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182 自作聰明

類別: 都市 | 都市生活 | 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作者:八零阿濤  書名:四合院里的讀書人  更新時間:2023-10-12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

忙碌的日子總是讓人感受不到時間的腳步。

冬天過去,春天的氣息還沒來的及細細品味,田野里的花香鳥語就已走遠。

而后,豐收的喜悅再次涌上眾人的心頭。

楊小濤戴著斗笠,站起身來活動腰骨,手上的鐮刀放在一旁,身后是一排割倒的玉米桿子。

“歇一歇,喝口水。”

不遠處一個女孩端著鐵皮水桶走過來,手里面拿著木瓢,停下后,舀水遞給楊小濤。

“謝了,二姐!”

楊小濤道個謝,隨后接過木瓢咕咚咕咚喝了幾口。

見楊小濤喝水,面前的女孩目不轉睛的看著,眼睛里帶著莫名的光芒。

女孩叫楊紅兵,是楊大壯的侄女,在家里排行老二,和楊小濤同輩卻比他大一歲,所以楊小濤叫一聲二姐。

“你這城里人,干活可不賴。”

“大伯他們都被你落后面了,真行。”

楊紅兵不太會夸人,話里卻是透著真誠。

楊小濤聽了,回頭看向身后的人,咧嘴笑起來。

十米開外的楊大壯見了,連忙低下頭干活。

對于侄女什么心思他能不知道?

就是楊太爺,楊家村的人都看出來了,當然他心里也是希望倆人能走到一起的。

但從現在看來,兩人間沒有摩擦出來火花,這走到一起的可能有點,小!

聽到侄女拿自己比較,楊大壯也是心累。

實在是,比不過楊小濤啊。

力量上的差距他已經認了,但這體力的差別,讓他這干了半輩子的莊稼人有些臉上掛不住。

至于其他村里的漢子,同樣低頭干活,那動作絕對是被刺激到了。

“城里人咋了,城里人也得干活掙飯吃啊。”

“我們和你們一樣,都是靠自己的雙手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獲!”

楊小濤感慨說著,在他心里,城里的工作看起來體面,但勞動強度一點不比農村差。

“伱說話真有道理。”

楊小濤聽了沒在意,低頭繼續干活。

楊紅兵見了,也沒多說,拿著水桶往另一邊去。

他這次回來,主要是收到楊石頭的邀請。

去年過年時候,楊石頭家的查出來懷孕,這不今年就生了個大胖小子,然后回來喝滿月酒。

作為叔叔,楊小濤也不客氣,拿了十塊錢的紅包,倒是讓村里人不住的感慨。

這年頭,掙錢不容易。

有這十塊錢,楊石頭家里會輕松不少。

當然,十塊錢對現在的楊小濤來說并不多,但他也沒必要給太多。

都是一個村子里的,誰和誰還不是親戚?

這次來了楊石頭家,下次再有人找,那還能拿少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就是人心。

中午大家伙在田間地頭席地而坐,一人端著一個大碗,里面裝著面條,實實在在的二合面。

比起前年過年時候,這吃的簡直翻了一個檔次。

周圍漢子都埋頭吃飯,幾個吃完的又跑去撈面條,繼續吃。

楊大壯幾人和楊小濤坐在一起,看著碗里的一塊肥肉,眼睛里都是滿足。

他們知道,只用了兩年就讓村子里發生這種轉變,靠得就是面前的年輕人。

沒有他的楊村一號,村子里不說吃飽,不餓死人就是好的了。

說起楊村一號,這是周圍村子給取的名字。

自從丁胖子知道玉米的事后,雖然上面的人沒當會事,他卻是上了心。

不僅找到楊太爺,還抽空去了趟四九城,專門找了楊小濤。

當然,楊小濤的招待也讓他不虛此行。

關于雜交種的事,楊小濤也向他說明情況,現有條件下,還做不到大規模育種,除非拿出一塊地來,再有充足的人手幫忙,而且這些人還得經過培訓,這時間不短,消耗的人力財力可不是個小數目。

