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把真正意義上的“家傳圣劍”的屬性之后,艾華斯有些驚訝的睜大了眼睛。
這把圣劍的屬性……意外的不錯啊!
雖然作為“禮器”這種類型的道具,就像是鈴鐺、圣徽、拂塵一樣,屬于無法直接參與戰斗、提供傷害的武器……但對于輔助類角色來說,這武器的屬性已經可以算是畢業裝的程度了。
畢竟是貨真價實的神器!
——難道圓桌騎士的圣劍全都是這個水平?
不,想想也知道不可能……
當時的亞瑟還沒有成為銀冕之龍,圓桌騎士們能搞到的圣劍,最多只能基于冕天司的力量進行賜福的。而亞瑟當時與至高天的戰斗,可以算是以弱勝強的生死之戰……如非必要,他不可能分出去太多的力量用于塑造神圣武器。
恐怕就只有克拉倫特、阿隆戴特、紅柄劍等少數幾把圣劍才能是神圣武器這個級別吧。
原本艾華斯是想要獻祭掉這把武器,用它來重鑄紅柄劍的。
有著光、火與風三種屬性注能的紅柄劍,內部蘊藏著對太陽極度崇拜的騎士靈體——而這三種屬性,又恰好可以組成類似“太陽”的概念。
如果這把劍得到完整的重鑄,它一定會成為一把輝煌的太陽之劍。
——可是這對艾華斯來說,卻并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
如果只是需要造成傷害的話,艾華斯的手段多了去了——雖然無論是維涅斯、阿萊斯特亦或是赫勒欽都是偏向于黑暗類型的傷害,但至少還有小蝴蝶能夠提供火焰類型的傷害。比起傷害,反倒是更缺團隊輔助類型的大獸——
原本艾華斯按照環天司的歷史軌跡,所獲得的“大獸之主”這個職業,所能夠提供的是與大獸融合后變身的能力。切換大罪之獸就像是假面騎士變身一樣,針對不同的敵人使用不同的化身。
但問題來了。
眾所周知,有一句話叫“既然如此,一開始用紅色形態作戰不就好了?”
因此在游戲里,大獸之主這個職業的玩家實際上根本沒有像是職業介紹中那樣、或者說像策劃期待中的那樣,在對抗不同的敵人時切換不同的化身——玩家們很自然而然的過渡成了使用各種類型的增益或是易傷類變身,以及各種能夠傷害脫手、切換過來就可以直接切走的摔炮類變身,來強化最終那一個最強的、最適合用來輸出的變身。
艾華斯最開始準備的大罪之獸,就是按這個思路來的——所以他當時就總感覺必須站樁輸出的小蝴蝶不太好用,反倒是放完詛咒就可以走的夜魔更好用。
但是,之前艾華斯已然決定,不按環天司曾經走過的職業晉升之路。而是去走一條與原本歷史不同的晉升路線!
