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應天府坤寧宮。
臥在榻上的馬皇后裹了裹被衾,對這光幕所言還是有點不適應。
說書先生為了博人眼球,說野史,談宮闈秘史,這些她也都見過。
但這般明確的指著鼻子將那宋帝和金帝罵為國賊,并譏言稱呼兩人乃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尚且還是第一次聽聞。
與此相較,那對圣人言的歪解反倒只是小事兒了。
不過……這屏風光幕說起書來,與那應天府街頭的說書先生自也完全不一樣。
說宋金局勢,便有一個相當清楚的輿圖將雙方疆域顯得清清楚楚,城池縣鎮京師所在一應俱全。
說少年求學,便有一俊朗少年讀書舞劍,慷慨激昂。
說青兕殺賊,便有一粉嫩公子縱騎追敵,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凡此種種簡直令她目不暇接,一時間反倒是沒空去計較太多,而是順理成章的從心底浮出一個疑問:
是誰在光幕中譏昏君頌英雄?
由此如果繼續往前回想的話,最初那光幕上飄過的文字當中,“南明”又是何意?
當時她看得目不暇接故而并未將其完整記下,但唯獨這兩字看的分外清楚。
畢竟以“明”為國號者,此前未有也。
也是因此,只需想想那宋分南北,馬皇后便隱隱有些不安,以及對眼前這神異光幕的狐疑:
此物究竟是邪言惑人,還是真能通未來知其變?
隔著柵窗,馬皇后能隱隱聽到從南面傳來的絲竹之音,想來應是郎君已經在謹身殿已開始與群臣歡慶天壽節了。
再看看眼前這神異不可言的光幕,馬皇后心底也不由得浮起一抹憂慮。
張飛大笑:“朝聞道夕死可矣竟是這般意思?”
雖不知料理是何意,但通過前后文以及那光幕上被一劍梟首的和尚,也不猜出其中意思。
“那軍師以為,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當作何解?”
眼看著翼德表情,孔明與劉備對視一眼,無奈一笑,誰看不出來這必是翼德心中已有計較了?
“那翼德以為,該作何意?”
張飛煞有介事的起身來回走了兩步,并搖頭晃腦道:
“軍師既然問了,那俺老張自也不能藏著掖著。”
“俺覺得夫子這話的意思應當是說,若是遠處沒有了敵虜,那就該看看眼前是不是有不開眼的賊子。”
說到這里張飛也甚是興起,干脆接著道:
“還有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
“俺如今也明白其中意思了,夫子意思是說與其罵人十句,不如賞他一巴掌!”
“俺必引以為鑒!”
劉備魯肅頓時啼笑皆非,孔明反倒是揮揮羽扇大笑道:
“既如此,等天下承平息了刀兵,翼德不妨據此著書,說不得千年后還能博后世人一笑。”
在孔明看來,這文治之昌榮,所需的不僅僅是鴻儒著經典給學子讀,亦是需要詼諧故事給黔首聽。
最典型的莫過于被后世尊崇為名著的演義,那明朝的科舉想必是不會考其內容的,但依舊能經久不衰,足可見其魅力。
嘿嘿一笑,張飛擺擺手自謙道:
“后世才人多矣,俺老張能博軍師兄長一笑,足矣。”
劉備頓時心生感動,隨即就聽到自己好弟弟若有所思道:
“不過此前在長安見了那火炮,俺便覺得那后世人吟炮之詩,真乃直抒胸臆之好詞也。”
“哪個?”劉備是真的有點不記得了,隨即就看到自家軍師臉色頗有微妙。
那邊張飛已大笑道:
“自是后世俺那本家所作的。”
“大炮開兮轟他娘!”
汴梁殿中,趙匡心情也愈發低落:
“宋亡二十年,燕趙義士仍能登高一呼而聚義軍十萬,民心猶可用。”
“若那岳飛得活,再行北伐之事,何愁……”
說到此趙匡再次嘆一口氣:
“宋非亡于外,而是亡于內,亡于自縛手腳,亡于優容腐儒而苛待武臣,亡于……”
說到這里趙匡橫瞥了弟弟一眼,其中意思再清楚不過。
但心下也同樣覺得自己這后世子孫多少有點膽小如鼠了,僅僅聽聞那金國大軍出動便想要“欲散百官,浮海避敵”。
這一刻甚至心中還對這小子孫生出一點怨恨出來:豎子如此,竟連累乃公!
趙普也同樣看不過眼,甚至出言諷刺道:
“還好這光幕未被這趙構得見,否則說不得要避金國于南洋或倭國,而將華夏之宋土拱手相讓!”
但旋即對這山東義軍和辛棄疾也是與有榮焉:
“我燕趙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國家何忍棄邪?”
后世史冊中說他趙普乃是主和的宰相,那他如今偏就要做最堅定的北伐主戰派!
對完顏亮來說,1161年十月注定是一個大起大落,十分刺激的年份。
十月初金軍的進展十分順利,在四路齊飛的威逼下,宋軍節節敗退,很快就退回長江之南,打算藉由長江天險御敵。
完顏亮連戰連捷之下,順利提大軍占據采石磯,打算效仿北宋滅南唐,在這里造船渡江擒拿趙構。
咱們此前曾經說過,金國內部的女真勛貴對漢化一直是相當抗拒的。
即便已經開國四十六年,但金國在水師的建設上不能說是碩果頗豐吧,只能說是一事無成。
結果就是完顏亮擁軍十余萬進去采石磯,吭哧癟肚了好幾天卻只能造出來非常粗陋的小船,想要借此運兵輸送到河對岸。
但完顏亮并不擔心,他早就聽聞了河對岸的宋軍將領王權已經當了逃兵。
一方兵強馬壯一方群龍無首,一方將兵十萬一方僅有潰軍兩萬,優勢在我!
這等危局之下,虞允文恰好被趙構派來勞軍,這位文臣眼見宋軍萎靡不振心急如焚,義不容辭站了出來。
虞允文做的事情很簡單,首先是鼓舞軍心,隨后是將潰軍的指揮權全部收繳,讓令能出于一處,最后就是發揮宋軍的優勢以長擊短了。
當時南宋已蝸居江南三十年,南宋之初韓世忠的水師就打出過不菲的戰績,而且江南遍布水路,所以南宋水師一直都有發展。
面對金軍的小舢板,宋軍有車輪船有多槳船有海鶻戰船,在江上打金軍可以說跟暴打原始人的難度差不多。
采石磯大捷,由此誕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