王爺,你就不覺得李逍有些不對勁嗎?”

“哪里不對勁,我覺得挺正常。”

“哪有剛成親,天天跟男子一塊逛街的.不會有龍陽之好吧?”

“王妃,你想什么呢,李逍氣血方剛,怎么可能是那種人,睡覺睡覺,別胡思亂想。我看女兒現在挺好。”

朱棣有些不耐煩了,懶得搭理,側身裹著被子,準備睡覺。

“王爺,你把被子都卷走了。”

“呼嚕.呼嚕哎呀疼!”

徐妙云一把揪著朱棣的耳朵,疼的朱棣嘶啞咧嘴。

“我不管,明日你陪我一同去偷偷跟著去,看看倒地是怎么回事。”徐妙云還是很擔憂,如此說道。

“去去去我去去還不成么.”

朱棣慫了,看來不去看一趟,覺都沒法睡。

朱棣應下之后,這徐妙云可算饒了他,沒折騰下去了。

不過,朱棣醒了之后,徹底失眠

這叫什么事兒啊

翌日,清晨。

李逍和朱凝云兩人,跟燕王告別后,就回了李府。

拿著上任文書,打算去東安縣走馬上任。

“逍郎,今日我也跟你去吧。”

朱凝云又換好了男裝,打算跟李逍一起去。

“要不,你在家?”

李逍解釋道:“母妃好像對我有些誤會。”

朱凝云道:“沒有了,我已經跟母妃解釋清楚了。說起來,縣衙什么樣子我還沒見過,也想去瞧瞧。反正現在府中也沒什么事情。”

沒辦法,現在是戀愛甜蜜期,做啥事都喜歡膩歪在一起。

“那行,咱們就坐馬車去吧。”

李逍讓下人備好馬車,兩人上了馬車,朝著東安縣駛去。

而馬車的后面,跟著的,就是朱棣和徐妙云

東安縣距離北平不遠。

出了城門走上十幾里路,便到了東安縣。

回想兩月之前,好像的確是自己帶著燕王,把東安縣的知縣給擼了下來,估計也就是那時候岳父大人動了心思。

東安縣的城墻不高,差不多五丈高的樣子,材料是夯土筑的。

城墻長寬應該都在三公里,呈現正方形,面積九百萬平方米。

其實跟朱棣說的一樣,知縣雖然級別不高,但權利很大,管理一方土地,是為百姓的天,父母官。

許多百姓這輩子,見過最大的官,可能就是縣衙的知縣。

大部分一輩子都見不著知縣。

在戰亂的時候,把這縣城大門一關,召集兵勇,自己就算是一方諸侯了。

進了縣城,李逍不停的打量自己要管理的這個縣。

街道比北平要窄多了,里面還挺繁華的,有幾條縱橫交錯的商業街,各式各樣的商鋪,另外就是住宅區,縣城的最中央就是縣衙。

此時,李逍坐著的馬車到了縣衙門口。

二十名親衛立刻站成兩排,左右站在縣衙門前。

負責護送李逍的親衛首領見沒人迎接,便拿起鞭子在空中一甩。

啪——

一聲響亮爆鳴聲響起。

“知縣老爺到!還不速速迎接!”

親衛高聲喝到,中氣十足。

在明朝,縣衙也屬于地方小機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知縣正七品,一縣之行政長官。

縣丞正八品,縣令的副手,佐理知縣,分掌稅收、戶籍等事務

主簿正九品,幫助縣令處理行政事務的佐官。

縣尉正九品,品級與主薄相似,分掌緝捕拿奸、抵御盜匪、守衛縣城等軍事事務。

教諭從九品,分掌縣內的文化教育、學子考評等事務。

以上的官員就是屬于體制內的,吃公糧。

但僅靠這些人,是管不住這么大的一個縣城。

因此就有了臨時工吏,這就是所謂的吏治。

別小看吏員,這些吏員的職位都是世代相傳,都是當地人,正兒八經辦事的就是這些人。

一般來說,即便是知縣清廉,下面的吏員也可能會胡作非為。

吏員所管理的就是“三班六房”。

三班指皂班、壯班、快班,合稱為衙役;

六房分為吏房、戶房、禮房、兵房、刑房、工房。

與中央六部相對應。

知縣是流官,干幾年就會調走。

但三班六房的職位往往為本地胥吏所把持。

閻王好過小鬼難纏,與老百姓打交道。

最容易出現欺壓百姓的事情。

這些人都是本地土著,熟知基層,他們又掌握著專業技能,職務世代相傳,自成一個體系,沒他們配合,貴為知縣也沒法施展拳腳。

隨著一聲呵斥聲響起。

在縣衙里摸了兩個多月魚的官員、胥吏紛紛出來迎接。

他們可不敢怠慢,先不說知縣管他們,據打聽,新上任的知縣是燕王的女婿,郡馬爺!

