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第三百三十四章 貨幣的價值不僅僅來源于自身價值

類別: 歷史 | 架空歷史 | 大明:老朱   作者:南邊不亮北邊亮  書名:大明:老朱,咱說好的不急眼!  更新時間:2023-08-10
 
“物以稀為貴,貴的東西才能成為貨幣,成為計價單位。”

蘇璟淡淡的說道:“但貴只是其中一個因素,在貨幣發展的歷史,也出現過非金銀的貴重材料充當貨幣,但最終還是被淘汰了,所以還有其他的原因。”

朱棡舉手道:“蘇先生剛才在講述貨幣發展的四個階段時已經提到了,像是貝殼布帛之類的貨幣替代物,容易損壞,不易保存,那么金銀的特點就是易保存,這不容損壞。”

“對,金銀放著,哪怕過幾年還是那樣。”

朱樉附和道。

他們都是朱元璋的兒子,從小金銀珠寶可見的多了。

“不錯,晉王聽的很仔細,金銀的性質穩定,長久的儲存也不易發生變化,作為貨幣來說,穩定是一個相當重要的特質。”

蘇璟點點頭,對于朱棡的回答很滿意,就連朱樉也比之前思維敏捷了不少。

這樣的課,教起來才有意思。

“那么,除了價值高,性質穩定之外,金銀還有什么樣的特質,讓其可以充當貨幣呢?你們可以再想想嗎?”

蘇璟繼續追問道。

這可就把朱棣幾人給難住了,他們一個個苦思不得其解。

“笨啊!”

倒是外面的老朱輕聲罵了一句:“這還不見,金銀可以鑄造啊,錢肯定要有統一的規格,才能方便的使用。”

不得不說,老朱這個皇帝當的,是真真的時刻在學習。

“學生不知,還請蘇師(先生)解惑。”

幾人一起向蘇璟求教道。

蘇璟笑笑道:“你們所見之貨幣,無論是金銀還是銅錢,是不是都按照分量或者外形,做成了統一的樣子,這不正是金銀被當做貨幣的重要特點么。”

“原來如此,蘇先生,我明白了,錢肯定是要統一規格才好用,就好像秦始皇一掃六國統一天下之后,立刻就度量衡了一樣,貨幣是天下所有人都需要使用的東西,標準自然是要統一的才好,這樣無論是大明的都城,還是在邊疆,錢都可以通用。”

朱棣興奮的說道,他喜歡行軍打仗,而行軍打仗之中,各種規制他了解不少,自然也就反應了過來。

蘇璟點頭道:“燕王說的不錯,錢的確是統一規格了才好用,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等有一般的特點。金銀的價值高,性質穩定,又能鑄造成統一的規格,自然而言就成為人們選中的貨幣。”

“不過,因為金銀的數量著實太過于稀少,價值又太高,在一些低價商品的交換中顯得不是那么方便,所以也會有銅錢鐵幣之類的貨幣出現,不過它們都可以稱之為鑄幣。”

“到了鑄幣這個階段,就會出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不知道你們有注意過沒有。”

“比如一塊官鑄五十兩的銀錠,剛出爐的時候,肯定是五十兩足秤的,但經過長時間的使用,比如過兩年三年后,再把這個五十兩銀錠稱量,其實會有一些略微的損耗,若是時間更長,那損耗會更多,但通常情況下,這塊銀錠在交易的時候,還是五十兩,價值并不會縮水,你們可知道為什么?”

又是一個問題,蘇璟說完,淡定的喝了口水,然后說道:“慢慢想,咱們這堂課不急的。”

坐著的幾人點點頭,認真的思考起來。

“都是五十兩的銀錠了,肯定是五十兩,這還用說為什么嗎?蘇璟你小子在刻意為難人吧。”

老朱輕聲嘀咕了一句,似乎是對蘇璟的講課有些不滿。

這時,太子府外,劉伯溫匆匆趕來。

沒錯,正是老朱把他喊來的。

蘇璟講課提到了交子,老朱本想著讓人去查,但轉念一想,還不如直接找劉伯溫最方便。

畢竟劉伯溫博學多才,人形搜索器可比查書快多了。

而且蘇璟的課,劉伯溫也向來都很感興趣。

很快,劉伯溫就到了老朱的旁邊,也就是太子書房外。

“臣叩見陛下。”

劉伯溫還一無所知,突然被召見,還是在太子府,實在是很懵。

“小點聲,伯溫!”

