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922 規劃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作者:八零阿濤  書名: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更新時間:2023-10-12
 
尤其是易中海,一把年紀了,這要是去鄉下吃土,身體一個承受不住,那還要個屁的孩子啊。

“主任,不是我們不愿意為革命做貢獻,實在是這祖籍早就搬出來了,而且離著老遠了,這回去,回哪啊!”

易中海還想掙扎一番,借原籍的事老搪塞,希望主任能夠讓他留下干活。

哪知主任早有準備,“你放心,對于這種情況,上級領導同樣做了指示。”

“沒有原籍的,一律由上級安排村落。”

“你們放心,不會耽誤你們為革命建設的熱情的。”

登時,兩人傻眼。

等主任走遠,傻柱才罵咧咧的呸了兩句,“老子怕你耽誤嗎?”

“老子是不想去啊。”

傻柱不滿的說著,心里頭響起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場景,心理就膈應。

他,何雨柱,譚家菜傳人,在這四九城也是一號廚子。

竟然要去鄉下干活挑大糞,簡直就是侮辱啊。

傻柱翻過來覆過去的就是睡不著。

最后,腦海中浮現出秦淮茹的模樣,片刻后又變成了秦京茹,然后

勞教所。

棒梗在一群孩子中間,周圍管教宣布著新的命令。

當聽到他們又要下村干活,雙腿不聽使喚的顫抖起來。

從來沒干過活的他,恨死了這種日子。

本以為種完玉米可以在勞教所輕松輕松,這倒好,直接去村子里住下干活了。

還要跟剛認得大哥分開,那兩人勾勒未來的大好藍圖,瞬間破碎。

夜幕落下,今個的四九城比起以往熱鬧許多。

如果說工廠的高指標要求讓工人頭頂上帶了緊箍咒,那下鄉支援生產就是給所有人一棍子。

也讓這些習慣城里生活的人清醒明白,他們之所以能在這里享受不勞而獲,那是因為有人在背后付出。

現在,輪到他們付出了。

晚上,四合院的動靜不小,尤其是賈家里,賈張氏那跟夜梟沒啥差別的嗓音,號的讓人睡不著覺。

尤其是家里還有孩子呢,可不能被嚇著。

于是,得到指示的旺財跑到家家門口,沖著窗戶對里面吼了一嗓子,瞬間賈家安靜了。

而秦淮茹也沒上心,只當是賈張氏嚎累了休息會,卻不知被旺財一嚇,直接面前賈東旭凄慘的模樣飛過,直接嚇得翻了白眼,再次暈過去。

第二天上午,楊小濤吃完飯交代小薇和旺財,要是賈張氏再敢亂叫,就收拾她。

可能是昨晚上被旺財嚇的狠了,賈張氏跟往常一樣坐在門口,也不說話,就是發呆。

倒是省事了。

來到軋鋼廠,興許是昨天的消息傳的太快,再加上下鄉的事,工廠里不少人討論著。

楊小濤來到辦公室,然后就看到婁曉娥摸著眼睛。

一問才知,原來婁父也被安排下鄉支援生產。

婁曉娥擔心婁父身體吃不消,又怕干不了農活受罪,整個人都跟沒了魂似的。

她也沒去過農村,對農村的印象就是以前報紙上看到的,楊小濤上前安慰一番,農村并不像她想的那樣,畢竟年紀大了下去也不會干累活。

婁曉娥半信半疑,最后還是再三確定,直到楊小濤說了幾遍后才敢相信,精神才恢復一些。

其實上次能夠找到鎢合金就多虧了婁敬堂的提醒,這次看情況,若是能夠幫上忙,就盡量幫一把。

留下婁曉娥在屋里傷神,楊小濤跟陳宮他們來到楊佑寧辦公室。

此時,上級對軋鋼廠下發的任務指標也被送來。

看著桌上的一摞指標,楊祐寧幾人都是面色凝重。

這其中,最重要的無疑就是現在生產的拖拉機、飛鷹和以及機床任務。

蒸汽發動機技術已經交出去,各地工廠已經吃透,國內也出現許多種蒸汽動力的拖拉機,但軋鋼廠這邊的紅星拖拉機仍是計劃采購的重要部分。

尤其是楊小濤改進的農業工具,像什么鐵梨子,鐵耙齒的,統一標準化,可以配套任何一輛紅星拖拉機,而其他工廠的拖拉機就未必符合,就讓農民在選擇的時候有了傾向。

這次國內農業方面也是做出調整,城鎮人下鄉支援生產,帶去的可是大批勞動力,可見對于農機的需求更大,所以任務產量比之前更多。

當然這里面需要的鋼鐵物料也會增加,這就不是他們需要考慮的了。

飛鷹的銷量一直不錯,作為重要的外匯收入項目,一直被上級關注。

但這組裝并不是軋鋼廠一家的事,想要提高產能就需要其他工廠配合,否則缺了一樣就做不出來。

好在并不是只有四九城被動員,全國范圍內一機部的下屬所有工廠都接到了命令,只要聯系好,這任務未必不能完成。

而且,這也是其他工廠的重要業績,估計那些廠長領導會很樂意吧。

其次是機床任務,說起來這機床的生產可謂是一路坎坷,好事多磨。

若是順利還好,若是不順利,那就要想辦法了。

除了這些,軋鋼廠還有很多其他任務。

什么暖氣爐了,安全帶了,輔助系統.