一出門,縣衙的這些人就嚇了一大跳。

這是什么牌面啊,穿盔帶甲的士兵神色肅穆,站成兩排。

縣衙門前還有一輛豪華馬車,就這材質,就這規模,氣派啊!

“恭迎知縣。”

所有人急忙站成兩排,躬身迎接。

梅縣丞急忙躬身前去迎接,走到馬車旁,躬身道:“恭迎知縣大人.哎呀,知縣大人您來也不提前吱一聲,我們好迎接啊”

李逍并沒有急著下馬車,而是靜靜坐著。

新官上任三把火,先來個下馬威,樹立威嚴,以后才方便管理。

這梅縣丞也是個人精。

知道這是知縣要給他們下馬威,樹立威信。

于是,他轉頭使了使眼色。

縣衙所有人再次躬身:“恭迎知縣大人。”

再躬身:“恭迎知縣大人。”

三拜之后,李逍才緩緩從馬車下來。

“知縣大人,以后咱們東安縣有了李知縣,這東安縣蓬蓽生輝,蒸蒸日上”

梅縣丞一個勁的拍馬屁。

他心中美滋滋的,他是縣丞,知縣的副手,自然是最有機會和郡馬爺走的近一些。

近水樓臺先得月,能搭上郡馬爺,那前途不可限量啊!

而在他看來,郡馬爺來當知縣,那不就是過來玩鬧的嘛,好好拍馬屁就好,過不了一些日子,恐怕覺得無聊就調走了。

“你就是那個誰?”李逍開口。

“下官梅佳樂,是東安縣縣丞,也是大人您的助手。”梅縣丞急忙自我介紹。

李逍微微點頭,這時,馬車上的朱凝云也下車了。

“這位是”梅縣丞小聲問道。

“這時我的私人幕僚。”李逍道。

所謂私人幕僚,就是有些官員自己花錢請的私人秘書。

縣衙眾人看李逍的眼神更羨慕了,瞧瞧,這牌面真大,上任還帶私人幕僚!

李逍、朱凝云朝著縣衙走去。

其他人則是跟在身后,不敢說話。

在縣衙溜達了一圈。

這縣衙的布局類似“三進院”的院子。

前廳是縣衙的正門,接待來訪者和處理一些日常事務的地方。

內宅是縣令和其他高級官員的居所,也是縣衙的行政中心。

內宅通常包括正廳、副廳、議事廳、書房、臥室和廚房等房間,滿足官員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需要。

后廳是縣衙的司法和刑罰執行中心,也是縣衙的武裝力量駐扎地,有武庫、兵營、刑房、獄房和刑具房等房間,以維護縣衙的安全和執行刑罰。

李逍聽到縣衙外突然有些喧嘩,問道:“外面怎么回事?”

當李逍到縣衙的時候,百姓們聽到風聲,便紛紛跑來,不過被縣衙給攔住了。

一名衙役道:“大人,外面都是一些刁民,因為兩個月沒辦案了,都過來伸冤,大人,我這就去將他們驅趕走。”

梅縣丞供著身提議道:“李大人,您遠道而來,要不先去內宅休息休息?這些小事,交給我們辦就好。”

聽到這話,李逍不樂意了。

好好的老百姓,有冤屈要聲張,怎么就成了刁民了呢?

看來這些官員、吏員平日里壓民壓慣了。

“逍郎,咱要做個好官,百姓的事情不能不管。”

朱凝云小聲道。

“凝云,不用你說,我也知道.”

李逍微微點頭,突然停下腳步,轉身看向縣衙眾人,道:

“我來東安,只做三件事,公平,公平,還他媽是公平!”

“升堂,辦案!!!”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la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