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第713章 恩情大于天

類別: 科幻 | 超級科技   作者:紅酒花  書名:讓你造拖拉機,你去造火箭?  更新時間:2024-05-14
 
“好久不見。”

“晚上喝茶。”

陳均和王民江是在基地的休息室里見到了彼此,兩人見面次數不多,但都有著相同的身份。

黃河半導體和新安汽車是新遠最早分出去的兩個子公司,也是發展最好、體量最大的兩家企業,安德羅夫的星辰航空暫時都無法與它們相比。

新安汽車現在是國內乃至全世界的新能源車企龍頭,而黃河半導體是國內芯片及系統領域的獨角獸企業,都站在行業頂端。

這很大要歸功于基地給出的技術支持,雖然最近一年基地甚至都沒有過問,也沒有更多技術輸出,卻依舊不影響這樣的結果。

對于林炬的突然召見兩人也沒有拖沓,幾乎是立刻起身趕到基地,希望見到“辣個登上月球的男人”。

他們也并沒有等太久,兩人到齊后不到15分鐘,他就出現在了休息室門口。

“林總()!”

“坐。”

林炬并未過多客套,簡單打了招呼就坐在了沙發對面,先解釋道:

“我不會留你們太久,過會兒就得坐飛機去京城,明天就是氫彈爆炸的時間了,之后有什么疑問找葉長思。”

陳均當然知道聯合礦業的爆破計劃,事實上聯合礦業已經壓倒全世界所有航天機構成為了獨一份的頂流,任何與之相關的新聞都會被爭相轉載。

畢竟一家能夠買核彈在月球上開礦的“民營”企業,其在現實世界的威望甚至超過了大部分國家。

一想到林炬整天忙著的都是如此了不起的大事,他甚至感覺造車都配不上對方的身份,頓時面露敬仰之色。

不過林炬卻沒有在意他的表情變化,而是直入主題:

“新安發展勢頭很好啊,我看你們最快2020年就能開始全面盈利,老陳你功不可沒。”

“林總過獎了,我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陳均很有些不好意思,新安汽車能有現在的局面實在是母公司給的基礎太好,只要不亂操作幾乎沒有出意外的可能。

新安過去近三年的業務中,賣車和相關衍生業務是賺了大錢的,不過總體財報卻是虧損,主要是因為源源不斷的基礎設施投資。

新安2015年成立開始業務,這個時間也就只有比亞迪通過早年的DMI技術有新能源基礎,國內純電車還處于渾水摸魚階段,日后鼎鼎有名的幾個新勢力都還在緩慢發育。

新安以純電和智駕入局,雖然技術高超卻十分依賴于基礎設施,在5年以后才完善的基礎建設統統沒有,全都只有自己干。

純電需要到處建設超級充電站,智能駕駛要建設車聯網,車道級的精細導航依賴于全國測繪更新數據的測繪車。

這還不算零部件供應,日后成熟而健全的供應鏈都一概沒有,只能新安出錢出技術逐一扶持,自己一點點培養。

所以即使新安累計銷量突破150萬輛,今年更是要沖擊年銷量百萬,然而利潤卻全部投入了各種生態建設中,甚至有越虧越多的趨勢。

好在兩大股東都信心十足,耐心地不斷往里加大投入,概念股更是迎來接連不斷的牛市。

新安目前的技術水平整體領先同行3到5年以上,尤其是在拿到基地的220wh/kg電池和輕量化合金后,并未繼續卷續航而是試圖降低車重。

同樣電池容量同行2噸車重,新安能壓低到1.5噸,降低車身高度的同時還能減少電耗,從肉眼就能分辨出技術高低。

陳均的目標是打算在2020年實現年銷量300萬輛,并試圖普及L3(本世界線劃分標準)全自動駕駛。

林炬仔細打量著信心十足的陳均,忽然開口詢問:

“你們的無人出租車運營的怎么樣?”

