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朱棣,迎娶毀容郡主我樂麻了  第22章 準確來說是九千九百歲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作者:過節長肉肉  書名:岳父朱棣,迎娶毀容郡主我樂麻了  更新時間:2023-11-13
 
聽到朱由檢的話,田志偉和胡波等幾人都是一愣。

什么情況?

九千歲?

這是個什么東西?

他們也是大明朝廷的子民,他們也是見過大明的皇帝的。

萬歲爺這個概念他們也懂得,見到皇帝要高呼萬歲他們也做過。

可這個九千歲是什么鬼?

不管是他們所在的大明朝廷,還是歷史上的朝代,好像從來都沒有九千歲一說吧。

皇帝那可是九五之尊、萬金之體,所以被叫做萬歲也,就是希望能夠千秋萬代、永世昌隆。

所以萬歲的意思也不是一萬歲,而是永久、長遠的意思。

一個朝代除了皇帝之外,就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自稱萬歲,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敢說自己想活一萬歲。

萬歲自古以來就是皇帝的專用,其他任何人都不敢跟這個詞聯系起來。

就連皇帝的皇后和太后這樣身份尊貴的人,都只敢以千歲來稱呼。

后宮佳麗三千,除了皇后之外,再沒有任何人可以用千歲這個稱謂。

再者,就是皇帝的生母太后才能有千歲的稱謂。

就連和皇帝一母同胞的親王也不能用千歲這個稱謂。

除了這幾人之外,就只有宋朝有一個八千歲的王爺趙德芳了。

趙德芳,宋太祖趙匡之子,宋太宗趙光義御口親封的“八王千歲”。

所謂的八王,并不是說他排行在八,因為他是趙匡的四兒子,并不是老八。

他這個八王指的是八個王爵。意思就是說他一人占據著八個王位,享受著八個王爺的俸祿,同時也擁有八個王爺的權力。

哪八個王位呢?

就是一天王、二地王、三江王、四海王、五福王、六壽王、七英王、八賢王。

好家伙,天、地、江、海、福、壽、英、賢八個字都占全了,要是再加上日、月二字,那就等同于皇帝了。

一個王爺號稱千歲,故此趙德芳又稱八千歲。

皇上是萬歲,他是八千歲,與皇上也就僅差兩千歲而已。

最主要的是,他這個八王受過太宗皇帝趙光義的恩封,可以代替天子行使皇權。

而且還有“上殿不見君,下殿不辭君”的權利。

什么八寶金殿,什么皇宮內院,他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這可太大了,簡直就是第二號的皇上。

除此之外,太宗皇帝趙光義還特意賜給了他一條瓦面金裝锏。這條金锏上打昏君不正,下打奸臣不忠,外帶看管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不管你是王公貴胄,還是皇親國戚,不管你是還是文臣武將,還是貴妃娘娘,誰要是敢得瑟,上去就是一锏。而且打了白打。

