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神級學霸  第206章 天上的有什么用?不如水下的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作者:一桶布丁  書名:超神級學霸  更新時間:2024-01-22
 
雖然心情極為復雜,但在食堂吃過晚飯后,漫步在校園里時,許昌樹還是給張洪才回了一通電話。

“喂,小許啊,你好,你好。”

話筒里透出的不符合對方身份的客氣,讓許昌樹感覺有些尷尬。

“張主任,對不起,今天本來是有機會跟喬博士說說那個事的,但因為一些事情我沒問出口。”

“哦?”

“主要是我覺得可能要不了多久您大概又得來一趟西林,不如到時候您親自跟喬博士談談?”

“什么意思?喬博士又有了什么新成果?”

“嗯,他的博士論文即將完成了。”

“博士論文?”

喬澤已經正式本科畢業,且準備在西林工大直博的消息并不是秘密。

不過他早就確定了博士畢業論文選題卻沒對外宣傳過。畢竟這不符合喬澤的性子。對于還么做出的成績,沒必要到處去說。

這種事徐大江更不會到處去說,甚至還專門跟大家交代了,暫時不要外傳。

畢竟學校規劃中的數學研究所大樓才剛剛開始動工,還在挖地基呢。

所以除了劃歸到研究所的少數人外,還真沒幾個人知道這事。

不過既然許昌樹已經知道了喬澤畢業論文即將完成的消息,便不覺得這算什么秘密了。

這種博士畢業論文,已經脫離普通論文的范疇了。

這要是通過驗證了,2026年的世界數學家大會上,菲爾茲獎要是不給喬澤,全世界的理論物理學家大概都會看不下去了。把飯都喂到這幫物理學家嘴邊上了,這還不得把喬澤給供起來?

“怎么?你是說你們學院已經確定了邀請我去參加喬澤的博士畢業論文答辯?”

“也不是……不過我覺得需要邀請的人可能有點多。您還不知道,喬澤的博士畢業論文選題是關于質量缺口的證明。”

“你是說畢業論文解決質量缺口問題?”

“沒錯!”

簡單的對話后,對面沒了聲音,許昌樹知道這并不是斷線了,或者信號不好,而是對面太過震驚了,以至于不知道說什么好。

其實他也一樣。

他到現在都想不通喬澤怎么做到這么快的。

從證明了楊米爾斯方程存在性,到找到方程通解,再到現在幾乎已經完成了對質量缺口假設的證明,總計還不到四個月。就算還需要一些時間,滿打滿算也就是四、五個月。

順便還提出了超螺旋空間代數跟超越幾何學兩門幾乎可以說是全新的數學研究體系。

換了誰突然聽到這個消息,大概都會震驚到失語。

除非壓根不懂這個命題的難度。

對面的這種反應,甚至讓許昌樹感覺到了些欣慰。因為他剛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其實也一樣沒出息。

果然半晌后,對面才喃喃道:“所以你說喬博士的論文快完成了,意思是這個命題要終結在他手上了?”

許昌樹猶豫了片刻,還是補充了句:“其實真要說起來還不止如此。今天喬澤跟我談了他大概的證明思路,論文中他不但要找到那個可能存在的非零最小能級,而且還給出可以調整的公式。”

“嗯……好吧……喬博士……算了,現在回想起來,我去年犯下最大的錯誤就是那次去西林,沒把喬澤給綁回燕北來。呵呵,不過這誰能想的到呢?對吧?”

這話許昌樹沒接茬,主要是這明顯是囈語,他沒法接。

“算了,說以前的事情也沒啥意義。我明白了,還是謝謝伱的消息。”

“張主任,客氣了。那我先掛了?”

“行,你忙吧。有事再聯系。”

“嗯,再見。”

掛了電話,許昌樹一時間也不想回研究所了,更不想回寢室。

甚至腦子里都不想去思考關于數學的一切。

這大概是跟喬澤接觸一段時間后,所有研究型學者的通病,很突然就覺得本打算奮斗一生的事業,似乎有我沒我都是一樣的。

從而對自己所堅持的一切產生懷疑。

此時的許昌樹大概就沉浸在這種情緒之中,“我是不是太廢物了?”

其實很多憑本事考進燕北數院的孩子,都會經歷類似的困惑。

身邊的人太過優秀往往會帶來極大的壓力。

可惜的是,許昌樹可是曾被譽為燕北數院黃金二代的強者,以前只有他帶給其他人壓力,還真沒感覺到身邊的同學給他帶來多大壓力,哪怕留學的時候也是如此。

但現在他終于體驗到了這種感覺,一時間是真茫然了。

就這樣在學校漫無目的的逛了兩圈,走到操場時,突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正匆匆從他身邊走過。

“李教授?”