聽到這個問題陳均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老實回答:

“無人出租車的L3級技術還是比較原始,如果要大規模投入城市運營,需要很大成本去給道路安裝輔助設施,當前來說……意義不大。”

說到這里他有些羞愧,認為是自己能力不夠導致無人駕駛止步不前,不過林炬卻并不感到多么意外。

正經能上路應對復雜路況的無人駕駛要求比輔助駕駛高出太多,以新安的技術實力還不夠。

基地生產的初代X32035依然是國內難以企及的高峰,SC09的智能水平也不是一時半會能發展起來的。

關鍵是國內暫時沒有L3級無人駕駛的強烈需求。

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

林炬微瞇著眼,繼續問道:

“你了解網約車嗎?”

“了解,當然了解!”

陳均怎能不了解網約車,或者說他最應該了解網約車。

網約車的概念最早在2010年產生,不過要在2020年左右才大放異彩開始興盛,2018年已經是這個行業巔峰期的前夜。

任何深入研究這個行業的人都會知道,網約車遲早會從兼職走向專業,而新能源汽車的超低成本優勢將帶來巨大助力。

現在新能源入局網約車的阻礙還是超充站太少,以及市場信心欠些火候,但陳均絕對能看出這個正在孕育的超大市場。

他很詳細的將自己的分析以及對網約車前景的看好說了出來,讓林炬頻頻點頭,然后林炬就拋出了第一個炸彈:

“我也打算做網約車,你愿不愿意接手?”

還沒等震驚的陳均消化這個消息,林炬又緊隨其后拋出第二個炸彈;

“我要做的網約車必須是全自動駕駛,上路資質我找上面要,你不用擔心,只考慮怎么運營還有做好法務準備,有很多漏洞需要考慮。”

“林總……”

陳均臉上的表情很是糾結,單純的網約車業務他可能不怎么感興趣,但如果是全自動駕駛的無人網約車呢?

如果鋪開全國,這是一個多大的市場?至少百萬輛,幾百萬輛,上千萬?

這已經脫離了傳統車企的范疇,其性質轉變成了含金量十足的超級科技企業,觸手遍布全國每一個角落,掌控數以億計的出行需求。

不動心是假的,但一想到自己將要接手的是一個這樣的超級巨無霸,他甚至生出了惶恐的情緒:

這件事的影響范圍太大,恐怕只有國家機構敢于背書,根本不是一家企業能承擔后果的。

就連一旁的王民江都震撼于林炬的激進,小聲說道:

“這是不是步子太……”

他隱約猜到了把自己也叫過來的目的,林炬推開無人駕駛肯定不會依賴傳統的電子體系,必然借機推廣三進制體系。

王民江當然希望三進制市場快速擴張,但一下就搞如此超前的東西,也讓他感到了害怕。

不過林炬并不打算給他們解釋太多:

“無人網約車也是從一個個試點開始,前幾個就是京城、蓉城這些大城市,至于政策無需擔心,我給你們保障。”

林炬當然有十足的信心,現在新遠的地位與過去大不相同,林炬等基地高管也不再是簡單的私企總裁,在官方也擁有相當大的影響力。

從某種角度說,新遠也是有編制的

全面推廣這種大事當然不是他能做主的,但開個小后門部分試點肯定沒問題,只要地方政府愿意配合就能順利實行。

或許是林炬刻意營造的壓迫和緊張感,陳均并未來得及過多思考,在心中簡單衡量一番后咬牙說道:

“我干,交給我吧林總,不過我需要全面支持,技術上和其他方面都要,老王也要配合我。”

王民江連忙應道:

“我們全力配合母公司的決定。”

“很好。”

這樣的態度讓林炬很滿意,然后拋出了第三個炸彈:

“最后一件事,無人網約車會新開一條生產線吧,伱們專門成立個子公司來生產,這批汽車的生產也要大革新,老陳,新安能指揮的動零部件廠吧?”

