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現代留過學  第四百九十四章 熙河(1)

類別: 歷史 | 兩宋元明 | 我在現代留過學   作者:要離刺荊軻  書名:我在現代留過學  更新時間:2024-02-14
 
當慶壽宮里的兩宮說話的時候。

遙遠的熙河路,情況卻早已經發生了,質的變化。

王大斧,騎著馬,領著手底下的人馬,巡弋在木棉田里。

五月的熙河,陽光直射著大地。

潺潺溪水,從山間流下,匯入洮水之中。

今年剛剛修好的河渠前,已經立好了水車。

高、向兩位國親,今年開春,就利用關系,打著修建資圣禪院的旗號,從永興軍、洛陽甚至是汴京借調來了大量都作院的工匠。

這些匠人的到來,將大量來自中原的先進技術,也帶到了熙河。

其中之一,就是這水車。

早在真廟時代,就已在中原開始廣泛出現的水車,第一次出現在熙河這樣的偏遠地區。

丈余高的水車,不斷的從洮水中,汲取著河水,灌溉著木棉地。

王大斧很喜歡看這樣的景象。

因為這些木棉地,也有他的一份。

雖然不多!

但卻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

“王提轄……”遠遠的,王大斧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

他順著聲音看過去,就見到了一個穿著青衣的莊頭,從木棉田里,一路小跑的朝著他而來。

“郭貴啊!”王大斧笑起來:“有甚事?”

郭貴諂媚的笑著,問道:“提轄,今天怎有空來棉田看了?”

王大斧在去年,靠著迎仁多保忠等黨項貴族入境,立下了軍功。

而且,因為他是向家人的部下。

所以,他的功勞實打實的報了上去,于是從樞密院那邊拿到了官身。

如今,他已是正經的武臣了。

雖然只是一個小使臣,而且還是小使臣中級別最低的從九品三班借職。

但在大宋,這是階級的躍遷!

多少無品武臣,光靠磨勘的話,得花一輩子的時間,才有可能在年老的時候,蒙朝廷恩典,得一個三班借職的名頭。

差遣就不要想了。

王大斧卻不一樣!

他如今不僅僅是正經的武臣,而且還在他的恩主向宗吉的運作下,從熙河路經略安撫制置司處,得了一個正經的差遣——權發遣熙州狄道巡檢使,這是他的恩主向宗吉過去的差遣。

所以,別人喊他一句提轄,他也當得起。

“俺今天,奉向都監的軍令,來巡視狄道,順便來看看棉田……”王大斧騎在馬上,對著郭貴說道,接著他就問道:“上個月,吐蕃大首領溪巴溫送來的那些吐蕃雇工,在棉田中表現如何?”

這個事情,現在不僅僅王大斧在關注。

上面好多大人物也都在盯著。

據說,就連經略相公這樣的文曲星,也似乎很重視這個事情。

王大斧不太懂那些大人物的想法。

他的想法很樸素——吐蕃雇工們很便宜,比過去的羌人、黨項人還便宜。

若是他們得用的話,那么過些時日,王大斧也打算去向都監那里走走關系,要上幾十個吐蕃雇工,給他的棉田也安排上。

郭貴笑著報告:“回稟提轄,那些吐蕃人,笨是笨了點,一開始連除草都是用手,不曉得用鐵器……”

“但都還算老實、勤懇……”

“如今,也慢慢適應了!”

說著,他就指著棉田里的那些正在忙碌的身影:“提轄請看,如今,這些吐蕃雇工,甚至比羌人和黨項人還能干了。”

王大斧放眼看去,便見那廣闊的棉田里,無數身影忙碌于其中。

帶著鞭子和木棍的莊頭們,則行走在田埂上,監督著那些人。

確實是都很勤勞,王大斧觀察了很久,也沒有發現有人偷懶。

這就真的讓他有些驚訝了。

“怎這般好用?”王大斧心動了。

郭貴笑著道:“提轄是不知,這些吐蕃人過去過的是怎樣的日子?”

“俺聽他們說過……”

“他們都是過去在那洮州、岷州給那吐蕃貴人種青稞的……”

“他們在那邊,別說吃飽了,三天餓五頓是常有的事情!”

“近些年,因為天旱,好多人都餓死了……”

王大斧聽著沉默了。

自來熙河,他的三觀被一次又一次的刷新。

他本以為,汴京城里那些黑心的作坊主,已經是這個世界最黑的人了——這些人經常性的欠雇工的錢,他從小到大,聽的最多就是某某某又欠別人工錢不給了,某某某又帶著一家老小去XX家堵門要工錢了。

可終究,汴京人到底是給開工錢的。

而且,開的價格不低。

一天百錢甚至百二十錢!

