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卷
正文卷
李言初身后的巨大光影之中,映照著陰間的一切。
此時他的表情莊嚴肅穆,仿佛一尊從洪荒年間走出來的遠古神祇。
仔細看的話可以看到這一輪巨大的光影之中有一方大印,若隱若現,隱隱的透著霞光。
“貧道今日便重塑輪回,以正三界!”
李言初的聲音如同洪鐘一般傳遍整個陰間。
陰間之中有特殊的道韻滾滾而來。
先前變故被李言初所在的天道之力屏蔽,此時李言初重塑陰間輪回,這震動卻直上仙界!
仙界。
蒼帝此時忽然震動,
“陰間有變!”
他長身而起,桌上的茶杯立馬被摔的粉碎。
他察覺到陰間出了大的變故,
以大神通窺測,卻發現陰間山河復蘇,正在出現一種奇妙的變化。
不只是蒼帝,九天之上的那些存在紛紛震動!
他們原處于仙界之中已經被屏蔽掉,感受到陰間出現大的變化后,紛紛以神通窺測,此時心頭一片冰涼!
李言初先前在陰間花了大力氣收復諸天萬界,將陰間控制在手中,蒼帝并沒有太當回事兒,
一個是因為他修煉天碑真解,只要喚來天外洞淵,便可培養出一大批仙帝,
到那時候以武力橫推天下,區區陰間掃平也不在話下。
另一方面就是,即便是讓李言初在陰間建立一些秩序,也不過無根浮萍一般。
可如今卻不同,他感覺陰間似乎誕生了天大的變化,越推測他就越發的心驚,
陰間的道似乎……愈發的完整了。
李言初此時身處于的那片區域光芒萬丈,那種強烈的光芒隔絕了所有窺探的目光。
蒼帝臉色鐵青,額頭上青筋凸起。
每當他以為事情已經勝券在握的時候,事情總會走向一個極為糟糕的境況。
蒼帝咬緊牙關,心情十分復雜。
此時陰間之中,姚靜身上的氣息忽然水漲船高。
她是陰間的女帝,承受陰間氣運,此時猛的便跨入大羅金仙這個境界,
姚靜欣喜不已,身上的氣息澎湃至極。
方幼卿眼眸之中出現震動的神色。
方才十分兇險,有兩尊極為可怕的存在窺測此地,她也為此事捏了一把汗。
如今終于功成,她也是有些激動。
她倒是沒有實力上的變化,只是眼神充滿了激動。
待到陰間的異象消失不見之后,一道人影憑空出現在她們二人的身前,
一襲青衫,腰佩長刀。
李言初快步向方幼卿走了過來。
方幼卿喜道:“成功了!”
李言初掌心一翻,一枚大印在他的掌心之中若隱若現。
李言初感慨道:“你為我謀劃如此之深,我怎么能不盡心呢?”
方幼卿此時投入李言初的懷中,開心的像個小女孩兒一樣,十分的歡喜。
煉天道神器掌控天道,這本就是一件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事情,更是前所未有,
而如今終于功成,怎么可能不讓人激動!
姚靜在一旁看著,
她沒有看到過娘娘這種天真爛漫的樣子,此時心中也有些感慨,
“世間能夠見到娘娘這種風姿的,恐怕也只有陛下了。”
片刻之后,方幼卿從李言初的懷中離開,恢復了那種清冷雍容的姿態。
李言初看了一眼姚靜,驚訝的說道:“你身上的氣息?”
姚靜此時俯身下拜,恭敬說道:“多謝大老爺,借大老爺之手,妾身也終于踏入大羅金仙這個境界!”
從一個小小的鬼差到如今的大羅金仙,姚靜恍若在夢中一般。
她實在是嘗到了這一波建立陰司的甜頭,成為最大的受益者。
李言初微笑著說道:“這是你自己的造化,以后匡扶陰間,這件重擔還要落在你的身上,如今只是起步,切不可自滿。”
姚靜再拜,
“多謝大老爺教誨!”
李言初說道:“起來吧。”
姚靜這才盈盈起身。
此時這位陰間女帝身上的氣息與先前已經完全不同,渾厚至極。
而此時陰間的這些官吏的實力也是水漲船高,他們都是借了陰司建立沾染了一些氣運功德,此時境界紛紛都有提升。
眾人心中欣喜不已。
重華大帝這等人物修為也再次提升。
即便是這位古代大帝此時也忍不住有些動容,
“陰司建立,竟真有這等天大的好處?”
