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三百九十三章 傷兵院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我在現代留過學   作者:要離刺荊軻  書名:我在現代留過學  更新時間:2023-11-18
 
幾乎就是在李豐越過邊境的時候。

在宋越思瑯州邊境的另一側的永平寨,燕援帶來的御龍直,已經接管了這里。

燕援帶來的軍醫隊,以及軍醫學徒們,正在指揮著永平寨的廂軍和侗丁,修葺營壘,整理屋舍。

他要在這里,建立一個傷兵院,使之成為大軍最堅固的后方,以及傷兵們的養傷圣地。

作為管勾廣南西路傷病公事和管勾廣南西路軍醫藥公事。

燕援的權限極大!

任何與傷病有關的醫藥、物資,他都會調用權力。

而且,他錢多!

官家命人特別從潭州永興場,送來廣西的三十萬貫軍餉。

就是他最大的后盾。

一手權,一手錢,燕援的命令,迅速落實。

永平寨附近的侗溪人家,也都在銅錢的誘惑下,紛紛投入了建設中。

大量的生石灰,被運進永平寨。

一車車石炭,被商賈們運來。

只一天,永平寨就變了模樣。

那些曾經骯臟、臭氣熏天的竹屋,都被拆除。

寨中的排水渠,被全部挖開,里面惡臭的淤泥,被暴露出來。

然后,這些破爛、污穢、淤泥開始被人運出去。

同時,一桶桶生石灰,被灑到了永平寨內外的溝渠、營地、空地、茅房、排水渠之中。

當地的侗溪人家,幾乎就是在像看神仙一樣看著這些汴京來的官軍。

因為這些人太奇怪了!

也太講究了!

喝水,一定是燒開了放涼才喝。

每天能洗無數次手,手上容不得半點臟污。

只能說,不愧是汴京來的!

就是和廣西不同。

不過,他們有錢,也肯出錢,就隨便他們了。

等到狄詠率領的御龍第一將,抵達永平的時候。

整個永平寨已經煥然一新。

寨中建起了一個個相對獨立的竹屋,每一個竹屋之間還有著紗帳。

竹屋外面,放著一個個陶制的熏爐。

大量的艾草,都已經準備好了。

同時,竹屋內外,都已經灑好了石灰。

按照燕援的說法,這樣做就是為了消毒,滅殺在空氣里的瘴癘毒氣。

狄詠聽完,不明覺厲,也不知道燕援的這些東西是從哪里學來的?

但,永平寨被燕援這么一搞,確實是舒服多了。

雖然它干凈的不像話,一點也不似軍營,反倒是像士大夫家的后院。

燕援也不讓大軍入駐,只說這里是傷兵們受傷后養病的地方。

緊接著,狄詠就又看到了,永平寨里出現了女人的身影。

不是一個兩個,而是幾十上百。

他終于忍不住了,問道:“燕管勾,軍中不可有女眷啊。”

“末將這里,并非軍中,而是傷兵的養傷之地。”燕援微笑著回答:“傷兵患病,需要靜養,女子細心一些,也更能安撫傷兵情緒……”

“她們還能幫著漿洗衣物,為傷兵換藥等等。”

“最重要的是便宜!一年給兩貫錢就夠了!”

侗家的女子,基本沒有賺錢的地方。

廣西這里又窮,銅錢昂貴。

一年兩貫,包吃包住,對永平寨附近那些生了很多女兒,發愁著不知道怎么辦的侗溪人家來說,簡直是天降福音。

嫁不出去的女兒,現在不止有了去處,還能給家里賺錢,甚至還能學到些技術。

實在是太棒了。

狄詠聽完,問道:“男女之防怎么辦?若惹出物議來,鬧出民變……”

燕援笑了:“這廣西偏遠軍州,哪里有什么男女之防!”

這邊的侗溪人家,好多都流行著原始的習俗,男女看對眼幕天席地就可以成就好事。

哪有這許多顧忌?

何況,男女之防,便是在汴京,也只有士大夫家才講。

如今汴京的酒樓里的廚娘、成衣鋪里的女工,織工,還有那些去士大夫家里當仆役的女子,什么時候在乎過這些?

還不是照樣拋頭露面?

還有那瓦子里的女相撲表演,那次不是人山人海?

燕援甚至知道,好多以家教嚴格著稱的士大夫家里的子弟,也都會在相撲表演的時候,悄悄擠在人群里看。

上一代的徐婆昔、王京奴退場前的那一場相撲比賽更是吸引了數萬人圍觀。

里面不知道有多少個大儒子弟,多少個宰執衙內。

男女大防?

說真的,在如今也就只有士大夫家里講究。

私底下,恐怕好多人,都只恨瓦子里的娘們穿的太多了。

狄詠想了想,也是,于是不再多言。

他很清楚的,此番出師,他、章惇還有燕援是各自有著各自的差遣和使命。

他的使命是擊破交趾大軍,并吞交趾富良江以北。

最好逼迫交趾遷都!

官家在給他的小冊子里說的明白——交趾雖乃叛臣,終究有中國之風。

而真臘、占城則不然。

非中國之苗裔,用夷狄之法度。

所以,驅趕交趾,逼迫交趾為王前驅。

讓交趾人去滅亡真臘、占城,而大宋則據有富良江以北,以待時機。

等交趾人干完臟活、累活了。

大宋王師就可以伺機而動。

當然,這是狄詠自己的猜測。

官家是不可能落在文字上的,有的只是暗示。

而燕援呢?

他南下,就是為了傷兵院來的。

來探索大宋野戰傷兵救治和戰后傷兵治療的。

而此事官家無比重視。

不僅僅派出了官家最信任的御龍左直第三指揮的一百多名御龍直,護衛燕援南下。

還一口氣給燕援補充了兩百多名習醫醫官,將他們任命為御龍軍醫官。

還在汴京城招募了三百多個懂些醫術的助手。

這些人在出發前,在金明池里集訓了差不多一個月。

狄詠還聽說了,這些習醫醫官是去年官家命太醫局招錄的。

招錄后,全部送去了河北宋用臣那邊,經受了一個冬天的考驗。

官家在這個事情上,用意如此深遠,必然對燕援也有著交代和任務。

搞不好,燕援現在做的一切,都寫在了官家賜下的冊子里的。

所以,燕援估計是奉旨辦事。

很快,狄詠就知道,燕援所做的一切都是奉旨而行。

因為那些燕援招募的女子,開始在永平寨中訓練起來。

為了讓這些女子快速適應和學習照顧傷患。

燕援甚至用木頭、竹子做了許多假人,模擬士兵受傷的種種情況,如何換藥、如何照顧,種種情況,事無巨細。

這就讓狄詠開了眼了。

還能這樣教人照顧傷兵的?

這也讓狄詠,對未來的戰事,多了幾分信任。

若這永平寨果然能讓傷兵受到及時的治療,提高士兵受傷后的康復率。

那么……

足可勝過數萬大軍!

狄詠很清楚的,戰場上的士兵,一旦受傷,常常生不如死。

而且,在戰場上一旦受傷,傷口一旦化膿,幾乎就是必死。

大宋軍中確實有醫官隨軍。

可大部分醫官,也就是治個感冒咳嗦和皮外傷的水平,遇到刀劍瘡傷,幾乎束手無策,完全只能把死馬當活馬醫。

治好的每一個人,都是撞大運的結果。

就是……狄詠不知道,燕援的做法,到底有沒有效果?效果到底有多大?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