但在這熙河路,銅錢變成了鐵錢也就算了。

一個月工錢,才三五百文!

換成銅錢,也就幾十個!

就這,羌人和黨項人,都還愿意。

因為,大宋的棉田莊園,包吃包住!

雖然吃的是糠麩、大豆混雜著其他粗糧煮的飯配著腌菜,一個月也未必能分到一碗帶油花的骨湯。

住是那種夯土建起來的茅草屋,常常七八個人擠一個屋,穿的也都是打滿了補丁的舊衣服。

但那些人,卻都很滿足。

就是做事的時候,喜歡偷懶,喜歡耍詐——王大斧的棉田,現在雇的那二三十來個羌人,隔三差五就會來一次。

讓他很頭疼!

甚至,有些人還會借機和他講條件。

想吃頓好的,或者想多要幾塊泥炭取暖。

王大斧心腸不錯,一般情況下,只要鬧得不過分,就會答應那些人。

畢竟,人家確實挺辛苦的。

可現在,看到這一片棉田里的吐蕃人的模樣,王大斧感覺自己家雇的那些羌人不香了。

沒辦法!

羌人分兩種,一種是熟羌,一種是生羌。

熟羌就是已經習慣了和漢人相處,也會說漢話的人,生羌就是那些躲在山溝溝里牧羊的人。

但現在,生羌已經沒多少了。

再找就得去橫山里找了。

而熟羌,已經很習慣和漢人打交道。

他們甚至被那些漢人佃農、雇工帶壞了。

都知道和雇主討價還價,也學會了偷懶、裝病等中原技巧。

王大斧的雇工,就都是熟羌,一個個精明的很!

王大斧也沒當回事。

反正,他們要價不高。

一個月,包吃包住,再給三五百文鐵錢就夠了。

和汴京的工錢相比,等于他只要花相當于汴京工價的三十分之一,甚至更少就可以雇到一個肯給他做一個月的雇工。

王大斧本來知足了!

可現在……

聽著郭貴的話,他的內心動搖了。

他想起了在汴京城的母親,也想起了妻子,更想起了那幾個孩子。

王大斧咽了咽口水。

他看著那些吐蕃人勤勉的勞動的樣子,心里想著:“俺若雇這樣的吐蕃人,得省多少錢?”

“一年下來,恐怕夠給大郎交束脩了。”

他家的長子,很快就要到上學的年紀了。

王大斧雖然讀書不行,但他希望自己的子孫,不必和他這樣,靠刀頭舔血,把腦袋系在褲腰帶上拼命。

所以,他一直想讓自己的孩子讀書。

此外,他還有兩個女兒。

他得給她們準備好嫁妝!

在大宋,女子出嫁,必須帶足嫁妝,而且按照傳統和習俗。

一般來說,女子出嫁的嫁妝,必須和兒子將來分家時所得到的產業相當。

只有這樣嫁過去以后,才不會被夫家欺負。

也只有這樣,女子才能在夫家有底氣說話——嫁妝,是出嫁女的個人財產,無論是舅姑還是丈夫,都無權干預。

所以,很多地方才會有溺殺女嬰的習俗。

實在是養不起!也不敢養!

但汴京人不會。

汴京人會竭盡一切的給兒女,準備好家產和嫁妝。

于是,他看著郭貴,問道:“這些吐蕃人一直這般勤快?”

郭貴答道:“回稟提轄,他們確實一直如此!”

王大斧有些不懂了。

他想起了他的弟弟大槍。

過去,王大槍在汴京城抗包的時候,會想盡辦法的偷懶,找到機會就休息。

熙河的羌人、黨項人還有那些本地的吐蕃人,都很勤勞,比他弟弟勤快多了。

可也一樣會偷懶耍奸要好處。

一些人甚至想漲工錢。

但眼前這些吐蕃人,卻完全超出了想象。

不偷懶、不耍奸,做事勤快……

他們怎么想的?

王大斧想不清楚了。

他也懶得繼續想了,便和郭貴道:“汝去忙吧!”

“諾!”郭貴立刻低著頭:“提轄慢走!”

這個官人,可是他好不容易才攀附上的大腿。

郭貴目送著王大斧騎著馬,帶著人離去。

他微微吁出一口氣。

“大槍兄弟啊!”