這句話又讓兩人一震,已經不敢再繼續聽下去。

陳均咽了下口水,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能,核心零件廠和電池廠要么是我們收購,要么是扶持,都能聽我們的。”

林炬的表情變得嚴肅起來,上身坐直:

“我要推廣OGAS系統,無人汽車的零部件供應、最后生產裝配要全部納入計算機管理,由自動化指令系統發布指令控制產量和結構。

除去研發部分和質量管理,無人汽車的零件生產環節和組裝都要盡可能無人化,我給你們下一個任務:從零件源頭到車輛下線,生產環節的工人不允許超過100人,年產能不低于5萬輛,未來不低于10萬輛,要全部自動化完成!”

陳均眼前一黑,大招一個比一個夸張,林炬許久不插手子公司業務,一來就是要天翻地覆。

不過他不敢去反駁,只是認真思索著可行性:

“林總,這需要整個供應鏈體系都單獨開一條生產線配合自動化指令系統,裝配環節也要增加很多機器人,效費比太低了,成本會完全控制不住,很可能翻幾倍。”

汽車生產能全無人嗎?當然能,不靠基地都能。

實際上現代車企人工參與環節基本都在最后的組裝階段,比如上車門、內飾螺絲、車標安裝等等,但用機器人取代的價格極其高昂,而且布局繁瑣,整體性價比反而不如人工。

至于OGAS最核心的統籌能力反而被他忽略,在陳均看來現代的流水線管理已經是效率的極致,想象不到全體系自動化控制的巨大威力。

“這些改造費用新遠承擔,我可能會另外組建一家公司專門負責,因為實驗性質不算在你們的成本里,等成熟了以后再分攤,這方面增加的開銷新遠全額補貼,嗯,沒準國家也會給。”

林炬還是相信上面對于新事物的支持力度,感覺交待的差不多就看向了王民江:

“黃河半導體現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設計,還是工藝?”

“工藝,工藝太落后了!”

王民江立即回答,他已經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事。

華國不缺人才,三進制芯片的IC設計規范基地全給了,限制主要還是在工藝上。

“我們主要應用的還是28nm,20nm以下需要極紫外EUV光刻機,現在還做不到,魔都微電還在想辦法。”

“我給。”

林炬淡定的一揮手,現在基地賬戶上有幾千億,項目更是多如牛毛,不引人注意地拿出百億左右集中攻克一些EUV光刻機的關鍵技術是可以做到的。

技術來源也很好解釋,先等進取號進行入軌測試,再以“黑石”獎勵的名義拿出來,這套說辭已經被其他人完全接受了。

“盡快搞定14nm工藝,我給你們一年時間,把所有的難題找出來交給我或者老葉。”

說完他一看手表已經快到時間,覺得沒什么需要交待的就徑直離開,留下兩個目瞪口呆的CEO。

王民江沉默了一會兒,才感慨道:

“林總這是試圖改變整個世界啊。”

陳均也默默點頭,突然覺得林炬想做到的還不止這些。

“林總,您的恩情大于天!”

阮良激動地抓著林炬的胳膊,不顧后者尬尷的神色仰頭大呼,情緒激動到近乎昏厥。

鐘成見此立刻試圖上前勸阻,然而卻被阮良抓住了新目標,又扯著他的袖子大喊:

“偉大的發展委,您們的恩靜我們永遠記得,世世代代還不完啊!”

好不容易脫身的林炬,懷疑這名進修的安南宇航員是不是被什么奇怪的東西附身了。

阮良鬧出來的動靜在幾名工作人員的按下去好容易才平復,然后他才從其他人口中得知了緣由:

明天的氫彈炸完也就標志著天幕四號任務的基本結束,下一輪就是天幕五號。

或許是為了以后做準備,也可能是拉攏華陰條約其他成員,總之航天局決定讓曙光計劃后續任務也配合天幕計劃,而且將會把其他小國宇航員送上月球!

五個小國宇航員從前天開始已經進入登月前適應性訓練,被選中的阮良激動不已,正好碰到他們就無法抑制情緒。

了解真相后的林炬摸了摸胳膊,下意識問助理:

“其他幾個沒在吧?別繼續搞這一出。”

“您放心,我們已經去攔人了,不過他們國內宣傳阻止不了,估計已經開始了。”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