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任務,系統獎勵了一大堆東西,第二次就只有干巴巴的一款發動機了。
不過林炬也不意外,這個什么系統顯然擁有極高智能,之前可能是帶有一定程度的照顧,而現在似乎是不用了。
對于第三個任務他也不意外,只是根據提示需要生產出NPAE有些出乎意料,這意味著他要想辦法讓新遠宇航動力的研究中加入原子能方向。
至于NPAE的技術,林炬提取后面前就多了一堆硬盤,上面寫有“設計圖紙”“技術參數”“實驗數據”“材料及工藝”等,從感官上都比之前的技術復雜得多。
這些東西對林炬來說完全無法理解,趕忙召集系統工程師。
四位系統工程師,一個B+級三個B級,看到一堆硬盤也是頭皮發麻。
他們用了四五個小時,也不過是淺淺瀏覽完了目錄和簡要技術說明,這才對NPAE有了個基礎認識。
郭申揉揉酸澀的眼睛,重新戴上眼鏡,整個人掩飾不住的疲憊。
“老板,NPAE……是個很強大、非常復雜、也非常艱難的引擎,它集中了核能、等離子、氣尖等多個方向,還有相當多的新材料和工藝,如果要生產它,光是這個發動機組就需要1000人的隊伍。
而且全都是D+級起步,至少需要一位B+級核物理學家領頭,開發費用……先期投入可能在80到100億元左右。”
郭申主業是發動機設計,而安德羅夫則擅長航天器與火箭設計,向林炬說明NPAE的性能:
“NPAE的最優秀之處在于使用快中子鈉冷反應堆,盡量利用能量的同時減小輻射,使之可以在地球大氣層內使用而不造成污染,這一點很重要;而且無論是大氣層內還是真空發動機推力都非常優秀,且使用易儲存的甲烷作為燃料,實在是太難得了。
我可以設計6臺發動機,起飛重量100噸左右的登陸飛船,可以載重20噸和10名航天員從地表起飛進入軌道;還可以作為月球登陸器使用。
這意味著從此以后航天不再是飛一段就要扔掉什么東西,可以整體式的返回回收了。”
安德羅夫說著,拿起粉筆在小會議室的黑板上畫圖:
“您看,以后我們可以讓登陸飛船直接從地表起飛,自己飛到近地軌道,與那里的軌道艙組合,利用那里的燃料將組合體推到月球,下降、登陸月球、可以在月球表面制取甲烷加滿后又飛起來,與軌道艙結合后飛回地球。
然后脫離、返回地表,完全不需要舍棄任何東西!”
他拿一個黑板擦模擬安裝了NPAE的登陸飛船,在林炬的想象中,這艘飛船像科幻電影里一樣起飛,又全須全尾的返回,只需要加注幾次燃料而已!
林炬激動地站起來,不停地在空地上走來走去,渴望地看著安德羅夫在黑板上的簡筆畫。
他明白馬一龍為什么死抱著他那星艦不放了,星艦除了在地面需要助推器才能飛到太空外,程序和使用NPAE的登陸器差不多,完全符合人類對未來飛船的想象!
“做!我們做NAPE!”
林炬的語氣極為堅決,從桌子上拿起裝有資料的硬盤高舉在手上:
“依靠現在的化學能火箭,我們用1300噸的質量只能送不到50噸的小東西上去,地面上發射的火箭竟然只能將3.5%的重量送入太空,這樣人類永遠進入不了真正的宇航時代!
我們是宇航動力公司,比沖就是未來,NPAE項目要盡快啟動,48個月內,我們用它制造飛船飛往月球!”
“A100也同步開展吧。”
郭申又說了句。
“A100?”林炬有些疑惑,NAPE的推力可要比A100大多了。
“NAPE是為行星/衛星進行太空往返設計的,推力大、推重比高;
A100的目標的是深空飛船,雖然自身重量就超過10噸,但26000秒的比沖是絕無僅有的,50噸燃料只夠6臺NAPE飛上近地軌道,但卻能讓三臺A100帶著三百噸的飛船往返火星,比沖才是未來。”
他成功說服了林炬,后者隨即在系統研究院里新建了任務:
研究院任務:掌握NPAE生產工藝,成功按技術要求制造出合格的引擎。
當前進度:0%
研究院任務:掌握A100生產工藝,成功按技術要求制造出合格的引擎。
當前進度:0%
隨著系統里研究院的新建任務,系統工程師們立刻接受任務,同時郭申眼巴巴地看著林炬:
“老板,鈉冷快中子反應堆在國際上都是非常前沿的裂變反應堆技術,我建議最好有B+級核物理學家帶頭,三個以上B級核物理學家協助,但以我們的力量是沒法招攬這種物理學家的。”
“不要忘了我們有技能卡!不要顧及金錢,金錢要花出去才能發揮作用。
雖然高級物理學家我們無法招攬,但我們可以去找低級的,這種人在華國多的是,然后用金錢改變智力,用升級卡創造大師!”
人才?手握升級卡會欠缺人才?
林炬手握升級卡,就算是個核物理的大學生都能硬生生給堆到B+去!
至于資金?苦一苦上天的富豪們就可以了。
“但是開展核研究需要……”
“我來解決。”
在新遠二號發射成功后航天局大佬已經暗示有可能開放敏感區域了,林炬自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想到航天局,林炬又嘆了口氣,他們家大業大需要調整的時間,能用十天半個月做出決定都算快了,合作效率著實低下了些。
……
2015年,上太空已經沒有了幾十年前的轟動,但航天員還是能極大吸引人的目光。
上天三人組以及林炬收到了數不盡的采訪邀請,林炬除了CCAV的接下來其他都婉拒,三人組則無所謂,愛撈點外快就可以隨便去。
不過更多的其實是商業邀請,畢竟航天員代言肯定有影響力,國家航天員大隊的是不行了,但商業公司的航天員總可以吧?
當然,接商業代言就必須要公司插手,不然反過來影響聲譽是件很糟糕的事。
任務結束后,指令長鄧磊作為職業航天員,將持續執行后續的飛行任務,接下來的生活大抵就是訓練、飛行、休息不停的循環。
而且由于新遠只有他一個職業航天員,飛行經驗恐怕會異常豐富。
雖然還有四位將被培養成職業航天員的飛行員還有一個多月就轉業,但航天員大隊硬是提前把人撈到了HD區,轉業前就先進行航天員訓練,這也算對新遠的示好。
但即使是這樣,林炬也在選拔航天員,但不再是從飛行員里選,而是從工程師里選。
既然任務已經告一段落,公司里那么多工程師抽調幾個去訓練相比也非常合理,未來空間站和月球基地全靠他們呢。
畢竟要全面對太空進行開發,肯定是要送專業技能人員上去的。
周瑞和趙曉文的安排則不同,他們將以預備形式留存,生活回歸平時但一個月進行一次訓練,隨時可以準備上天。
趙曉文更年輕,已經納入研究院準備在專業技能上也進行升級,人才兩用,豈不美哉?
南機院還準備為兩人和進步號樹立雕像和模型,徹底把自己打造成航空航天產業的搖籃,只是前者可能不太愿意活人樹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