李建高下意識的停下腳步,循聲看了眼,然后露出了笑容,應道:“許教授,不好意思啊,剛沒注意。”

“沒事,沒事。”許昌樹連忙說道。

說起來,他可沒底氣在這位教授面前秀優越。

事實上現在整個學院大概都沒幾個人能在李建高面前擺譜。

不過讓許昌樹感慨的是,即便現在已經成了學院里最香的那塊饃饃,但李建高待人接物的態度依然就跟普通的教授差不多。跟喬澤恰好相反,能讓人如沐春風那種。

“剛吃完飯?”

“是啊。”李建高笑著揚了揚手中的飯盒。

許昌樹猶豫了下,說道:“嗯,忙不?不忙的話我們隨便聊聊?”

“可以啊。怎么?研究所遇到難題了?”

李建高雖然有些詫異,但還是點頭應了下來,然后跟許昌樹走到了一起。

“還好。對了,喬澤跟你說了嗎?他畢業論文快完成了?”

“嗯,微信上跟我提了一句。”李建高點了點頭。

其實喬澤在論文完成之前沒打算跟李建高提這事的,不過李建高換微信的時候肯定要跟喬澤說一聲,收到李建高的微信,喬澤干脆就匯報了一下論文進度。

答完后,李建高突然意識到了身邊的許昌樹此時興致不高的原因。

這種情緒他當年似乎也有過,焦慮到整夜整夜的睡不著來著,不由得又笑了,于是主動開口道:“你是不是也覺得喬澤做這個課題太快了?我們都還沒反應過來,他就做完了?”

“嗯,我都懷疑喬澤的腦子是不是被開過光。”許昌樹答道。

“其實也不能說喬澤做的快,主要還是他積累得多。”李建高想了想后,然后安慰道:“這么說吧,我跟喬澤第一次認識那天,他就告訴我,他思考質量缺口問題已經有七、八年了。所以你也不要太氣餒。”

站在李建高的角度,他還真不希望許昌樹這樣在數論方向明顯極有天賦的教授,會被喬澤打擊到一蹶不振。

“他已經思考這個問題這么久了?”許昌樹訝異道。

“對啊?你是不知道,那天他就跟我說,他已經快想到這個問題的答案了,不要多少時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當時我覺得覺得很神奇,本以為還要些時間呢,誰想到這么快呢?不過說白了,還是時間的積累而已。”

李建高笑著抬手拍了拍許昌樹的肩膀道。

拍喬澤的肩膀習慣了,但最近已經不太好意思這樣鼓勵喬澤,此時看到許昌樹的情緒不對,便下意識的又拍了上去。

然而許昌樹仿若未覺,只是茫然的反問道:“那豈不是說喬澤十歲的時候已經能看懂楊米爾斯理論還開始研究了?我記得十歲那年剛上小學六年級,才搞懂微積分啊。”

“嗯?”李建高抿了抿嘴。

好嘛,十歲就小學六年級了?不該四年級么?還有小學就把微積分弄懂了么?

當然,這些不是重點。

主要是這企業級的理解讓他的好心勸解似乎起了反作用。

好吧,這就不能怪他了,看來每個人心里那道坎兒終究得自己走過去。

不過話又說回來,十歲能把微積分學通透的家伙,應該能想通的吧?

于是接下來的陪伴,李建高話少了許多,直到最后兩人對視一眼,然后默契的道別。

剛剛跟許昌樹分開,還不到兩分鐘,李建高的新號碼便響了起來。

拿出手機看了一眼,李建高覺得有些意外。

剛換不久的號碼,怎么就有陌生電話打進來?還是座機?

算了……還是接吧。

“喂,您好,請問是西林工大的李建高教授嗎?”

“嗯,我是,請問你是?”

“李建高教授您好,我姓畢,叫畢躍峰,是gf科工局科技與質量司辦公室主任,有件事想跟您先通個氣,您現在方便嗎?”