眾人紛紛前來朝見李言初。
見到他們身上氣息提升,一個個欣喜不已。
他心中卻不禁有些疑惑,
“為何我主持此事,卻沒有境界上的提升?”
這個念頭在李言初腦海中一閃而過。
眾人欣喜不已,紛紛拜倒。
他們先前從道海被派下來扶持陰間,雖說是奉了李言初的法旨,可是也感覺在陰間的前途不甚光明,
如今沾染這份氣運,一個個卻水漲船高,自然是欣喜不已。
“諸天萬界與陰間仙界合并,爾等需輔助女帝好生治理陰間,切不可使陰陽混淆。”
李言初沉聲說道。
眾人領命,齊聲說道:“謹遵法旨!”
接下來,李言初點化了許多陰間的山川河流。
這些山水化為神靈,也進入陰間神朝為官,充當鬼差鬼吏。
他們是天地生養,被李言初點化,進入陰司辦事更是竭心盡力。
李言初在陰間又奔走月余,修補陰間的一些缺失。
陰間秩序恢復,百廢待興,接下來只需要沉淀一段時間便可井然有序。
方幼卿對此也感慨不已,
“日后人死之后投胎來陰間,便按生前的功德善惡劃分,再分別去投胎。”
如今陰間的場景讓她唏噓不已。
李言初點頭,沉聲道:“不錯,誰若是作惡,便要下地獄,受盡諸般苦楚。”
此番李言初并未建立六道,只建立了三道。
人死后被鬼神牽引去忘川,喝孟婆湯,洗去前生記憶,然后接受審判,
或是投胎去人道,或是去畜生道,亦或者留在地獄受盡苦楚。
如今一切秩序正在重新建立之中,鬼神都有陰間王朝氣運庇護,
而且他們手中還有類似于生死簿的東西,記載人一生功業。
如果沒有秩序的話,這些東西都無從查起,
可如今不同了,一切都井然有序。
李言初又派出大量的陰神前去陽間,將那些游蕩在人間的惡鬼尋回,拘捕歸案。
這是功德,眾人自去辦理。
李言初奔走許久之后,才返回仙界。
仙界如今一片混亂,各地義軍與仙庭交鋒,到處都在爆發起義。
即便仙庭四處救火,也是救援不及。
道海之中,俞德宸向他走過來,稟報了許多消息。
方幼卿此時已經前往妖庭坐鎮,幫助翠花穩定妖庭秩序。
李言初聽完俞德宸的話之后也是忍不住有些驚訝,
“帝江與韋慶聯手,與仙庭已經爆發兩次決戰。”
俞德宸擔憂道:“這二人乃是上古大巫,兇悍至極,仙庭在他們手中也吃了不少的苦頭。”
“仙庭憑借西方教的強者抵御了幾次,不然的話戰局恐怕還要更加危險。”
李言初問道:“九天九帝呢?他們不管?”
俞德宸說道:“九天這邊與蒼帝已經是貌合神離,蒼帝奉西方教為正統,異域大道為正道,已經遍傳三界之中,此舉引發了九天的不滿,引發了一次對峙,只不過當時陛下正在陰間,不曾知曉。”
李言初點點頭,問道:“結果如何?”
俞德宸說道:“西方教二圣與慈航道人及一眾西方教強者為蒼帝助陣,六皇子姬聞心被封為九帝之一,并未借機登基。”
李言初點了點頭,沉聲道:
“西方教始終是三界的禍害,異域若是來犯,西方教必定接引,如今蒼帝這是將整個三界賣了,只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小小帝位。”
俞德宸感慨不已,說道:“的確如此,仙界如今不少起義軍都是打著這個旗號想要推翻蒼帝。”
李言初沉聲道:“三界如今已經亂成一團,再這么打下去,異域若是真的來犯,哪還有什么抵抗力?而且自古戰亂時期最麻煩的就是漢奸。”
俞德宸也聽懂了他的意思,此時沉聲說道:“陛下,如今該怎么辦?”
李言初沉聲道:“道海雖然只占據仙界一隅之地,可是卻都不是碌碌無為之輩,兵多將廣,如今仙界已經亂成一鍋粥,貧道決定起兵。”
俞德宸驚喜道:“陛下有此宏圖壯志,實在是三界眾生之福!”
