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分鐘過后。
原先長度超過1米,寬90公分,厚度也有60公分的大型微波發生器。
變成了23塊大大小小,長短不一的微波發生器。
大的面積跟14寸的筆記本差不多,小的只有嬰兒手掌的大小。
長的有超過1米,短的只有不到10公分。
但如果對拼圖積木比較敏感的人,一眼就能發現。
這些大大小小的微波發生器,組合起來。
正好可以形成一塊長度超過1米,寬超過50公分的大型微波發生器。
物品:可分布式脈沖微波發生器
注:這是一個使用超高壓微波轉換技術,結合巧妙設計的微波發生器。
如果能提供一個磁約束的環境,避免能量的外泄。
它可以將物體持續加熱到數千萬攝氏度。
即便沒有磁約束環境,使用最大電壓功率的脈沖微波沖擊,這也能把物體瞬息間加熱到百萬攝氏度.......
“最大功率的脈沖微波沖擊,瞬息間把物體加熱到數百萬攝氏度?”
看著這去掉全部的衰減屬性,全新調整改造的脈沖微波發生器,陳易眼里露出一絲欣喜。
雖然他知道,這種脈沖能量,沒有磁約束環境堅持不了多久,最多1秒鐘就會消散,但這也足夠了......
數百萬攝氏度,1秒。
看似很短。
但要知道,飛行器在超音速的狀態,1秒就飛出去超過340米。
這樣的性能參數,完全滿足陳易對自己無人機的改造需求。
畢竟,他只是要造一把“高溫利刃”,而不是真的要搞核聚變。
這微波發生器,根本就不需要這么猛的功率。
太猛了。
按照無人機的體量。
這也滿足不了其中龐大的能量需求。
“接下來就是把這微波發生器,還要超聲波震蕩,以及無人機的激波,三者搭配到一起。”
“開始搞機!”
腦海里回顧一遍方案,感覺修仙狀態良好。
陳易就很干脆地打算再來一個通宵。
戴上虛擬頭盔,連接CAD繪圖軟件,陳易開始設計無人機的機身參數。
這次因為要增加激光槍,機身還要設計一個集中激波能量的結構。
同時還要增加超聲波模塊,微波發生器,還要符合“利刃”武器的攻擊模式。
這樣新的無人機。
無論是氣動布局,還是機身結構,亦或者內部的重力設計等等,全都要重新進行設計。
“制造事宜,材料先行。
這次無人機需要注意微波發生器的微波頻率,避免機身前方的激波還沒吸收微波,機身就先一步和微波共振汽化了。”
“不對,微波發射面是一種特殊的材料。
可以把微波發生器改一改,把發射面直接變成無人機的形狀。
再通過系統,調整提高強度。
這樣即能避免無人機被微波汽化的風險。
還能減少微波穿透壁障的衰減損耗。”
“利刃的攻擊目標,主要是地面和低空的目標。
這樣氣動布局除了考慮升力和阻力。
還需要考慮高空往下沖刺的性能,減少超音速的音爆強度。”
“發動機就用之前沖刺太空的發動機。”
“離子推進器爆發不足,不是很適合爭分奪秒的執法環境。”
“激光槍、微波發生器、還有超聲波換能器,全都是用電。
這樣增加一組翼飛的電池,再增加一個充電接口。
設計40千克電池,58千瓦時的電能,這足夠了。
畢竟主要的利刃功能,只有在攻擊時開啟那么一瞬間。”
“另外,機身前端還需要布置一層線圈。
通電形成一層電磁場,暫時隔絕微波發生器啟動之后,輻射過來的溫度。
電磁場不需要存在太久,能有1秒就夠了,但這也需要供電……”
陳易列出這新款利刃無人機的設計要點。
無人機,本身是有一套小功率連接發動機,自然散熱的發電系統。
用來給航電,通訊,雷達拍攝等進行供電。
但這套系統,滿足不了超聲波換能器,特別是微波發生器的消耗。
與其提高發電系統的功率。
增加發電機的重量和體積,同時還要消耗發動機的推力。
倒不如直接增加一組碳硅鋰電池。
通過電池,對超聲波換能器和微波發生器等進行單獨供能。
根據這些要求。
四個多小時之后。
一架長2.8米,機翼最寬處1.79米,包含起落架一起高50.4厘米的無人機,被陳易設計了出來。
無人機的整體形狀,有點類似殲20威爺的縮小版。
但機身相對更加扁平,以減少沖擊切割穿透時的橫截面阻力。
另外,陳易還參考氣動和流體力學,給機頭設計了一個特殊的結構。
平時就是流線型的尖頭,一旦開啟利刃模式,尖頭就會內凹。
形成一個倒刀鋒般凹下去的結構。
倒刀鋒的角度,弧度,深度,長寬等參數。
全部經過嚴密的計算,可以最大程度地集中激波。
同時,一起參與利刃模式的機翼,這也有類似的結構。
按照陳易的計算,機頭和機翼這樣的結構,匯聚的激波能量。
要比自然超音速飛行狀態的激波,提高5到7倍。
當然,能量守恒。
這些多出來激波能量不可能憑空刮來。
付出的代價就是開啟利刃模式,無人機的氣動阻力會直線型上升。
表現出來的現象,原本高速飛行的無人機,因為增加氣動的阻力,出現急劇的減速。
“升力系數2.52,阻力系數低至0.015。”
“雖然是仿威爺的形狀,但氣動性能比威爺還牛逼。”
“看來,經過日不落無人機的熏陶,我又有進步了。”
“哪怕開啟利刃模式,無人機的升力系數和阻力系數,這也達到......算了,這個就不提了。”
完成無人機的設計,陳易計算一下這個機身結構的升力系數和阻力系數。
很不錯。
正常的飛行狀態,氣動性能比威爺還牛逼。
至于利刃模式......嗯,這就不是正常飛行狀態,沒啥好比較。
“時間凌晨三點,碳纖維原料沒多少了。”
“既然是使用沖刺太空的發動機,不是離子推進。”
“這一點點機身重量就沒必要減了,用鋁鈦復合金屬就行......”
確定無人機的氣動性能。
陳易把圖紙導入兩臺3D金屬聯合打印機。
按照時間,明天一早,這款最新的利刃無人機就能打印生產完成。
到時就可以找警方交貨,同時進行試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