比起分別融合六只大獸,變成六個完全不同的形態……他更希望能讓六只大罪之獸各自發揮自己完全的實力。
就如同維涅斯所嫉妒的一般——不同的大罪之獸無法同時顯現。
雖然他已經找到了通過牧養法,寄托一部分的力量、來達成同時存在的取巧之道……但那畢竟不是長久之道。
倒不如說,正是因為在討伐墮天司的戰斗中,艾華斯才意識到了……如果這些大罪之獸能夠同時顯現,它們所發揮的力量根本就是一加一遠大于二。
而且路西菲爾的白翼,又需要讓大罪之獸融合到羽翼之上——與墮天司的戰斗已經證明,在那種烈度的戰斗中、根本不可能挨個召喚新的大罪之獸來融合。
一旦失去壓制力就會立刻失去主動權。甚至有一些大罪之獸根本沒法召喚出來,他們的能力并不適合對抗這種敵人。哪怕召喚出來直接獻祭掉也等于是落后了半個回合,而且這樣完全浪費了他們特有的力量。
艾華斯從那時開始就有了一個新的思路:
——他要想辦法,讓這些大罪之獸同時顯現,互相協同。
毫無疑問,這樣壓制力會強許多倍。最終需要融合它們的力量來使用失樂園的時候,也可以瞬間完成準備、而不需要將一只一只大獸召喚出來了。
艾華斯在較為前期的階段里,對大獸的選擇基本上是沒有什么自由可言的——能用啥就用啥,基本輪不到他來挑。
怠惰之大獸莉婭是一個炮臺類型的火焰傷害法師,作為一個炮臺、她不算是特別脆弱,至少也有主動防御能力。她的進化方向就是往單純的破壞力發展,如今已經發展到了能種蘑菇的程度……要說缺點,大概就是射程比傷害半徑要短這點比較致命;
暴怒之大獸赫勒欽,能夠操控風暴與雷電的力量,造成適合軍團規模的戰爭。他本身也是實力超絕的近戰職業,能夠提供相當程度的物理傷害。如果組合使用雷殛長戟,他還能將傷害類型轉化為雷電;
色欲之大獸阿萊斯特,作為圣血天使她有著極強的續航能力與機動能力。她的續航能力強到即使在旅行狀態下也能使用正常的第五能級力量——
大獸只要完全顯現在物質界,就會持續流失力量,因此艾華斯才需要支付法力維持召喚通道。
但對阿萊斯特來說、她的自我恢復速度已經能夠彌補一定程度的力量流失,因此她才能持續存在并且遠離艾華斯——雖然其他大罪之獸也能在足夠遠離艾華斯的地方存在,比如說當年充當烏鴉掛件的維涅斯就能和艾華斯分開很長的一段距離。
可如果距離太遠的話,維涅斯就無法使用力量,僅僅只能帶個話而已。
然而阿萊斯特卻無需如此。
她甚至能維持數倍音速的飛行狀態,輕松跨越數個國家、連續一整天高速飛行,而完全不消耗艾華斯的法力。
雖然無法像是鮮血領主一樣,利用血法術直接模仿其他道途的能力,但憑借著對鮮血力量隨心所欲的使用,也能完美發揮第五能級的戰斗力——就像是那些信奉血天司的月之子一樣,越打血越多。
只不過她不需要向血天司祈禱,也可以擁有相同、甚至更強的力量。
正是這種程度的機動力與續航能力,才讓阿萊斯特成為了艾華斯最常顯現的大獸。
而目前為止,唯一使用天司碎片完成升華的維涅斯,她最為擅長的還是范圍傷害、干涉或是詛咒。她最為專長的是減益能力……但之前這項能力對天司戰毫無用途,因為她的優先級不夠、限制能力完全無法使用。
不過現在就不同了。
有了天司碎片,維涅斯的詛咒、牽制、虛弱與壓制能力就可以對血天司使用了!
這么看來,艾華斯這一套隨機組成的大獸隊伍其實還是比較均衡的。至少沒有出現定位完全重合的兩個大罪之獸。
一個強力的法系主C、遠程炮臺法師,一個近戰物理主C、能近距離持續提供大量物法混合傷害的高機動戰士,一個能臨時充當副T、有相當不錯的吸血抗傷能力的中近距離高機動法坦,一個能充當副C提供大量范圍傷害與削弱的能力……
在大獸之主的“變身”模式里,悖焰之蝶、狂獵之王、圣血天使三個形態完全是互斥的。可如果在這種“打團”模式里,這倒是恰好能組成一個完美的小隊……
如果艾華斯作為一個治療者的話,那么這個隊伍里其實就只差一個角色了。
——第一坦克,也就是所謂的“MT”。用來吸收大量傷害,保護團隊內脆弱成員的團隊核心。
之前在對抗墮天司時,這個位置是艾華斯自己來的——他一邊挨打、一邊治療自己,強行撐了下來。
在有了正經的坦克之后,必須站樁才能打出來傷害的悖焰之蝶才能真正發揮自己的能力;雖然狂獵之王穿著盔甲,但沒有任何減傷、規避或是無敵能力的他,其實在天司級別的戰斗中也是挺脆的。
墮天司和血天司的攻擊性都不算太強。如果是淵天司這種攻擊力強大的敵人,這倆都是碰一下就可能猝死的類型。
艾華斯還剩下光和地兩個屬性的大罪之獸,大罪則還剩下貪婪與暴食。最后的兩個團隊位置,至少需要找到一個坦克,才能把整個團隊盤活。一個團隊里總要有人犧牲,所有人都想打輸出的結果就是所有人都打不出來輸出。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一看!