李言初擺手笑道:“你我是自己人,不必如此吹噓。”
俞德宸接下來的吹噓的話被打斷,只能訕訕一笑。
李言初正色道:“仙界的水比你我想象的還要深一些,圣人如今不在,依舊有些古老時代的大能居心叵測,讓人看不真切,如今也無法置身事外,不論誰坐天下,也不會放過道海,既然如此,一靜不如一動,不如主動出擊,先打了再說。”
俞德宸聞言振奮不已,說道:“陛下此舉一定可以蕩清寰宇!”
李言初道:“你將道海仙神召來。”
俞德宸領命退了下去。
很快一位位道海仙神便被喚來,他們激動不已,財部天尊、雷部天尊、蕭平生等人也在其中。
道海雖然偏安一隅,勢力卻是諸多義軍之中最強。
李言初高坐于御座之上,他并沒有穿著龍袍,而是穿著一件簡單樸素的道袍,整個人映襯的更加風姿無雙。
他此時沉聲說道:“仙庭無道,我與諸君共同推翻其統治,不然一旦生出劫難,異域來襲,三界恐怕頃刻就會淪陷。”
“即刻調兵,兵發仙庭!”
道海之中始終彌漫朝氣,雖然有許多都是古老時代的仙神,也有一些仙庭的將士投靠來的重臣,卻并沒有那種腐朽的感覺,
源頭就是來自于李言初這位道海之主。
干凈利落,如同刀鋒一般銳利。
就像此刻,殺伐決斷,兵發仙庭!
不必做過多的討論,他本人也有這個威信。
到此參加朝會的都是道海的重臣,一位位在仙界赫赫有名的大佬。
此時這些仙界巨擘紛紛跪倒在地,齊聲說道:
“謹遵法旨!”
這一日,整個仙界發生震動!
原本仙界許多義軍打的亂糟糟的。
不止與仙庭斗爭,彼此也爆發了不少戰斗。
可今天卻不一樣,道海下場了!
道海百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從道海撲殺而出,宛如洪流一般。
眾多義軍這時才想起……原本道海才是仙界風頭最盛的那一個。
這段時間以來道海沉寂,一直在休養生息,給人的感覺反而是默默無聞。
此時道海兵將殺了出去,眾人這才知,道海勢力強橫,還是仙界之冠!
仙界許多疆域紛紛淪陷,道海的仙神所到之處,無不望風披靡!
不僅如此,妖庭那邊也開始出兵響應道海的起義,彼此呼應。
妖庭在仙界可是一個極為特殊的存在,一直被仙人所壓制,忌憚分化。
可如今妖庭卻不同了,妖庭已經如同鐵板一塊。
妖庭女帝以近乎鐵一般的手腕兒統一。
不僅如此,又發掘出古代的許多大妖,傳出了許多妖族的秘藏,妖庭實力大增,如今發兵也是氣勢洶洶,
不少地域也紛紛淪陷。
這兩股勢力下場,的確像是向湖中扔下來萬噸巨石一樣。
許多小股的義軍也紛紛前來投靠,匯聚一處,因此兵馬不僅沒有越打越少,反而是越打越多。
這日,道海攻打一處仙山圣地。
這里擁有豐富的礦脈,原本是仙庭出產仙金仙鐵之地,因此派了不少重兵在此地,也有強大仙神看管。
小股的義軍根本不敢近前,更不要說進犯。
可此地如今卻被道海打上門來,到處都在戰斗,呼喊聲沖天。
此時仙君公輸信正在與一位白衣女子斗法,二人的斗爭十分激烈。
這白衣女子的功力與他相比顯得有些稚嫩,可是一身斗戰之法卻十分霸道。
幾次爆發神通都被她輕松的擋了下來,反而是他身上多了幾處傷勢。
他不僅有些動容,他之前根本不認識仙界有這樣一位強大仙君。
這女子正是白秋蘅,在白玉京之中修成仙王,后來被李言初賜予一座仙君洞淵。
道海數次決戰,李言初手中可有不少仙君洞淵。
白秋蘅便得到一座。
她的修為突飛猛進,又有大量的資源煉化,竟然短時間內沖擊到仙君的境界,天賦的確是足夠驚艷。
白秋蘅深受李言初大恩,先前她被鎮壓在下界,三魂七魄便是被李言初解救出來,
后來得李言初的關系在白玉京之中修煉到仙王,如今又被賜予洞淵,
她受李言初的恩情最大,如今奮力殺敵,要斬下這公輸信的頭顱!
李言初著手培養了一批人,比如他原本在乾元的親朋故友,這些人成長起來也是一股新興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