哪怕是丁胖子也不敢保證做到。

兩人交談一番后,最后定下規程。

就是楊小濤保證盡力提供種子,然后讓楊家莊負責管理,丁胖子聯絡其他村子。

在丁胖子的串聯下,周圍四五個村子,去年都嘗到了高產玉米的甜頭。

只是這些糧種實在不多,一個村子就四五十畝,這還是楊家莊勻出來的。

即便如此,那多出來的產量也緩解了糧食的壓力。

而且隨著雜交種的種植,那些一輩子都和土地打交道的老人給出了中肯的建議。

那就是讓土地得到輪換,畜養肥力,這樣才能過的更高的產量。

楊小濤也知道,知識只是停留在課本上,地里的事比起村里的小孩子都不如。

對于這種意見,楊小濤虛心接受。

于是,去年楊家莊率先做出改變,放棄種植春玉米,改種其他農作物,其中冬小麥是最主要的糧作物。

收完小麥后,全村大部分土地都種上了玉米。

在耕牛的支持下,楊家莊深耕細作,全村男女齊上陣,加上楊小濤小半年的努力,村子直接種了五百畝玉米。

而現在,就是收獲的季節。

幾人吃著飯,笑聲不斷從人群里傳來,短短兩年的變故,已經看不到從前的那種憂愁,現在,村子的人看到的都是希望。

就在此時,從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呼喊聲,漸漸的聲音大起來,楊大壯起身查看,片刻后又回來,臉上笑容更加燦爛。

“七百!”

楊大壯雙手比劃著,周圍幾人聽了也都站起來。

“剛才太爺幾個計算了,今年比去年畝產多了一成半,算起來最少七百斤啊!”

楊大壯說著,心里也有些不敢相信。

六百斤就已經讓人驚奇了,沒想到還會增加。

真是,神奇的玉米啊。

幾人說著笑著,看向楊小濤的目光更加崇敬。

無形中,楊小濤在村子里的地位再次提升,現在已經不比楊大壯這個村長兼大隊長差了。

就在幾人歡笑的時候,丁胖子從外面走來。雖然聽說畝產七百斤的事,臉上有些笑容,但怎么看都有些牽強。

丁胖子走過來,楊大壯就發現不對,便問起來。

丁胖子壓著火將事情說出來。

當初楊小濤就告誡過,這種玉米的種子不能做糧種,也不是不能生長,而是種下后,會出現減產。

起初丁胖子是不信的,但在楊太爺楊大壯的訓斥下,也認了這事,并且向周圍幾個種植的村子下了通知,不要明知故犯。

可是,這事并不是說說那么簡單。

這不,第一個越雷池的出來了。

楊家莊高產玉米的事出現后,周圍幾個村子都沾了光,幾個村長都去楊家莊求取種子。

當然,哪怕楊太爺再大公無私,這種子也不是無償給的,升米恩斗米仇,不患寡而患不均,一個分配不好就是得罪人的事。

所以,有些事還是正常交易的好,每個的村子都一樣,也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當然,楊太爺要的不多,就是種子重量的兩倍。

這點幾個村子沒啥意見,甚至對楊家莊生出感激,畢竟,那點糧食比起高產玉米根本不足為道。

但這事對于秦家村來說,卻是難辦。

歸根結底,還是楊小濤的緣故。

當初楊小濤定親的對象秦淮茹,秦家村的村長就是他們家的大伯。

楊家能相中秦淮茹,也跟兩村的村長有關,當初楊父拜托楊大壯給楊小濤找媳婦,楊大壯就是找到秦淮茹的大伯,這才有了秦淮茹進四九城的事。

至于為何沒有結婚,卻是楊小濤的前身希望楊父好起來在辦婚禮。

但實際上,秦淮茹進城后,見到楊父如此,又加上在四合院里見識的多了,心里生出其他心思。

以至于后面賈家來秦家村求取秦淮茹,秦父雖然反對,但作為村長的秦家大伯,綜合考慮一番,明顯是賈家在四九城的地位更好,背后還有八級工的照顧,便同意了這門親事。

那時候的秦家村,根本想不到會有這么一天。

也就沒放在心上。

這年頭,村子的榮譽關乎到每個人,而每個人也會影響村子的榮譽。

若是楊小濤泯與眾人,沒啥出息,楊家莊也不會為他和秦家村翻臉,畢竟兩個莊子還是有姻親的。

但現在楊小濤表現出來的能力,是個楊家莊的人都能看出來,這是山窩里飛出來一條金龍啊。

誰還不想沾沾光?

