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唐紅  第0473章 面子惹的禍

類別: 歷史 | 兩晉隋唐   作者:圣誕稻草人  書名:滿唐紅  更新時間:2023-05-21
 
“那就順著這條線索查下去,看看能不能查到一些我們想要的東西。”

李元吉略微思量了一下后,對凌敬吩咐。

凌敬再次認真的點了一下頭,道:“臣明白……”

李元吉給茶杯里添了一些熱水,又道:“最近長安城內的情形如何?”

凌敬笑著感慨道:“自從圣人封了太極宮以后,長安城內眾說紛紜。有人說太子在行宮變之事,也有人說秦王在行宮變之事,還有人說圣人正在宮內做一些見不得人的事。”

李元吉若有所思道:“如此說來,宮里的消息封鎖的很嚴,至今也沒有傳出一點兒風聲來?”

凌敬笑道:“也許傳出來了,只不過沒有徹底傳開而已。”

說到此處,凌敬又看向李元吉,樂呵呵的道:“這件事圣人在封鎖,太子的人也在封鎖。在圣人和太子的人雙重封鎖下,即便是有人探聽到了一點風聲,也不敢亂傳。

畢竟,在咱們大唐,違背了圣人的禁令以后,再違背太子的禁令,那就沒有活路了。”

李元吉沉吟著點點頭,理確實是這么個理。

只不過李建成如今自身難保,根本找不了任何人麻煩。

真要有人將聽到的風聲傳出去了,或許會迎來李淵的打擊,但絕對不會迎來李建成的打擊。

李建成的人為何要幫著李淵一起封鎖消息,也好理解。

宮里所發生的一切,一旦傳揚出去,不僅會損害李淵的名聲,也會損害李建成的名聲。

尤其是在李建成已經失去了仁義,并且已經被李淵圈禁了以后,再傳出什么有損名聲的事情,尤其是跟德性有關的,那李建成就徹底在太子之位上做不下去了。

即便是李建成能自證清白,即便是李淵在李建成自證清白以后原諒了李建成,民間的百姓也不會允許一個殺弟綠父的道德敗壞的家伙成為大唐的儲君,更不會允許這樣的人成為大唐的君主。

雖然他們在大唐的權貴眼中是那么不起眼,也很難憑借著自身的呼聲改變大唐權貴們的意志,但他們可以造大唐的反。

以儲君德行有虧,不配為人君,不配成為天子的名義,高舉起義旗。

因為這種事情造反,放在后世,絕對是很可笑、很滑稽的一件事情,但是在大唐,卻是常態。

尤其是在大唐剛剛平定亂世沒多久的時候,就更是常態。

一些野心家,一些復國者,一些覺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人,在發現大唐儲君德行有虧,不配為人君的時候,絕對不介意扇動輿論,扯旗造反。

在大唐如今已經四海靖平的情況下,各地依然有草頭王冒出來。

每過一個季,或者半載,地方上就有類似的奏疏呈上來,直言某某某不服王化,在某某地造反,被某某某誅滅。

在大唐出現波動,或者繼承人出現了大問題的情況下,各地冒出來的草頭王只會更多。

畢竟,在這個時代造反實在是太容易了,只要有幾桿像模像樣的兵器,再加上幾個愿意追隨的從者,就能舉起義旗,占山為王。

雖說成氣候的如過江之鯉,能成事的也不可能會出現。

但只要成本低,收益大,且能一抒心中的郁氣,就有人干。

在一些大唐兵馬不多的邊陲,一些人造反甚至連理由也不找,只要能占到便宜,只要對自己有利,說造反就造反。

要是給他們個理由,或者借口的話,他們鬧出的動靜會更大。

也正是因為如此,一旦李建成的仁德名聲全壞了,那么各地就會冒出許多草頭王。

雖然他們在大唐已經一統了中原的情況下,成不了氣候。

但只要他們鬧出的動靜足夠大,對大唐造成的傷害足夠大,大唐就必須追尋他們造反的緣由。

追尋到了李建成頭上,那么李淵就必須罷黜李建成的太子之位,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這就是民意的力量。

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但歷朝歷代都是這么做的。

只要民間因為某個人鬧出了什么大動靜,那么無論這個人對錯,朝廷都必須處置了這個人,給百姓們一個交代,以平民憤。

不過這種事情在王朝鼎盛時期,或者平緩的中期,不是太多。

在王朝初期、王朝末期,倒是層出不窮。

而如今的大唐,恰巧處在王朝初期。

所以李淵說什么也不會跟民意對著干,只會向民意妥協。

歷史上李世民之所以能在大唐鼎盛時期說出那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想來跟他在王朝初期的各種見聞有很大的關系。