每一個都被上級下來指標,任務量更是或多或少的提升。

也就是拿到這份任務指示,眾人才意識到,軋鋼廠不知不覺中,竟然有了這么多項目。

好在軋鋼廠的人,夠多。

上午十點,軋鋼廠召開會議,與會的都是重要人員。

會議上,楊祐寧將情況講解完,并且重點強調問題的重要性,與會人員心頭都是一緊。

無形中感覺頭上帶了一根緊箍咒。

會議結束后,眾人各自將消息帶回,各個車間、部門、工廠都被這‘炸彈’雷的不輕,不少人昨晚都聽說了上面要加壓,可沒想到一下子加這么多。

拖拉機產量要求提高百分之二十,這就夠十二車間忙活的了,還要制造機械液壓輔助系統,人手立馬變得緊張。

同樣的,十一車間也不輕松,飛鷹電高壓鍋是這其中增加最多的,直接翻了一倍,也不知道上面是怎么考慮的。

還有其他幾個車間,都是任務滿滿當當的,別說是借人,各個車間主任都想著招人了。

沒辦法,只能讓工人發揮‘積極性’,多付出一些。

這讓那些混日子的人登時覺得小腿有點顫抖。

尤其是三個分廠,原本就是靠總廠手里流出點油水混日子,這下可好了,直接太高檔次,要大干一場,著實讓人接受不了。

但還是那句話,干得了就干,干不了就換人。

夏老已經對廠長說了,他們這些廠長還有什么不敢說的?

不要說什么工人階級,沒權利開除。

這年頭開除的還少嗎?

一分廠的易中海,八級大師傅,說開除就開除了。

況且人家是正當理由開除的,一個不服從管理,不想為革命建設貢獻力量,一個拖社會建設后退的人,有什么資格成為光榮的工人。

當你拿工人的身份來說事的時候,首先你要對得起工人的這個稱呼。

軋鋼廠,倉庫駐地。

楊小濤站在人前,下方是陳斌劉大明一眾人。

此刻楊小濤面色嚴肅,絲毫沒有在辦公室被說教的糗樣。

“同志們,上級的命令大家都知道了。”

“三個月,已經快過去一半了,也就是說,接下來的一個半月呢,將這臺機床,做出來,做好它。”

“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

一群老人呼喊著,后面的青年更是熱血沸騰。

時間很緊,但他們不怕。

楊小濤很滿意眾人的態度,隨即讓人繼續工作。

自己則是走到一旁,心里頭開始思考,后續計劃。

是的,后續計劃。

就是機床完成后,接下來該做的事。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雖然上面只是說了機床的任務,但機床做出來了呢?上級會不會繼續發布任務?

繼續生產機床還好說,畢竟大家有了一次經驗,只要原料供應及時足夠,再做起來也容易。

到時候生產機床,為國家提供機床也不錯。

甚至軋鋼廠能在這條路上走的更好。

但若是其他任務呢?

再派一個完全不著調的任務呢?

這點開會的時候楊祐寧幾人都沒多說,都想和將現在的情況解決掉,至于以后,自然有更厲害的人處理。

所以與其等上級給指派已經困難的任務,不如主動一些,將后續計劃提出來,方便實施!

楊小濤想著,就在一旁拿著本子計劃起來。

機床的生產是一條出路。

但這臺機床的要求太高,整個軋鋼廠將高級人才抽了七七八八,又是借刀子,又是拆機器的,廢了好大力才搞出來一臺,想要大規模生產,就要先解決原材料的問題,否則別說生產了,能將這臺機床維持住就不錯了。

要知道機床的磨損可是很要命的,尤其是核心部位,更要注意保養。

所以,這條路算是一條死路。

起碼在現在來看是這樣。

然后就是利用這臺機車床進行普通機床的零件加工。

利用這臺精度高的機床加工出一批普通機床,用于工業生產。

相比起來,生產普通機床,然后提升國內基礎實力更靠譜一些。

尤其是現在買不到國外的機床,國內機床需求大的情況下,普通機床的出現能夠彌補基礎的缺失。

而且這臺機床做出來的普通機床,精度不敢說比得上國外的,但比起國內的這些一二十年的老古董強多了。

所以,這條路算是一條生路。

楊小濤在普通機床上重重畫個五角星。

隨后想了會兒軋鋼廠的需求,近水樓臺先得月,軋鋼廠可以生產普通機床,正好可以用來增強實力。

相信有了機床的加入,軋鋼廠的那些指標會更容易完成吧。

想到這里,又在普通機床后面寫了個柴油發動機和飛鷹。

“那么,想要做出來柴油發動機和飛鷹,需要什么機床呢?”

鉛筆在指頭上不斷旋轉,楊小濤慢慢思索。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