“啊?……”

三樓里,臨到喬澤決定停下一天的工作時,豆豆突然從郵箱中推給他了一份特別的邀請。

喬澤大概瀏覽了一遍這封郵件。

發件人顯示是來自于科工委。

希望能邀請喬澤能跟李建高一起,幫助一個名為“滿天星”的大群無人機陣列工程設計一套多模態感知系統。

光看要求還真挺多的。

除了最基本的穩定、方便維護、極高的可靠性外,還需要能自主修正無人機傳感器可能遭到的攻擊或欺騙,讓系統具備對抗攻擊和干擾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這套系統要能同時控制跟指揮千架甚至更多的無人機集群。

據稱這是一個重要的科學項目,因為科工委這邊注意到了喬澤跟李建高在人工智能系統設計方面展現出的能力,所以希望兩人能獨立進行系統設計。

如果最終設計出系統被采納,不但會報銷所有研究費用,還將授予華夏杰出貢獻科學家稱號。

好吧,如果不是相信豆豆的網絡判斷能力,這封信的確是官方郵箱發出來的,光看這內容,感覺有些像騙子。

喬澤還在想該如何回封信時,李建高的電話便打了過來。

“喬澤,你收到科工局發的郵件了嗎?”

“嗯。”

“我剛剛也接到電話了。”

“哦。”

“這事……你怎么想的?”

“沒什么意思,李叔有興趣嗎?”

“這個,怎么說呢?聽電話里的意思,如果你同意的話,會有專人來跟我們談這個事,另外還有專業的工程師配合。不過我覺得人家雖然是找我們一起做這個項目,其實還是想你來操刀。所以我的意見不重要,你怎么想?”

“我覺得可以談談,但不是這套系統。”

“嗯?什么意思?”

“集群無人機多模態系統沒什么意思,不過可以挑戰設計一套深海軍用集群多模態感知無人操作系統。”

請訪問最新地址

“水下無人集群?這難度太大了吧?在深海執行任務需要長時間潛伏吧?期間能源怎么補充?水下通訊問題也不好解決吧?還有導航問題怎么處理?”

“問題多,但大都能解決。善用傳感器能解決大部分問題,集群協作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技術解決,個體擁有更高自主決策能力。只是需要對水下多模態模型進行高強度模擬訓練。至于能源、材料等其他問題,就不是我們考慮的事了。”

“你的意思是?”

“如果他們愿意加大投入做一套水下無人集群的話,我愿意幫助設計這套多模態系統。集群無人機系統沒什么挑戰性。”

“這樣啊……那你看著辦吧。”

“嗯。李叔,徐院長今天聯系你了嗎?”

“沒有,怎么了?”

“明天下午兩點左右京城會有兩位數學院士來拜訪,你來嗎?”

“這個……我還是不去了吧?”

“哦。好的。”

掛了李建高的電話,喬澤便開始回信,很快便將他的想法發送了出去。

他甚至連這個項目的代號都幫著想好了——“深海幽靈群”。

這次真不是快,主要是這個問題他最近真的思考過。

畢竟閑暇時候研究了一些地質特點,總是有所得的。

大規模的水下無人集群,除了能完成偵查、測繪、定位等等功能外,如果再加上戰斗部,說不定未來某一天就能幫助岳父大人完成他的心愿。

這只是喬澤構想的方案之一。

巧的是竟然有人找上門來,正好能試試。

即便沒被采納也無所謂,反正也沒損失,無非是雙方試探性的各自給對方畫了一張大餅。

說起來這個時機正好。

因為博士論文完成之后,喬澤本就打算休息一段時間。

如果對方真舍得投入的話,他正好能利用這段過渡時間,來構建這套系統。

這大概能算雙贏吧?

多出了些事情,等喬澤叫上膩在樓下的蘇沐橙出門時比平時晚了一個小時。

不過晚上十點,正是晚上學校里熱鬧的時候。

還沒到考試季,上自習的已經從教學樓里出來,想吃宵夜的也在這時候呼朋喚友的出門。

剛走到路燈明亮的工2教學樓前,一陣冷風吹來,讓蘇沐橙下意識的縮了縮脖子。

二月間的西林還是很冷的,雖然白天天氣還不錯,但到了晚上,溫度卻還在個位數。

“嘶,喬哥,這天氣……”

蘇沐橙正說著,突然發現喬澤停下了腳步,看向馬路對面不知道想些什么。

“……挺冷的,你需要圍脖嗎?”

“嗯,不用。你在這里等下。”

“哦,你要干嘛?”

“有點小事。”

說著,喬澤直接朝著對面走了過去。

教學樓前的馬路對面,兩個男人正肩并肩的走著。

“老呂,那家伙好像是朝著我們走過來了?”

“不管,別看,直接過去。”

“嗯。”

倉促間的應對方案沒什么問題,不過喬澤還是直接攔在了兩人對面。

這多少讓人有些意外。

“有事嗎?”看上去年輕些的帥哥,有些詫異的問道。

周順覺得自己面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里還是很強的,起碼問的很自然。

然后對面那個年輕到過分的家伙一句話就讓他破防了。

“保護還是監視?”