現在就沾到了玉米的好處不是。

于是,在高產玉米帶來的效益下,兩個莊子之間的走動越來越少。

到現在,也就是親家之間還有些來往,其他時候都是見面懟兩句,或者不說話的那種。

現如今,楊家莊生活越來越好,周圍的村子也靠了上去,他們秦家村自然不想脫離這個圈子。

但在這種關系下,他們想要登門求取,那就是把臉伸過去,被人甩啊。

這種關乎村子榮譽的事,秦家村的人自然不甘心去做,但為了村子的糧食,又不得不想辦法。

秦家村位于高家莊下游,兩個村子靠得近,不少人家互相通婚,關系也算密切。

這不,他們無法從秦家莊那里要來種子,就只能想其他辦法。

一個老成的莊稼漢子向村長建議,這年頭玉米都是自己留種,長什么樣種下去還長啥樣。

周圍人也都明白啥意思,無非就是搞點大玉米的種子,種地唄。

要說這個,他們也打聽到了,說是這種高產玉米粒不能當種子。

具體為什么沒人解釋清楚,也沒人去管。

只是楊家莊說什么,他們就怎么做。

內心里,就是想跟著楊家莊的路子,多收點糧食。

可這種事,最經不起琢磨。

秦家村的人一商量,就覺得這事蹊蹺。

不少種了半輩子地的都覺得,這么多年還沒聽說過玉米粒不能當種糧的事。

更有人懷疑,這事楊家莊為了保持好處,故意放出的風,為的就是怕別的村子種出高產玉米,超過他們村。

這種想法一說出來,不少人都覺得有道理。

就是村長也覺得是這么回事。

于是,今年他們就從高家莊里搞到了一些玉米種子,不管王旭陽等人的勸解,直接種上了。

丁胖子得到消息后已經晚了,只能死馬當活馬醫,希望不要像楊小濤說的那樣,否則,這秦家村今年的糧食就完了!

結果,今天在秦家村待了一上午,見到那些玉米棒子后心就涼了半截。

玉米棒子不小,但太細了。

這就說明里面的玉米粒不大,扒開一個,里面只有稀疏的玉米粒子,隨后等了半天,丁胖子再也看不下去了。

不僅他看不下去了,整個秦家村的人看著大片減產的玉米,苦瓜著臉,更有一些女人坐在地頭哭起來。

丁胖子對著秦家村的村長吼了一會兒,這才氣鼓鼓的來到楊家莊,準備想想辦法。

“我看了,一畝地能有兩百斤就是老天爺賞飯了。”

丁胖子說完,周圍楊家莊的人聽了也是松了一口氣。

要不是楊小濤和楊太爺幾個堅定,他們說不得也會如此。

現在有秦家村的人來趟雷,他們對楊小濤說的更是信服。

“這群王八羔子,讓他們自作主張,真是活該!”

一旁楊石頭聽了立馬跳起來,還有幾個同樣調侃著。

楊小濤聽了,也是無語。

“良言難勸該死的鬼,這秦家村是自己頭鐵啊,非得試試南墻才行啊。”

眾人聽了,也是附和。

只有楊大壯在一旁沒說話,但眼睛里都是痛快。

楊小濤被悔婚,雖然沒提起過,但在楊家莊眾人的心里就是被甩了一巴掌。

當然,他也知道丁胖子來干啥,無非就是借糧給秦家村。

這援手他們得伸,不是他多偉大,而是雙方的仇恨沒到那個地步。

何況以楊太爺的性格,肯定會同意的。

只是送糧的時候,自然不能和和氣氣的,該說道的要說道,該出氣的也要出氣。

這點,秦家村只能受著。

丁胖子看楊大壯的神情就明白對方已經同意,這種心照不宣的事情,不適合在這里說,只能等私下里合計一番。

當然,秦家村的人得在場。

下午收拾完玉米地,眾人回家,準備吃飯。

楊小濤跟著吃完飯,便將楊大壯楊石頭兩人叫到家里。

他這次來還有另外一件事需要和兩人商量。

抱歉抱歉讓大家久等了!今晚自罰三杯!

(本章完)

請記住本站域名:大風車小說, 搜索 "大風車小說" 即可找到本站.
(快捷鍵←)
上一章
目錄
下一章
(快捷鍵→)