你說這玩意兒誰不害怕?皇上見了都眼暈,更別提別人了。

這么說吧,八王千歲趙德芳雖然沒有什么實際的官職,但他等同于二號皇上,可以號令文武。

八千歲趙德芳之所以會有這種特殊的待遇那也是有原因的。

他爹可是趙匡,而趙匡沒將皇位傳給自己兒子反而給了自己弟弟。

太宗趙光義自然是考慮到了這一點,所以對趙德芳也就有特別的優待。

而這八千歲趙德芳好歹也是個王爺,歷史上也是獨一份。

但是大明朝的九千歲可就不同了。

扯遠了,咱們再回到萬歲的稱呼上面來。

不是古代的人并不想長壽永生,而是在封建社會有些東西是很忌諱的。

就比如有關于壽命的稱謂。

萬歲、千歲向來就是皇家專屬,而且是特定的三個人才能使用。

其他的,別說親王了。

就連當朝太子都不敢僭越一步。

而普通的老百姓和官員們頂多就只能以長命百歲來表達的自己的愿景了。

皇帝萬歲,太后、皇后千歲,而其他人只能是百歲。

從這里面就能看出封建社會的階級森嚴程度。

就連一個關于壽命的稱謂都能限制死。

這個道理,古代的百姓們那都是門清。

不管是朝廷官員還是市井小民,都很清楚萬歲這個詞所代表的含義和意義。

整個天下,除了那三個人之外就沒有人敢以超過千歲來自居。

所以,當朱由檢說大明朝出現了一個九千歲,這自然就引起了田志偉和胡波等人的好奇。

田志偉和胡波他們幾個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樣的人能夠在大明朝以九千歲自居。

而皇帝也能夠忍受的住。

要知道,那可是九千歲,跟皇帝的萬歲也就差一千歲。

不管這個人是什么身份,哪怕他是皇親貴胄那也是僭越了。

明顯就有不臣之心了。

但凡是個皇帝,就不會留住這個所謂的九千歲。

還特么九千歲,能夠讓他活到九歲就算是這個九千歲命大了。

歷史上其他的朝代不知道,但是在大明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甚至連宰相這個官職都給撤掉了,而且對于宦官和內臣也都是極力打壓,生怕他們奪權。

更是分封自己的眾多兒子成為坐鎮各地的藩王。

為的就是怕有人后面起來造反,篡奪他朱家的江山。

所以,大明朝廷不管是在手段上,還是在朱家皇室的祖訓里面,都不可能容忍有人能夠威脅到皇權。

別說什么九千歲了,就算是九百九十歲都要弄死。

這是大明的皇帝絕對不能夠容忍的,因為這是朱家的祖訓。

相信大明朱家皇室的后代子孫們應該是沒有人會違背的。

“九千歲?”

“你是說大明朝廷出了一個九千歲?”田志偉當即就出聲問道。

朱由檢的說的這個九千歲實在是讓他們好奇不已。

“你怕不是在開玩笑吧。”

“別說九千歲了,在大明朝就連千歲都沒人敢這樣自稱吧。”

“哪怕是坐鎮邊關的藩王也不敢這么囂張吧。”

“還九千歲,這是要干嘛。”

“這不是要造反么。”

胡波也出聲說道,顯然對朱由檢說的這個九千歲有些質疑。

畢竟在他們這些人的認知里面,大明朝廷的皇權還是很有份量的。

大明朝朱家皇室的威望和皇權的震懾力,那肯定是沒得說的。

在這種程度之下,居然還能有九千歲冒出來,這是絕對不可能的。

聽到田志偉和胡波兩人的話,朱由檢無奈的苦笑了一聲。

他們說的都沒錯,想的也沒有錯。

在大明的統治之下,怎么可能還有九千歲冒出來呢。

九千歲所代表的含義,他身為皇帝怎么能不懂的。

但事實就是這樣,就是冒出來了一個九千歲。

而且這個九千歲還不是遮遮掩掩、背地里叫的。

而是就這樣堂而皇之的在人前,在朝堂上叫的。

滿朝文武都是這樣叫的。

“各位先輩們說的我也都知道,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我崇禎一朝確實是出現了一個九千歲。”

“準確來說不止是九千歲,而是九千九百歲。”

朱由檢淡淡說道,語氣很是無奈。

這話一出,田志偉和胡波等幾人更加不解了。

要說是九千歲也就是算了,那跟皇帝還差著一千歲呢。

保不齊是個權傾天下、手握重兵的絕世藩王也不是不可以。

但是九千九百歲就有些過分了。

皇帝他老人家才是一萬歲,而你是九千九百歲,跟皇帝也才差了一百歲。

這是要干嘛,這不是赤果果的有不臣之心么。

這是已經瞄上了皇帝的位置啊,就差一步而已。

簡直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九千九百歲?”

“這不是赤果果的要造反么?”

“這簡直就是明擺著等著坐上皇位了。”

“這樣的人你還能忍?還不給弄死?”