畢竟,歷史上他登基的時候,大唐的內患已經被消除的七七八八了,他登基以后,大唐更是向著一個前所未有的鼎盛狂奔,大軍所向之處,更是天下無敵。

沒有民意能挾裹得了他,也沒有那個草頭王能在他的兵鋒下挺直了腰板跟他說話,所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話,他在這種情況下是沒辦法領悟出來的。

他必然是見慣了王朝初期時期,百姓們心思不定,各種跟王朝作對,然后又看到了王朝鼎盛時期,百姓們心思安定,各種幫助王朝往最鼎盛的方向狂奔。

結合了這兩種見聞,才領悟出了這么一句無論傳承多少年也不會過時的話。

不過,現在大唐的歷史已經被李元吉扭曲了,李世民在歷史上所能得到的一切,所能改變的一切,也在被李元吉潛移默化的改變,李世民還能不能說出流傳千古的至理名言,那李元吉就不知道了。

李元吉現在也沒心思去關注這個。

在確定了宮里的消息被封鎖的嚴嚴實實以后,李元吉盯著凌敬問道:“長安城內的百官們有什么反應?”

凌敬笑著道:“自然是各司其職的各司其職,為太子奔波的為太子奔波,為秦王效命的為秦王效命。”

李元吉忍不住道:“恐怕還有人為我大哥當說客吧?”

凌敬點著頭道:“以魏徵為首的一干言官,這兩日頻頻出入各大公侯的府邸,在爭取各大公侯的支持。

想來再過兩日大朝會的時候,應該會涌出來不少人支持太子自證清白。”

李元吉點點頭道:“我二哥那邊就一點兒動靜也沒有?”

凌敬略微思量了一下,搖頭道:“確實一點兒動靜也沒有。”

李元吉不解的道:“這就奇怪了。”

按理來說,李世民已經設局將李建成推下深淵了,就應該繼續落井下石,讓李建成徹底的沉入深淵底處才對,這么可能什么也不做呢。

雖說李世民被李綱和裴矩用大義所脅迫,沒辦法正面去落井下石,可背地里下一些黑手,還是可以的。

現在什么都不做,那不是等著李建成翻身嘛。

那之前所作的一切,耗費了那么多按手布的局,豈不是白費了。

“也有可能是已經有應對之法了,并且已經開始實施了,只是我們察覺不到而已。”

凌敬思量著道。

李元吉看向凌敬道:“那你就再查查此事。”

凌敬鄭重的點了一下頭,沒有再多言。

李元吉也沒有再多言,只是陪著凌敬喝起了茶,晌午的時候還留凌敬吃了一頓飯。

唐人的三餐,跟后世人的三餐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唐人的早餐一般是早上八九點吃,午餐是中午兩三點,晚餐是晚上六點以后。

一些講究人,還講究過午不食。

也就是說,午餐吃過以后,就不吃飯了。

百姓們囊中羞澀,更信奉此道,為了節省點糧食,為了積攢點家財,基本上一天都是兩頓飯。

農忙時吃稠的,農閑時吃干的。

沒有農活的時候,應該是吃的最好的。

因為在不服勞役的情況下,絕大多數都在給人幫工。

或是幫人建個房子,或是幫人鋪個院子,雖然不要工錢,但主家必須給管飯,偶爾還得給吃一頓好的。

等到自家建房子、鋪院子的時候,也是這般對待來幫工的人。

在這件事情上,千萬不能提錢,尤其不能說幫一天工給多少銅錢。

一旦說了,來幫工的人就會立馬翻臉,并且再也不來你家幫忙,重則還會跟你絕交。

因為在百姓們看來,鄰里鄰居的、鄉里鄉親的,互相幫忙那是應該的,互相扶持著過日子,也能把日子過的更好。

你給錢,就是在打人臉。

就是要跟人劃清階級,論一個窮富。

那人家怎么可能答應?

尤其是脾氣倔,好面子的關中人。

那是真的可以做到為了面子,情愿把兜里掏空,也要把客人照顧好的地步。

你打人臉,人家怎么可能不跟你翻臉?

李元吉在凌敬走了以后的第二日,就碰到了這么一樁事情。

原本是一樁小事,但最后鬧著鬧著就鬧到了他面前。

李元吉側坐在九道宮正殿的矮幾后,看著面前號稱長安杏廬里最倔的骨派圣手呂一手,以及依附在九龍潭山莊子上更倔的老魚頭,一臉茫然。

兩個人為了一碗羊雜,兩個肉餅的事情,已經在他面前鬧了半個時辰了。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