——而這把劍就再合適不過了。
抗傷,格擋,招架,群體防御——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群體50增傷。這個增傷的類型是稀有的“攻擊追加”,也就是其他人造成傷害時、這把劍本身會追加一次傷害。可能是流光、可能是劍氣……但總之因為這次傷害是另外一個個體造成的,因此提升率完全不會稀釋,就是實打實的50。
它甚至還有一個光環效果,能夠提升“騎士”的屬性……攻擊力大幅提升指的是“攻擊力提升3050”,如果超過50就叫巨幅提升。強壯是剩余生命力越多,提升的攻擊力就越高,一般在滿血時相當于20提升。
而艾華斯的隊伍里,其實是有騎士的。
——赫勒欽就屬于騎士!
換言之,這把劍甚至還能大幅提高赫勒欽的傷害與防御力!
雖然對“莫德雷德在圓桌騎士團里居然是打輔助的”這個事實感到有些詫異,但艾華斯已經決定——是時候讓紅柄劍退休了。
比起桌子上再增加一個拿筷子的,不如多來一個做飯的。
——也就是說,艾華斯不打算犧牲掉克拉倫特來重鑄紅柄劍了。
他甚至打算將紅柄劍徹底摧毀——讓紅柄劍里面的那個太陽騎士的靈魂“搬個家”,轉移到克拉倫特巨劍里面。
如果這個技術能夠成功,艾華斯封印的光之幻魔就能使用這把巨劍,從而為團隊補充最為緊要的短板。有了它,艾華斯對抗血天司也就更有把握了——畢竟現實沒法重來,他沒有失敗后再戰的余地。在自己在短期內有明顯提升空間的時候,討伐天司這種事急不得。
……反正艾華斯也聽說了,血天司雖然落地就發了瘋,但祂發瘋的具體表現是滿地亂竄找月之子殺。
那再拖會也問題不大……
艾華斯倒是挺理解他的——愛之道途的天司里,前有疑似即將被開除的影天司、后有實力弱小又沒靠山的霧天司,還有一個有著二重人格、有一半的自己想要找死的宴天司,怎么都輪不到他被拉下來。
結果他的不肖子孫為了物質界的權力斗爭那點屁事,為了“被打了小的能來個老的”,結果問也不問就直接把老的拉下來了——甚至做這件事的,還是唯一信仰他的那批月之子。
不知道血天司有沒有血壓這個屬性。如果有的話現在應該挺高的。
而給騎士靈魂搬家這個技術,同時涉及到了精細的靈魂操作、靈魂移植……艾華斯自己當然是做不到這種事的。
但艾華斯知道,有一個人一定能幫到自己。
——那就是海巴夏。
她當年能將自己女兒的靈魂移植到玩偶之中來逃避死亡,如今應該也能讓紅柄劍中的騎士靈體移植到克拉倫特中。
正好,艾華斯也需要把她女兒還給她。怎么都得去一趟教國。
不過,說到去教國……
艾華斯沉思片刻,突然有了個想法——
教國那邊有樞機主教是恒我的代行者。
不如一塊聯系一下恒我,問問她怎么看待血天司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