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級基地。
“拆掉,拆掉,這些沒用的東西一定都要統統拆掉!”
總裝車間內,早就成形的臺風號核動力航天飛機推到了主位,正在進行飛行前的最后改造。
肖岡田鉆進臺風號的駕駛室,指揮一群“工人”拆掉里面的內飾。
聽到他的命令,數個身材較矮,但身形粗壯的“工人”鉆了進來。
一只裸露著輕質高強度復合材料的機械手臂伸進腰間的挎包,掏出工具就開始了熟練的作業,迅速拆下了用來裝飾的軟包墻磚。
在這些不知疲倦、熟練而有力的工人幫助下,整個駕駛艙內部很快就只剩下了裸露的金屬板和各種接口,一切多余的東西都被拆掉了。
人形機器人進生產線并不是首次,但這一批“工人”是兼顧了性能、質量、價格的全新一代“勇士Ⅲ”,第一次做到了批量取代人工。
第一批投入使用的“勇士Ⅲ號”就有100臺,它們質量不到100千克,身高1.6米,最大力量三倍于普通人,作業續航更是長達四個小時,沒電了換一塊就又能繼續工作。
它們的最大作用是取代依然需要人力、但技術含量不高的外層工作,除了提升效率以外,最明顯的好處其實是降低傷亡事故率。
對于大型制造企業,一線工人接觸到的設備大多又重又大,稍有不慎就是傷殘的嚴重事故,尤其是總裝階段需要多次起吊,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安全事故,新遠也不例外,只是例子較少而已。
不過“勇士Ⅲ”的目的依然還是結合OGAS2.0實現生產過程的全面無人化,制約生產效率的因素將再也不包含人工。
就比如正在對臺風號進行改造的人手,就是25臺機器人與7位人類,后者大多是承擔監督任務。
肖岡田很滿意現在的作業效率,臺風號減重的越多,留出來的載荷也就越多。
臺風號計劃是在5月啟航,為了能夠執行足夠長時間的任務,它將會改到“面目全非”。
一切用于人類生存的東西全部被拆空,駕駛艙里增設燃料罐,這樣再加上原本機身存儲的燃料,是以前的160之多。
原本的貨艙里將會裝下質量足有45噸重的超大型探測器,包括一個32噸的主體以及足足6個自重2噸的著陸器。
32噸的主體探測器被命名為“星槎(xīngchá)”號,又是一個互拼亂湊的產物。
它的探測部分幾乎是原封不動地移植了“離火”,大部分零件都是生產“離火”時剩下的備件,但為了增強探測能力,又把基地短時間能找到的所有東西都搬了上去,當然包含一座核反應堆。
除此以外它還秘密移植了千鈞棒一號地面備份的激光系統,以備不時之需。
“星槎”的“槎”意義是木筏,星槎,指的就是太空飛船,也就是外星來客。
星槎號準備匆忙,到現在兩個月時間進度也只有50,它需要在4月中旬之前全部完工,然后被送往土星。
除了它以外貨艙剩下的空間還被塞進去了兩顆火星綜合探測衛星,準備在路過火星引力加速的手甩下去。
2018年的土星沖日是“小沖”,是土星離太陽最遠的時候,為了能做到1年抵達目標,臺風號出發時會在機身兩側再外掛兩個巨大的燃料罐,總體質量達到310噸,用去整整230噸液氫燃料。
臺風號的需求再加上準備發射的長征十八號,又一次榨干了國內幾乎所有的液氫燃料庫存。
相比于不急不緩的國家隊,新遠每一次動作都是如此迅猛,連自己都只能是勉強為之。
肖岡田剛剛視察完臺風號的進度,又打算去看看6個特別加急的著陸器制造狀況,剛出來就聽到了漸漸減弱的噴氣引擎轟鳴。
從跑道的方向開過來一輛場地內電動車,很快就停在了他面前。
“哈拉少,呼!”
謝廖夫跳下車來,大聲嚷嚷道:
“走啊老肖,讓我們一起去喝一杯,西北那里只有無窮無盡的沙子。”
一去大半個月的謝廖夫顯然心情很不錯,肖岡田沒怎么費力就猜到了緣由:
“NPAE測試成功?”
“豈止是成功,程南開是個天才,尾氣輻射值達到了設計的最低值,完全可以在大氣層內頻繁使用。
其余數據就不說了,主要是我說服了軍方!他們開始考慮把剩下的三架空天飛機中兩架動力改成NPAE。
讓安德羅夫的星辰工廠全力擴張!我們也要開始加班加點地生產,自己生產兩架NPAE版的用,那些大塊頭航天飛機就再也不要返回大氣層了。
把XN90快點生產出來,我們的產能很吃緊!”
謝廖夫離開的一半時間都在給軍方畫餅,核動力空天飛機的優良性能加上NPAE的良好表現,成功說動了所有人,最大的社會障礙算是解除了。
肖岡田婉言謝絕了喝酒慶祝的提議,但還是很為他高興:
“這下我們的進項就又有了,去年的時候還為錢操心,最近幾個軍工項目就足夠我們支撐很久了,還是軍工業夠賺錢。”
“那可不止,哦,老葉去京城找吳云峰了,他讓我注意基地的保密,尤其是生產現場,謝絕任何無關人員進入。
馬上我們還有大活,那些搞高能物理的人才是忙到不行。”
“什么?”
“可控核聚變,為了EAST項目我們可是千呼萬喚,之前老程去了也沒多接觸,現在輪到他們主動找上來。
激光和強磁都是點火裝置的重要技術,基本夠我們了解整個EAST項目了。
要是等弱力和引力組取得突破,怕不是可以直接自己單干,太空科研中心可能還要一直拖到6月才能開工,現在大家都太忙了。”
TEPA加速器、EAST托卡馬克裝置、再加上正在籌備的科研中心,是基地攀登前沿科學新高峰的三條重要路線,基本覆蓋到了各個領域的理論與實際。
就連謝廖夫自己都在開始努力學習這些知識,化學火箭的時代即將過去,他以后主導的項目,至少應該是前進號這個體量的星際飛船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