老朱立刻朝著劉伯溫噓聲。

“是,是!”

劉伯溫當即點頭,片刻之后,他便大致知道現在的情況。

蘇璟在給太子和一眾藩王上課,老朱在偷聽,現在需要他做一些解答。

“臣明白了,臣一定知無不言。”

劉伯溫當即朝著朱元璋保證道。

“伯溫,你可知道交子是什么?”

朱元璋朝著劉伯溫直接問道,現在是蘇璟的休息時間,可得抓緊了。

“交子?”

劉伯溫腦袋一懵,隨即搖頭道:“還請陛下明言。”

朱元璋似乎有些不滿道:“就是北宋時候在川渝地方商人搞出來的民間寶鈔,后來被一個叫張詠的官員從民間轉向了朝廷。”

一提起人名,劉伯溫立馬反應了過來:“陛下說的可是宋真宗時期的禮部尚書張詠,此人臣倒是知道些,他的確是做過類似的事情。”

“他曾任益州知府,這交子應該就是當時他讓16戶富商經營的東西,后來北宋朝廷在益州設立了交子務,大概就是這樣。”

聽完劉伯溫的話,老朱的眉頭一撇:“蘇璟這小子,知道的還挺多。”

“陛下,這蘇先生現在在講交子?”

劉伯溫有些好奇的問道。

朱元璋點頭道:“差不多吧,反正說半天就是錢的事情,你跟著聽一會就明白了。”

老朱知道劉伯溫的腦子,也沒打算解釋太多。

反正人都到了,聽聽就明白了。

“多謝陛下。”

劉伯溫立刻朝著朱元璋躬身謝道。

能聽到蘇璟的課,劉伯溫這心里是真的高興。

朱元璋立刻噓聲道:“你小點聲。”

劉伯溫趕忙閉嘴點頭,不再言語。

此刻蘇璟緩口氣也緩的差不多了,他看著朱標幾人笑道:“怎么樣,你們有想法了嗎?”

朱標舉手道:“蘇師,學生以為,這銀子竟然做成了定制的,那么價值便在被鑄造出來的時候就定下了,所以即便有些輕微的損耗,大家也都認的。”

朱樉說道:“蘇先生,我覺得吧,大家就是圖方便,這五十兩一錠的銀子,少了一點點,算賬的時候都麻煩,還不如就當成五十兩繼續用來的方便。”

朱棡說道:“蘇先生,我以為這是約定俗成的,大家用著也習慣。”

幾人分別將自己的說法說完。

蘇璟微微點頭道:“你們說的都有道理,但沒講到核心的點子上,比如太子說的定制大家就認,為什么認呢?還有秦王說的圖方便,你們可能不知道,民間也有私鑄的銀子,私銀可是要稱量看成色算價錢的,就是少了一點,那也是少了,可沒有官銀這么方便。”

此時朱棣舉起了手,蘇璟當即示意他說話。

朱棣說道:“蘇先生,我明白了,因為官銀是朝廷鑄造的,所以百姓才認。”

“好!燕王說的非常好!”

蘇璟說道:“官銀是朝廷鑄造的,無論是宋朝還是元朝,官銀的鑄造都相當嚴格,每一批的官銀出庫,銘牌上都帶著行人、庫子、秤驗銀庫、監鑄官之類的職務記錄,有一點問題,那就會被追查,這才是百姓認定的根本。”

“而私銀的話,無論是品質品相都不能保證,大家自然也無法相信了。為了辨別私銀,百姓間有各種手段,從觀察銀色到觀察紋理、氣孔,甚至計算銀子的密度來確定銀子的成色等等。”

“說到底,這官銀輕微受損還能被百姓承認,靠的是朝廷。這就延伸出了一個概念,貨幣的價值,不僅僅源于貨幣本身,還由發行貨幣的組織或者機構來決定。”

“在大明,那就是大明的朝廷來決定。現在咱們說回到一開始的話題,也就是大明即將發行的寶鈔。”

“制作寶鈔的原材料是什么,你們應該都很清楚吧。”

蘇璟頓了一下,然后繼續道:“寶鈔說白了,就是一種印有防偽標記和面額的紙張,現在你們能告訴我,為什么紙能變成貨幣嗎?”