瞧這問題問的,不但省了主語,都沒給他們更多選擇。

好在身邊這個不善言辭的家伙把話題接了過去。

“你什么意思啊?”

好吧,周順發現呂南其實比他更會演,臉上的錯愕恰到好處。

“日常出現有三組人,兩兩一組,很規律。今天你們晚班,不出意外,明天早班會是右邊嘴角有顆痣跟濃眉加鼻梁很深那組,晚班這個時候會是一對情侶組合。另外出現過的應該還有三個人,跟你們有過接觸。對吧?”

周順跟呂南對視了一眼。

一時間兩人都沒了主意。

這可不是僵持的好地方,周遭人來人往的。等等,那個天真的女生好像也打算走過來了。

喬澤等待了片刻,說道:“三秒鐘后,我問別人。”

“主要是保護,并確保沒有可疑人員。”呂南飛快的說道。

“哦。”喬澤立刻又問道:“這里也有必要?”

“我們只是干活的,有沒有必要不是我們決定的。”

喬澤問的很快,呂南回應的也很快。

“哦。”喬澤點了點頭,接受了這個解釋。

“你怎么發現的?”周順忍不住問了句。

“正常的觀察,統計跟概率,加上邏輯推演。”喬澤言簡意賅的解釋了句:“沒事了,我就是確定一下,你們忙吧。”

說完,喬澤沖著兩人點了點頭,然后扭頭走開,正好迎上走過來的蘇沐橙。

隨后隨風飄來幾句對話。

“喬哥,他們是誰呀?”

“不認識。”

“啊?那你……”

“確定點事,不過現在沒事了。你回寢室還是?”

“還是回家吧。”

“好。”

“老呂,什么情況?”

“你說呢?你不是覺得無聊嗎?現在是不是有意思了?”

“不是,怎么就都被認出來了?我們才跟了幾天?”

“第十三天了。”

“那現在咋辦?”

“呼……”呂南看了眼已經走出三十多米的一對小情侶,長出了口氣道:“跟著唄,任務總得完成。”

說著直接挪動了腳步。

還好,這個年輕人沒想象中那么難打交道,還很干脆,起碼沒直接讓他們滾蛋,跟著也不算為難。

“老呂,你說他到底怎么看出來的?概率跟統計?什么意思?”

“不知道,反正肯定不是靠勾三股四弦五。”呂南沒好氣的應了句。

“什么意思?勾股定理?”周順愕然,反問道。

“不然呢?數學定理我就記得這個了。”

“那……我還記得負負得正呢。”

“很好,今天晚上你來匯報,順便報告你也寫了吧,畢竟你懂比我多。”

“……老呂,那個蘇沐橙在回頭看我們。”

“看就看唄,還能怎么辦?”

“我第一次執行任務都沒這么尷尬。”

“起碼你不抱怨無聊了。”

“喬哥,剛才那兩個人還跟在后面呢?”

“深海幽影?”

當打印好的信件或者說一份完整可行性報告擺在老人面前,讓人忍不住詫異的問出聲。

“喬澤希望能設計一套水下,嗯……按他寫的內容應該是深海多模態無人集群系統。當然,前提是我們先要首肯在這個項目上持續投入……不過他寫的這份報告其實挺全的,還設計了好幾套小型深海無人裝置的外型。

對了,如果按照他預計的性能,未來這套模擬系統能支持十萬以上數量級的水下個體集群執行多種任務。分析科的同志大都覺得這套設計太超前了,而且投入不菲,不太具備可行性。”

“這小子這么能折騰?”

“不止是能折騰,還有一份報告說是他已經基本完成了質量缺口問題的證明。而且據說證明方式很超前,不過超前在哪方面,一線的同志也不太懂。在這份報告后面也有。”

“好吧,先等我看完,再看是否需要召開專家會議討論吧。”

“好的,錢老。”

另一部門。

“九個人都被認出來了?”

“嗯,這是火種今天提交的報告。”

“呵……你看過了吧,瞧瞧,這對話,竟然還有臉問別人怎么發現的?我都要開始懷疑這幫家伙的專業性了。”

“這……您知道的,火種小隊已經是最專業的隊伍之一了。那……要不把他們換了?”

“算了,還有意義嗎?實在不行,你干脆去解釋一下吧,回頭跟學校那邊通個電話,讓陳校長安排下。”

“好的。”

請訪問最新地址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