“九千九百歲,也真敢叫。”

田志偉一臉無語的說道。

九千九百歲這個概念,他們這些人心中太清楚不過了。

李逍這小子差點就是這個級別的。

可李逍那是什么人,那可是一人之力可以匹敵整個大明朝廷的人。

李逍更是他們的大哥。

李逍身上不管是能力還是手段那都是一等一的。

甚至可以說,只要李逍愿意,那個皇位他分分鐘都可以坐上去。

李逍的厲害簡直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他們是不會相信朱由檢一朝也出現李逍這樣厲害的人物的。

如果真的出現了如李逍這般厲害的人物,而且又看向了皇位,那就不是九千九百歲了,那直接就是萬歲了。

朱由檢苦笑一聲。

田志偉的這些人說出來,聽在他的耳朵里是那么的刺耳、那么的讓人難受。

沒錯,九千九百歲這個含義路人皆知。

這就是已經看上了皇位了。

甚至可以說,九千九百歲所代表的含義遠不止此。

九千九百歲的威懾力甚至要比萬歲都要強。

你想想看,在有皇帝這個萬歲爺的情況下,朝廷上還能出現一個九千九百歲。

而且還是活著的九千九百歲,安然無恙的九千九百歲。

這是什么概念?

這等于就是說這個九千九百歲已經將萬歲爺這個皇帝給架空了,甚至萬歲爺也要看九千九百歲的臉色。

九千九百歲只是一個稱謂罷了,只要愿意。

隨時都可以加上一百歲,讓自己頂替掉原來的萬歲爺。

一個或者的九千九百歲,遠比萬歲要來的更加駭人。

朝堂和天下大權明顯就是已經被這個九千九百歲給把持了。

“大哥你說的對,這個九千九百歲離造反也不遠了。”

“但是我說出這個九千九百歲的身份來,估計你們會更加的震驚。”

朱由檢喃喃道。

“大明朝居然能夠出現一個九千九百歲,就已經讓我們難以置信了。”

“至于他的身份,我們都已經無所謂了。”

“只是我們比較好奇的是,你身為大明朝的皇帝、萬歲爺。”

“是怎么能夠容忍一個九千九百歲存在的。”

“你難看不知道九千九百歲對你這個萬歲爺的威脅?”

胡波出聲問道。

他很想知道,朱由檢這個皇帝到底是怎么想的。

朝廷上居然連九千九百歲都能夠出現,那絕對是出現了天大的問題。

怪不得大明朝會在朱由檢的手上覆滅。

一個九千九百歲都悄無聲息的成長起來了,這個皇帝也是一個鐵廢物吧。

朱由檢就像是沒有聽到胡波的話一樣,依然低著頭喃喃自語道。

“這個九千九百歲的身份,說起來我這個萬歲爺都覺得可笑。”

“我大明朝廷怎么會出現這樣的奸臣,還自稱九千九百歲。”

“真是我大明朝廷之恥,是我朱由檢之恥啊!”

“此等笑話,只怕會是讓我遺臭萬年啊。”

“這個九千九百歲還是個太監!”

“你們說這可不可笑!”

“簡直是可笑至極!”

說完,朱由檢居然放聲大笑了起來。

只不過他的笑聲聽起來有些滲人,明顯是無奈和悲憤。

聽到朱由檢的話,田志偉和胡波兩人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難以置信的神色。

朱由檢說他那一朝的九千九百歲居然是個太監。

什么意思?

宦官專政?禍亂朝綱?

這怎么可能!

要知道朱元璋早在大明開國之初就已經對宦官專政有過擔憂了。

開國皇帝朱元璋在最初制定國家制度的時候,態度已經很明確了,是不允許宦官參與政務的。

他在皇宮內的必經之路上放置了一塊鐵牌,上書:“內臣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

朱元璋的話在明朝被視為祖制,是不可更改的。

而且要求后代的每個皇帝都要這樣做的。

可朱由檢現在說明朝出現了一個九千九百歲,還是個太監。

這就有些扯淡了。

從這里,田志偉和胡波、李亮等人幾乎可以確定了。

朱由檢說的所有話都是瞎扯的,都是胡言亂語的。

明朝怎么可能會出現九千九百歲這樣的人物,還是一個太監。

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要么這種事情就是發生在其他朝代的,反正發生在明朝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田志偉和胡波、李亮幾人看向了朱由檢,眼中滿是質疑之色。

他們對于朱由檢的話是越來越不相信了。

之前還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現在已經全然不會有絲毫相信了。

就在他們要出聲反駁朱由檢的時候,一聲低喝從后面傳了過來。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大明一朝怎么可能有宦官專政的情況出現!”

“你果然就是一個胡言亂語的瘋子!”

話音剛落,就見朱元璋和李雄志兩人一前一后的走了過來。

說話的人正是朱元璋。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