“多謝了!”

他開始回憶起去年在京東遇到的那個和他一起淘金的同鄉。

他們曾一起暢想過暴富后的日常,也曾一起在登萊的山林里,尋覓黃金的蹤影,更曾一起在河北的工地上清淤,也一起在勾欄里聽曲,在瓦子里賭博。

也一起輸光光,還欠下一屁股債。

最后,兩個人連夜逃跑,卻被那些天殺的丘八帶著惡犬,騎著馬給抓了回去。

然后,郭貴選擇了來熙河。

而王大槍,似乎選擇了去廣南西路。

當郭貴被押送到熙河這里,送到棉田。

他才知道,王大槍的選擇是對的。

這里很冷很荒涼。

除了羌人、黨項人外,就只有像他這樣因為欠了官家錢,不得不來這里做工還債的可憐人。

好在,他運氣不錯,很快就遇到了王大斧。

然后,通過刻意接近,他知道了王大斧是王大槍的親大哥。

借著這層關系,他才終于混出頭。

從在田里面勞作的佃農,變成了莊頭。

“也不知,大槍兄弟在廣南西路,有沒有找到金子……”郭貴想著。

他開始害怕起來。

萬一將來,王大槍真的發了財,回到汴京,娶了一個縣主。

而他則孑然一身,光溜溜的回京,兩人在路上相遇,該有多尷尬!

“不行!”

“俺也得發財!”

“俺也要娶縣主!”

可這熙河,哪里是發財的地方?

靠著種木棉嗎?

木棉能發財嗎?

王大斧騎著馬,回到了在狄道附近的一個城寨。

此地叫南關堡,是王韶開邊的時候,從吐蕃人手里奪下的。

隨后十余年,大宋不斷加固這個寨堡,使之成為了熙州控扼狄道的關鍵支點。

回到寨堡里,王大斧讓人把他的馬牽去喂養,他則迫不及待的來到了寨堡中的知堡官衙。

“向都監!”王大斧進了官署,到了他的恩主,也是頂頭上司,現在已經升任熙州兵馬副都監、知南關堡事的向宗吉的后宅,一進門他便看到了向宗吉正在拿著一柄鐵鞭在那里揮的虎虎生風,當即便躬身行了禮:“俺回來了。”

向宗吉看到王大斧這個愛將,立刻放下鐵鞭,問道:“大斧巡視完了?”

“嗯!”王大斧低著頭道:“俺來給都監回報,今日狄道,平安無事,俺還去了棉田,看了看那些上月新來的吐蕃人……”

“哦?”向宗吉問道:“怎樣?那些吐蕃人可還勤快?”

“俺覺得,他們比羌人、黨項人還勤快,俺看了很久,也沒有發現有人偷懶。”

向宗吉哈哈大笑起來:“那可不!”

他驕傲的說道:“這一批吐蕃人可是俺求了國舅好久,才求到的!”

說著,他就給王大斧畫起餅來:“大斧準備好吧!很快就要打仗了!若立了功,俺就去向國舅那里,給大斧說好話,明年給大斧安排幾十個吐蕃人!”

“多謝都監抬舉!”王大斧立刻感謝起來,對向宗吉他是真的感恩。

若沒有這位向太后家的族人抬舉,他那里有今天?

只是……

要打仗了嗎?

王大斧抬起頭,看著向宗吉。

向宗吉也不瞞他,道:“經略相公那邊,上個月就已經下了軍令,說要俺們嚴加戒備,隨時防備吐蕃人的入寇!”

“河州的種知州,還有俺們熙州的游知州,前兩天碰了面,也都說,吐蕃的大酋長青宜結鬼章蠢蠢欲動,似乎不服氣!”

“兩位知州,都已經下了將令,讓俺們仔細些,別給青宜結鬼章可趁之機!”

說著,向宗吉就罵道:“青宜結鬼章這爛羊頭,上個月是沒把他打疼!”

“他竟敢不服氣!”

上個月,河州知州種樸、權發遣熙州知州游師雄等,奉了兩位國親的軍令,出兵三千,換上吐蕃人的衣服,配合從溪哥城出來的溪巴溫的兵馬,在洮州、岷州、湟州和青宜結鬼章打了幾仗。

狠狠的教訓了一番,順便解救回來數千名可憐的吐蕃農奴。

同時也打通了熙州、洮州、河州之間的多條關鍵道路,方便那些可憐的吐蕃農奴,來到大宋境內尋求庇護。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