“為什么?”

外面的老朱下意識的說道。

劉伯溫回答道:“臣以為,寶鈔能成為貨幣,自然是因為這是大明朝廷發行的,代表的是大明朝廷,這是信譽的保證,先有大明,才有大明寶鈔。”

朱元璋微微點頭道:“不錯,蘇璟想說的就是這個,不過此事雖然有道理,但本該如此,朕想發行寶鈔,應該也沒錯吧。”

“陛下,可是蘇先生與陛下提起過發行寶鈔一事的利弊?”

劉伯溫立刻就聽出了不對味來,當即朝著朱元璋問道。

朱元璋回答道:“是提了幾次,不過說的不多,只是說朕現在還需要慎重對待寶鈔發行一事,到底怎么個慎重法,蘇璟是半點沒提。”

劉伯溫面色一沉道:“陛下,蘇先生所言必有其道理,臣以為,寶鈔一事,可以暫緩。”

“嗯?”

老朱的臉色一變,看向劉伯溫道:“劉伯溫,你可知這發行寶鈔一事,朕已經思慮良久,現在就這么幾句話,你就讓朕聽蘇璟的,暫緩?你是不是有些太高看蘇璟了。”

劉伯溫回答道:“陛下,臣信任蘇先生,蘇先生從不無的放矢,或者今日陛下與臣聽完蘇先生這堂課,也許就能明白為什么了。”

現在的劉伯溫,對蘇璟的信任,那真是完全無條件。

這聰明人一旦被征服,信任根本不會被動搖。

“哼。”

老朱輕哼了一聲道:“那朕還真要聽聽看,到底是不是如你所說。”

書房內。

“蘇先生,寶鈔能成為貨幣,不還是一個道理么,因為是朝廷發的唄,百姓相信朝廷,紙就成了錢了。”

朱樉笑呵呵的說道。

蘇璟點頭道:“秦王思維越來越敏捷了,百姓信任朝廷,才能信任寶鈔,這是一點不錯。”

“我再延伸總結一下,百姓相信寶鈔的發行者,也就讓紙變成了錢,就好像交子剛出現的時候,也只是商人之間互相信任產生的一樣。”

“核心,就是信任!當然,這個信任的來源有很多種,商人之間可能是利益的糾葛,到了朝廷那就是實力的證明,我也不展開說太多了。”

被蘇璟這么一夸,朱樉十分的高興,臉上的笑容那也是不自覺的浮現出來。

“蘇先生,所以大明寶鈔的發行有什么問題嗎?現在的大明朝廷,不足以讓百姓信任嗎?”

朱棣朝著蘇璟問道。

蘇璟看向朱棣,笑道:“燕王殿下何出此言,我什么時候說過寶鈔的發行有問題呢?”

朱棣回答道:“我只是覺得蘇先生說這么多,就是為了指出大明寶鈔發行的問題,為什么我也不知道。”

真是厲害的直覺!

蘇璟心中感嘆了一句,不露聲色道:“有沒有問題,那得你們自己思考,我們繼續來說這紙幣的問題。”

“事實上,從鑄幣到紙幣,這可以稱得上是一次飛躍,重大的飛躍,意義之巨大,我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相較于金屬鑄幣,紙幣更加輕便,大范圍流通之后,可以促進商品的流通,大大的方便商業活動的開展,從而促進經濟的發展,增強國力,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等等。”

說到紙幣的好處,蘇璟那是一時間沒停下趟,說個不停。

朱標幾人都是認真的聽著記錄著。

外面的老朱也忍不住說道:“明明蘇璟這小子也清楚紙幣的好處多多,竟然還給朕上眼藥,真是不知道怎么想的!”

“本來朕也沒想這么早搞什么寶鈔,還不是考慮到寶鈔對商業的促進,可以提高經濟發展么。”

聽著朱元璋的吐槽,劉伯溫一句話沒說。

不過他心里也明白了,朱元璋對于之前蘇璟說的那些大明的問題,是真正聽到心里了。

重農的政策依舊,但對于商業活動,也沒有之前那么抵制了。

同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肯定也是記在了心里,發行寶鈔,就是為了促進經濟的發展。

現在的朱元璋,對于蘇璟的信任,也不是一點半點了。

(本章完)

請:wap.ishuquge.la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